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乔治·桑的民主意识内涵及其彰显

2016-04-12 15:43
昭通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乔治民主内涵

孙 艳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基础部, 江苏 南通 226011)

●文学研究

论乔治·桑的民主意识内涵及其彰显

孙 艳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基础部, 江苏 南通 226011)

19世纪的女性作家乔治·桑以其特立独行的行径和数量巨大的作品备受世人关注,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作家的思想深处所充斥的浓厚民主意识,着重表现她对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懈追求、男女平等观念以及对封建统治下司法教会丑恶行径的抨击等方面,通过其小说使这一思想内涵得以彰显。

民主; 公民权; 平等

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坛,文学巨匠层出不穷,雨果、巴尔扎克、斯丹达尔等都是享誉世界的文学巨擘,在这片璀璨的星河中,闪耀着一颗夺目的明珠,她就是法国女作家乔治·桑。

作为一名女性,能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文坛占据一席之地,是难能可贵的。她的杰出不仅仅体现在作品的多产,更表现在其作品所蕴含的浓厚的民主意识上。纵观乔治·桑的作品,其浓厚的民主意识作为作品的思想性特征展露于读者眼前,势必引起我们的关注。其民主意识的内涵以及如何在作品中彰显,这是探讨她作品思想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民主意识内涵之一:对公民权利的不懈追求

乔治·桑的民主意识内涵的表现之一是对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懈追求,意指“人们对自己的国家主人翁地位享有国家法律所赋予的各项基本权利的肯定及认识上的一致,是民主意识的核心内容。”[1]在乔治·桑看来,人民应享有作为个体的各项基本权利,这其中主要表现为人权自由和婚姻自主。

乔治·桑出身于法国上流社会,但并不赞同按照地位的高低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她所认为的人权自由中的“人”是不分阶级、不分性别、不分种族的全体民众,甚至她的天平更倾向于广大的劳动人民。她的小说中经常有作为主人公出现的下层劳动者或者农民的形象。例如在《木工小史》中的比埃,出身于木工之家,不仅没有认为自己的职业低人一等,反而引以为豪,并参加了周游法国的木工行会团体去学习更加先进的技术以便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正是这场周游法国的经历使他亲眼目睹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不公平现象,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所遭遇的财产受侵等不平等对待,由此他萌生了追求人人平等的想法。在他看来,根据人的出身来决定其地位的高贵和低贱是不合理的,富人没有权利生来就享受高人一等的待遇,穷人却只能安于贫困。在《贺拉斯》中,作者更是直接描写了1832年6月5日的人民起义,这是共和主义与君主立宪的一场对决,作者鲜明地塑造了保尔·亚塞纳和拉拉维尼埃等人民英雄形象,他们为着正义和权利而忘我的牺牲精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雨果也曾在《悲惨世界》中赞扬这场起义是“真理的发怒”, “正是为了将来而必须付出的可怕的代价……死在街垒上也就是死在未来的曙光中”。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能感受到她的立场明确,旗帜鲜明地歌颂了人民为争取权力而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与此同时,战争的血腥和政府军对民众的残忍杀戮更反衬出统治者的残暴,进而体现出广大人民群众身上的高贵品质。

在乔治·桑的小说中还随处可见提倡男女自由恋爱结婚即婚姻自主的权利。在她早期的小说如《印第安娜》、《瓦朗蒂娜》中,男女主人公由于受地位、财富等因素的制约,无法拥有主宰自己婚姻的权利,这种不美满的婚姻最后导致了爱情的悲剧,当然,这一时期的小说无疑打上了作者情感的烙印,她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到了作品中,转化为那些女主人公不幸的遭遇和结局,借小说来控诉这种包办婚姻制度的危害和罪恶,在小说《雅克》中她更是借男主人公之口谴责这种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比猪猡的恋爱还要下劣,还要粗野”。在作品《莫普拉》中,作者塑造了有别于传统的女主人公爱德梅,她敢于冲破传统的婚姻羁绊,为获得理想中的爱情,不惜用七年的时间去教育和磨砺身染恶习的青年,并将他改造成符合她的文明标准的新人形象,最终获得幸福美满的婚姻。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作者描写婚姻自主的开篇之作,而在此之后的一系列小说,如《康素爱萝》《木工小史》等都塑造了敢于同现有的婚姻相抗争的女性形象,它们的出现极大地凸现作者对于婚姻自主的强烈意识。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普遍表现为在身份、地位、财富等方面差异极大,然而面对真挚强烈的爱情感召,他们都勇于冲破任何的羁绊,用着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毅力挑战爱情道路上的障碍,从而获得理想的婚姻。这种婚姻自主观念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它激起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读者为捍卫自己的爱情而勇敢地同一切反对势力作坚决的斗争。

