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民
大鸨是生活在开阔地带的大型草原鸟类。在中国,它们近年主要在内蒙古、吉林西部、黑龙江西南部和新疆北部地区繁殖,在黄河流域的局部地区越冬。
大鸨,熟悉的人知道,它很大,很有故事。
不熟悉的人看到大鸨的名字,会很好奇。为啥叫“大鸨”?过去妓院的领班就叫“老鸨”,“大鸨”和“老鸨”有啥不一样?大鸨为何受到热切关注?它们美丽的生命都有哪些迷人的地方?它们在中国的繁殖地和越冬地都在哪里?它们的种群恢复还有希望吗?它们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问题都会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
陆地上能飞起来的最重的鸟
大鸨,是一种鸟,应该是现存陆地上能飞起来的最重的鸟。有人说天鹅和信天翁等鸟类都比大鸨重!是的,天鹅雄性个体,特别是疣鼻天鹅的雄性个体,体重可达11千克,当然要比雄性大鸨要重一些。信天翁更重,漂泊信天翁体重可达16千克。那上面所述,不是在传递错误信息吗?不然!要看看上面的文字,有个修饰语:“陆地上能飞起来的”。天鹅需要在水上助跑一段时间,才能起飞。信天翁则是典型的海洋鸟类,虽有很强的飞行能力,但离开海洋的上升气流,很难飞行。大鸨自然成了“陆地组”冠军了。至于是否精当准确,我们不必探究,但大鸨很“大”是不争的事实。不过大鸨这个“大”给自己带来了很多麻烦,甚至是杀身之祸。大鸨是生活在开阔地带的大型鸟类。走访大鸨越冬地的老乡得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鸨如羊群,很多!亦或是成群结队,有传说:大鸨一群多为七十只左右,于是按会意字的构成:我们的祖先把“七”、“十”和“鸟”组织在一起,便成了“鸨”字。至于这个说法是否合理准确,我们尚无法考证,作为传说,也不妨介绍给大家自己去评判。
大鸨个体较大,又不像其他鸟类那么怕人,常常成为狩猎的对象。河北沧州一带还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天鹅、地鵏鷀鷜肉,是难得的美味佳肴。”这里的地鵏就是大鸨。老乡们还说:“羊须鵏一只就能炖一锅,石鵏两只炖一锅。”在一些古人类遗址中曾经发现过大鸨的骨骼。这意味着大鸨曾经是我们祖先的食物来源之一。不难想象,猎捕温顺的大鸨和猎捕猛犸象、披毛犀等其他动物的差异。认识大鸨是保护它们的前提。大鸨长啥样?看图便知道了。可是忍不住,这里还要细细地描述一下。大鸨体长(从嘴尖儿到尾端)约1米。雌鸟体重约4千克-5千克,雄鸟约10千克。这里就看出问题来了:雄鸟比雌鸟重了一倍!怪不得老乡们把地鵏(他们常用称呼大鸨的别名)分为石鵏和羊须鵏两种,即把雌鸟叫石鵏,雄鸟叫羊须鵏。大鸨的腿较长,有涉禽的特征。大鸨灰黑色的腿和足整体似鹤但更壮,很适合支撑硕大的身体和助跑用。大鸨铅灰色的嘴似鸡但更直些,适于啄食种子、昆虫等食物。
大鸨的眼睛很大,虹膜褐色,使得它们看起来更可爱。大鸨的体羽颜色并不复杂,主色调为白、灰、淡褐色和少许黑纹,组合起来很有特色。下体以白色为主。头颈为灰色,雄鸟胸前有明显的淡褐色领斑,这是雄性的标志性羽区。随着年龄的增长,领斑的大小和色彩会变得更大更浓。雄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特征:头部两侧有长长的灰白色的胡须,繁殖期颈前侧也生出同样的胡须,求偶期看上去风度翩翩,很有魅力。大鸨背部羽毛淡褐色,有黑色横纹,看上去有“虎纹”的特征。翅膀上面也覆盖着有虎纹斑的羽毛。大鸨的尾羽斑驳,端部灰白色,后部淡褐色,有粗细不等的黑色横斑。繁殖期雄鸟的喉部结缔组织增厚,颈部皮肤颜色变成蓝灰。求偶时,喉部膨大,头缩至背上,胡须散开,尾羽上翘显露出白色的尾下覆羽,翼角下垂,双翅外翻展示出白色翼下覆羽,看上去像盛开的花朵。大鸨一般有固定的求偶场,一些雄性大鸨常常集体展示雄风,雌鸟静静地围观,悄悄地审视这些郎君,择其如意者完成交配。雌鸟与常态的雄鸟相比,素雅一些,但远看除体型很逊色之外,看不出更大的差异。
孵卵护雏由雌性大鸨承担
大鸨窝卵数(每窝产卵数量)是3枚左右。卵大如鹅蛋,但短圆,底色灰绿,有大小、深浅不一的褐色斑点。繁殖期,雌性大鸨专职孵卵育雏。大鸨的巢很简陋,近乎没有铺垫物,只是在地面上有个浅浅的凹洼。承担孵卵任务的雌鸟可谓尽职尽责。平时稍有风吹草动,大鸨就惊觉地躲避离开。但孵卵期,牛羊快要踩踏到了,雌鸟都不肯离巢。即便是有人接近,孵卵的它也是压低头颈,眼睛一眨都不眨,屏住呼吸,凭借背部的虎斑杂色,尽力隐身于卵上,只有不得已时才起身逃离。繁殖期,赤狐对孵卵的雌鸟威胁最大。大鸨常常因过于留恋、牵挂卵或雏鸟,增加了自身被捕食的机会。半大的幼鸟,还不能通过飞行躲避敌害,加上经验不足,也常常成为狐狸们的美食。而那些吃惯了嘴、跑顺了腿的狐狸,更是把大鸨作为重要的捕猎目标。
