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即丑,丑即美”在《麦克白》中的妙用

2016-04-12 20:31张广花
宿州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麦克白女巫莎士比亚

张广花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美即丑,丑即美”在《麦克白》中的妙用

张广花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美即丑,丑即美”作为主要线索,贯穿于《麦克白》全剧,实现了特定的主题表达效果。深入分析“美即丑,丑即美”这一特定转换与麦克白的自我毁灭、麦克白夫人的疯癫、班柯的惨死、女巫及其预言的善与恶之间的巧妙联系,从而揭示《麦克白》文本研究中被忽略的深层思想内涵。

莎士比亚;《麦克白》;女巫;“美即丑,丑即美”

1 问题的提出

在闻名于世的悲剧著作《麦克白》中,莎士比亚融入了巫术、幽灵、谋杀、梦游、发疯、幻觉等多种独特的戏剧创作手法。《麦克白》情节发展环环紧扣,没有丝毫漏洞,给观众的内心带来巨大震撼。《麦克白》的主要情节是:勇敢正直且拥有政治抱负的苏格兰将军麦克白在听到女巫的预言之后,犯下弑君之罪,最终成为一位暴君。在无限的权力和无尽的欲望左右下,主人公麦克白为所欲为,自己的良心与自己的作为反复斗争,最终跌入了自我迷失的无底洞。几次残忍的屠杀事件之后,麦克白丧失了本性,最终走向毁灭。

国内学界关于《麦克白》的研究成果颇丰,如杨福分析了麦克白、麦克白夫人、女巫及其预言在剧中营造出的恐惧氛围,证实了《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笔下“一出最令人恐惧的悲剧”[1]。应伟伟运用雅克·拉康的精神语义分析理论,深究《麦克白》中主人公悲剧结局的个人与社会原因,诠释了麦克白作为“受害者”和“牺牲品”的悲剧根源[2]。杨福和应伟伟都从主人公内心的阴暗面入手来分析他们悲剧命运的原因,而未讨论人性问题。当拥有“至善至美”品性的人生存在于邪恶的社会时,他们必须在社会环境中挣扎,身上的纯善天性在特定条件下容易被邪恶力量利用,甚至会招来飞来横祸。就悲剧的源头看,因为主人公的本质并未脱离“人”这一生命原体,他们肯定会表现出“美”与“丑”两种人性。因而,《麦克白》第一幕中三位女巫出现时所说的“美即丑,丑即美”成为推动全剧所有悲剧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女巫的预言以及她们所制造出的恐怖和神秘幻象,对主人公麦克白以及剧情的推进和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但更好地刻画了麦克白这一人物形象,同时也增添了剧情发展的神秘色彩。第一幕中女巫三姐妹在第一次会面场景中提到了“美即丑,丑即美”,巧妙地联系着麦克白的自我毁灭、麦克白夫人的疯癫、班柯的惨死真相和女巫预言的美丑转换,揭示整部剧所隐含的深刻主题。此外,“美即丑,丑即美”也成了一个发人深省的警策语。

2 “美即丑,丑即美”在《麦克白》中的妙用

2.1 麦克白在自我毁灭中体现了自身的美丑转换

“美”与“丑”作为人性的两种极端,在主人公麦克白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开始,麦克白被塑造成一个拥有善解人意妻子的丈夫、一个受到当地人民爱戴的民族英雄形象。在世人眼中,麦克白的形象毫无瑕疵,他内心与外在的“美”都是纯净透明的。麦克白曾经说过一句与“美即丑,丑即美”极为相似的话,即“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阴郁而又光明的日子”[3]199。“在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中, 恰恰体现了他自身性格的内在矛盾。阴郁与光明, 也是他野心与良知的矛盾统一。”[4]“美”与“丑”暗含了麦克白得胜归来的好心情与糟糕的天气这两种极端的对比,同时也暗示了不久之后的消息会让他走向毁灭。麦克白的堕落始于他在凯旋而归的路上听到的女巫的预言。在听到他将会成为国王这一充满诱惑的预言之后,麦克白坚信:“要是命运将会使我成为君王,那么也许命运会替我加上王冠,用不着我自己费力。”[3]203这一信念点燃了掩藏在麦克白内心深处的欲望之火,也“照亮”了麦克白走向堕落与毁灭的“不归之路”。