二、民主意识内涵之二:强烈的平等意识

乔治·桑的民主意识内涵的表现之二是平等意识,平等是指在一个国家范围内,无论属于何种民族,具有何种信仰、性别、社会职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它在乔治·桑小说中主要表现为要求男女平等,以及对封建统治阶级和资产阶级暴发户给予民众不公正对待的丑恶行为进行了强烈抨击和批判。

在乔治·桑创作初期,她刚逃离了婚姻的樊笼,正为自由的新生活而雀跃,这时期的作品便以她自己的经历为蓝本,构筑了一幕幕女性逃离婚姻枷锁挑战封建传统观念的生动图景,为女性解放摇旗呐喊,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震荡。而在她的创作中期,由于受到米歇尔·德·布尔热、拉梅耐和皮埃尔·勒鲁等人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从1840年开始她的作品转向了社会小说的方向。这时期的作品如《木工小史》、《安吉堡的磨工》、《康素爱萝》,便体现了这种思想,着重彰显一种平等意识。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有着贫富悬殊的社会地位,最后却都打破了这种传统的门当户对的观念,历经重重波折最终结成美满的婚姻。这类小说的主题显然是歌颂男女平等思想,这种平等更多的体现为两性间的平等和谐,它不因身份、地位、财富等因素产生变化,只要双方都有缔结美好爱情的意愿,便可以超越一切世俗的樊篱而结合在一起。显然,这是乔治·桑怀有的美好理想在作品中的折射,将爱情当作解决世间一切不平等的钥匙。尽管这种理想是镜花水月式的,但我们从中也可以体会到作者那种强烈的呼吁男女平等的意识,在当时,拥有这种进步的思想已然是难能可贵的。

平等意识还体现在对不平等行为的批判上,在乔治·桑的小说中,我们看到了她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对民众的欺压、剥削,看到了她对腐朽的司法制度及其喉舌教会的讽刺和揭露,这些突出体现在小说《莫普拉》中。在小说结尾处,司法机关在没有明显证据的情况下,轻易将主人公贝尔纳定性为杀害爱德梅的凶手,并将其逮捕。在审讯过程中,法官仅凭几个疑点证人的片面之词就草率判处贝尔纳死刑。而在此后的复审环节,法官一反初审时的草率仓促,不断拖延时间,并努力制造对贝尔纳犯罪的指挥辞令。这种审讯前后态度的鲜明反差,以及在小说最后颇具讽刺意味地道明证人以及法官收受贿赂的事实,尖锐地揭露出封建司法制度的肮脏和腐朽。法律本应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官本应秉承公正公平的法律职责,将有罪之人审之以法,还无辜之人以清白之身。而在这部小说中,法官的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已达到极致,通过这场审判,我们可以从中窥测到那些道貌岸然之人的丑恶表演和劣迹败行。另外,作者还对腐朽的教会予以强烈的抨击,对小说中的加尔默罗会隐修院,作者如此揭露,“表面上制度森严,实际上却十分富裕,纵情享乐”,“僧侣们过着前所未有的最舒适、最懒散的生活;他们穷奢极欲,摆脱了舆论的监督。”[2]正是这类以聚敛财富为目的,以奢侈享乐为生活乐趣的非正义宗教团体,收留了劣迹斑斑、杀人越货的强盗若望·德·莫普拉,这更加表明了这种隐修会组织实际上是犯罪团伙的聚集地,这种揭露充分表明了封建统治阶级意欲利用宗教组织来达到麻醉人民奴役人民的卑劣行径,乔治·桑对其进行严厉的嘲讽正表明她对这类非正义宗教组织的切齿痛恨,这也是她的社会平等意识的另种彰显。

