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蕊杰
(绍兴文理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明清绍兴家族个案研究的拓展与深化
——评佘德余教授著《山阴(绍兴县)州山吴氏家族研究》
邢蕊杰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佘德余教授的新著《山阴(绍兴县)州山吴氏家族研究》,呈现了在浙东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绍兴州山吴氏家族的历史内涵,文化成就和地方影响。作者依据充分而翔实的文献资料,剖析了吴氏家族崛起的途径,揭示了吴氏家族发迹途径的独特性,论述了吴氏家族文化核心价值的积极意义及其对当前的启示。本书的研究,遵循微观史述路径,深入世家文化内部,进行多角度实证分析,从家族角度拓展了绍兴地方史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山阴;吴氏家族;社会史视野
家族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结构单位,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相关。家族研也一直是社会史、地方史、文学史研究的重要领域,呈现多学科交叉互融的趋势。既有的研究成果,从时间维度上考察,六朝时期与明清时期家族研究偏胜于其他历史时段。空间维度的研究态势则呈现为,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苏南、上海地区家族研究宏观格局正在形成,以罗时进《地域·家族·文学——清代江南诗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朱丽霞《清代松江府望族与文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徐茂明《明清以来苏州文化世族与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吴仁安《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等论著为代表。以嘉兴、绍兴为中心的两浙地区家族研究则稍显滞后,家族与社会史、文学史的理论关系有待深入阐释,多样化家族个案样本亟待充实加强。
佘德余教授的新著《山阴(绍兴县)州山吴氏家族研究》,正是紧随这一研究趋势所进行的积极探索。绍兴,素有“名士之乡”之美誉,文化底蕴深厚,也曾有著姓望族林立的历史盛景。尤其是明清时期,据《绍兴县志资料》“所录共一百二十四氏,四百八十三族”云云,绍兴世家规模也应是颇为可观的。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可观性”至今仍停留在感性层面,缺乏经学术研究转化而来的严谨具体的学理认知。进一步而言,必须依据翔实可靠的家族个案研究样本,才能进而深入探究这种“客观性”是如何形成的,怎样体现的,是否存在多样化表现方式等问题。佘教授的这部著作,为实现这一研究目的,进行了多角度、系统化实证分析,将既卓著当时又泽布后世的山阴(绍兴县)州山望族吴氏的政事、文行、武功等,呈现在读者面前,文献扎实,论析详细,是对尚显薄弱的绍兴家族史个案研究领域的有力开拓,也为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明清浙东地方家族文化提供了典型样本,有益史文。
该著的研究重点,一是探究山阴州山吴氏家族的世系渊源,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流徙,探求吴氏家族文化延续百年的内在动力;二是揭示吴氏家族重要人物的文治武功,社会交往与地方影响,反映“家族”与“地域”互依互利的独特关系。一定的家族必从属于一定的地域,家族之内,人才聚集地方家族自然而然地承担着推动地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责。书中特别探讨了发迹后的吴氏家族利用社会影响与文化优势回馈地方的方式。一是秉持耕读传家的优秀传统,光大了绍兴地方的重学之风,作者专门根据《山阴州山吴氏族谱﹒学校志》有关名录,制作了山阴州山吴氏家族各世进学情况统计表,落实了明清时期吴氏家族历代郡县庠生、武生、太学生的数量,并指出吴氏家族积极捐资兴办义塾、组织宗人与村民之文盲者读书识字,以维护延续文化家族声望。二是坚持走科举发家,倡立文武并举,扩大了出仕的途径,拓展了绍兴名士的内涵。作者对吴氏族人重视文武并举的现象不仅有详细梳理,并对吴氏族人从武弃文的原因有所分析,作者特别注意到吴氏从事武职的族人,屡建军功、提升职务的同时,依然崇文,重视文化教育,文化素质较高,充分体现了吴氏的以儒为业的家族风范。三是维护地方社会秩序,积极参与地方公益事业,共建望族和谐世风。吴氏家族一方面借助与地方望族联姻的手段,稳固自身在地方的影响力,扩大家族影响,通过修谱建祠祭祀,增强家族凝聚力,另一方面积极周贫济穷,救灾恤患,兴建文化设施,将家族文化的影响扩展到地方。