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佳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侵华日军对松潘的无差别轰炸研究
——以档案资料为基础的考察
李佳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摘要:松潘在抗战期间惨遭侵华日军的无差别轰炸,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虽然被炸后松潘县政府及时展开医疗救助,但由于事前政府疏于防患,未做好防空准备,情报不通,民心误会,事后又缺医少药,救济力量有限,大量无辜平民惨遭不幸,大量房屋住宅化为灰烬。
关键词:抗战时期;侵华日军;轰炸;松潘
松潘古名松州,是我国古代地处边陲的军事重镇,被称作“川西门户”。史载古松州“扼岷岭,控江源,左邻河陇,右达康藏”,“屏蔽天府,锁阴陲”。 因此,松潘虽然地处偏僻,但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的军事战略要地。松潘毗连青海、甘肃、康藏各省,自明朝洪武年间筑城以来,一直就是川、甘、青、康藏等省边界客商云集之地。由于松潘土地辽阔,资源丰富,既有上万人开采的漳腊金矿,又有珍贵的山货药材,还有优质的畜产品,各族客商得以互通有无,因此商贸兴盛,市场繁荣,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松潘已是“人烟稠密、商贾簇集的西陲第一大都会”,聚集了十余户商号、商帮,并形成了有名的六大茶号和四大商号。由于从成都到松潘完全是栈道,商品往来依赖于牲畜驮运和人力背、挑、抬运。每日背、挑挢者川流不息,骡马帮、牦牛队南来北往,素有搬不空、填不满之说。①
抗日战争爆发后,因抗战的需要,国民政府于1941年在松潘的漳腊修建了一个供飞机疏散加油的预备机场,所需的汽油,却要通过江油、平武路线用人力、畜力搬运到漳腊。大批汽油堆在江油东门外公园内,运汽油的人夫骡马络绎不绝,时间长达两个月之久。②6月,县政府奉令从松潘县属的小河营运输大批汽油前往距县城四十里的漳腊储存。“当时军用汽油运输繁忙,喧嚣城厢,敌侦察机曾来上空盘旋”。③1036据《松潘大轰炸》一书记载,1941年6月13日,日本美幌海军航空队派出两架侦察机对松潘漳腊机场进行低空飞行侦察,发现漳腊机场并无战机停放,也无重点军事目标、军队驻扎,于是顺岷江往南对松潘县城进行侦察航拍,绘制了侦察图,返回汉口基地。基地司令部对日机低空航拍照片和侦察图进行了分析鉴定后认为松潘县城经济发达,人烟稠密,决定放弃对漳腊机场的轰炸,目标转向松潘县城。[2]24
1941年6月23日,日本美幌海军基地正式派遣27架攻击机在森富士雄少佐的带领下实施对松潘的无差别轰炸。11时30分,日军27架轰炸机以三架为一组在松潘上空盘旋两周后,首先投掷从汉口基地准备的石块,作试探性投放,当发现城中无军队抵抗后,决定进行大规模轰炸和扫射。由于之前县政府曾通知,近期省政府会派一批飞机来侦察松潘各地种植鸦片烟苗的情况,民众大多放松了警惕。直到日机向下俯冲,离地面约100米时,开始投炸弹和燃烧弹,警报响起,民众看到飞机上的太阳旗,方知是日机来袭,大家才往东、西、南三道城门洞里躲避。日机发现手无寸铁的居民大多躲进城门洞后,集中9架飞机向城门洞肆意投弹,“遭炸区域竟遍及东、西、南,仅北门稍轻。人群聚集之处如蜂拥而去之西门沟、南门口、东门一带。炸后益之以猛烈扫射,伤亡特别众多……伤亡中实勘特别提及者,则为南门洞洞口两端各中一弹,几无幸免,及骑马奔驰之西门沟番人完全被难”。[1]1036
位于县城东街的县立小学由于竖有国旗,目标明显,日机向该校连掷炸弹和燃烧弹,弹如雨下,当场炸死炸伤小学生及教员200多人,校舍全部被炸毁。中街是县城最繁华的地区,当时松潘县政府、县财委会及四川省银行驻松潘办事处等重要机构均设在中街,敌机投下多枚炸弹和燃烧弹,火势猛烈,大火蔓延。县府房屋被炸坏,损失器具公物和献机捐款34万元。“县财委会隔壁中燃烧弹1枚,登时起火,随即延烧,该会遂成灰烬。仅将1941年账目抢出,所有该会图记、条章、正副主任私章,及现存省地款、法币4225.16分,因当时敌机以机枪扫射,并所投之杀伤弹及重磅炸弹落于附近者颇多,故无法抢救,以致悉被焚毁”。[1]1036省银行内,因枪弹爆炸剧烈,不敢施救,全部毁灭。北门至中街下水关的民房、铺面全部烧毁,“本立生”、“丰盛合”两大商号损失巨大。北达东街、南达岷江,硝烟弥漫,残垣断壁,瓦砾狼藉,哀号震山,陈尸垒垒,伤亡惨目,空前未有。
