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博韬, 何振科
(山东大学 a.儒家高等研究院, b.国际教育学院,济南 250100)
【伦理学研究】
先秦儒家教育伦理思想框架探析
韩博韬a, 何振科b
(山东大学 a.儒家高等研究院, b.国际教育学院,济南250100)
摘要:教育伦理思想是教育范畴内关于个人的品德风范和社会的道德风尚的主张。先秦儒家教育伦理动力论、方法论与目的论的核心分别为“仁”(正性)、“礼”(循学)、“和”(致和),过渡的重要途径是“虚心”与“谦格”,因此先秦儒家教育伦理思想框架可以视为一个“仁”“礼”“和”三位一体模式图。应对“和”之变态的出现,解决办法可以诉求于动力“仁”。
关键词:先秦儒家;教育伦理思想;仁;礼;和
何振科,男,山东平度人,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史学博士,主要从事文化产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儒家的诞生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孕育。在儒学发展的历史上,“十三经”中的多部经典在广义的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其中《易经》《书经》《诗经》《鲁春秋》成型于孔子之前,先秦儒家最重视“德”,当然,涉及其教育伦理思想也是如此,其实成型于孔子之前的几部经典就已经非常重视“德”。如《周易·系辞》解《易》说:“《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1]88,我们可以看出其讨论的核心就是“德”。《尚书》被视为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的政治理论教课书,“敬德保民”就是其重要指导思想。而《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其中的“思无邪”也可以理解为看重品德。《春秋》则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史官“不虚美,不隐恶”的“直书”精神。
儒家除了重视“德”外,还格外重视教育。荀子的话最典型,如《荀子·礼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2]340《荀子·大略》云:“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2]494。论及教育重要性,王国维先生说:“今之世界,分业之世界也。一切学问,一切职事,无往而不需特别之技能,特别之教育。一习其事,终身以之”[3]54。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分工愈细的情况下,专业教育的高度极大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发展的高度。专业教育注重“分”,那么有没有一种“合”的东西能够兼益众多专业的教育呢?应当是“德育”,或说“伦理教育”。[4]儒家重视榜样的教化力量,“榜样教化是儒家提升人品、美化风俗、治理国家的途径或方式”,所以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和国家层面的君臣关系或者称君民关系是先秦儒家关注的三种重要关系,也与如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范畴大致吻合。《论语》中重视“孝”的观念就十分突出,儒家看待家庭里的伦理关系也是如此。针对教育伦理,表面上看他们更多论述的是学校中的师生关系,毕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在很多情况下都与师生关系接近。而从孔子、子思、孟子到荀子,对国家层面君臣关系的论证阐述愈益全面充分。
先秦儒家教育伦理思想的框架如下图所示。
概括地讲,“仁”是情感根基,“礼”是实现手段,“和”则是目的与理想状态下的社会效果。而我以为“仁”是先秦儒家的教育伦理动力论的核心,“礼”与“和”则分别是其教育伦理方法论和教育伦理目的论的核心。“仁”、“礼”、“和”可以分别解释为正性、循学、致和,然而这三者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其间的过渡即虚心与谦格,所以可以把先秦儒家教育伦理思想概括为一个生机的进路:正性、虚心、循学、谦格、致和。
一、教育伦理动力论的核心——“仁”
“仁”的要义是“爱人”,是情感根基,也是儒家实现其目标“和”的动力。孔子没有明确提出“人性本善”,但有主张“人性善”的倾向。蒋伯潜先生说:“根于天性之亲亲之爱,扩充而为仁民爱物之爱,皆仁也,皆人之所以为人之道也。”[5]346儒家的“仁”学有其发展过程,孔子所树立的根基始终没有动摇。他讲“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6]2471,指出仁者才能分清善恶;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247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2502,道明了“忠恕”的两种具体做法。我们在《论语》一书中能看到“父慈、子孝、兄爱、弟敬”这些“仁”在亲人及朋友间的理想状态,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6]2463就是把“仁”的观念放置到了国家政治层面。孙海涛先生认为:“‘仁’者‘爱人’,这是‘仁’的第一重意义,它强调人的社会性和亲合关系,强调源于氏族情感的社会伦理和群体规范对于个体存在的无限至上性,把个人消融在与社会群体的和谐统一中。”[7]28-29
其后子思提出“诚”是宇宙的本体[8]18,《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就把人的修身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孟子之于仁学的贡献在于其“性善论”和“民贵君轻”思想与“仁政”主张,他举出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种“仁”的萌芽,以及“反求诸己”,如“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9]2718。“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9]267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9]2774反映出他在国家政治层面丰富了儒家“仁”的伦理思想。
荀子则非常重视道德情操的培养,如“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2]21。再如“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2]18-19。
《学记》中开篇便提到“化民成俗”的重要性,这是针对“建国君民”而言,“化民”所来源的动力或许就是儒家作为教师这一职业源头并“发家”的心理情感因素,即抱以一种对学生“如保赤子”的仁道精神。至于《学记》中关于学校建置、为师之道的论述都能体现“仁”这一情感根基。
二、教育伦理方法论——“礼”
