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西安 710055)
关中地区民居石雕艺术研究
刘晓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西安710055)
摘要:关中地区历史悠久、文化艺术底蕴丰厚。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形式,关中民居中的传统石雕艺术历来为人们所关注,对其研究也较广泛。但现有的研究多为对石雕艺术本体的描述和总结,缺乏对传统民居即石雕艺术所存在的物质环境的阐释与分析,割裂了石雕与其生存环境、物质基础的联系。对此应以传统民居的组成部分为分类依据对石雕艺术进行研究,进一步总结其题材和主要技法,深层次地发掘关中石雕艺术在民俗文化表现与历史背景方面的特异性,并将此研究放在其所处的民居环境与文化背景之下,为研究石雕艺术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并为进一步的石雕艺术保护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关中地区;民居石雕;艺术价值;特异性
关中地处秦岭中南山的北麓,渭河冲击作用所形成的平原地带,这一区域土地肥沃,人口集中,自古以来是西北的富饶之地,被称为“八百里秦川”。先后有13个朝代在这里建都,文化底蕴丰厚,影响深远。传统的关中民居属于典型的“四合院”形制。布局上主要由入口门房、正房、两侧单坡顶的厦房及其围合而成的庭院以及杂物性后院等部分组成。随着世代的传承和发展,关中传统民居形成了本地特有的风格,民居装饰构件上变化多端、风格迥异的石雕技法应用则为其具体体现之一[1][2]。
关中民居的石雕艺术主要通过一些石雕载体来体现的,如拴马桩、上马石、饮马槽、门枕石、石质门框、抱鼓石、柱础石、踏石、转角石等[3][4]。这些载体为石雕艺术的表现提供了舞台,在匠人们反复的创作、不断的积累下形成了关中独特的民居石雕艺术。然而,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不少传统民居包括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石雕作品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损失不可估量。因此,对关中地区民居建筑构建石雕艺术的研究与保护迫在眉睫。
一、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中石雕构件概述
(一)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中石雕艺术的分布
传统关中民居一般为砖木结构,为石雕的表现提供了多样的载体。在关中传统民居入口处一般都会设有拴马桩、上马石、抱鼓石等;进入院落内部,高高耸立的照壁则为石雕提供了又一处表现的空间。另外,民居建筑内的柱础石、转角石等也成为关中民居石雕艺术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关中传统民居石雕的题材分析
关中传统民居中所涉及的题材非常丰富,涉及各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审美情趣、奇闻异事、重大事件等。下面从关中民居的各组成部分探讨石雕的题材。
1.门房。门房是进入宅邸的门户,也是彰显宅邸特色的关键所在,因此这里所分布的石雕在整个民居石雕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门房石雕的主要载体是一些功能性很强的构件如拴马桩、上马石、门框石、抱鼓石、石狮、貔貅、麒麟等[5]。因体量巨大、造价昂贵,所以往往分布在豪门,石雕题材也往往彰显主人的思想观念和各种期许。如象征福寿绵长的寿星、仙翁,象征着权势、财势、吉祥、人丁兴旺的石狮、貔貅、麒麟等,还有猴、牛、马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陕西白水县纵目村赵家门楼(见图1)。而在普通人家,由于财力有限,门房往往只是设有石墩,因此石雕的题材缺乏有效的载体,则略显单薄,主要体现为较为简单的花草人物、吉祥谚语等,其中也不乏佳作。
2.庭院。在传统关中民居中,庭院石雕主要分布在照壁、石桌石椅、石雕小品等处,如装饰用的石雕灯笼、花钵、动物人物石雕等,而这部分石雕的题材选择则更为丰富。如作为“风水”构件的照壁,在起到阻挡寒风侵袭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墙面的石雕来表现主人对家业的期望,如雕以福寿字样、龙形图样、牡丹等寓意的图案(见图2)。宅邸主人根据自己的阅历和对大自然的感悟,通过龙、狮、龟、鹿、凤、鹤、鸳鸯及竹、兰、荷、梅、松、柏、桃、李等动植物作为石雕题材,借此来表现他们独特的文化修养和价值观,有代表性的如三原县孟店村的周家老宅、旬邑县的唐宅、长安郭家大宅。
3.正房和厦房。在关中,普通百姓之家由于宅邸面积小,石雕应用得很少,然而官绅巨富之家,正房和厦房的石雕则丰富多彩,最为重要的就是柱础石,由于关中民居主要以木柱作为垂直方向的支撑,对于木柱基部的防水显得特别重要,因此而诞生了础柱石的设计,即在木柱下方设置石质的基础。简单民宅中,这些础柱石一般都不经过雕琢,呈现素面或者简单的鼓面。而在豪宅中,则要被雕以须弥或者裙带状等。而且在石头表面还雕饰丰富的图案如镂空石球、狮子、人物、笔墨纸砚、水果、寿桃等。石雕的外形也更为丰富,有直线、鼓钉、万字纹或者云行纹,体现出了关中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见图3)。
图1
图2
图3
二、关中民居建筑中石雕艺术的主要技法和表现方式
关中地区民居中的石雕的技法几乎运用到了雕刻技术的所有技法类型,但总体来说以浮雕、圆雕、刻线为主。下面就从这几种技法入手来谈一下应用。
(一)浮雕
浮雕是一种雕塑与绘画相互结合的产物,既有平面绘画的特点,又有凸凹有致的立体感。此手法在关中民居石雕中应用比较广泛,如门房入门处的拴马桩桩身主体往往采用浮雕的手法,雕刻莲花、花鸟虫鱼、十二生肖、狮、鹰等丰富多彩的题材,使其呈现一种凹凸有致的立体感觉,给人以很好的审美体验。正门内的照壁同样广泛地采用了浮雕手法,将寓意吉祥的图案雕刻其上,院内的小品也多有应用。