敌机逃逸后,县政府立即组织防护团开展紧急救灾,安置民众。县长率领各镇长、防护团与后备队、青年团、警察、民壮等努力救火,拆开火巷,以防止火势延烧。次日清晨,全城居民和机关都往城外疏散,松潘县政府迁到东门外清真寺办公。对于无家可归的民众,县府指定以清真寺、青云镇中心小学、玉真宫、城隍庙等处为收容所,暂时安置;并组织镇长、保甲长查明受灾情况;劝说本地人将自己的亲属死者迅速安葬。无人认领的客商行旅死者尸体,县府按每具尸体二十元的安埋费,派人掩埋。炸死的牲畜,命青云、岷山两镇立即掩埋,以防发生疾疫。
日机突然来袭,民众毫无防备,伤亡惨重,急需医药救治。但由于松潘县仅有医院一所,且卫生医疗设备简陋,无法满足广大伤员的需要,县府只好将“受伤民众集中在公园内、省立小学校医疗,并请中央职业学校师生、绵羊改良场医生,及国民兵团医官到场义务医治,惟中职校所存药品被炸,现借绵羊改良场药品暂时应用,又经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德尔克捐出少数药品,并承亲临医治,无如受伤人多,药品难寻为继”。[1]1026于是当时驻扎在松潘的第十六区专署便派出茂县边区医疗队张队长前往松潘医治。张队长抵松后,每天医治的伤员接近百余人。然驻茂边区医疗队药品甚少,重伤者仍有80余人,轻伤200余人均发炎中,省卫生处又派医生陈历荣携带药品飞抵松潘协助医治。陈历荣抵松后,每日救治人数仍有30余人,轻伤患者几乎痊愈,重伤患者人数日渐减少。
松潘本就地方贫瘠,再加此次空袭属前所未有,损失惨重,救济经费无处筹集,县长迅疾致电省府请求迅速拨赈款救济灾民。对于不能维持最低生活的受害民众,县府令县赈济会将购存备灾的青稞提出六十石,根据受灾情形分别发放平价借贷,以暂时维持生计[1]1022-1027。随后,四川省政府和省照济会“依照中赈会新规定抚恤标准,死亡每名六十元、重伤四十元,轻伤十五元,共配发赈款二万四千四百三十五元,用资抚恤”,并“另拨赈款五千元救济被炸经紧急救济后非赈不生之赤贫灾民”。[3]
日机的暴行使万商云集,城廓壮美的松潘古城变成了一片废墟。县城被炸,人心惶惶,民众大都朝出晚归,关门闭户,市场停顿。八九十间铺面被烧毁,工商业损失惨重,幸免者开业难。整个松潘市场,奄奄一息,万分萧条,与轰炸前的繁荣热闹景象相比,判若两个世界。经县府开导,“各铺户每日午前六点照常开铺贸易,九点出外疏散,午后一点均可回家开业”。[1]1026-1027各铺户大多都能遵行,这样,市容才渐有恢复。
关于此次轰炸日机的投弹数目,县长黄白殊在给省政府的报告中提到,“计城内投弹七十余枚,另有五枚未爆,城外投弹五十余枚,另有三枚未爆,并投有烧夷弹十余枚”。[1]1025但省卫生处边区医疗队总队长陈历荣认为,“投弹在二百枚以上,城内中烧夷弹较少”。[1]1036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要求各地调查统计抗战期间的损失情形,松潘县政府统计室在给省政府的报告中记载到,“投弹枚数计共二百四十五枚(仅就炸迹求得枚数,城内投烧夷弹约五十枚,有五枚未炸;城外有三枚未炸,均列二百四十五枚内)”。[1]1041另外,当年亲眼目睹日机轰炸的幸存者安本钦和马俊修在回忆中也都提到,“日机投掷炸弹200余枚”。③综上,日机的投弹数目应该不少于两百枚。
日机的野蛮行径,使松潘县城,尸体纵横,血染城池,哀鸣遍野,给在此定居的藏、羌、回、汉等多个民族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县长黄白殊的报告,“人民死亡198人,重伤204人,轻伤293人;燃烧房屋58幢,炸毁房屋187幢”。[1]1025四川省卫生处边区医疗队总队长陈历荣认为伤亡人员远不止此数,“炸毙者约189人,烧死者7人,受伤者680余人,……伤民在炸后治疗期间因不治而死者约在250人以上。……又据当地救济院负责人称,掩埋尸体共约700具。综计此次伤亡当在1100人左右。”[1]1036在2009年,松潘部分文化人和当年松潘轰炸的伤亡者遗属发起了对日机轰炸松潘造成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调查,他们通过查阅民国政府档案及走访当年日机轰炸松潘的幸存者,发现此次日机轰炸松潘炸死小学生198人,当地民众403人,(包括36名宗教人员)外地客商47人,公职人员6人。公职人员中有税务官1人,美丰银行职员3人,中职校1人,警察1人。生番及乞讨人员36人,总计700余人。[2]25-26由此可见,四川省卫生处边区医疗队总队长陈历荣向省卫生处报告的死亡人员无误。