董治安、郑杰文先生认为:“‘礼’原是古代逐渐发展起来的有关祭天祀祖、区分尊卑上下和维护宗法制度的一套仪式和规定。”[10]14孔子的一个主张是“克己复礼”,这里的礼,虽然曾被有些学者指为“周礼”“等级”的代名词,但这一概念的提出却对其继承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视为儒家思想中“尊重客观”的源头。“和为贵”的前提是“礼之用”,倘若没有讲究“分”与“差别”的“礼”,“和”则会成为空中楼阁。“礼”可以演化为“序”“遵序”,比如他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6]2502,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6]2465。衍涉到教育方面,他的“有教无类”的提出则可谓发前人之未发,像他所说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6]2482和“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6]2522,“启发”和“时”的重点都在于“尊重客观”,都是其教育思想在“礼”上的体现。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学生的学习顺序与教师的教育教学顺序同样体现着“礼”。我们都知道,孔子主张学思结合,《论语》中有“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6]2518,这表明孔子是主张学生先学而后思这一顺序的。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极为尊重学生的才性特点,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别。《论语》中的许多话都能够体现,如“闵子侧侍,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6]2499、“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6]2499、“求也退,由也兼人”[6]2500、“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6]2498。
《大学》中“三纲领八条目”的层次顺序就是孔子“礼”的自然衍生,它之所以成为“四书”之首,与其叙述上的层次性与逻辑上的严密性不无关系。孟子则身处诸侯国兼并的年代,“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9]2772是当时的真实写照,他在这种时代环境下所主张的“仁政”也追求“礼”,如他讲“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9]2765。讲到“循学”,像他说“其进锐者其退速”,以及为人熟知的“揠苗助长”。比孔子进步的是,他提出了环境的重要作用,“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9]2712,更加注重客观实际。与此同时,孟子极为推崇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9]275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9]2762,肯定“恒心”与“意志锻炼”的重要作用。
荀子则提出以“法”来作为“礼”的辅助,如他讲“礼,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2]11、“故仁人在上,则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夫是之谓至平。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自以为寡。故曰:‘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一。’夫是之谓人伦”[2]70-71,论证了“礼法”对于人伦的重要性。荀子将教育环境对个人的影响置于很高的地位,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2]5-6,有很强烈的唯物主义思想色彩。同时,他也非常重视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像他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8。
《学记》中的“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11]1522、“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11]1524,都指出了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遵守“礼”。再如“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序。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11]1521、“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11]1523都体现了“循学”的思想。
三、教育伦理目的论——“和”
论到“和”,《论语》几乎可以视为一部热烈憧憬“和”的号召书,如我们熟悉的“礼之用,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等,其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就集中体现了仁、礼、和的高度统一。最后曾点所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6]2500就想象了一种“和”的理想状态。
《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篇、《大学》里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及孟子所设想的“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皆是“和”在社会道德风尚上的呈现。荀子用“义、分、和”来论述,他讲“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2]162-163,实际上与“仁、礼、和”的框架是相一致的。
《学记》中“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与“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也体现了“和”作为教育本质与教育目的上的“和”。程奇立先生说:“‘礼之用,和为贵’,实际上高度概括了礼乐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要求并倡导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都应按照‘礼’的规范和谐相处。根据这一‘贵和’的道德价值取向,儒家主张当个人与他人、他人与社会之间发生矛盾与冲突时,应采取宽容、谦让的态度,这样不但有利于建立和谐协调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也有助于使整个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宽容礼让、谦恭善良、求大同存小异的道德标准,正是这种‘贵和’的价值取向长期影响和积淀的结果。”[10]195-196“和”之正态的积极意义多被前贤阐发,笔者在下文会对“和”之变态进行反思。
四、“仁”、“礼”、“和”间的过渡——“虚心”与“循学”
由“仁”过渡到“礼”,从“正性”过渡到“循学”,最关键的是“虚心”,如《论语》中讲“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6]249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2462。学生要“虚心”,孔子讲“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2483,相应于教师,就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如他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6]2481《大学》里的“正心”、“诚意”就可以涵盖在“虚心”中,孟子把“虚心”扩展为“专心”、“恒心”等心理,荀子同样重视“虚心”,如他讲“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以自诬,外不自以欺”[2]139,再如后世学者总结出的荀子主张的“虚一而静”。
《学记》中“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11]1521、“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11]1522,就是讲“虚心”的重要性。
