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锡鑫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广州 510613)
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汪锡鑫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6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传统实验室的人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高等教育教学培养实践性型人才的需求。我国部分高校的实验管理中心已经建立了实验室信息化的综合管理平台,在实验资源的利用率和实现教学的成果方面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效,不但节省了实验室管理的维护成本,而且也使得实验室管理团队不断的进行壮大,从而实现了实验室综合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在科学的管理模式和人才的培养方面,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在其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
高等教育;地方高校;实验管理;信息化;平台
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已经从投资驱动、消费驱动逐渐转向创新创造驱动中去,因此高校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需要积极主动的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然而,学生进行学习、科研、知识传承、社会服务、创新的重要基地则是高校的实验室。由于缺乏运行经费、缺乏先进的管理思维以及缺乏先进的技术水平和后期的服务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地方院校在进行实验室建设时,运用传统的思维模式,仅仅依靠大量的人力进行分散式的管理。但是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当下教学方式的,传统的实验室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如效率低下、人员涣散,在实验教学效果上也不如人意,这对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必须对这种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进行改变,从而才能实现实验室建设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一步步深入改革,传统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组织存在的问题愈发的凸显。因此,如何对现有的实验室潜力进行挖掘,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的网络资源和现代化技术,对信息化实验室平台进行建设,如何对创新管理和教育实验的新型管理组织形式进行充分的探索,如何建立起网络化的管理体系,如何建立起信息化的管理体系,是目前各大高校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样也是实验室管理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以及系统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实验室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可以对资源进行优化分配,有利于对设备、仪器以及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和协调分配;实验室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在线学习和互动,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实验室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可以使得优秀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快速的展示,让优秀的教学案例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和示范作用;实验室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加强了实验室的开放晨读,使得资源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共享。
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也是学生进行知识创新的地方,同样也是社会新思想的萌发地。但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面前,大部分地方高校在很多方面及其落伍,如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变化,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是地方高校在进行实验室教学管理模式中,依旧采取的是老套的、各自为战的低效率模式,无法使得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大大浪费了人力资源,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积极性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人员。大部分地方院校的实验室建设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为相关院系的人员,使得在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岗位编制、建设的经费划拨、岗位薪资等方面的分配上主要由学校的相关部分进行裁定,而主要负责实验室建设管理的负责人没有决定权,并且高校主要考核二级院校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从而使得参与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院系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由于设备仪器的种类繁多、空间场地的分布较广,使得管理工作量大大增加。由于前几年高校不断进行大规模的扩招,使得各个地方高校大多都有多个校区,学校实验室分散建立,但是在实验室建设的管理人员却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增加,导致实验室管理人员严重缺失,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三是传统的实验大多数都是验证性的单学科实验,但是在现在的实验中,大大增加了综合性、多学科相互融合的创新型实验。和传统的实验进行对比,现代实验对实验室的挂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个功能的实验室和实验室平台的工作人员需要互相之间加强沟通、合作、交流。但是这些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却很难实现。
选择科学、合理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必须在选择上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适应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地方院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地方,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担。二是顺应实验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转变,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实践创新型人才。我国在近些年对信息化模仿仿真实验的应用,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因此我国大范围的进行了数百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师范中心。三是对学校资源进行集中优化管理,大力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各个地方院校在资金和人力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需要在资源整合和减少重复性方面进行入手,从而才能避免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需要满足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才能更好的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国家将信息化建设应用在传统的制造业中,让传统产业得以升级。信息化的互联网思维模式给地方院校进行信息化实验室管理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是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需求和地方院校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更好的顺应实验教学信息化改革的基本要求,在管理效率和人员成本上得到大大的解决。
(一)加强实验室师资团队的建设
培养一批高素质、爱岗敬业、踏实可靠、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是增强教学质量和顺利开展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前提。因此,高校对其采取如下措施:(1)提高准入门槛,坚决淘汰理论值不高、实践能力不强、责任心差的个别教师;(2)建立和健全实验队伍的培训体系。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采用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模式。做好实验人员的培训工作。鼓励和激发实验教师积极参与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技术的研究活动,创造更好的条件,大大调动实验教师积极的参与性,积极为实验教学的改革作出贡献;(3)健全考核与奖惩制度。依据实验室自身的特点和任务,对规范进行编制、岗位进行合理分配,明确各个岗位人员的职责,并且在工资分配、职称评聘、地位待遇等方面向实验室队伍进行靠拢,从而吸引更好的优秀人才到实验室进行工作。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想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综合能力强、踏实可靠的实验室教师队伍,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观念,足够重视实验室技术人员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对岗位人员的素质进行提高的同时,积极引进高学历、高水平、高能力的优秀人才,参与到实验室的管理和教学中去,并且出台相匹配的政策,促使实验室能够进行科学、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完善网络教学形式和实验环境
网络化、信息化的实验教学平台是开放式教学的基础,部分条件不允许的地方院校甚至可以考虑和企业携手研发出一套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包括实验教学资源、网络课程或实验教学视频、仪器设备的相关图文说明、在线检测系统以及仿真试验等。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学生的实验预习做好辅助工作,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以及实验内容。网络化、信息化的实验教学平台不仅仅对管理流程进行优化而且对管理效率进行了提高,并且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这样更有利的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与此同时,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并且使得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更大程度的将教师的引导作用进行有效的发挥。
(一)实验教学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
实验教学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点:(1)增强教学资源的储备功能和共享功能。通过对实验教学管理平台的建立,使得学生可以及时有效的获取相关的实验教学大纲、电子课件、讲义等教学资料,让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2)教学信息的发布。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平台对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进行提前发布,学生可以在实验前查看最近的课程安排、课程变化情况以及实验前注意事项等各种教学通知。(3)实现作业提交和批改电子化功能。学生可以在线提交作业,教师也可以在线进行批阅打分。(4)作业自动评判功能。学生可以在教师不在线的情况下,提交作业,系统自动作出评判,同时还可以加入排名机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5)论坛式实验教学互动功能。加入讨论功能,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及时有效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二)创新实践网络平台的主要功能
创新实践网络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1)对学生的科研作品进行展示。(2)将学科竞赛信息进行网上公布。(3)对教师和学生相关的实验教学成果进行展示。(4)将实践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情况及时进行发布。(5)积极主动的交流实验实践心得。
(三)实验设备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
实验设备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1)实验设备的使用和介绍。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设备管理平台的查阅中心对各种实验仪器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2)实验设备的网上报修。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对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曝光,使得设备故障时得以及时的发现和维修。(3)实验设备使用率的自动统计功能,对所有的实验室使用情况进行网上安排和网上等级制度,从而可以进行实验室设备使用率的自动统计。(4)实验设备的网上申报。(5)实验设备状况的实时监控。学生和教师可以实时对仪器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监控和查询。
总之,实验室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与高校优质资源贡献都离不开如今正飞速发展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地方高校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快管理模式的转变和教学体制的创新,才能更好的构建资源共享,从而大大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培养出一批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极强的优秀人才。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效果和过程可以大大丰富地方高校信息化管理的内涵,对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平台的构建都有很大的意义,也对实现实验室管理科学化、高效性以及规范化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效的实践和探索。
[1].宫丽,郭庆云.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4,(08):61-63.
[2].韩春田,韩福成.转隶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9):175-177.
[3].王海春,余龙,李均.高校新型物联网实验室建设方案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240-241.
G647.6
A
1009-8534(2016)05-0068-02
汪锡鑫,华南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大学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