关于财产损失,据松潘县政府调查统计,此次炸死牲畜3000余头,炸毁和烧毁民房1000余间。而2009年的调查发现松潘县政府向省府报告的3000余头牲畜只统计了牛、马,而猪、鸡等4000余头(只)并未算在内。民房部分县政府也并未计入机关、学校、银行、宗教场所及古迹等,将这些部门合计炸毁房屋应在1500余间。日机炸毁的宗教场所包括唐代汉传佛教与道教联宗的藏有大量文物和经书的七层楼、明代回族清真寺两座、藏传佛教清代修建的林坡寺一座,明代修建的古城墙1000余米。据幸存者回忆,当时四大商号聚集的茶叶、羊毛、牛羊皮及药材烧了7天7夜,损失在5万斤以上。药材中还有贝母、虫草、鹿茸、麝香等大量的名贵药材,损失在2万银元之上。[2]26此次日机轰炸给松潘造成的“财产损失约值现价法币洋三万万元正”。“县城人户本稀,遭此损失亦云巨矣”。[1]1025-1042
日机轰炸为何会给松潘造成如此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情报不通
松潘县“仅一防空电台设置城内,一监视哨所设置城外金蓬山顶。此外,即无情报联络。而电台与监视哨之间,又未加设电台……当23日敌机入川时,电台所得,谓敌机在新津盘旋,随即渺无消息,嗣敌机临空始觉 ”。[1]1026事后才知道,敌机是从平武到漳腊,盘旋了半个多小时。如果平武与松潘之间消息灵通,城中预先准备,损失就不会如此惨重。且漳腊航空站电台与松潘电台从未取得联系,以致于对方发现了敌机,情报也无法传达。飞机临城,人民未得警报,临时仓皇,来不及应对,故伤亡惨重。
(二)无防空设备
松潘深处偏远山区,远离抗战前线,一无军队驻扎,二无军事设施,况且高原地区人口稀少,政府多以为日机不会来袭,毫无积极防空设备,“虽有消极防空,然准备尚未完善。加以情报不通,临时仓皇不及应付,敌机狂炸扫射,低飞将及屋顶,死伤之重,殆由于此”。[1]1026
(三)民心误会
在敌机尚未来临之前,县政府曾告知民众,省政府近期将派一批飞机来县助铲烟苗。于是当日闻得机声,民众大都以为系本国飞机,多在街头观望,且有一部分民众毫无防空常识,不知空袭危险,举着手臂数飞机架数。当敌机投弹之时,已来不及躲避,故伤亡惨重。
此外,还有以下几点原因:县属番民,他们毫无防空常识,平常习惯穿着红色衣服,红色衣服更容易暴露在敌机的视野下,便于敌机扫射,敌机的命中率当然不低;空袭当天恰好是汉、藏、羌、回人民进城贸易之日,城内聚集人数比平日多,伤亡也重;另外,松潘卫生医疗条件简陋,事前没有应对的准备,事后医药设施系临时凑合,治疗效果不佳,轻伤患者因初期治疗不当化脓,短时间就死于脓毒症者颇多,伤民在炸后治疗期间因缺乏医药或治疗无效而死的就有250余人。若炸后医药齐备、医治救济及时,伤亡也不至如此。
综观以上各因,其实都可以归因于政府疏于防患,忽视了防空宣传和准备。据县长黄白殊所言,针对情报不通的情况,他“曾请防空司令部增设哨所,及架设电线,尚未实现,仅奉令俟材料去到,再行统筹办理”。[1]1026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并没有特别重视松潘的防空建设。既然如此,地方政府更是敷衍了事,虽奉有省政府做好防空准备的政令,但并未认真贯彻实行。空袭前,敌侦察机曾在松潘上空盘旋,县政府发现后也并未有所防备。日机抵松后,县政府更未立即发出空袭警报,警示民众躲避空袭,部分民众毫无防空常识,见到飞机不知躲避,反而驻足观望、举臂指数,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县政府事前并没有积极宣传防空知识,教导民众如何躲避,以至于“仓促走避,人多聚集一隅,机枪扫射有以致之”。[1]1026另据幸存者马俊修回忆,轰炸后广大群众对县长黄白殊事先不防备反借口推卸责任的做法非常气愤,提议政府“设立防空指挥部,设警报器,宣传防空知识”。③也再次印证了松潘县的防空布置极为简陋,防空机构形同虚设。此次空袭损失如此惨重,不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注释:
