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雅旋
♂金铭
出生于安徽黄山,毕业于中国计量学院公共艺术专业。2014年6月起,深入碧山村调研体验,2014年底在碧山创建“WOW蛙舍”艺术空间,现工作生活于安徽黟县和浙江杭州。
♂姚立兰
安徽黟县人,碧山小学退休教师,摄影爱好者,也热衷书法、手绘碧山地图,更收集整理记录碧山的乡土文史资料,编成《古黟碧山纪事》。2015年3月个人摄影展在“WOW蛙舍”成功举办。
♂马蒂阿士·坦契奇
斯洛文尼亚摄影师,2012年深入黟县20多位农民的家,用3D摄影技术完成“时间纪录者Timekeeper”创作项目,该作品于2013年在伦敦获得索尼公司颁发的世界最佳3D摄影奖。2015年5月于碧山“理农馆”举办“时间纪录者Timekeeper”展览,同期也在“WOW蛙舍”推出“碧山暗箱”,将“WOW蛙舍”变成一个暗箱装置。
从碧山村前往猪栏三吧的S型乡间小路边上,有一座不起眼的黄泥墙面小屋,这里曾经是碧山村养蛙人休憩的蛙棚,悬置不用的整个棚屋用空心砖搭建而成,如今这里已成为“WOW蛙舍”艺术空间。作为创始人的金铭自2015年3月起,就通过网络众筹的方式,以低成本的非盈利模式,将9平米的空间运作成在碧山村颇具影响力的小型公共空间,至今已成功邀请碧山村人姚立兰与斯洛文尼亚摄影师马蒂阿士·坦契奇分别举办了两场艺术展览。对于未来的碧山,金铭抱持乐观态度,他认为碧山可以在田头蛙棚营造出艺术空间,也会吸引更多年轻人来此做更多有趣的事。
蛙棚变成艺术空间
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城市的90后金铭,在碧山营造“WOW蛙舍”这个田野艺术空间,灵感并不是一时冒出来。原本对于乡村比较漠然的他,深入碧山后,受到当地乡建人士和传统乡村氛围的影响,重新审视自己幼年的农村体验,进而思考个人如何力所能及地参与到乡建之中,让艺术成为一种解决方法。筹建“WOW蛙舍”,对他而言,乃是发挥自身艺术专业的敏感与特长,是其思考艺术融入乡村公共生活的可能性的实验;而对于碧山,特别是现代与传统融合下的乡村文化营建,多了这样一个艺术空间平台不无益处,这里的第一场展览,也恰恰来自碧山村民。
金铭认为,碧山不仅有宁静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民情,更有一批怀着不同理想和目的来到这里的外来人群,这就有了各种可能。如果要展开艺术“田野实践”,这里是不二之选。有了念头,加上寒玉等人的支持,2014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受到卡特兰“The Wrong Gallery”启发和北京箭厂空间的经验启发,金铭在碧山找到了田头悬置的蛙棚。通过众筹,迅速筹集到一万三千元资金。一千元租下蛙棚,为期两年,然后在村民帮忙下动工改造。墙体棚顶加固,大门改建,外墙面由裸露空心砖面改为黄泥墙面,内部墙面粉刷,布置电线、安装展览照明设施,前后经过三个月。2015年3月空间完成,金铭为它取名“WOW蛙舍”,是蛙叫的拟音,同时有一种“发声”的意思。这是一个最为简单的展示空间,旨在持续性邀请各类人群(不仅限于艺术家)参与实验性展览计划,探讨使艺术回归日常生活甚至回归乡村的可能。
2015年3月22日,“WOW蛙舍”举办了第一个公共实验艺术展――“姚立兰个人摄影展”。姚立兰是碧山村的退休老师,金铭对他所拍摄的碧山人熟知的生活场景与村民照片产生强烈共鸣,展览持续了两个月,展出56张照片,以及姚立兰的书桌和相关生活用品,大批村民前来观望串门。
姚立兰是受邀在“WOW蛙舍”艺术空间举办展览的第一位“艺术家”,也是碧山村民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的第一人。这场特殊的作品展,共展出56张照片和14件个人物品。
“姚浪漫”的摄影展
姚立兰的展览,前三天每天吸引一百多人来看,在这个村民不足3000、游客日流量不超过30人的乡村,效果颇让金铭吃惊,有八成的观众是当地村民。
姚立兰热衷用一部索尼微单捕捉他所见的乡村日常:农忙季节的劳动者,被虫吃得只剩下茎的包心菜……2013年到2015年,他拍摄了2000多张照片。他不懂技术,什么都拍,崇尚真实,自称“姚浪漫”。
展览期间,姚立兰几乎全天待在“WOW蛙舍”里,他既是展览的“艺术家”又是现场的导览员,讲解照片背后的故事,接受媒体采访,与观众签名合影,他很享受这种“明星”的感觉。在策展人金铭看来,姚立兰本人就是这个展览的一部分,一位72岁的村民愿意拿起相机拍摄这个他一生从未离开过的村子,拍村里的人,拍村里的狗,拍那些从来不会被注意到的角落,这还不是一件好作品吗?
马蒂阿士·坦契奇的“时间记录者”和“碧山暗箱”
来自斯洛文尼亚的马蒂阿士·坦契奇摄影师通过艺术手法将“WOW蛙舍”装置成暗箱,路过的村民可以透过墙面小孔向内观看由光学原理映在墙上的碧山景象。
“WOW蛙舍”的第二场展览 “碧山暗箱Camera Obscura Bishan”,来自斯洛文尼亚的马蒂阿士·坦契奇。摄影师通过艺术手法将“WOW蛙舍”装置成暗箱,路过的村民可以透过墙面小孔向内观看由光学原理映在墙上的碧山景象,这是艺术家自2012年初次造访黟县从事创作之后,时隔3年的又一乡村实验作品。
马蒂阿士·坦契奇留着浓密的络腮胡子,曾在伦敦时装学院接受教育,主要使用3D摄影技术进行创作。他以黟县为背景展开调研,被徽州厅堂中“钟声屏镜”的摆设吸引,拍摄了50多个家庭的厅堂,并将作品命名为“时间纪录者Timekeeper”,呈现了徽州乡村古老缓慢的时间观念和生活哲学。从北京到黟县农村,马蒂阿士·坦契奇不仅捕捉到两地时间的差异,也看到中国这个庞大的国家在急速迈向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与历史保护、参与全球化与守持地方传统等等。马蒂阿士·坦契奇于2015年5月重返黟县,“时间纪录者Timekeeper”作为开馆首展受到关注。
Tips
“蛙舍”展览
金铭为空间取名『WOW蛙舍』 ,是蛙叫的拟音,同时有一种『发声』的意思。金敏说我们尊重每一个个体思考后真诚的想法,希望模糊艺术的边界只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改建而成的『WOW蛙舍』,主体是一个最为简单的展示空间,这个艺术空间旨在持续性的邀请各类人群(不仅限于艺术家)参与实验性展览计划,呈现不同人群创作的作品,探讨使艺术回归日常生活甚至是回归乡村生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