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角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初探*

2016-04-13 08:12何建娥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大学生

何建娥

(广东药学院 人文社科部,广东 广州 510006)



文化认同视角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初探*

何建娥

(广东药学院 人文社科部,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认同的教育,离开文化,价值观教育势必是枯燥和低效的。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认同出现了危机,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淡化、社会主义文化认同弱化、盲目追捧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化。这种现实为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挑战和困境,应从增强文化自觉、营造认同氛围和重视文化实践等方面寻找新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危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

[DOI] 10.16396/j.cnki.sxgxskxb.2016.02.02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论断和新要求,即在全社会“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事关“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始终存在一定的文化之中。因此,从文化认同的视角思考和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认同与价值观教育的本质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对于所属文化产生归属感,并内化、保持、发展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而这些都体现着人类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正如学者盛宁所指出的那样,真正的文化认同“应该是在至高的精神层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它应该体现为一种普适性的价值观,一种能让人心悦诚服、欣然领受、乐于付诸实践的价值观”[2]。 因此,文化认同的实质是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即个体或群体认可和共享某一类价值,并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只有实现了价值认同才是真正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是文化认同的核心和实质,文化认同是价值认同的前提和基础,两者密不可分。

价值观教育是价值理性培养和价值观念引导的双重过程。其目的是通过创设一种文化环境,“让个体参与到特定文化的‘意义建构’中来,从而实现对自身文化的理解、体验、批判与改造”[3]。因此,价值观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认同的教育。只有实现了对文化的认可、接受,具有对本民族、本国家文化的自信、自觉,才能形成共同的价值观。真正有意义的价值观教育是作为文化认同方式的价值观教育,离开了文化认同,价值观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具有深刻的文化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核。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即核心价值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凝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4];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因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是一项政治实践活动,也是一项文化实践活动。要使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价值认同,必须使其对价值观所依存和体现的文化产生认同,即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高校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表现及其原因

文化认同危机是指个人和共同体的文化身份感的丧失,主要表现为对传统文化和现有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怀疑和批判。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文化认同危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而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认同危机不仅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也给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巨大困境和挑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淡化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文脉和根基,也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中既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也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历经千年积累,民族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但由于受“欧风美雨”的冲击和中国现代化的推进,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认同明显淡化。一方面,全球化使人类历史进入了马克思所说的“民族历史”“世界历史”的普遍交往时代,西方文化和西方生活方式伴随经济、科技强势席卷而来,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侵蚀着传承千年的民族精神,导致部分大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自卑感,或妄自菲薄,或敬而远之,转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并进而认为只要是西方的就是先进的,只要是中国的就是落后的。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中国社会已经从封闭、稳定、单一走向开放、剧变、多元。现代化的进程必然带来社会生活的历史断裂,从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到交往方式,现代与传统已渐行渐远。对喜好新异的当代大学生而言,传统和传统文化日益失去吸引力和凝聚力。再加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大地上几次大规模群众运动的破坏,“去传统化”造成了“断裂的一代”,对传统文化比较茫然无知,何谈去认同呢?

(二)社会主义文化认同弱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令人担忧的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对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存在程度不同的认同弱化现象,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生怀疑甚至否定。造成这种危机的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社会主义文化受到来自国内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与挑战,各种错误的、歪曲的社会思潮充斥现代媒体特别是网络世界,令价值观尚处于形成期的大学生产生价值迷茫和价值混乱;另一方面,执政党内和政府部门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信仰和认同。相关调查显示,不少学生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看法是“自私、腐败”,认为政府绩效不理想[5],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大学生对高校的价值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偏见和反感,甚至认为这些教育是对他们的“洗脑”,由此削弱了价值观教育对社会主义文化认同的凝聚作用。