① 罗缘春:《解放前松潘工商业概况》,《阿坝藏族自治州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1987年,第45页。
② 李郁:《抗战时期的平武防空队》,《平武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 1986年,第90页。
③ 安本钦:《日本飞机轰炸松潘城》,《松潘县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1997年,第53页;马俊修:《日本飞机轰炸松潘县实况》,《阿坝藏族自治州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1986年,第81页。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档案馆.抗战时期的四川——档案史料:乙编·中[G].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
[2] 张翔里.松潘大轰炸[M].香港:东方出版社,2012.
[3] 赵明强.日本轰炸机事件始末[C]//李仕根.四川抗战档案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60.
[责任编辑范藻]
收稿日期:2016-01-13
作者简介:李佳(1992—),女,四川乐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K26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248(2016)04-0094-04
A Study of Indistinctive Bombardments on Songpan from Japanese Army:A Survey on the Base of Files
LI Jia
(History and Culture School of China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Songpan was indistinctively bombed by Japanese army in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which resulted in a large number of injuries and deaths and economic loss. After the bombardment, Songpan Authority carried on a timely medical assistance, but because before that, the authority was negligent of precautions to defend the air attack, the situation could not be informed,people misunderstood each other, and after that, doctors and medicines were insufficient and the relief power was limited, a number of innocent civilians died a tragic death and numerous houses were destroyed.
Key words:in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Japanese army in China; bomb; Song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