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礼仪修养教育现状及其实践探讨

2016-04-13 04:44金雨辰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礼仪行为习惯人文

金雨辰

(宿州工业学校 安徽省·宿州 234000)

中职礼仪修养教育现状及其实践探讨

金雨辰

(宿州工业学校安徽省·宿州234000)

我国是一个文化深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和谐社会目标下,知礼、懂礼、守礼已经成为每个中职学生应有的基本素养。目前中职学生中,不良行为习惯、利益素养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中职教育以职业导向为主,侧重职业技能培养。在中职礼仪教育中,不但要注重礼仪规范教育,更重要的是人文素养教育。中职礼仪教育的本质在于礼仪修养,它包含人文素质和生命教育两部分,通过人文素质培养丰富生命内涵,达到礼仪修养的提升。

礼仪修养;中职;教育

礼仪修养教育是以提升人的素养为目的,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更好的沟通和交流,达到社会和谐。现代礼仪修养教育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着,礼仪已经成为了人际交往和沟通中,约定俗成的律己敬人的一套行为规范和准则。为此,本文将对中职礼仪修养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及其教育意义进行探讨,以得出礼仪修养教育的创新教学实践。

一、中职礼仪修养教育现状

通过近几年工作实践,笔者发现目前中职学生在职业操作方面,比一般的本科院校学生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礼仪修养、人文素养方面却显得缺陷较大。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首先,从学生层面来看,中职学生文化知识层面普遍较低,缺乏人文知识,对本专业以外的知识和文化了解甚少,且兴趣缺缺。在中职院校中,如果对这些学生的文化修养不能及时加以引导、教育,那培养出来的只是“工具人”,这种职业形态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性格和心理健康,最终导致素质不全面,影响学生长期发展。

其次,从教师层面来看,中职礼仪教育并不只是表面上的行为规范和动作操作。而很多中职教师却单纯的认为礼仪修养只是外罩光鲜亮丽的服饰,并通过标准的、机械式的利益微笑展示自己,通过不同场景的礼仪行为来规范自己。由此可知,浅表的礼仪规范而形成的职业化礼仪已经成为一种标准,但是这种标准却没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以及礼仪修养为根基,其礼仪内涵十分单薄。

二、中职礼仪修养教育的意义

若要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礼仪教育必不可少,这是确保素质教育能够切实落实到位的关键性因素。立、行、让,皆于礼,正是要求人们凡是礼字当先,以礼为本。通过礼仪教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文明习惯,养成优秀的职业修养,提升学生的人格,健全他们的心理,利于他们更好的建立人际关系,锻炼和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以及困难应对能力,练就较强的抗压能力,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的多面手。礼仪教育更是社会进步之所需。社会的发展不单单需要专业素质高的人才,更需要人格健全,品质优秀的人才。所以,为了确保大学生能够顺利从校园走进社会,就一定要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中职礼仪修养教育策略

(一)感受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是要教会学生接受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与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之中,使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才可能培养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才可能以博大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去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为社会创造幸福。每节课提前5分钟时间,让学生们一齐诵读一段《弟子规》,并且做相应的释义。这本国学材料是我国清代康熙年间的一位秀才所做,其内容源自《论语》学而篇,主要列举讲述了作为弟子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外,对人还是接物都应当遵守哪些规范守则。《弟子规》所记录的孔子言行多达百余项,一共360个句子,千余字,每三字成一句,通常两三句组成一个段意,押韵上口,易诵读;全篇可分“总叙”以及分述的七个部分: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它参考《论语》等经典著作编纂而成,孔孟圣贤之道贯穿始终,可谓是传统道德的领衔之作,也是伦理思想、礼仪养成教育的上乘佳作。

不论何种国学题材均可当做学生的课前五分钟读物,日积月累,学生便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国学精髓,在学习中体会孝道、友情、仁义、礼仪等等,在潜移默化之中心胸逐渐开阔,更能体会到生命的博大内涵和意义。