由此可见,佘教授的研究工作对于家族文化研究具有普及与纠正的学术意义,“这样的成果已经或正在改变五四新文化过于重个人而轻社会,而形成的一个偏见,即所有的家族文化都是万恶之源,都是束缚与扼杀人的性情,压抑人的个性与自由,因而都是不道德无益于社会,应是打到之列。”[2]正如佘德余教授在前言中指出的,家族文化“在客观上保留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老爱幼、与邻为善、宽容和睦等传统美德,在今天对保持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前言P3佘教授这部力作所呈现的吴氏家族文化剪影,是绍兴地方历史研究中精神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回望明清时期绍兴社会人文提供了直观而具体的阅读途径,其对于当前精神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综而观之,这部著作的学术特色主要体现在:
首先,逻辑清晰,兼顾宏观把握与微观透视。第一章对吴氏家族的整体论述,将吴氏一门绵延六百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家族发展的创业期、高潮期、低落期、转型与衰落期;第四章将吴氏家族崛起的多元化途径概括总结为业儒仕进,从军荫袭,入幕、关榷、经商;从事财政、文艺、科技和手工技艺等。作者还注意到深入家族内部,从微观角度对吴氏家族世系网中具有一定历史影响的重要人物一一分述。第二章、第三章把对吴氏族人的人生评价与对吴氏家族文化特征的探求相结合,以吴氏历代重要族人的行迹、成就、影响等,勾勒出吴氏家族以科举为业、崇尚忠义、文武并重的家风家学特征。不仅如此,作者还注意到人物命运、成就与时代因素的关联性。如第二章第三节论吴兑、第三节论吴兴祚、第六节论吴楚才等,注意揭示人物功业成就的家族影响与时代影响。第二章第七节论吴爚文、吴璜父子,第十节论吴氏家族女性作家吴似鸿等,则借人物命运的坎坷折射时代多艰之光影。
其次,文献丰富翔实,方法论典型。作者主要依据《山阴州山吴氏族谱》进行谱牒研究,同时参阅了地方志、与吴氏族人有交游关系的明清文人的诗文资料等。作者在附录中详列了山阴州山吴氏历代(文科武科)进士名录以及县郡庠生、太学生名录,此二表不仅列出吴氏族人姓名和学历,而且还标明世系,此外还有吴氏家族恩荣名录,亦是详列年份,恩荣明细。此类工作,体现了作者文献分析的娴熟与深入,以及以文献为本的传统学术意识。该著文献的丰富性还体现在,书中图文搭配,相得益彰,如第二章第九节所插入的“建于民国六年的克俭克勤台门系善庆胞兄吴善保住所”“善庆学校精美的欧式建筑”、“吴善庆为纪念其父而建的州山鉴亭桥”等照片,与叙述文字互为补充,形象说明了吴善庆的“义”与“善”。作者还采用传统的文史互证之法,在对吴氏族人的文行、武功、政绩进行考论时,以族谱为主要依据,同时参考引用了各种地方志、丛书以及清人别集的相关内容,在文史交错的视野中展示吴氏族人的行动轨迹。如第三章论山阴州山吴氏家族与亲朋的交游,重点详论了吴兴祚与吴梅村、龚鼎孳、屈大均等文士,吴孟达父子与钱谦益,吴璜与蒋士铨、程晋芳的文学交游,以诗证史,勾勒出吴氏族人与清代文人交友网络图。佘德余教授在前言中所致谢的内容,“绍兴县州山村吴氏后裔吴建华、吴光明、吴光华、吴炎标等诸同志将复印的《山阴州山吴氏族谱》无偿提供我使用,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朱丽霞教授将搜集的吴兴祚《留村诗钞》和《明清之交文人游幕与文学生态——以徐渭、方文、朱彝尊》著作提供我参考,学校图书馆袁可华、许经纬、钱斌等同志帮助查找资料”,正是对传统文献文本研究耗时耗力的重要印证。然而,正是佘教授求全求深的文献意识,才使得吴氏家族文化全貌从沉睡百年的族谱中呈现出来,其认真的治学态度,令人心生敬佩之意。
再次,语言平实沉稳,形象贴切,如作者对吴氏家族上行流动途径的特点均有言简意赅的有力概括,如将“业儒仕进”称为“上行流动的艰难之道”,“从军荫袭”称为“上行流动的快速通道”,“入幕”“经商”称为“上行流动的辅助之道”等。书中体系清晰、详尽细致的论述,令山阴州山吴氏家族文化史与绍兴社会发展史的关系了然于读者之心。
该著对山阴州山吴氏家族上行流动的基本途径的探究,体现出吴氏家族文化文武并重的特色,也引出了一个颇值得深入思考的文化现象。古史中对越地民风民俗的描述,可概括为越人好勇尚武,如《汉书》中所言“越人相攻击,其常事”与“越人之俗,好相攻击”即为证。然而,魏晋之前,不仅是绍兴所在的越地,包括太湖流域的吴地也普遍存在尚武风气,“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发易死”。社会发展史的研究则认为,随着历史上几次南迁的发生,江南尚武的风气逐渐消散,崇文意识日益强烈。尤其是明清时期,吴越之地学术文化盛极一时,地方性家族都以科举为业,进士之族在江南各地不断涌现,各个家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特色鲜明而各异的家学,代代传承,从而诞生了一批批学术世家或文学世家。笔者曾对明末清初的江苏宜兴文化家族做过专题研究,宜兴地处太湖西隅,魏晋之前也曾是好勇尚武之地,但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进入明清时期,宜兴家族普遍追求的是耕读持家,世代以儒为业,一门风雅,诗词互吟为家族文化常态。