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银华
(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人力资源管理视阈下《三国演义》研究述评
古银华
(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从专著、学术研讨和学术论文三个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三国演义》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并从研究思路、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述评。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三国演义》;研究述评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备受诸多领域的研究者关注,且呈现出经久不衰的发展态势。[1]六百余年来,人们在对《三国演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献、文本和文化三个大的方面。研究的侧重点在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考证和三国中典型事例、典故的运用以及三国文化的探究。而《三国演义》在应用方面的研究却是在20世纪80 年代才起步的,目前为止能找到的文献资料较少,而且仅有的文献中主要集中在大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关于《三国演义》中的人力资源管理(HRM)研究资料就更为稀少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三国演义》中的管理思想和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关于《三国演义》中的管理思想和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方面的研究论著越来越多,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有10部。这10部作品可以说各有所长,作者以自己独到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很多观点具有独创性和较强的实效性,把《三国演义》中的管理思想和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在运用研究领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10部论著中,其中最早的一本要数霍雨先生之《〈三国演义〉中的用人艺术》。该书剖析了三国用人艺术,内容涉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的各个方面,是一部人力资源管理学的佳作。黄新亚先生在1987年10月出版的《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从〈三国演义〉看中国古代人才观》,注重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重结合,对《三国演义》中所体现的我国古代人才观和人力资源思想的要旨加以剖析,见解独到,行文之间颇见其深厚的三国文化涵养。[2]1993年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了葛楚英教授《三国演义与人才学》,从《三国演义》所体现的人才学的12个典型事例出发,探讨了《三国演义》中12种主要的人才类型,然后按通论人才、论招揽人才、论识别人才、论使用人才4类对《三国演义》的人才学理论和人力资源思想加以系统化研究,最后对《三国演义》人才学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见解独到而高明。[3]由两位河南学者胡世厚和卫绍生先生编写的《〈三国演义〉与人才学》一书于1993年6月巴蜀书社出版,详尽阐述了《三国演义》的人才观,选拔人才的标准、途径,使用人才的艺术及人才与三同兴亡等问题,对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很有借鉴意义。[4]2009年3月由华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山大学程文超教授编写的《领导干部品三国》也颇有价值,本书从审时、造势、待机、决策、用人、休养、任职、危机、成败等9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三国事情的典型事例生动形象的阐述了复杂的“为人之道”、“为官之道”、“为友之道 ”和“权变之术”,对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研究很有帮助。此外,成君忆先生的《水煮三国》、《管理三国志》,张振宗先生的《三国管理学院20堂情景互动案例讨论课》,杨先举先生的《三国管理学》,童昌森先生的《读三国话管理》等也是不错的研究论著。[5-8]
学术研讨是促进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1986年12月,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在广州召开“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研讨会”,首次从应用角度研究《三国演义》,会议就在现代管理中如何借鉴应用《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的智慧与谋略进行了研讨;1990年9月,在四川绵阳召开的“第六届《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不少学者从人才学、领导科学、军事科学等多种角度,探讨其文化价值。任昭坤先生突破以往有关《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研究格局,第一次明确提出“《三国演义》与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研究课题,认为深人探讨《三国演义》与军事文化,应有助于应用性研究。其中较突出的是如何将《三国演义》中的军队管理、用兵计谋、军事外交等知识运用到企业管理上去,将军事文化与企业文化更贴切地挂钩、交流、触汇;1995年5月,在合肥召开的“三国谋略与现代商战学术研讨会”,主题为“探讨三国谋略,服务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推动经济发展”,旨在推动《三国演义》研究进一步深入,使三国谋略与现代经济密切结合,发挥其借鉴作用。2010年8月,“东吴文化暨第二十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在镇江碧榆园国际会议厅隆重举行,研讨会上浙江省建德市党史办主任洪淳生先生以三国时期的曹操、董卓、诸葛亮、刘备、孙权为例,从三国领袖的决策艺术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领导的决策必须要有根据,而根据来源于对感性资料的大量掌握,指出情报和信息对于决策的重要性;镇江市《三国演义》学会会员余甦野谈到了三国领导人个人才能简述,着重谈到了刘备在用人待士上的突出才能;这是《三国演义》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决策和选人两个部分的深入。