当学生已经通过“虚心”与“循学”学到技能和知识之后,还不能立刻达到“和”的理想状态。面对亲人、师长、国君,“致和”就需要“谦格”。而“正性”、“虚心”、“循学”后的君子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就是“谦格”,这也是检验一个人能否称得上为“君子”的重要标准。“谦格”实际上也是一种学问,是“口耳情体”之学,有谦格的人更注重“听”,而不是“说”,情态谦逊而体态恭让。孔子就讲君子应“讷于言而敏于行”,相比于孔子,孟子是极擅长议论、辩论的人,所以“善于听”的特点似乎并未在孟子身上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即使如此,他也讲“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9]2753就是“耳目之学”,注重“输入”而不是“输出”。而荀子讲“入乎耳”、“出乎口”是小人之学,反对道听途说;而应当“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2]12,再如“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以为禽犊”[2]12、“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傲、非也,、非也;君子如响矣”[2]13,可以看出荀子非常重视“谦格”。
孔子用“诗、书、礼、乐、易、春秋”来作为教学内容,其中仅仅由于“乐”没有文字文献,造成失传。儒家是非常重视“乐教”的,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6]2487,可以说“没有乐则没有真正的和”。正是由于“乐教”的失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教育中“听的教育”的失语,重视“输出”而不重视“输入”,过于偏重“说”而轻视了“听”。我国各级教学考试办法中,英语考试的第一项为“听力测试”,对外汉语教学及其他语种的考试中也包含“听力测试”,唯独语文考试中缺少“汉语听力测试”这一环节。对于我国公民来讲,作为器官功能的听力没有丧失,但是作为“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的“听力”可能在慢慢丧失。
五、对“和”之变态的反思——由“和”归“仁”
自古以来,社会中有一类人被称为“和事佬”或者“老好人”,这种绰号式的归类绝非褒奖或赞美,反而可以视为以“和”的方法来否定一种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或者德性特征就属于“和”的变态。可以试想,以一个个体的角度看,当个体的父母、兄弟、朋友、师长乃至其身处的社会与国家出现问题甚至危机时,个体的态度仍然是不愿打破和谐与平衡,那么这种和的状态潜在的消极性将远远大于其外在的“积极一面”,“和”之崩溃迟早来临。儒家讲究的是“见义不为,无勇也”,并不是“保守主义”。
如何来改善这种“和”的变态,我以为仍然是从其情感根基、教育伦理动力的核心——“仁”来寻求答案。《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1]1673,及其“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回归的是“仁”。“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出了一个理性的实践方程,但并不是必然性的行为结果。以家为例,“齐家”过程中就会有这样的情景:“我回家了,归族了。当我一只手抱着四岁的侄子,另一只手抱着六岁的侄女时,感受到了那种纯净不可污染的血液贴着我的胳膊流过,他们眉角与嘴角组合出的稚气和瞳仁中露出的天真,代表着一个家族的希望。当我的肩头被姐姐拍打或是我主动拍打同辈人时,诉说的就是当下的学习、工作、新事物还有些许糗事。当我悄悄坐在60岁左右、满头花白甚至眉须皆白的长辈们身旁时,能察觉到他们静静看着我们晚辈时内心的愉悦,同时我也觉察到他们的呼吸似乎都变慢了,他们心中更多的是一种祝福或疑问:这些孩子一定要幸福健康啊抑或是我能做些什么让这些孩子未来更幸福呢?三代人的思想构成了一种‘三代哲学’,其中有一个共同的母题:族的安康与延续。”[12]“族的安康与延续”反映的就是一种基于“仁”而产生的憧憬,而这种作为基础动力的“仁”为先秦儒家提供了达到“和”的开源性思想,对改善“和”的变态能起到“重启”的效果。如孙海涛先生说:“宗法制社会得以维系的强力粘合剂正是以宗族观念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规范,‘德’的使命就是通过强化家族血缘的意识及与国家的联系以巩固现存秩序。……血缘联系出自人类最自然、最基本的内心需求,相应地要求艺术也具有与之相似的和谐平正的风格。”[7]21当“和”的变态出现时,先秦儒家教育伦理思想的基础“仁”能够为其思想框架提供“匡正”动力,为其孕育中的“社会畸形儿”提供矫正的基因,为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这或许是先秦儒家教育伦理思想最宝贵的圆融性所在。
参考文献:
[1]孔颖达.周易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王国维.王国维遗书·静安文编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李承贵.儒家榜样教化论及其当代省察——以先秦儒家为中心[J].齐鲁学刊,2014(4):5-11.
[5]蒋伯潜.十三经概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
[6]何晏,邢昺.论语注疏[M].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7]周来祥.中国美学主潮[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8]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9]赵岐,孙奭.孟子注疏[M].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0]郑杰文,傅永军.经学十二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1]孔颖达.礼记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2]心砚.信息时代何处为家[N].山东大学报,2015-03-11(04).
[责任编辑王银娥]
Analysis of the Framework of Pre-Qin ConfucianEducational Ethical Thought
HAN Bo-tao1, HE Zhen-ke2
(1.InstituteofLiterature,HistoryandPhilosophy,ShandongUniversity,Jinan250100,China;2.CollegeofInternationalEducation,ShandongUniversity,Jinan250100,China)
Abstract:Educational ethical thought refers to the individual moral character and social morality about education. The three main focuses of Confucian educational ethical thought regarding dynamics theory, methodology and teleology are Ren (Zheng Xing), Li (Xun Xue) and He (Zhi He), and the important transitional approaches are Xu Xin and Qian Ge. Therefore, the framework of Pre-Qin Confucian educational ethical thought can be thought to be a trinity pattern. To face the changes of He, Ren can be its solution.
Key words:Pre-Qin Confucian; educational ethical thought; Ren; Li; He
作者简介:韩博韬,男,河北唐山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史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06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300(2016)01-0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