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仁昌
(永新县人民医院骨科,江西 永新 343400)
温经通络散瘀膏外敷配点穴推拿治疗冈上肌腱炎
曾仁昌
(永新县人民医院骨科,江西 永新 343400)
目的 探讨温经通络散瘀膏外敷配点穴推拿治疗冈上肌腱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冈上肌腱炎患者13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根据患者的虚实阴阳、轻重缓急,治疗组采用温经通络散瘀膏外敷配点穴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加利多卡因痛点局封,结合辩证内服中药治疗,或加服非甾体类消炎药。结果 治疗组治愈59例、显效5例、好转1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55例,显效7例,好转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5%。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温经通络散瘀膏外敷配点穴推拿治疗冈上肌腱炎,两法结合,互补不足,能有效温通经脉,改善血运,松解粘连,消除无菌性炎症,使患部气血调畅,经脉通达,达到通则不痛之效。该方法经济实用,疗效可靠,且未见内服药带来的不良反应,患者易接受。
冈上肌腱炎; 温经通络散瘀膏; 点穴推拿
冈上肌腱炎是成年人常见的骨科疾病,属慢性缠绵难愈的退行性病变,多为日久慢性劳损而致,呈慢性炎症改变。肩部急性伤筋,尤其在进入中年之后,冈上肌腱的退变加重转变为冈上肌腱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目前尚缺乏公认的特效方法。笔者自2008—2015年,采用自制温经通络散瘀膏外敷配点穴推拿治疗冈上肌腱炎6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永新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冈上肌腱炎患者130例,经冈上肌建炎特有的“疼痛弧”等临床表现确诊。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基线资料比较 例
1.2 临床表现
肩部外侧疼痛,偶向颈部及上肢放射,肱骨大结节上方即冈上肌部压痛敏感,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肩关节自动外展于60°~120°时出现剧痛,而小于60°和大于120°运动范围时无痛,称为冈上肌健炎特有的“疼痛弧”。后期常伴有三角肌、冈上肌萎缩。
1.3 影像表现
X线片示肩关节结构正常,骨质无破坏,偶见冈上肌肌腱钙化、骨质疏松。
2.1 治疗方法
1)治疗组:患部外敷温经通络散瘀膏配合点穴推拿疗法,推拿每周2次,4周为一疗程。第一步:嘱患者取端坐位,肌肉尽量放松,先在患肩及肩外侧用柔和的扌衮法治疗,配合肩关节徐徐外展活动的同时再分别点按肩井、肩髃、肩贞、肩髎,然后再推拿肩井、风池及肩关节周围肌肉,约15 min;第二步:在冈上肌部位用大拇指指尖以轻柔手法点按,顺时针、逆时针交替环形按揉,有条索状硬结者手法宜稍重,约10 min;第三步:点按患侧上肢的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以及第二掌骨侧的颈穴、上肢穴、肾穴等全息穴位,约10min。休息10 min左右再用温经通络散瘀膏外敷患侧冈上肌腱部位。
温经通络散瘀膏方药组成:桃仁、木香、肉桂、徐长卿、羌胡、防风、白芥子、莪术、麻黄、当归、川芎、吴茱萸、丁香、没药、王不留行、甘草,以上药物各200 g研末调均备用,每次取50 g用凡士林调敷,每次敷12~24 h,每周3次,4周为一疗程。
2)对照组:局部痛点封闭每周1次,中药每日1副,分2次水煎服,4周为一疗程。即用醋酸泼尼松加利多卡因痛点封闭,结合辩证内服中药(以舒筋活血汤为主辩证加味),疼痛剧烈者加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
2.2 疗效判定标准
在治疗2~3个疗程后,按以下标准判定疗效。治愈:疼痛弧消失,活动自如,功能恢复正常。显效:患部疼痛基本消失,患肢外展60°~120°时稍有疼痛;外展力量欠佳,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好转:症状有明显减轻,压痛点尚存在,时有隐痛不适,疼痛弧尚存在,但有明显缓解。无效:治疗3个疗程以上,症状无改善。有效=治愈+显效+好转。
2.3 统计学方法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已治愈患者除2例患肩外展仍欠佳外,其余患者未见复发。
表2 2组疗效比较 例
4.1 发病原因及机制
冈上肌起于肩胛骨上窝,止于肱骨大结节的外上方,位于肩袖之中央,是组成肩袖的主要肌腱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大,肩袖会越来越容易在负荷并不大的情况下受到损伤[1]。冈上肌在肩关节肌群中是肩部四方力量之集汇点,因此是容易导致劳损的肌肉。当上臂外展活动时,冈上肌腱须通过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狭小间隙,极易受压磨损[2],日久形成劳损。中年以后冈上肌退行性变,更易出现劳损,呈慢性无菌性炎症改变,导致冈上肌腱炎,少数患者的冈上肌腱渐趋粗糙,甚至钙化,因此常在患部可触及硬结或条索状。中年以后气血渐弱,正气下降,复加肩背部慢性劳损,使肩背部气血瘀滞,复感风寒湿邪(如肩部受凉、淋浸冷雨、空调或潮湿环境等),致使冈上肌部位气血瘀滞,筋失濡养,不通则痛,功能受障。
4.2 疗效机制及分析
冈上肌腱炎实则属于祖国医学“筋痹”的范畴[3]外因是由风寒湿邪侵袭所致,风善行数变,寒性收引、疑滞,湿性重浊、黏滞缠绵。而温经通络散瘀膏是由祛风的羌活、防风,散寒温经的麻黄、肉桂、丁香、吴茱萸,行气的木香,散瘀活血、行血通络的桃仁、徐长卿、莪术、当归、川芎、没药、王不留行,还有祛皮里膜外之痰湿的白芥子,再入解百毒调诸药的甘草,纵观全方,具有祛风散寒、温筋通络、除湿散瘀之功,全方碾末调膏外敷患部,药力直达病所,故能充分发挥药效,这是治疗该病的外因之关键。
该病证的内因是中年以后气血渐弱,易致筋骨疲损劳伤,经脉阻滞,不通则痛,而点穴推拿可以改变调整有关的系统内能,提起正气,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使气血通调,筋舒络通,以达瘀祛血活,元振体康,这是治疗该病的内因之根基。温经通络散瘀膏结合点穴推拿,两者配合相得益彰,疗效良好,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已治愈患者除2例患肩外展仍欠佳外,其余患者未见复发。该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实用,最主要是无内服药和激素带来的不良作用,而且远期疗效满意,患者乐意接受。
4.3 注意事项
患部有皮损禁敷药膏,皮肤过敏者及时停用,有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点穴推拿,需要用对手法宜轻柔。
“筋痹”与现代中医骨伤科之“筋伤”相接近,但又各具特性,二者在某些情况下又可以相互转化[4]。笔者认为,“筋伤”是该病证的早中期,而“筋痹”则是该病证的晚期,到了晚期是绵延不愈的,甚至几十年不愈,潮湿季节易发。因此防治这一病证是医者的重任。
[1] 吕珂,姜玉新.正常肩袖及肩袖撕裂的超声检查[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2):154-155.
[2] 刘柏龄.中医骨伤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46.
[3] 闫松,丁卫星.一指禅点穴治疗背肌筋膜炎炎性水肿65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1,22(1):18-19.
[4] 胡悦,孙凯群,孔宁.筋痹论述对筋伤疾病诊治的思考[J].中国骨伤,2014,27(8):703.
(责任编辑:罗芳)
2016-07-14
R244.1
A
1009-8194(2016)11-0037-02
10.13764/j.cnki.lcsy.2016.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