(二)线刻
线刻是以线条的形式来表现特定的图景。这种手法在关中民居石雕中往往体现为与浮雕紧密的结合。比如,在拴马桩、抱鼓石等石雕作品上,往往在雕塑的主体上通过线刻的形式,刻画出串枝纹、卷水、云水纹等,为浮雕构建出一定的氛围,使所雕刻的题材的核心内容得以突出。这一手法在关中民居的石雕造像上经常用到。
(三)圆雕
圆雕又称为“立体雕塑”,通过对石材的三维空间上的雕琢,使其呈现出三维景象。在关中民居中圆雕应用的主要是一些石雕的局部和庭院中的小品。如拴马桩的头部桩头圆雕,有表现人物形态,人与兽以及复杂的多个人物组合形象,也有取材于民间传说、宗教故事、民俗风情等,如寿星、刘海、仙翁等。动物题材方面则有狮、猴、鹰、象、牛、马等。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人跨狮的造型,并且一般在石狮前肢或者人臂腕之间雕凿出能够系缰绳的孔眼,石狮突出其扭转身躯的动态形象,人像则表现为俯身向前或弓背蜷伏的动态,神态栩栩如生,并且对人物的五官貌相、衣服配饰纹理等都有细致入微的刻画,这也正体现了圆雕擅长表现细节的重要特点。关中民居的石雕构件,往往应用了包含上述主要技法在内的多种表现手法,来实现对所选题材的完美呈现,从而造就了独特的关中民居石雕文化。
三、关中民居石雕艺术的特异性
(一)民俗文化表现的特异性
独特的地域文化往往对于艺术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市井的民俗文化,更是润物无声。“八百里秦川”的独特民俗背景,对于关中的石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不妨以湖南民居与关中民居做一对比。首先它们存在着很多的共性,这是由华夏文明本源所决定的,如通过雕琢一些寓意吉祥如意的动植物图案来表现宅邸主人的美好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常见的比如八仙的法器有能避邪之说法,龙凤有高贵贤德之神韵,麒麟有王侯之品相,花瓶有平安之音,瓜果有多子之果实,草木有长青之形意,天仙有送财赐福之神力,鱼有跳龙门高升之举动和剩余之含义等。而分别寓意为消灾灭祸、富贵吉祥、平步青云、岁岁平安、子孙万代、福寿双至、天官赐福、科举及第、年年有余等。通过龙、狮、麒麟与鱼、猴松柏、喜鹊等寓意“加官进爵”“福寿绵长”“人丁兴旺”“风调雨顺”等实际上是寄托一种人们的精神诉求。
图4
关中民居中也有不少独到之处,这是当地独特的民俗使然。如在关中民居中最具价值的拴马桩石雕,关中的拴马桩在国内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无论从存量、品相、雕琢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由巨石雕琢而成的作品,遍布在渭北民居门前,堪称是中国“地面上的兵马俑”。上面的雕刻题材广泛,技法多样,是关中地区独特的石雕文化,而这种石雕作品的存在,则体现了关中独特的马文化。在关中人的思想情结里,马是忠实可靠、性格温顺的,也是力量的象征。马与江山社稷有关,与家族兴旺有关,与个人的荣禄晋升有关。由对马的钟爱到视马具为艺术的载体,这就是拴马桩从实际功能升华为一种精神的存在[6]。而在湖南,则更多的是石桥、石亭,内容往往突出“水”这一文化元素[7]。
(二)历史背景的特异性
关中地区,历朝历代以来都是中原重地,且有13个朝代建都于此,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先秦、汉唐文化对于后世影响深远。在先秦、汉唐时期关中地区石雕的浮雕和线刻技法就已经相当纯熟,且恢弘的历史背景为关中石雕提供了厚重的素材,不同历史时期的石雕作品中渗透了当时特定的历史元素。如丝绸之路的开通,关中地区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集散地,来自中亚、西亚地区的域外民族就给关中大地的民间艺术注入了新的元素,它不同于中国传统礼教的中庸文化,体现的是游牧民族的彪悍和威猛,这种影响表现在很多民居雕刻上,最具代表的就是胡人降狮为造像的拴马桩(见图4)。说明少数民族文化、西域文化与汉文化的相互融合。因此,关中石雕为挖掘这一特定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从而形成本地独特的石雕文化。
四、对关中民居石雕艺术价值的几点思考
伴随着对关中民居石雕艺术的不断探索,其价值也越来越得到广泛关注,笔者对关中民居石雕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商业价值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厚重的历史研究价值
关中石雕以其广泛的题材、形象的技法的应用以及存量的丰富,为汉唐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和发掘提供了良好的物质载体。曾有人说关中石雕就是一卷流淌着的历史,不同年代流传下来的石雕作品,非常详实地记录了本区域特定历史时期的风土人情,为很多重要的历史判读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二)丰富的审美价值
审美是一种取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有着不同的审美诉求,而这些都可以直接反映到石雕的造像上,因此对关中民居石雕艺术的挖掘对于美学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三)社会和商业价值
