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楼
面向现代化的中国中小学教研发展回顾与前瞻
赵福楼
与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同步,自上世纪80年代始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处于不断变革之中,而作为专业支撑的中小学教研制度,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进行适应性变革。其重大的转型发生了三次:其一,适应素质教育的推进,着眼在课堂教学改革,培育教师经验和优化课堂教学;其二,适应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建设、教学实施、过程管理、教学评价等全过程,加强校本教研和进行教学指导;其三,适应教育发展内涵式发展的需要,立足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结合“互联网+教育”与综合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982年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此后,三个“面向”,成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和发展取向。这与我国社会此时正全面开始经济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调保持一致。也可以说,我国教育在恢复被“文革”破坏的秩序之后,便开始了面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中小学教研工作在中国教育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教学实践行动力的落实,除了行政方面的领导之外,教研的策划、专业引领与教学转化,尤其在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所依赖于教师学科教学的行为细节改变的部分,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个发展与生态环境的适应性的变化体现在以下三个阶段,本文略做描述。
上世纪80年代至上世纪末,中小学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是改变应试教育局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这是中小学教育的第一次重大转型,主要体现在教师、学校与区域三个层面,强调国家课程的全面落实。1990年6月6日,国家教委正式下发《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室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基[1990] 013号) ,“对当时条件下教研室的性质、职能、任务、教研人员的待遇、经费条件、工作制度等问题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标志着教研室工作日趋正规化、制度化和规范化”。[1]
教研工作此时定位于教师教学的专业化指导,以课堂教学改良以及提高教师基本功,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以此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奠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这一阶段教研工作的着力点有三个:
其一,发掘教师经验,实现理论提升。
此时,教师的入职状况很复杂,教师水平差异很大,在教学中一些教师还缺乏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因而关于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提升,压力很大。为此教研工作,聚焦在优秀教师的经验挖掘,协助总结提升经验,力求找到可以推而广之的教学模式或应用理论。以语文科为例,钱梦龙与魏书生成为很有影响力的教师,其教学经验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要看到,他们都有意识要把自己的经验,上升到思想认识和实现理论化。这个时期,各个学科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可以说,优秀教师风云际会,对于推进学科教学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二,在教学的应用研究上,围绕“教什么”和“怎么教”展开了广泛讨论,也形成了一些共同认识。
依靠教师教学的改良,为素质教育发展奠定基础,按照自然逻辑,是希望有效的学习发生在课堂,达成基础性学习目的,而学生可以在课余有多样化发展选择。
基于这种认识,那时提出来“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的口号。效率观,第一次进入教育领域。既然强调效率,教学定位也就容易聚焦在知识与能力,为了让应试压力得到减缓,提出了“双基”训练的思想。所谓“双基”就是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
“双基”的内容和要素,主要依据的是教学大纲和教材。解读教材,研读大纲,把握好教学的尺度,避免过难,这是那时教学的共同规则。关于怎么教,主要取法于优秀教师。我们以为最好的教学,存在于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当务之急是发现这些最好的教师,应用的最优化的教学,使之模式化,人人使用,自然便可以整体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时期,一些教学原则的应用得到普及,例如少教多学,课内外结合,精讲多练等。由此看到,那时的改革是聚焦在教学层面的,主要依靠教师的教学技术改变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其三,纠正教学中,教师的知识灌输和“一言堂”,希望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参与性。
关于教与学的关系,那时的基本认识,以为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针对教师过于强势,学生在学习中被“规定”,按照教师旨意和要求学习,缺乏自主性的问题,提出“双主体”的理论。即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可是在现实教学中,原有的模式和意识,这一层壳非常坚固,打破它很难。为此鲜明提出反对知识灌输的教学。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发展中的核心要素。过去的课程,是“国家课程”一维的,而且在教育实践中,又区分出考试课程、非考试课程,以及小学科、副科等。这说明中小学教育已经被考试绑架了,在区域、学校和教师推进的素质教育中,进展缓慢,收效甚微。于是,在本世纪以课程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启动了素质教育发展的改革。
各地各级教研室,因为其具有的对于教师的影响力,以及特有专业队伍优势,得到了行政部门的重视。有学者呼吁教研室应该定位于“地区课程发展中心”。[2]其对于教育的管理和影响,在这个阶段超出了学科范畴,也突破了课堂教学这个偏于狭隘的研究领域。
在高校和专业研究机构,与一线教师之间,客观需要一个联系的桥梁;而且先进的理论,与实践转化之间,也需要应用性研究。这便为中小学教研提供了很大的学术空间。
因为在特殊时期,为了把国家意识落实在学校教学中,教育行政、学者,以及广大教师,都对于承担基础性研究与教学指导的教研员产生了工作需求,这客观上促使教研室职能发生了拓展。
这个时期的教研特点主要表现在:
