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探究

2016-04-13 03:15:21范全明马骊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消费导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校园文化校园

范全明 马骊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探究

范全明马骊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极为重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已成为我们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究

一、建设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首先,在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对校园给予美化,完善的设施、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教学大楼设计典雅、美观、温馨、大方;创建校园绿色网站,为学生提供查询资料提供健康的网络途径。其次,学校要建立富有感染力的校园景观,要把校园景观、寓情、寓教结合起来,山、水、园、林,石处处折射美的思想。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既是一个环境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美育的过程,作为学校显性文化因素必然要按照美的规律和审美原则进行,它应集花园型、教育型和科学型为一体,体现其艺术性。

(二)创造便利的生活环境

学校的生活环境包括生活设施和生活氛围,生活设施主要包括师生员工的居住、休息、锻炼、娱乐设施以及社区的出行、购物、休闲等硬件设施;生活氛围主要包括校内的生活气息、生活习惯等软性条件。校园生活环境规划应处处体现整体化、生活化、人性化、开放化、多样化,注重老师的住宿环境和学生的寝室环境建设;为师生提供便利的餐饮设施、标准的餐饮质量、优秀的餐饮服务,使师生员工在便利的生活环境中工作和学习。

二、建设积极的校园精神文化

(一)要逐步开展校风建设

优良的校风激励着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也鞭策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完善的制度是良好校风的保障,而加强常规管理,完善校园管理制度能使学生的行为更加明确化、规范化。同时在学生中建立执勤队、校园文明监督岗等,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这些对良好校风的形成能起到较为积极的作用。

(二)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是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就是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完善过程。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作为教师群体,首先必须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必须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以自身行动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自觉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和道德规范的要求,以求最终达到学生本身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最后每一个教师都应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将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取向与高尚的道德情操融于课本知识之中,教书育人,以求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起到极为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健康的舆论氛围

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真诚待对待学生,不漠视,不歧视,注重人性化管理,注重人文关怀,以情感人,师生间人格上应是完全平等的关系。此外,还可以采用个案分析,先进事迹表彰,特殊案例大讨论等形式,努力在全校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 舆论环境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土壤和营养,良好的舆论氛围对师生的价值取向、信念、行为准则、行为方式等都有很大的约束和引导作用。

三、建设人文的校园制度文化

(一)明确新时期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导向

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首先应符合时代要求,自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高校校园就不再是“象牙塔”,市场经济所倡导的效益、竞争等新观念群的确立对高校形成了一种冲击。随着西方各种思潮蜂拥而至,对人们的生活模式和行为观念产生深远影响。青年学生乐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个性张扬、自由开放,通过制度对他们进行适度的约束,使制度文化中蕴涵的精神体现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培养学生对峙的文化的认同和信仰是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中。作为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制度文化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学校各个部门。

(二)突出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各主体的地位

在加强校园规章制度、校训、校风、学风、领导作风等制度文化的建设中,要重视全方位、全员和全程育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管理来促进教学,靠学校各级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三者的有机结合营造出良好校园制度文化的软环境。高校最高一级管理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领导是大学的灵魂和神经中枢,是带动一所大学的前提条件。教师和学生是大学校园永恒的主人,虽然大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有所增强,但是他们的进一步发展仍离不开老师的引导。教师要保持鲜活创造精神和创造力,必须强化终身学习意识,张扬人的个性净化人的灵魂,以教师的风范来带动和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精神的提升和理性的回归。师生间互相熏陶,教学相长营造出一种和谐、温暖、博大的氛围。

(三)注重制度文化建设的合法性、权威性和实效性

加强制度建设,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道德和伦理是形成习惯与规则的基础,习惯和规则则是制度的核心内容。高校校园制度是校园内法治与德治的最佳结合点,它是校园内部针对师生员工具有约束作用的内部规定,它应与法律法规相协调;另外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应注意尊重学生的权利,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当前,学生权利意识空前高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合法性应放在首位予以考虑。作为高校,在当前形势下应弱化对学生的人为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在确保制度合法性的同时还应保证制度的权威性、实效性,使学生能够认同制度,从而自觉遵守。

参考文献:

[1]陈春生,刘伟.学院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价值工程.2012.09.

[2]陈媛媛.马小平.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01

作者简介:范全明(1982-),男,重庆丰都人;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马骊(1984-),女,重庆石柱人;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校园文化校园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02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06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32
校园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开心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