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例新生儿耳聋基因与听力联合筛查结果分析*

2016-04-13 05:11陈欣王智楠夏忠芳李隽陈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新生儿

陈欣 王智楠 夏忠芳 李隽 陈平



·研究报告·

546例新生儿耳聋基因与听力联合筛查结果分析*

陈欣1王智楠1夏忠芳1李隽1陈平1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耳聋基因与听力联合筛查的意义。方法对2014年6~12月出生的546例新生儿,采集足跟血进行基因测序,对常见的4个耳聋基因的20个位点进行筛查;包括GJB2(35delG、167delT、176_191de116、235delC、299_300delAT),GJB3 (538C→T、547G→A),SLC26A4 (281C→T、589G→A、IVS7-2A→G、1174A→T、1226G→A、1229C→T、IVS15+5G→A、1975G→C、2027T→A、2162C→T、2168A→G), 线粒体DNA12S rRNA(1494C→T、1555A→G),同时利用TEOAE和AABR进行联合听力筛查。 结果546例中,22例(4.03%,22/546)有耳聋基因突变,包括:GJB2基因突变14例,占2.56%(14/546);SLC26A4基因突变7 例,占1.28%(7/546);线粒体DNA12SrRNA基因突变1例,占0.18%(1/546)。听力初筛未通过25例(4.58%,25/546),25例均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12例,确诊9例听力损失,其中双耳极重度听力损失1例,双耳重度听力损失2例,双耳中度听力损失2例,左耳中度听力损失4例,这9例中8例耳聋基因筛查异常。结论单纯进行听力筛查或者单纯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可能会漏掉部分耳聋患儿,新生儿耳聋基因联合听力筛查,有利于耳聋儿童的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

【关键词】新生儿;耳聋基因;听力筛查

先天性耳聋是人类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约每1 000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耳聋患儿,其中遗传因素约占50%~60%[1,2]。2007年国内首次提出新生儿听力与基因联合筛查的理念[3],包括普遍人群筛查和目标人群筛查[4],目前已逐步在临床推广。本文对546例新生儿耳聋基因联合听力筛查的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6~12月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出生的足月新生儿54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4例,女232例,天龄2~5天,平均2.2±0.2天。

1.2方法对546例新生儿均进行耳聋基因及听力联合筛查。本研究获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新生儿在筛查前均详细告知家长耳聋基因及听力筛查的相关知识,取得同意后填写知情同意书。

1.2.1耳聋基因筛查方法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3 d内采集足跟血送往华大基因实验室,提取基因组DNA,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检测常见的4个耳聋基因的20个位点,包括GJB2(35delG、167delT、176_191de116、235delC、299_300delAT),GJB3 (538C→T、547G→A),SLC26A4 (281C→T、589G→A、IVS7-2A→G、1174A→T、1226G→A、1229C→T、IVS15+5G→A、1975G→C、2027T→A、2162C→T、2168A→G), 线粒体DNA12SrRNA(1494C→T、1555A→G)。首先进行PCR扩增目的片断区域,然后加入多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单碱基延伸,再将单碱基延伸产物纯化后打质谱,根据不同引物扩增产物的质荷比不同,判断有无碱基突变。

1.2.2听力筛查方法新生儿听力初筛采用瞬态耳声发射(TEOAE),听力复筛用TEOAE+AABR联合筛查,所用仪器为丹麦Madsen Accuscreen全功能听力筛查仪,测试环境为噪声水平<45 dB A的相对安静环境。初筛时间为出生后3~5天,新生儿入睡后,首先将其耳道清理干净,对其进行TEOAE检查,通过标准为:伪迹率<20%,刺激稳定率>80%。AABR测试:用 95 % 的酒精进行局部皮肤脱脂, 记录电极放置在前额部 , 参考电极放置在后颈部 , 接地电极放置在颊骨部或眉心偏上; 极间电阻 ≤ 12 kΩ , 刺激声为 35 dB nHL 的短声 ; 放大器带通滤波范围 70~4 000 Hz; 刺激声相位交替,应用回旋式模板信号以二项式统计方法提取 ABR 的波 V。初筛未通过者在出生 42 d左右复筛,复筛未通过者在出生3个月左右进行诊断性听力学检查。

1.2.3听力学诊断方法复筛未通过的患儿进行听性脑干反应、 诊断型耳声发射、声导抗等测试。所用仪器为 IHS SmartEP 诱发电位仪 和 Madsen公司的CAPELLA耳声发射仪器及 Otoflex100 中耳分析仪。

1.3统计学方法对听力筛查的结果采用EX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546例新生儿中,初筛未通过25例,其中双耳未通过18例,右耳未通过4例,左耳未通过3例,未通过率为4.58%(25/546);25例均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12例,占听力初筛未通过的48%(12/25),其中双耳未通过10例,左、右耳未通过各1例。

2.2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结果546例新生儿中,22例携带耳聋基因突变,阳性率为4.03%(22/546)。其中,1例为mtDNA12SrRNAm.1555A>G突变,突变率为0.18%(1/546),该例听力初筛双耳通过;14例为GJB2 c.235delC基因突变(3例纯合,11例杂合),突变率为2.56%(14/546),其中,听力初筛通过8例,未通过6例;7例为SLC26A4 c.919-2A>G基因杂合突变,突变率为1.28%(7/546),其中听力初筛通过4例,未通过3例;未发现GJB3基因突变。