由此反观山阴州山吴氏家族,同样也处于明清的时代序列中,同样也重视业儒仕进,但却没有完全摒弃掉受地域文化影响的尚武风气,“吴氏最为显赫的第一支、第二支就出现了武进士28名,武举54名,将军(包括)参将60名,义烈之士20余名,且这些将军、武进士、武举人和武学生皆出现于明隆庆以后至情同治年间,其中明万历至清乾隆的近二百年间出现最多”[4]P164。针对吴氏家族的这一文化现象,佘德余教授在其著作中结合吴氏家族所处的外部环境作了一定分析,如明朝倭寇横行的政治因素、明朝文士中举艰难的现实因素的影响等。但是,这种文武并重的家族发展特征,是明清时期山阴州山吴氏家族所独有,还是其他家族也共有的文化特色,这一发展特征与越地地域文化是否有所关联?当然,这需要更多的绍兴家族文化样本作为论据基础,佘教授的著作,仅论及一家,对其形成原因也无法再作过多深入探索,令人略感遗憾。
佘德余教授的《山阴(绍兴县)州山吴氏家族研究》一书,遵循微观史述路径,深入世家内部,进行多角度实证分析,文献扎实丰富,论析清晰具体,表述朴素稳重,为明清时期绍兴地区家族史研究提供了一个详尽而充实的典型样本。可以说,这部书是近年来绍兴家族史研究中的重要成果之一,从家族角度拓展了绍兴地方史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佘德余.山阴(绍兴县)州山吴氏家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胡晓明.清初、江南与家族文学[N].文汇报,2006-08-06.
(责任编辑林东明)
Expandingand Deepening of Case Study of History of Shaoxing Famil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Comment onThe Study of the Wu Family in Zhoushan, Shanyin County (Shaoxing County) Written by Prof. She Deyu
Xing Ruijie
(School of Humanities,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Zhejiang 312000)
Abstract:Prof. She Deyu’s new monograph The Study of the Wu Family in Zhoushan, Shanyin County (Shaoxing County) systematically exhibits the historical connotations of the Wu family in Zhoushan, Shanyin County (Shaoxing County) and analyzes the important and intern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success of the family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re are two aspects in the innovation of the book. On the one hand, it reveals the historical connotations and unique properties of the family; on the other hand, it expounds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the core value of the Wu family culture. Adopting the study path of micro-history, the author makes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family culture empirically and multi-angledly, trying to expand the research space of Shaoxing local histor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family studies.
Key words:Shanyin; Wu family; social history view
文献标志码:中图分类号K248:A
文章编号:1008-293X(2016)02-0118-03
doi:10.16169/j.issn.1008-293x.s.2016.02.025
收稿日期:2015-11-02
作者简介:邢蕊杰(1980-),女,山西太原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清代地域文学与家族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