不仅是狐狸,缺少素质的拍鸟者也成为大鸨的“天敌”。近些年来,摄影几乎变成了疯狂的“运动”。观鸟热也逐渐演变成了拍鸟热。人们在拍摄中体会到鸟儿的魅力,欣赏它们华丽的羽衣,窥视它们绝妙的歌技。长枪短炮的拥有者,东西南北追逐着鸟讯。哪里有稀罕之物,他们常常趋之若鹜。曾经,长白山脚下的一只黄嘴潜鸟,引无数“英雄”订机票,直到把它拍好。很遗憾,最后的照片,成了这只可怜大鸟的遗像。执着的人们终于把它“拍”死了!大鸨因其稀有、漂亮也成为拍摄者追梦的对象。个别急功近利者,追拍中,弄得鸡犬不宁。大鸨每次起飞都耗费较多的能量,所以它们在比较安宁的环境中很少飞行,行走是它们实现诉求的最佳运动方法。也因此,它们被归入了走禽的行列。少数摄影人要么不懂其习性,要么修养欠佳,在大鸨出现时,躁动追赶中给它们平添了很多麻烦和风险。
大鸨雄鸟在求偶期十分殷勤,竭力展示英姿,可是完成交配,对之后的事情便不闻不问,可谓十分“不负责任”。不再理会雌鸟们的“家务事”的雄鸟,结成小群在繁殖地附近游荡。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误以为:大鸨没有雄鸟,十分放荡,是“百鸟之妻”。后来,鸨,就演变成了妓院领班的老鸨了。当然,还有不同版本的传说,这里就不一一叙来。
大鸨的孵化期为31天左右。幼鸟早成,出壳即睁眼,绒羽晾干后即可随亲鸟活动。大鸨每年5月产卵,6月初幼鸟出壳。出壳后的幼鸟体色斑杂,形体和大小似半月大小的鸡雏。endprint
黄花(萱草)盛开的时节,正是大鸨幼鸟面世的时候,北方的天气已经慢慢步入夏天,草原上的花朵次第开放,各种各样的昆虫成了大鸨幼鸟成长期主要的蛋白质来源。雌鸟倾心竭力地照看它的宝贝们,驱赶鹞子,引离猛兽,用身体给幼鸟遮风挡雨。幼鸟也抓住时机狂吃猛长,两个半月左右,它们就接近母亲身体大小,羽毛也逐渐丰满了。不到4个月,它们就可以随亲鸟向南迁飞。大鸨在中国的繁殖分布区主要有内蒙古、吉林西部、黑龙江西南部以及新疆局部地区。在河北北部与内蒙古接壤的区域也曾发现过大鸨繁殖。大鸨选择在开阔的草原繁殖。据以往的记录,大鸨在江淮、黄淮等地都有越冬群体。但近10年来的研究数据显示,大鸨的越冬地已经萎缩到了黄河流域的局部地区。随着农耕的进步、城市的发展,大鸨的越冬地还在进一步缩小、破碎。
目前已知的大鸨食物主要是昆虫、野生豆科植物的种子、农作物种子以及麦苗等。一方面农业的发展侵占了大鸨的栖息地,另一方面,农业剩余物成了大鸨易得食物,提高了它们的采食效率。近些年来庄稼收割逐步机械化,在耕地中遗落了更多的种子,使得大鸨更加受益。
非繁殖季节,大鸨喜欢群居。群居的好处是可以集体防御,轮流采食,减少了被捕食的风险。
内蒙古图牧吉、黑龙江明水
成重要繁殖地
以前大鸨在中国是狩猎对象,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后的一段时间,形势也没有明显好转。曾记得2008年,我们通过互联网查询“大鸨”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口蘑炖大鸨”、“大鸨肉500克……美味!”等信息。如今,互联网上再查“大鸨”已不是8年前的情形了。从互联网上大鸨信息的变迁,我们看到了文明进步的速度,看到了大鸨解危的希望。
英国原本是有大鸨分布的,由于大鸨曾经被列入英国皇家的菜谱,它们生生被吃光了。为了让英国民众再次见到大鸨的风采,英国人不得不从俄罗斯等地再引入大鸨。还好,经过科学家的努力,大鸨在几年前又落户到英国。由此看来,我们的保护并不迟,只要大家携手努力,大鸨不会辞我们而去的。
大鸨,有两个亚种,一个是分布在东北亚地区的东方亚种,另一个是分布在中亚、欧洲和非洲的指名亚种。除分布地不同外,两个亚种还有些许差异,但指名亚种的数量还比较可观。可是,乐观估计,大鸨的东方亚种目前的种群数量不到2000只,已经岌岌可危了。
大鸨特别是大鸨的东方亚种,除了种群数量小之外,还面临着哪些问题?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在影响着大鸨的生存。就大鸨自身而言,其适应能力可谓极差。由于体型硕大,飞行需要助跑,这就增加了受伤害的概率。飞行过程中,大鸨不善于改变方向,出现紧急情况,例如前方出现高压输电线,它们也“勇往直前”!结果可想而知。撞击输电线是每年导致大鸨死亡或外伤的主要原因。2015年6月,在黑龙江省林甸县四营,一段200米的高压输电线,1周内连续有2只雄性大鸨意外撞死!大鸨是个不会适应环境变化的“犟种”,类似上述的内因加上迅速变化的外界环境,使它们渐渐陷入困境。
渡渡鸟已经离我们而去了,旅鸽也匆匆和我们诀别了。大鸨还会和我们共处多久?