学术论文是学者们思想的结晶。在对《三国演义》中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研究方面,以下论文较有借鉴意义:张云飞的《用人决胜——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语境中的〈三国演义〉》一文,结合知识经济的新形势,从管理哲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高度对三国人才战略作了专门论述,作者运用现代集权和授权理论,结合现代管理案例,对诸葛亮事必躬亲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行了分析;[9]魏颖的《〈三国演义〉的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及其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一文,认为《三国演义》蕴涵了丰富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智慧、管理科学和艺术等,具有永久的管理学价值,并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发掘《三国演义》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价值,得出《三国演义》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三点启示——以人为本、情感管理、双向忠诚;[10]苏阳、谢亭亭的《论〈三国演义〉的用人艺术及其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一文从《三国演义》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总体用人思想入手,进一步分析三国管理者的用人哲学和用人艺术,进而分析其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曾贱吉的《〈三国演义〉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探析》一文分别分析了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异同,继而得出要重视人才,建立人才辈出的机制、充分相信人才,给人才一个成分发展的空间等启示;辛笠的《论人力资源管理——从〈三国演义〉谈起》一文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一场战役——“火烧博望坡”中的部署为例,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基本的一项职能,即工作分配;等等。
(一)研究思路:大多以典故为线索,缺乏系统性研究
纵观现有的HRM视角下的《三国演义》研究文献,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文献中的线索基本都是以《三国演义》中的某个或者某些典故为例,再从中提取一些零散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要素作为其佐证的材料,单纯的叙述事例占了很大篇幅,对事例的定性也过于绝对化,对HRM的内容涉及较少,有些文章是作者为了证明其体现了HRM中的某个思想而在那里生拉硬凑,直接导致了研究范围较窄,事例较为单一,这样的研究缺乏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二)研究方法:有先入为主的现象,缺乏全局观念
人力资源管理(HRM)是管理学学者研究的学科,《三国演义》是历史学和文学学者研究的对象。HRM视角下的《三国演义》研究是跨学科的研究,同时也是一项综合研究。综合研究就要求研究的学者和专家运用联系的观点和全局观念去研究它。但从现有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有的学者在做此项研究的时候有先入为主的现象,如果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学研究的学者,人力资源管理学的专业素养较深,他的文章中体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要素相对较多,但是在事例方面很大程度上是在套事例,他首先列出他的观点然后在《三国演义》中去寻找与之相关的事例,有的事例不太符合他的观点,也有的事例不是最优事例。如果是从事历史学和文学研究的学者,他们对《三国演义》这部著作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他们的文章中事例和典故运用的非常到位,但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HRM)思想的概括上却有所欠缺,很多时候是拿着事例和典故在找,找这个事例和典故究竟最适合论证哪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三)写作方法:大部分作品以轻松简洁的叙事为主,缺乏学术性的深入研究
这在论著中体现的较为明显,《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理应大众化。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是一项系统化的研究和学术性的研究。毋庸置疑,管理是一门哲学,但很多在HRM视角下《三国演义》研究的论著和作品写的很平实,简单中带着深奥。更像是一部或一篇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文献。其中也涉及到诸多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知识,但是不系统,不连贯,研究的范围更针对于大管理学,而没有专门的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范围很大,知识点很泛。但落实到人力资源管理这个视角下来研究《三国演义》,就未免觉得研究的不够深入,缺乏学术性。
(四)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大管理学范畴,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较少
在这些诸多的论著中,绝大部分研究《三国演义》中的管理都主要集中在大管理学的范畴,真正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十分稀少。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有大约14000多篇文章是研究《三国演义》的,而只有几百篇是研究《三国演义》中的管理的,仅有十来篇是专门研究《三国演义》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所以从这些数据看来,从人力资源管理(HRM)视角下来研究《三国演义》还有待提高,同时在这块领域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科研的成果的实用性也更强。
(五)研究人员:绝大多数是管理学学者,研究结构不尽合理
