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 敬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1731
浅谈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
窦 敬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1731
微生物在患者的尿路当中进行停留并且逐步的进行繁殖最终导致患者产生尿路系统的感染。目前尿路系统感染主要包括上尿路系统感染以及下尿路系统感染组成。近些年以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还根据尿道的解剖异常以及功能异常的状况以及是否会导致患者产生全身性疾病的原因,将尿路感染分为非复杂性感染以及复杂性感染。目前泌尿系统疾病已经成为成为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细菌感染疾病类型。文章将近几年以来泌尿系统感染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希望对于更好的进行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产生积极的作用。
尿道;泌尿系统;感染
临床上泌尿系统的感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症候群表现,主要是因为微生物在患者的尿路当中进行停留并且逐步的进行繁殖最终导致产生该部位产生炎性反应,进而导致细菌感染产生。在临床上我们可以按照泌尿系统疾病产生部位的不同将泌尿系统疾病分为上尿路感染常见的疾病主要肾盂肾炎以及下尿路感染壁炉尿道炎常见病包括尿道炎以及旁观烟。另外近些年以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还根据尿道的解剖异常以及功能异常的状况以及是否会导致患者产生全身性疾病的原因,将尿路感染分为非复杂性感染以及复杂性感染,目前该种方式收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泌尿系统疾病已经成为成为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细菌感染疾病类型。
1.1 致病菌感染
通常人类的尿液为无菌。而且尿液当中的细菌也并非完全为有害菌,比如厌氧菌以及乳酸菌等菌种就很难再尿液当中进行生长,因此如果在尿液中检出此类细菌我们则认为是由于样本污染所致。尿液当中的致病菌必须具备在尿液当中能够进行快速增殖这势必要的条件。通常尿道病原菌本身具有较强的侵扰力,因此能够在尿路上进行定植并且进一步的发展。通常的情况下,任何种类的病原菌侵入到患者的尿道都有可能会引发尿路系统的感染。常见的尿路系统感染治病均主要包括:大肠杆菌以及格兰氏肠杆菌,另外产气杆菌以及克雷白杆菌等都有可能会导致泌尿系统感染产生。
1.2 感染的主要途径
第一,上行感染。主要是由于粪原性病原体上行而导致的。原本人类在尿道口周围以及女性的潜前庭部位都存在一定的细菌,但是通常情况下不会产生感染的现象,但是由于性交或者相关企业的使用会导致尿道损伤进而使得细菌能够进入到膀胱当中,但是泌尿系统疾病最终的产生原因却是因为膀胱本身的病原体清除能力受损。最终使得病原体得以继续上行最终产生感染。第二,血性感染,肾脏本身具有较强的地域血源性大肠杆菌以及其他致病菌侵扰的能力,但是如果患者自身的肾脏结构收到了一定的损害,就可能会导致感染的产生。
2.1 基本诊断
林场上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的症状主要包括:尿频、尿急以及尿痛,个别的时候会产生尿血以及尿液浑浊的现象,一部分的患者还伴有上压痛的现象。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我们需要结合患者自身的临床表现以及患者后期检查的实验室结果来进行诊断。
2.2 鉴别诊断以及背景疾病的筛查
在临促行上泌尿系统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我们要注意对于患者进行定位以及诊断尤其是对于下泌尿系统感染以及上泌尿系统的感染要进行区分对待,这对于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女性患者来说由于其自身的额生理构造较为特殊,因此女性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几率相对更高。但是在临床上由于医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最终导致患者疾病进一步的恶化甚至可能会产生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的疾病。我们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主要从三个方面上:首先要对于上下泌尿系统的感染畸进行鉴别;第二揭示背景疾病;第三,对于疾病的急性或者慢性进行鉴别。
非复杂性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尿路解剖结构比较正常,经过短期的敏感抗生素治疗就能够治愈,避免对肾脏功能产生影响。而对于复杂性的感染患者尿路解剖、功能上往往存在异常,这类感染致病菌多是耐药菌株,因此临床上较难治愈,且对肾功能损害危险性也就明显增加。在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耐药菌株及抗生素带来副作用影响。研究发现,耐药支原体的染色体中上旋转酶的基因突变,使DNA的旋转酶改变了靶位,降低了药物的积累,造成对大环内醋类或者唆诺酮类的耐药性提升,特别是我国的抗菌药物滥用严重,更不能凭经验用药,要准确选择敏感药物且足量用药。
[1]杜广辉,张咏裳.泌尿系感染研究的现状和进展[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7,20(12):765-767.
[2]李华信,高春芳,吴晓菲等.男性非淋菌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患者解腮和人型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变迁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02(04).
[3]詹橘,张红梅,汪慧等.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04):45-46.
[4]乔帅,罗娜.盐酸利多卡因胶桨导尿润滑剂在留置导尿中的应用及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09):61-62.
[5]石玉双,王希波,张洪云.膀耽冲洗与泌尿系感染的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医药,2011,6(01):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