2.3耳聋基因与听力联合筛查结果546例新生儿中,耳聋基因与听力筛查均通过的有521例,耳聋基因与听力筛查均未通过9例;耳聋基因筛查通过但听力筛查未通过3例;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但听力筛查通过13例(表1)。

表1 耳聋基因筛查与听力筛查结果(例,%)

2.4听力诊断结果12例复筛未通过的新生儿均在3个月时进行了听力学诊断,确诊听力损失9例,其中2例重度听力损失,ABR阈值左耳90、右耳80 dB nHL,耳聋基因筛查结果均为GJB2c. 235delC纯合突变;1例极重度听力损失,ABR检测105 dB nHL双耳未引出,耳聋基因筛查正常;2例中度听力损失,ABR阈值左耳50、右耳55 dB nHL,耳聋基因筛查显示GJB2c. 235delC杂合突变;4例左耳中度听力损失,ABR阈值55 dB nHL,右耳听力正常,耳聋基因筛查显示2例为GJB2c. 235delC杂合突变,2例为SLC26A4基因c.919-2A>G杂合突变;3例双耳听力正常,耳聋基因筛查1例SLC26A4基因c.919-2A>G杂合突变,2例耳聋基因筛查正常。本组先天性听力损失检出率约为1.65%(9/546)。

3讨论

据相关流行病学数据报道,耳聋在人群中的总体发病率为0.1%~0.3%[5]。随着听力筛查工作的深入开展,逐步发现常规的听力筛查并不能发现所有先天性聋患儿,有些耳聋基因突变携带患儿出生时并不会表现出耳聋,而是在出生后数月甚至数年后才会出现耳聋。基因测序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也是分子诊断学中基因突变检测的金标准,不仅适用于已知耳聋基因的检测,也适用于新的耳聋基因的发现。台湾吴振吉等报道1 017例新生儿耳聋基因联合听力筛查中,3.7%(38/1 017)未通过听力筛查,19.57%(199/1 017)为耳聋基因携带者[6]。本研究发现,在546例新生儿中,22例新生儿的三个基因突变位点异常,阳性率为4.03%(22/546)。其中,3例 GJB2 基因c.235delC纯合突变,11例235delC杂合突变,其中6例出生时即表现为耳聋,听力筛查未通过,耳聋基因筛查和听力筛查结果相互得到了印证。本研究发现1例mtDNA12SrRNA m. 1555A>G阳性,突变率为0.18%(1/546),该患儿出生时听力筛查双耳通过,但如果不做基因筛查和遗传性聋相关指导,以后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时,则会出现不可逆的药物性聋,因此,需告知家长该患儿应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同时,由于线粒体DNA为母系遗传,此基因检测结果对该患儿家系所有母系成员均起到警示作用。本研究发现7例(1.28%)SLC26A4 c.919-2A>G杂合突变,其中4例听力筛查通过,这些人即使日后不表现出听力损失,但如果与具有相同基因型的携带者婚配,则其后代听力损失发病率为25%。因此,耳聋基因筛查有助于耳聋遗传信息的获取,对婚育指导和提高下一代质量有重要意义,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减少听力损失新生儿的出生或减缓新生儿听力下降的速度[7]。

12例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中,有3例耳聋基因筛查未见异常,可能与本研究仅筛查了四种常见耳聋相关基因有关,也可能与目前仍有许多耳聋基因未被发现有关。因此,耳聋基因筛查不能替代听力筛查,听功能的最终评估仍需听力学检测。但是从基因筛查的结果中可看到,本组546例新生儿中线粒体DNA12SrRNA、GJB2和SLC26A4三个常见聋病易感基因突变位点阳性率为4.03%,先天性听力损失的检出率为1.65%,说明单纯进行听力筛查将会遗漏一部分耳聋高危儿童。

综上所述,新生儿耳聋基因联合听力筛查提高了高危聋儿的检出率,扩大了耳聋儿童的防治与干预范围,通过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可真正降低耳聋患儿的出生率和发病率,对遗传性聋的诊断、预防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适合全面推广,真正实现提高人口素质的目标。

4参考文献

1Olusanya BO. Neonatal hearing screening and intervention in resource-limited settings:an overview[J].Arch Dis Child,2012,97:654.

2Mahboubi H, Dwabe S,Fradkin M,et al. Genetics of hearing loss:where are we standing now[J].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12,269:1733.

3王秋菊,赵亚丽,兰兰,等.新生儿聋病基因筛查实施方案与策略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809.

4Wang QJ, Zhao YL, Rao SQ, et al. Newborn hearing concurrent gene screening can improve care for hearing loss: a study on 14,913 Chinese newborns[J].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2011,75:535.

5Baldi A, Tenaglia S, D’Anna S. Auditory dysfunction[J]. Front Neurol Neurosci, 2012,30:26.

6Wu CC, Hung CC, Lin SY,et al. Newborn genetic screening for hearing impairment: a preliminary study at a tertiary center[J]. PLoS ONE,2011,6:e22314.

7李隽,历建强,王智楠,等.678例新生儿听力和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结果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0,18:419.

(2015-08-11收稿)

(本文编辑李翠娥)

【中图分类号】R76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99(2016)02-0182-03

DOI:10.3969/j.issn.1006-7299.2016.02.018

网络出版时间: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2.1391.R.20160201.1619.032.html

网络出版地址:2016-2-116:19

*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项目(200950431210)

1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耳鼻咽喉科(武汉430016)

猜你喜欢
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CRP检测与新生儿感染的关联性
浅议新生儿沐浴抚触的临床观察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