其一,校本化教研得到重视。改革无疑就是要颠覆传统的思想意识,以及冲击教师习惯与模式。因而,在改革的一段时间,教师处于彷徨状态,不知怎么做。而他们迫切需要专业人士,出现在身边,解答疑惑,研讨在课堂中怎么实现理论的转化。中小学教研传统的优势无疑是学科教学,这时便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二,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建设被启动。三级课程体系,是一个弹性课程,强调多维主体共建。即在国家课程之外,也为地方和学校进行课程建设提供了空间。为此,一些原本具有教学优势的学校,以校本课程建设作为抓手,凸显出办学特色。这个时期,校本课程在局部和点位上,出现了一次发展热潮。
其三,支持多样态的办学,促使学校发展出不同的特色,于是出现了一批名校。
基于校本的关注,以及对于常态课和大众教师的关注,促使学校整体办学的优势得到体现。各种不同的学校经验,甚至彼此有冲突性,一同呈现给大家。这与我国基础教育全域覆盖,与经济文化发展条件相适应,不同区域的特点会在教育中折射出来有关系。我们在这个现象中,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出现了不同发展层次,以及有了多样态的演变。舆论或许会因为自己的占位,认同某个学校经验,却批评另外经验;却不自觉忽视了,教育与本地教育生态的适应性。
其四,教学与办学的标准化,以及行为的规范化得到了加强。
这个时期在国家层面完成了各个方面的标准建设,并在区域推动地方标准建设。尤其,在学科教学上不仅拟制了课程标准,还主导推动了学业水平测量。这就引导教学发生一个转变,要基于课程标准实施教学。这种标准化建设,有利推动了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在薄弱地区,这个转变甚至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
其五,教学研究从教师模式发展,而出现了“三级”(学校、学科和教师三级)建模或多级建模。
教师的个体化行为是否合理,可以被推介,要考虑到这个经验,与教育生态的适应性。具体而言,这个模式,要与国家推进的改革理念相吻合,与区域、学校主导的教育改革和政策合拍,也要与学校整体办学的设想、学科教学的特色建设有一致性。这样可以把教学共性与个性融合起来。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这个时期教研发展已经不仅仅关注一个骨干教师,而是全员关注,参与到了学校办学的建设中来。
针对我国社会发展的转型,教育发展也提出了新常态的理念,即要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和内涵式发展。一系列的文件、政策,密集出台,为的就是进行制度性改革,打破应试的天花板。从而,延续课程改革,把过去没有完成的任务——构建学校丰富的满足学习发展选择的课程体系,实现学生基于自身发展需要而预设学习课程和选择学习课程,以真正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这个改变主要发生在2012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目前,各地为了实现均衡而优质的发展目标,在积极谋划和实践,改革的端倪已经出现。教研工作也在适应这个变革,全面关注并参与其中。其作用进一步显见,以为在改革系统中,“我国的教研制度就是支持与指导系统的中坚力量”,“不容忽视”和“不可替代”。[3]
其一,进行学校全学科的整体规划,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课程文化的全面构建。
传统思维,把考试需要摆在第一位,因而考什么教什么,引导着高中教育追求难度,为的是适应考试的选拔性功能。而按照核心素养的理念,则把人的发展摆在第一位,重视在全部课程中实现综合素养的培养。因而,有一批具有教研领先地位的学校,已经率先基于学科素养的培养,而重新规划本校课程和实施教学。
其二,本着因材施教的目的,尝试在校本课程可为支撑的条件下,探索多种形式的选课走班。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首先体现在他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有前瞻,对于学什么有选择。这是一个基本认识。可是在制度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这个要求是实现不了的。正是基于对于国家教育发展的良好预期和对于国家政策的重新理解,一些区域和学校,成为了这一次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为此他们尝试了多种形式的选课走班。诸如,在国家考试课程,根据学生学习的分化,进行分层教学,这种选择性走班可以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奠定基础。再如,在国家课程中学业水平课程的选考科目,实行走班。另如,在艺体类、技术类课程,实行分项目选课走班。也就是,在这一类学科,根据学生的学习模块或项目,进行自主性学习。
其三,把固化的课程计划,增加弹性要素,为学校进行自主课程实施提供便利。
国家课程,必修内容占据了课时,这没有给自主选课走班提供条件。为此,在保障学生完成基础性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要尽量消减国家课程的课时,给学校增设校本化课程以可能。此外,某些地方规定了弹性课时,即有大小课的区别,可以节约出很多课时,满足学生的选择性学习需要。
其四,落实“互联网+教育”,尝试慕课、优课,数字化校园建设,以及翻转课堂。支持教育的互联网思维,正在日益渗透在教育活动中。
互联网首先冲击了人类的传统生活,在教育上的影响也在日益显现。随着“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以及课程资源的丰富,信息技术手段对于教育的影响力也在加强。一批学校和教师,在这种改革中进行了积极尝试。互联网思维应用于教育,势必会把传统意义的小课堂、教师、教材等,都进行一次观念上的革新。未来的教育需要跨时空,满足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而且对于本地本校教育条件的依赖也会减弱。
其五,学校教育更多被社会认同,源自它的鲜明办学特色,以及服务于学生的课程文化。
一门课、一个教师、一本教材、一个班级,如上的限定性在历史上长期制约着学生的个性化和高水平发展。而未来的教育,或许这一个教师,不再固守一门课的教学,他要在学生的生活中充任各种角色:学生学业生涯的指导教师,学生研究的指导教师,学生选择性学习中的多课程教师,等等。有所准备的学校,已经在这个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综上三个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或许带有主观性,未必体现科学发展的规律,然而在回顾中我们可以清晰发现,中国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诉求与轨迹是鲜明的。在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中小学教研工作始终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机制,成为不断推动改革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苏锐.中小学教研制度的新使命和新任务[N].安徽青年报, 2014-04-17.
2.梁威,卢立涛.撬动中国基础教育的支点——中国特色教研制度发展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3.王晨,刘男.互联网+教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变革[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1]龚兴英.中小学教研活动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走向[J].教师教育学报,2015(3).
[2]崔允漷.论教研室的定位与教研员的专业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9,(8).
[3]崔允漷.中小学教研制度:不容忽视,不可替代[N].中国教育报,2014-03-26(6).
(作者单位: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