三位女巫的第一个预言激发了麦克白与麦克白夫人的邪恶力量,他们杀死邓肯国王并嫁祸两名忠诚侍卫。之后,麦克白身上“丑”的色彩越来越浓重。作为整个国家的领导者,他有更多的东西要守护,为了捍卫他的王权,他瞒着妻子杀害了他的朋友班柯,并试图对班柯的儿子赶尽杀绝。女巫的预言也同样主导着麦克白接下来的行为,不仅是为麦克白带来了力量,而且将他引入了死亡的深渊。女巫的预言只是透露给麦克白一个小小的而又神奇的事实,原本是一种美好的希冀,却导致不堪的结局。在从女巫那里得知三种生存的可能性之后,麦克白开始毫无忌惮,成为一个为所欲为的暴君,他完全漠视麦克白夫人因悔恨而死这一行为,仍旧一意孤行,毫无收敛。当麦克白犯下最后一桩恶行时,他与麦克白夫人的关系也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原本和谐的夫妻关系在丑陋的阴谋之下也产生了裂缝。当麦克白获知自己的夫人已经意外身亡时,他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她反正要死的,迟早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一天。”[5]在戏剧的结局中,整个悲剧伴随着“丑即美”而完结,麦克白在战场上坚持到最后,他是宁死不屈的“战神”。作为一名战士,麦克白死得其所,他的选择挽救了他的形象,深深地影响着后人。

“美即丑,丑即美”与麦克白的命运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无论他的形象是作为一个可靠的丈夫,一个忠实的朝臣,一个无情的暴君,还是一名英勇的战士。在麦克白的人生悲剧中,“美即丑,丑即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2.2 麦克白夫人在疯癫中体现了美丑转换

麦克白夫人作为“美即丑,丑即美”的另一个化身是促成麦克白悲剧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剧中,麦克白夫人的最初形象是一位多愁善感的贵妇,外表就像仙女一般纯洁。她是一位深知丈夫喜好的好妻子,在丈夫外出打仗时,她将农场打理得井井有条。她是麦克白的贤内助,国王邓肯也称其为仙女一般的女人。在一次庆功宴上,她展现出的不仅仅是她的持家本领,内心的邪恶也初露头角。正是麦克白夫人给了摇摆不定中的麦克白的鼓舞,才使麦克白犯下了弑君之罪。在谋杀案之后,麦克白夫人身上丑陋的品质通过安慰焦躁不安的麦克白以及嫁祸皇室侍卫的行为浮现出来。在丈夫登上王位之后,麦克白夫人身上的丑陋品质逐渐消退,她开始回归本性,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懊悔。她所表现出的神经紧张和疯癫行为足以证明她的良心尚未泯灭。血腥场景和总感觉有敲门声的幻觉折磨得她发疯。为了摆脱手上的血腥气和犯罪的内疚感,她频繁地用香料洗手,表现出她内心的恐惧和懊悔。当她得知麦克白杀死了班柯后,感到无比震惊,并开始怀疑这种残忍的行为是否真的是她的丈夫所为,犯罪的内疚感日夜折磨着她的身心。“丑即美”,所有的邪恶行为都将回到开始,麦克白夫人最终选择自杀来获得宽恕和解脱。

2.3 班柯惨死真相中的美丑转换

班柯是麦克白的一面镜子。第一幕中,班柯的出现就被烙上了良友、忠臣、正义化身的印记,他也被世人看作是麦克白的“良心”。麦克白和班柯的出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面对相同的诱惑,二人做出了完全不同的抉择。班柯并未屈服于女巫预言的诱惑,作为麦克白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良知,他仍旧维持着作为麦克白好朋友这一象征性角色。他并不相信这一荒谬的预言,对待他的好友麦克白依旧如初,并仍旧忠诚于国王邓肯。随着情节的发展,麦克白杀死了国王邓肯,在他犯下余下罪行之前,已经杀死了班柯——他的良知。在这部剧中,表面上似乎看不出班柯将要与麦克白对立的明显迹象,尽管班柯曾对麦克白的种种行为表示怀疑。班柯的善良以及他的谦谦君子形象却为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事实上,班柯的死亡在一开始就是注定的。在他证实了女巫的预言“麦克白将成为葛莱密斯爵士”之后,他提出了质疑,默默地思忖“魔鬼”是否也会说真话,但他不断祈祷这些邪恶的想法远离自己。这足以证明班柯对女巫的预言是半信半疑的。之后,在对女巫的称呼上,班柯也有明显的改变,由最初的“魔鬼”变成了“女巫”。在麦克白的加冕仪式上,班柯亲眼目睹了女巫的预言在实现,那颗“他的后代会成为国王”的种子也在生根发芽,这颗种子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死期不远。除了出于父爱,他对儿子的保护似乎表露了他内心的愿望,即希望儿子可以死里逃生,成为国王为自己复仇。女巫的预言在不知不觉中唤醒了班柯的野心,而他的野心注定了他会惨死的结局,因为所有基于贪欲的开始都注定不会有美好的结果。班柯的悲剧命运证实了女巫所说的“美即丑,丑即美”,班柯的死也暗示了谋杀并不足以完全杀死真正的良心。在那幕极具震撼力的宴会中,班柯的幻影也充当着另一个身份,即召唤麦克白内心深处的良心。班柯的惨死诠释了“美即丑,丑即美”的内涵。