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单一性的研究人员,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此项研究成果的局限性。当然,也不排除有对管理学和《三国演义》都十分精通的学者。但那毕竟是凤毛翎角,少之又少。如果有更多的专门研究《三国演义》的学者加入到此项研究中来和管理学(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学)学者来共同研究此项课题,取得的成果会更具综合性和科学性,研究成果也会更有价值。
(六)成果转化:研究的成果与实际运用之间的转化率低
纵观现有的HRM视角下《三国演义》的研究成果。虽然很少,但也不是没有。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学术突破,而是在于运用,把研究的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去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了再反作用于科学研究。《三国演义》是历史文化产品,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科学,研究HRM视角下的《三国演义》是文化与科学的结合,为什么不能把这么好的研究成果或者暂时是阶段性成果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最擅长的运用领域——人力资源培训上去呢?作为学者,我们没有理由去过多的怪罪企业或其他组织机构的领导者没有卓识的远见和敏锐的洞察力,但我们自己也得反省。为什么我们在研究HRM视角下的《三国演义》的时候,除了提出一套完整的、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和《三国演义》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有机结合后,能不能再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运用领域的研究,对于我们来说只是顺便一提、一点就可以了。但对于研究成果与实际运用之间确是一个突破。如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才的选、育、用、留四个大的方面,在为企业或组织的人力资源培训和建设上我们就完全可以运用我们在HRM视角下《三国演义》的研究成果,这样的培训富有趣味性而又内涵深刻,容易吸引被培训人员的注意力和增强他们的关注度,效果比传统的人力资源培训当然要好得多。而且某些企业和组织还可以创造性的借鉴《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文化来形成或丰富自己的组织文化。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七)研究地域:主要局限在一定的地域内,缺乏地域间的交流和国际交流
在我国,关于HRM视野下的《三国演义》研究有着很明显的地域性,第一集团集中在高校,第二集团集中在科研单位,第三集团集中在三国历史名城。地域间的交流较少,从而导致研究成果的质量参差不齐,虽然每年有关于《三国演义》的学术研讨会,但在HRM视角下的《三国演义》研究这块领域涉及的极少。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研究《三国演义》的学者研究《三国演义》,研究人力资源管理(HRM)的学者研究人力资源管理(HRM)的基本局面。
在国际上,研究《三国演义》的学者也很多,对于某些方面的研究日本学者还走在了我们前面,因为我国早前的通俗的和明代的《三国演义》版本多数在日本,还有一部分在欧洲。而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HRM)是从国外引进的,如果我们能加强与国外专家学者的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信我国在HRM视角下《三国演义》的研究就不会那么千篇一律,质量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2.
[2] 黄新亚.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从《三国演义》看中国古代人才观[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10.
[3] 葛楚英.《三国演义》与人才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62.
[4] 胡世厚,卫绍生.《三国演义》与人才学[M].成都:巴蜀书社,1993:43.
[5] 成君忆.管理三国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71.
[6] 张振宗.三国管理学院20堂情景互动案例讨论课[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36.
[7] 杨先举.三国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2.
[8] 童昌森.读三国话管理[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11.
[9] 张云飞.用人决策——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语境中的《三国演义》[D].苏州:苏州大学,2002:11.
[10]魏颖.《三国演义》的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及其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D].贵阳:贵州大学,2006:1-6.
[责任编辑范藻]
收稿日期:2016-02-20
基金项目;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课题“《三国演义》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研究”(XBYJC201019)
作者简介:古银华(1977—),男,四川大竹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248(2016)04-0047-04
Review of Studies onTheRomanceofThreeKingdom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GU Yinhua
(Management Science Schoo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59,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sorts out the studies of monographs, seminars and articles on 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makes a comment on the idea, method and content.
Key words: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