(二)形成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是礼仪修养教育的标志,它是通过一段完整的“礼仪操”来表现的。其主要动作主要包含:拢发—梳眉—清目—摩面—头正—含颌—肩平—挺胸—收腹—立腰—直膝—呼吸—手垂 (叠)—微笑—注视—欠身—身正—问候—轻坐。礼仪修养中形成的行为习惯来源于生活中常用的仪态和礼节,并注意动作连贯和自然,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形成优美的仪态。比如在介绍他人时,要注意表情、姿势和手势等行为,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必须达到在介绍他人时,语言得体、手势大方自然、姿势礼貌等。那么,怎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第一,提高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来自于对行为的正确认识。知道那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第二,对自己提出明确的要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无巨细,都要对自己提出明确,具体而又严格的要求,并且认真依照去做,时间长了,自然就成为习惯了。第三,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形成好的行为习惯要靠持之以恒的精神。意志力薄弱,控能力差的人很难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第四,建立督导机制。良好行为的建立除靠自身努力还要靠同学朋友,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与指导,内因外因共同起作用,就更有利与良好习惯的建立。

(三)获取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的获取是礼仪修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重点知识的讲述。人文知识更多是培养人的人格修养,陶冶人的道德情操,提升人的格调趣味,明了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它基本上不给予受教育者谋生的技能,也不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直接挂钩。传统的礼仪课堂规范教学虽然经久而不衰,任何新的、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手段都可以更好地促进礼仪修养教学效果,如何通过人文知识的获取来提升礼仪修养,这是中职礼仪课程必须解决的问题。

为此,中职礼仪修养课程要从人文知识上入手,通过礼仪理论的讲述和案例的教育,多视角、多层次的进行人文教育。比如商务用语中关于“称呼”的礼仪,教师可以从“称呼”的历史入手,对社会各界有名的关于“称呼”的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各种称呼反映的众生相。以毛主席一生中的各种“称呼”,以及伴随“称呼”而发生的各种轶事和趣闻进行分析,以此带动课堂氛围和提升文化理论输入的效果。

(四)遵循人文方法

人文方法是与特定的文化相互联系,进而进行定性体验教育。礼仪修养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兼容的课程,其理论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运用,所以,演习训练的环节是必须的。要在既定的场景之内,比如,创设商务会议、旅游管理等情境,使学生身处其中加以演练。那么,在礼仪教学中就要注重情境创造,可给学生分组,进行小品训练,互相观摩,提出意见建议。此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礼仪知识,还可以通过表演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是对礼仪最好的运用。

(五)体会人文精神

莎士比亚说:“人是宇宙的精灵,万物的灵掌”。就在于人类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何为人文精神,那就是对人的人格、命运以及人的价值尊严所给予的最大关爱和维护,对全人类所创造和延续下来的各类精神遗产和文化遗产给予相当的重视,对全面人才发展理念的充分肯定和有效实施。

礼仪教育最重要的落脚点之一,是将课堂所讲提升到人文精神的层面。对教师来说,教学中画龙点睛的一环是总结和提炼。对学生来说,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思悟和提升。因此,一齐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共鸣,师生在教与学中表达对生命、规则的敬重,这些对于师生内心的自省、沉淀和升华都是非常有利的。

(六)落实实践教学

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来源于五分之一的才能和五分之四的人家关系。礼仪修养是人家关系中的核心纽带。中职学生进入社会后,其面对的人际关系十分复杂,有热情的人、冷漠的人、积极配合工作的人、故意刁难的人。如何与这些人相处,并产生最大的效益,这也是礼仪认知与修养知识的中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具体礼仪修养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渗透实践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将礼仪修养知识渗透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通过情境教学转化知识点,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礼仪修养的意义和作用,使之成为学生们的技能之一。

以仪态礼仪学习为例,笔者通过播放行走、站立、下蹲等仪态视频,让学生们大致了解其动作规范,然后让每一位同学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扩展课堂空间,设定具体场景:比如推销特产、招待贵宾、参加宴会等,让其他的同学与之扮演对手戏,学生们通过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语言、行为来体会情境内容,并由评判小组和老师给出适当评价。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此情境下教师可以通过细节动作、言语及时纠正学生,学生也能够在轻松快乐的互动中掌握良好的言谈举止和风度修养。

结语

礼仪修养教育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保障中职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礼仪修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对促进学生人际关系和自我完善有极大帮助,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1]金湘虹.高职院校礼仪教学探索[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1)

[2]高宝立.建设具有职业人文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8,(17)

G710

A

1009-8534(2016)05-0107-02

金雨辰,宿州工业学校,助理讲师。

猜你喜欢
礼仪行为习惯人文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人文绍兴
礼仪篇(下)
人文社科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