(三)盲目追捧大众文化、网络文化

大众文化是指借助大众传媒传播、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服务于大众消费娱乐的文化形态,其“产品”主要包括商业影视、流行音乐、畅销书刊、广告、时尚等。大众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有利于繁荣文化市场,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但是,大众文化过度追求商业利润而不顾社会效益的做法,如大众文化的庸俗、低俗、媚俗现象,对社会风气、伦理道德造成重大冲击,让人感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当代大学生是大众传媒重要受众群之一,大众文化的无序泛滥深刻影响着青年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知识素养的青年群体,更容易适应网络文化,最易接纳时尚的文化潮流,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打上了明显的网络烙印。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群体有利有弊,就弊端而言,主要表现在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使大学生迷失于多元文化浪潮之中,价值观取向呈多元化趋势。如网络文化中的“无政府主义”“个人至上”“绝对自由”的流行,弱化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加深了个人社会归属感的危机。总之,大学生对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盲目追捧,不仅制约着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也明显弱化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认同,使其日益被边缘化。

三、增强文化认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面对上述大学生群体文化认同危机的现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立足于文化认同与价值观教育的内在联系,从增强文化认同的视角探寻新思路、新途径。

(一)加强理论教育,增强文化自觉

认同的前提是自觉,文化认同的前提是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是个体对生活于其中的文化要知晓它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等。俗话说得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而要了解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必须从历史中寻找线索,因为向来文史不分家,历史也是文化史。但由于我国中等教育的应试倾向和高等教育重理轻文的事实,有些大学生的文史知识薄弱得令人吃惊。因此,一方面,高校亟待通过开设文史类的课程加强大学生的文史教育,这种教育“既要包括源远流长的古代历史教育,也要包括波澜壮阔的近现代历史教育”[6],唯有如此,青年学生才能了解中国历史的灿烂与辉煌,了解近代中国救国图强的奋斗史,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高校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通过多种途径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增强大学生辨别真伪、是非的能力,自觉认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了对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真正认同,才能对以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价值认同,价值观教育才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二)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认同氛围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校风、学风、教风的综合体现,是高校的精神气质,也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大学生长期生活在高校校园内,对校园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价值理念有着直接的接触和感受,成功的价值观教育应该寓教育于生活中。其一,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规章制度,即各种规章制度应体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等理念,让大学生在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实施和奖惩中体认核心价值观。其二,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管理。青年学生是网络文化最活跃的参与者,这就客观上要求加强网络文化的管理和网络环境的净化,既要牢牢把握网络的控制权以保证信息安全,也要有意识地培育网络意见领袖,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舆论走向和学生的价值抉择。其三,重视社团文化建设。大学生在学习之余,重要的校园生活就是社团活动,学生社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隐性课堂。一个良好的社团组织与健康的社团活动有利于营造潜移默化的价值观教育氛围,印证和升华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能力。因此,高校应切实加强对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从政策照顾到资金扶持全方位地支持学生社团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不断健全学生社团发展的工作机制,使学生社团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三)重视文化实践,推进价值认同

文化认同离不开文化实践,文化认同的过程就是文化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通过在大学生中开展广泛的文化实践活动,增进其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育其文化判断、选择、创新能力,通过对文化的认识、传播、创新,增强文化认同。很多情况下,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内化,并不一定都是说理教育和情感陶冶的结果,而常是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为此,高校的价值观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和校园活动,而应走向社会,让大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历练与成长。高校可以通过对大学生开展诸如专业实习、“三下乡”活动、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考察活动等,让其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作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实现从内化到外化的转换,产生真正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2012-11-19)[2015-11-19] .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2] 刘海平.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东亚视角:中国哈佛—燕京学者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32.

[3] 杨柳新.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4):121.

[4] 罗迪.文化认同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4(2):107.

[5] 樊娟.新生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及其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09(7):38.

[6] 沈壮海,王绍霞.全球化背景下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J].思想理论教育,2014(3):20.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Universities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al Identity

HE Jian′e

(Department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GuangdongPharmaceutical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China)

[Abstract]Values education is essentially a kind of educa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because values education is bound to be boring and inefficient if it is independent of culture. Crises arises in term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identity, such as the weakening of traditional ethic culture and socialist culture, and the blind pursuit of popular culture and internet culture, which brings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to values education. In this situation, we should find new paths and methods from such aspects including our strengthening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creating of the atmosphere of identity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cultural practice.

[Key words]cultural identity;crisis in cultural identity;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college students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16)02-0083-04

[作者简介]何建娥(1980-),女,湖南株洲人,广东药学院讲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收稿日期]2015-12-01

*广东药学院人文社科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基于文化认同视角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之成果。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