2.4 女巫及其预言的美丑转换

剧中出现的女巫三姐妹以及她们告知麦克白的预言与整部剧的情节紧密相接,为情节发展增添了不少诡异的色彩。在西方国家,女巫拥有强大的魔力,可以掌控人与神的命运,是“命运”的原型。剧中三个女巫的存在就像是“命运”一样操控着麦克白。女巫的所作所为也印证了“美即丑,丑即美”。在莎士比亚剧作中,女巫的形象被塑造成一股强大而又邪恶的力量,将人逐步引入堕落的深渊,诱惑他们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女巫的预言也象征着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在第一幕中,女巫的出现伴随着“美即丑,丑即美”的预兆,暗示着所有的事物都会在善与恶之间徘徊。当女巫与麦克白和班柯相遇时,女巫三姐妹向他们诉说了三个美好的预言:

万福,麦克白!祝福你,葛莱密斯爵士!

万福,麦克白!祝福你,考特爵士!

万福,麦克白!未来的君王![3]200

即便这三个预言被世人看作是麦克白犯下罪行的潜在诱因,但是对于一个平凡人来说可以成为国王,纵享荣华富贵,受世人敬仰,拥有无限自由,预言本身是美好的。当第一个预言即麦克白被提升为葛莱密斯爵士时,原本纯洁的预言被镀上了一种阴谋的色彩。莫逆之交、君臣之礼、伉俪之情开始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渐渐失控,最终导致所有参与者的悲剧。随着悲剧的发展,在第三幕中,为了巩固自己的王权,麦克白主动去向女巫寻求帮助,女巫姐妹透过三个幻象透露给麦克白三个警告性的预言:

……留心麦克德夫;留心费辅爵士。

……没有一个妇人所生下的人可以伤害麦克白。

……麦克白永远不会被人打败,除非有一天勃南的树林会冲着他向邓西嫩高山移动[3]247-248。

这三个预言对麦克白来说,能够巩固王权并得以生存,本身是善意的,但间接默许了麦克白的无法无天,驱使他成为一个不顾百姓死活的暴君。女巫的预言中也暗含了“美即丑,丑即美”的转换,女巫的美好祝愿与警告最终成为了悲剧的导火线。

3 结 语

女巫所说的“美即丑,丑即美”成为《麦克白》的主要线索,贯穿于整部剧,同时揭露了人性的弱点,即在邪恶的社会中人为了获得权位可以抛弃自己的良心。“在《麦克白》中,女巫是恶魔的化身。女巫是两性同体的人,是社会恶与人性恶的结合体。她是当时社会恶势力的集中具形化,又是麦克白人性恶的外在形式。”[6]女巫的预言引导着麦克白一步一步堕落并最终走向毁灭。“表面看来,麦克白的命运完全被女巫所操纵,麦克白就是受女巫捉弄的牺牲品,但深入分析就可以看出莎剧中的女巫虽然具有预知祸福等超自然能力,但他们的本质仍然是人,并非操控命运的女神。”[7]从女巫的外表描述来看,她们也是集结 “美”“丑”于一体的活生生的人,她们的存在更加证实了“美”与“丑”存在的普遍性。深入分析麦克白的自我毁灭、麦克白夫人的疯癫、班柯的惨死和女巫预言之间的美丑转换,“美即丑,丑即美”深刻地揭示了《麦克白》的主题:人性在面临诱惑时的堕落、建立在权力和财富基础上的伦理关系不堪一击、影响人本性的外在因素等,进而发出对“人性的呼唤”,当人们面临美与丑的抉择时,需要顾及需求与良心之间的平衡。

[1]杨福.一出最令人恐惧的悲剧:论莎士比亚的《麦克白》[D].吉林:吉林大学文学院,2004:35

[2]应伟伟.“欲望”的受害者和“能指”的牺牲品:对麦克白悲剧根源的精神分析研究[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0(2):31-35

[3]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五[M].朱生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4]莫秋莲,刘沫,钟方鑫.善与恶的角逐:《麦克白》中的人物形象分析[J].世界文学评论,2006(1):46-49

[5]李建秋.女人的抗争:浅析《麦克白》中女巫与麦克白夫人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4(26):93

[6]张建宏.咒语、女巫及斯芬克司之谜:试论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J].外国文学研究,2000(4):48-52

[7]陈秋玲.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巫及其巫术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4):78-80

(责任编辑:胡永近)

2016-10-06

张广花(1994-),女,河北张家口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10.3969/j.issn.1673-2006.2016.11.016

H309

A

1673-2006(2016)11-0059-03

猜你喜欢
麦克白女巫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素描)
向威廉·莎士比亚致敬
女巫来过梦里
女巫的扫把
谈麦克白“选择”的悲剧
萌女巫与魔法猫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
萌女巫与魔法猫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选译30首
麦克白夫人
——他者形象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