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找广播语言

2016-04-12 10:45朱林珍
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 2016年3期
关键词:农民群众语言

朱林珍

从生活中找广播语言

朱林珍

记者深入到基层、到群众中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克服怕苦怕累和急于求成等思想就能做到。但不少记者做到了这一点后,仍然不能写出精彩的广播作品,这除了政治敏感、新闻敏感和经验水平的问题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没有做到“心入”。有些记者虽然人是下去了,沉到了基层,接触了群众,但他心上只惦记着要写报道,对人民群众缺乏休戚与共的感情,难以很好地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也就写不出有厚度的新闻作品。

新闻记者不仅要做到“身入”,还要做到“心入”,接地气,扬正气,深入一线了解实情,调查民情,掌握地情。与百姓交朋友,多从群众的角度和视角来看待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感群众之所感,说群众之想说,让媒体发出百姓的声音,让公众听到百姓的声音,使新闻作品更客观,更全面,更富有温度和深度。

反之,如果记者高高在上,脱离了群众、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实际,他的新闻报道的来源也就容易枯竭,采写的新闻作品也只能是蜻蜓点水、隔靴搔痒,说不到点子上。记者只有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捕捉到新闻亮点,写出的报道才能打动自己、打动听众。

《人民日报》记者孟晓云写出了著名的报告文学《胡杨泪》。她特地到边疆荒野去寻找这种树,胡杨的外型、质地,都使她想起悲剧主人公钱宗仁,她感到钱宗仁的句句话像是从心中流出来的一滴滴胡杨泪。这位记者对生活的感受是如此强烈:“生活吸引我,冲撞我,挑动我。它有自己独特的色调,或悲怆,令人泪下;或深沉,令人深思;或欢乐,令人热血沸腾……”“我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的事迹和命运纠缠着我,追着我,赶着我,刻不容缓,常常是刚写完一个,又有新的来折磨我,我不能有片刻的安宁。”记者对生活感受体验的深度,往往就是笔下报道的深度。

可以说,记者没有8小时工作制。生活中时时、处处可以采访,随时随地可以发现新闻。比如购物,记者还可以从买卖中发现商业亮点,或者商业上的欺诈行为,也可以发现消费者的需求,或者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切都可以成为报道的题材。有的记者在长期逛市场的过程中,写了一系列的市场观察,得到了听众的好评。这就是时时、处处做有心人的结果。

当然,新闻报道时机的掌握也非常重要,首先,新闻工作者对全局情况要做到胸中有数,知晓外在形势变化和中央的新闻政策调整情况,把它化到报道中去,做到政治上清楚、灵敏,报道上准确、富有指导性。其次,善于从大形势上判断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向,并由此研究、分析、感受出即将出台的大政方针,特别是对中央政策在基层所反映出来的实际情况,要有明确感知。

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载体。新闻报道除了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外,还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让群众听起来顺耳。

提倡语言的通俗化,了解不同群体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不一样。语言受身份地位、社会阅历、气质教养等因素的影响。比如知识分子的思维就比较细致、缜密;农民想事情具体、形象,有时还要带情节,以事论理;知识分子的语言则比较含蓄,字斟句酌,有时还留点余地;工人农民的语言往往是开门见山,朴实无华,句式短,音韵亮,有节奏,边说边议,说完就了。这些不同,哪怕细微的不同,记者都应留心研究,掌握他们的习惯、特点,提高运用人物语言的水平。

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在广播节目中,运用生活中的鲜活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也很多。齐齐哈尔台的《为了咱农民能有大出息》中,村支书对农民身上残存的陈规陋习是这样表述的:“有的人家身上剩两个钱,两万三万的,就烧得睡不着觉,不想劳动致富了,人懒了,拉屎都不想使劲。”这些生动的农民口语,说的是农民的事,道的是农家情,使节目多了几分生动和感染力。

新闻作品内容上应深入浅出,用简单易懂的推理或者生动具体的事例,把深奥的道理表现出来,文字简洁、明白。比如写科技新闻、专业报道,引导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表述,尽可能避免令人难懂的科学术语。

提倡用口语写稿子,并不是说,不经过加工整理,就可以把群众嘴里讲的语言照抄到稿子上,日常讲的一些不合逻辑的话,一些地方语言、俚语等不能随便上广播。记者应学会锤炼语言。一些富有生命力的语言,含有深刻哲理性的语言,是经过作者反复锤炼后取得的,应用心体会、推敲,去其粗俗,取其精辟,锤炼成新鲜活泼、具有地方特色的精辟之言。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人民广播电台)

猜你喜欢
农民群众语言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多让群众咧嘴笑
饸饹面“贷”富农民
语言是刀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