宁夏中卫市第二中学(755200)
雍振灵●
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宁夏中卫市第二中学(755200)
雍振灵●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初中物理教师逐渐脱离手把手教学的方式,将传统的按部就班、毫无保留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了一种新型的问题启发式教学.即将要教的知识点首先通过一个问题引出,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寻找答案.这是一种引导式、探索式的教学方法.这种问题化教学法的实行有赖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基础和学习风格的了解.
问题化教学;初中物理;教学策略;启发思维
初中物理问题化教学是综合考虑初中生身心和大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初中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物理这门较抽象,逻辑思维较强科目,它具有趣味性但同时也有一定的难度.当下初中物理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因为该课程的抽象特征而感觉束手无策,对于物理学习不知道从何下手,找不到切入点.专业的教学理念中,问题化教学法的定义比较系统,涉及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等多方面的知识,但是个人认为学生问题化教学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提出与该堂课有关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另一方面是教学课堂中或者课后学生对自己感到困惑的知识点向老师提出疑问.由此可见,问题化教学还是一种双向式的互动教学.总之问题化教学十分适用于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不仅能锻炼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在教学课堂上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出不同的教学问题有着一个共同的作用就是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学习氛围.教师要把握问题化教学法使用的正确性,问题要适时适当,最好预先准备教学设计方案,以便上课时把握提问时机.疑问句和陈述句相比,很显然疑问句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前提问是问题教学法的重要内容,目的是引起学生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教师的课前提问要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认知水平并与本课教学目标紧密相关,其次,物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的问题可以尽量贴近生活,尽量形象化,生动化.教师在课堂中提问的目的是检验学生的思维是否跟上了教师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提问获得的结果来对教学进度做适当的调整,对疑难点重复讲解等.在物理教学课堂的最后,教师提出问题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当堂课所讲授的知识即检测教学效果.问题化教学整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尤其是新知识的探究过程,教师只是负责提供学习的意见和材料.例如,某物理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时,首先设计课前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在这里讲话你们又为什么能够听到呢?”问题一出,学生就陷入思考或者交流之中,纷纷探讨声音的产生、是否有具体形态?属于哪一种物质?为什么眼睛看不到?学生会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求助于书本和其他资料寻找答案.等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时教师在按部就班地走教学流程,揭晓正确的答案.在教学进行到一半教师讲完一个知识点时,教师接着提出一个问题“声音可以通过哪几种介质传播?你可以举出生活详细的例子吗?”最后就是教师提出综合性较强的问题,不一定是问答题,计算题更加能检测学生的听课成效.总之,这一系列问题下来,课堂的氛围就活跃起来了,学生就有了一个培养创造性和启发式思维的良好环境
问题化教学不是单向的,“问题”的设计不仅仅来源于教师更加来源于学生.问题化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它的主体是学生,物理学习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学生上课听懂了教师的授课是一回事,真正来实验却发现理论与现实的差距较大.一些初中生即使很明确教师所传达的理论信息,但还是不能运用到实验中来.这时,学生应该和教师交流沟通,向教师提问.甚至学生还可以提出自己对于某个知识点的不同看法,分享自己探究的结果.比如在探究电流串并联的实验中,学生要连接电路元件,由于书本上的电路元件图片和实验室的实物存在差别,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连接,学生可以大胆向教师提出来,将问题及时解决.对于书上的理论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验来进一步证明,或者设计出新的实验方案.
物理就是基于生活中的各种实物,研究自然的现象.在生活中发现疑问是物理学科前进的第一小步.为了辅助教师课堂内的问题化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生活中一些新奇的物理现象并记录下来带到课堂上和教师同学们一起交流探讨,揭示平时生活中最普通的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让学生不断发现生活培养探索精神,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教师物理教学也是十分有帮助的.比如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磁铁除了可以吸引铁质物品之外还可以吸引其他材质的东西吗?下雨之后天空出现两道彩虹是什么原因?红外线肉眼看不见为什么叫红外线?”等问题都是生活中较常见的.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初中物理问题教学法的主要观点,问题教学法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自由灵活,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旨在于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思考、形成自己的问题看法.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分析其对于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
[1]马立宽.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
[2]袁夫康.让生活走进物理课堂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1.
G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