伴随着商业社会的来临,我们应深刻认识关中石雕艺术本身所蕴含的社会和商业价值。作为厚重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一种特定的人居文化,关中石雕艺术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研究关中民居文化对于构建本区域城市发展和新人居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载体,关中石雕艺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针对目前关中地区传统民居石雕构建的保护现状,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出台相关保护举措,有效地推动这一传统艺术的探索和发掘工作。这一传统艺术的探索和发掘工作任重道远,希望本项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参考文献:
[1]刘淑婷.中国传统建筑屋顶装饰艺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朱光宇.中国传统建筑门窗、隔扇装饰艺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张俊岭.传统青砖的装饰艺术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4]冯国,许祖华.古都传统民居:风雨过后难见彩虹[J].记者观察,2003(11):24-26.
[5]董剑云.平遥古城传统民居建筑的儒俗理念[J].沧桑,2005(6):13-14.
[6]鹤坪,傅晓鸣.中华拴马桩艺术[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7]张炳文.传统民居对现代住宅设计的启示[J].装饰,1997(4):18-20.
[责任编辑张敏]
Study of Residential Stone Carving Art in Guanzhong Area
LIU Xiao-jun
(SchoolofArts,Xi’anUniversityofArchitectureandTechnology,Xi’an710055,China)
Abstract:Guanzhong Area has a long history with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s an important art form, the traditional stone carving art in Guanzho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has made profound attainments and spectacular value, which has always been extensively researched and enjoyed high popularity among people. However, its current study mostly focuses on the description and summary of the stone carving art itself while missing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its physical environment of the traditional houses where the stone carving art exists, and separat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tone carving art an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material basis. This article is aimed at making up for this deficiency by researching on the stone carving art on the basis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each integral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houses, summing up its subject matter and the main techniques and exploring the specific features of the folk arts and cultural expression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Besides,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the stone carving art based on its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so as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and method, and to offer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further protection of the stone carving art.
Key words:Guanzhong Area; residential stone carving; artistic value; uniqueness
作者简介:刘晓军,女,山西文水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基金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陕西关中地区民居石制建筑构件的研究”(QN0636)
收稿日期:2015-07-16
中图分类号:J3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300(2016)01-0100-04
【文学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