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闯
(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南京210000)
论翻转课堂在高校高新技术考试培训中的应用
□邓闯
(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南京210000)
作为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受到日益广泛的青睐。随着无纸化考试的盛行,笔者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应用到高校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培训中,以其优势弥补当下传统培训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升培训效果。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结合高新技术考试培训的特点进行,二者有机结合,获得最佳效果。
翻转课堂;高新技术;微课程
普遍的培训模式是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学员进行强化训练。计算机中心是主要教学场所。教师根据题库内容进行讲解、操作示范,学生进行操作并作实时反馈。
根据高新技术考试的特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被顺利应用,并将在优化培训过程和提升培训效果两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1.1 教学对象
高校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培训的对象为在校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无论是自律意识还是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较其他层次的学生相对较强。高校学生参加的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获取的证书有两方面用途,一是作为毕业的必备条件,二是为毕业后就业增加砝码。无论出于哪种用途,参加培训的学生都会怀着强烈的意愿积极参与培训,认真学习、备考。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将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外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1.2 教学内容和手段
高校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培训的主要教学内容为计算机类软件的实际操作,具体内容由统一的培训教材提供。教材通常根据考查知识点提供若干考题形成题库,考试内容选自培训教材的题库,有高度的集中性和针对性。这种特性有利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内的现场答疑和线上的电子课件等教学资料的准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手段通常采用课上为多媒体计算机设备,课下为互联网网络终端。随着互联网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课外时间无论是在家、在宿舍或是学校电子阅览室等场所,学生均可进行学习,为翻转课堂的课外自主学习提供了硬件保障。
2.1 弥补学生的基础不齐缺陷,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同时进行同一进度的教学,这种模式下通常会由于学生基础不同导致基础较好的同学对培训缺乏兴趣,而基础较差的同学则因听不懂培训内容以致跟不上培训进程。学生的基础水平体现在两个阶段,一是培训前学生的基础情况,二是培训中学生获取知识、掌握能力的快慢情况。翻转课堂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学生可以在已有的基础上选择通过课外线上学习、反复练习和结合教师在线答疑等获取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2.2 课内外解决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可以将这类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生在个别同学学习过程中的属于个性问题,另一类发生在相当数量的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属于共性问题。个性类问题除了学生自主探究找出解决方法外,学生可以在课外通过网上学习平台向老师请教解决问题的方法。共性问题老师可根据学生反馈集中后在课内进行集中讲解、答疑。这样,课外解决个性问题,课内解决共性问题,既弥补了传统教学上的课堂答疑时间短暂无法兼顾的不足,又能很好地解决这两类问题,提升培训效果。
3.1 结合翻转课堂特点做好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分为课内和课外两个部分,二者重心不同,需根据二者特点紧扣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设计。
3.2 精心准备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准备紧紧围绕考试题库,根据题目特点选择表现形式。微课程作为翻转课堂代表性教学课件,在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培训中能够突显其优点。在制作过程中,除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外,还应注意呈现的形式,做到规范、简洁、美观。
[1]乔雁.高职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几点思考[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
[2]邵明杰.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1004-7026(2016)15-0076-01
G434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1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