除了对教会、司法的批判之外,乔治·桑的笔触还涉及到了对资产阶级利欲熏心的丑恶本质的揭露和批驳。作者期望的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平等、和谐共处的社会,痛恨在金钱统治下的社会里人们的冷漠、自私和虚伪。在《安吉堡的磨工》中,作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真面目:有产阶级“所享受的一切、所取得的一切、所占有的一切,都是从损害那些不能享受、不能取得、不能占有天然财富和物质财富的人而来的,”[3]260并且借玛塞尔之口揭露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的作用“一切都可以出卖,都可以购买,艺术、科学、一切光明、甚至一切道德,就是连宗教也在内”。[3]127作者在这部小说中生动地塑造了暴发户布芮可南的形象,这个阿尔巴贡、葛朗台似的人物,一生所孜孜以求的就是积攒金钱和扩充产业,因此当玛塞尔初到布朗西蒙堡寨时,他深知对方不谙农庄事务,用成堆的数据分析以及头头是道的利害分析,让玛塞尔相信把她的田产卖给他是唯一而且也是最佳的选择。而在这其中,他却暗暗压下五万法郎的价钱。当玛塞尔为成全磨工和罗斯的婚事而答应他的出价,但同时要求附加答应女儿婚事的额外要求时,他立刻从醉熏熏的状态中清醒过来爽快地接受条件,只因他知道法律上的买卖契约所携带的附加条件是无效的。而在他的疯女儿一把火烧掉了他所有的财产和房屋之后,他为自己的损失而呼天抢地的场面,让我们不禁联想到了阿尔巴贡失去了自己的银箱、葛朗台临终时告别自己财产的情景。在财富的引诱下,他活活拆散长女的爱情而逼疯了她,之后更是借二女儿的婚事为他扩充产业,对金钱的占有欲早已窒息了他作为正常人的感情,并在家庭中造成了惨剧。别林斯基曾把这个人物称为“一个典型”,认为他是“他所隶属的那个阶级的卑贱的化身。”而作品还别出心裁地塑造了一个特殊的有产者加多西,他虽是拥有十多万金币的有产者,却担心这笔不义之财被别人知道,竟几十年如一日的假扮乞丐,他生活中的唯一乐趣就是每晚回到狗窝般的草棚里去欣赏金币的光泽,这种畸形的心态正是金钱所造成的。作者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她鲜明的批判立场,她对待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态度无疑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精神。

社会的公平正义、公民权利的获得、女性的自由独立,一直是乔治·桑最为关注并为之努力的目标,这种民主意识的内涵深深灌注于她的小说创作,成为其作品的灵魂和支柱,透过她的作品我们也能更加透彻地理解她的思想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变化。

三、结语

综观乔治·桑的小说,其中充斥着浓厚的民主意识,她追求平等,追求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思想放在今天依然让我们受益颇深。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指出的是,她对民主思想的阐述大多是从爱情婚姻的角度,并没有涉及到社会层面的民主本质,因而流于一种道德说教缺乏一定的说服力。此外,在情节安排上,作者也常常为了理想而完满的结局,忽视了人物创设的现实性,因而给人以不真实之感,或者显得人物性格较为单一。然而,无论怎样,乔治·桑巨大的思想光辉是无法遮掩的,她的小说就是她自己的思想和源源不断的热情的喷发,给予了无数的读者以思想的激励,使他们在民主意识较为薄弱的时代焕发出这种进步的思想,为时代的进步倾注了最大的努力。

[1]姜颖. 关于民主意识[J]. 黑河学刊,1989(1):45—47.

[2]乔治·桑. 莫普拉[M]. 郑克鲁, 金志平, 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225—226.

[3]乔治·桑. 安吉堡的磨工[M]. 罗玉君, 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4]乔治·桑.印第安娜[M]. 冯汉津, 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乔治·桑. 瓦朗蒂娜[M]. 郑克鲁,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6]乔治·桑. 木工小史[M]. 齐香, 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7]乔治·桑. 康素爱萝[M]. 郑克鲁 ,金志平, 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8]巴林顿·穆尔. 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 拓夫, 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The Connotation of Democratic Consciousness of George Sang and Show

SUN Yan

(Department of basic department, 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Business, Nantong 226011, China)

women writer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George world attention to mulberry practices and the number of the great works of personal independence of conduct,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writer's thoughts filled with a strong sense of democracy, the author aims to conduct in-depth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focus on her relentless pursuit of the concept of gender awareness of civil rights on the feudal rule of judicial equality and the church attack ugly acts and other aspects, and Analysis on this novel to reveal its connotation.

democracy; Civil rights; equality

2016-10-10

孙艳(1983— ),女,安徽无为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世界文学研究。

I565.074

A

2095-7408(2016)06-0037-03

猜你喜欢
乔治民主内涵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乔治的宇宙大爆炸
游乐场(上)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乔治和他的斧子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