近两三年来,大鸨在各地被发现的几率增加了许多。到底是数量有所回升,还是人类活动范围在迅速扩大从而与大鸨邂逅次数增加所致?亦或是数量没有变化,只是关注大鸨的人们增多了而已?这些还需进一步监测证实。
为了保护好大鸨这一珍稀物种,2010年,国家林业局保护司等管理机构支持成立了“中国大鸨保护与监测网络”,由北京林业大学组织执行具体监测与保护的工作。2014年10月,在大鸨的重要越冬地之一河南省长垣县,以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为依托设立了“中国大鸨保护与监测网络长垣站”。
中国有个以大鸨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内蒙古东北部,与黑龙江、吉林两省接壤。20多年前,东北林业大学的刘伯文教授在扎赉特旗考察野生动物资源时,发现当地有一定数量的大鸨,但当地人不认为是啥珍稀鸟类,大鸨仍时常被狩猎。于是刘教授推动设立了图牧吉自然保护区,之后逐步晋升,到2002年已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个保护区成了大鸨为数不多的避难所之一。每年在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繁衍的大鸨有几十窝。虽然备受尊敬的刘伯文先生已经作古,但他留给我们的遗产还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了大鸨种群恢复的最大希望。
2014年初又有喜讯传来,黑龙江明水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里也是大鸨的传统繁殖地。大鸨又多了一个有法律保障的家园。
“中国鸟类之乡”命名活动,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自2004年起面向全国县或县级市开展的命名活动,旨在加强鸟类资源的保护,调动鸟类栖息地地区公众保护鸟类的积极性,提高公众保护鸟类的意识,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2012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对保护大鸨成绩卓著的内蒙古扎赉特旗授予了“中国大鸨之乡”的美称。
河南省长垣县是大鸨的集中越冬地之一,当地的民间组织、地方政府对大鸨呵护有加,每年都开展宣教并积极打击盗猎等非法活动。为了更好地保护大鸨,县里各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组织申报“中国大鸨之乡”。
大鸨,需要人类的更多尊重
喜爱大鸨,就不要过多地打搅它们。河北沧州,是大鸨仅存的几处越冬地之一。那里有个农民兄弟,堪称大鸨的“挚友”。其貌不扬的刘敏,是个憨厚朴实的中年汉子,中国农民中的普通一员。他和大鸨结缘已久。在他的身边有大约200只大鸨越冬。每年冬季刘敏都与它们相伴,并呵护它们。久而久之,大鸨甚至视刘敏为它们的一员,不再设防。刘敏与大鸨距离最近时只有十来米。刘敏的农用车开到大鸨活动区域时,它们仍会安心享受地里的美食,很少花时间警戒。遇有麻烦时,它们甚至还向刘敏靠拢,甚至从刘敏头上短距离飞过,以刘敏为隔离和掩护,来避免打搅和危险。为了大鸨,刘敏常常耽误家里的活计。因为与大鸨相交甚密,一些鸟友常常求他协助拍摄大鸨。刘敏很有个性,他有别于其他保护鸟类和引导拍鸟的人。为了让摄影者有序地拍摄,他对前来拍大鸨的人先“约法三章”。只要来的人有碍大鸨的正常活动,刘敏就立即阻止中国大鸨,有刘敏这样的农民呵护,一定会走出困境,兴旺起来的。
虽然大鸨保护任重而道远,但执着的人们从来没有畏惧过艰难。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让子孙后代有机会与大鸨这样的美丽生灵共享美好的明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