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嘎明泽
移动化·个人化·定制型:广播向“窄播”的转变
康嘎明泽
继美国的汽车广播成为一代广播风尚之后,移动终端与广播的结合唤醒了广播发展的又一春,由Podcast掀起的“听”潮流在各国都得到了积极响应。与各类社交媒体上显现出的趋势一样,与“现代”二字结合的广播也越来越重视“个人”的概念。海量、可选择、个性,再到个人发布、定制内容,广播的生产方式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广播;个人化;定制;听觉革命
自从新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崛起以来,传统媒体总不免发出将死的哀号。信息化时代的更新速度太快,以至于不只是“纸媒将死”,甚至连基于网络产生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贴上“新”的标签的门户网站也在近几年呈衰落趋势。
汹涌而来的互联网新技术像海啸一样席卷了传统媒体,在这样的形势下,流失了大量老听众的广播界更是哀鸣一片——上世纪的万众期待、一呼百应早已不再,传统广播电台的听众在电视出现的时代就已经开始流失,而新媒体的便利更让他们无所眷恋地奔向了新的信息源。
“广播怕是将要死了”——于是,忧心忡忡的业内人士又要开始发出“广播将死”的哀叹了。不久的将来,老旧收音机或许会被收入博物馆,前来参观的父亲会牵着牙牙学语的孩子告诉他,“看,这是收音机,一种旧时代可以发声的奇妙匣子”。
这个故事恐怕会成为事实。
但我们同样需要看到的是,将来被收进博物馆的是收音机,而不是广播。
麦克卢汉说得好,媒介是人的延伸,是人感官的延伸。那么,如果作为听觉延伸的广播消亡了,耳朵可要不高兴了:即使媒体界的后来者——电视和网络视频也不乏声音存在,但人类依然需要单纯的听的形式,需要符合听觉逻辑的声音。对于人类来说,听觉始终是不可替代的一种审美享受——无法忽视的声音的魅力,这是广播无法消亡的原因。正是因为如此,广播也爱尼采的那句,“那些杀不死我的,使我变得更强大”。新媒体对于不死的广播,是挑战,更是机遇,是对其生命力的再次激发。
广播界有一句名言,“车轮与干电池拯救了广播”,当电视出现,广播面临第一次的冲击时,这句话点明了当时广播的出路,也引出了新时期广播的一个重要特征——移动。
移动化、多平台、媒介融合是广播在全媒体时代的必然。随时随地的伴随状态保证了广播的唾手可得,而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唾手可得是一切媒体首先保证的要素,因为受众不愿意在寻找信息上花费过多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哪个媒体做到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它就取得了决胜权。
当然,接受“媒介融合”这种新变化在广播界也花费了一定时间。早在2008年,英国《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题为《Technology Killed theRadio Star》的文章[1],忧心当时网络上时兴的音乐广播对于广播明星DJ的冲击与扼杀,忧心传统广播的出路。今天,当时的忧心却成为了广播新时期的突破口,当今的BBC iPlayer Radio应用,可谓“变形金刚”,能在包括个人电脑、iPad、iPhone、Android设备等超过450种左右的平台和设备上使用。从最初的将传统广播搬上网络平台,到后来自成体系的网络广播,再到广播与各类移动终端的结合,广播在新时期的发展始终围绕着融合和移动进行着。
根据赛立信(BSM)广播收听率数据服务商所提供的数据,2013年,我国47.8%的听众主要通过手机收听广播,[2]移动广播发展可谓迅猛,但说起传统广播与现代广播,最不得不提的依然是美国。
知晓奥古斯特·孔德提出的“大众社会理论”的人大概了解,在媒介影响力鼎盛的时期,很多人甚至对媒介中的“火星人撞地球”的故事信以为真,这让当时的社会学家对媒介的负面作用大加批判,认为媒介对社会拥有一种堕落腐化的影响力。这个制造了一起社会恐慌案的媒介即广播,而故事的起源是当时在美国广播中如火如荼地热播的广播剧《星球大战》——广播剧的逼真让人们惊慌失措,在美国引起了大范围的恐慌。暂且不论社会学家对于这个事件的不满与对媒介负面作用的担忧,这个故事足以表明广播当时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一个广播剧就足以引起一场国内的混乱。
同样,在今天的美国,这种对听觉媒介的热情依然未减退。
作为一个“车轮子上的国家”,美国的生活方式培养了他们对广播的热爱。对于很多美国人而言,听网络节目比看网络节目更为普遍,更受欢迎。因此,在美国,移动广播平台早已具有成熟的体系——阿比创公司一项旨在研究美国广播数字化平台的《The Infinite dial 2012》报告显示,2012年,有17%的手机拥有者,会在驾驶时通过手机收听互联网广播,1/3的人会在工作时通过电脑和移动设备收听广播。[3]
如果说,一家人围坐在收音机边,边享受与家人共同度过的时光,边收听华盛顿总统的炉边谈话是美国广播初兴时期的梦幻传奇,那么,挂着耳机,乐呵呵地从无线电波中分辨感兴趣的声音,汲取生活的养料,这是现今广播在美国年轻人群中的真实写照,而在这个时期,广播更多地是属于一个人的听觉狂欢。
这种个人化新发展趋势在Podcast出现并广泛普及后更加明显。
早在1995年,芝加哥广播电台开始播出一档纪实类广播节目,即著名的《This American Life》,其中包括纪实采访、文章朗读等小板块。在Podcast广为人知并使用后,这个节目在Podcast上大获喜爱,成为了与美剧相媲美的存在,也将这档广播栏目的生命力维持至今天,并依旧火热——它新载的节目,2014年10月开播的《Serial》反响热烈,开播后立刻在iTunes上蝉联榜首,火爆异常,几乎成为了席卷一切欧美社交网络的话题。作为一个纪实的罪案报道类的广播节目,真实的犯罪疑案在广播中呈现而非电视新闻、影视大片中播出,这种新颖感让这档栏目引起了诸多美国影视界名人的关注,《黑天鹅》的导演、《绝望的主妇》的编剧,以及一些影视界的粉丝大户都成了这个广播节目的粉丝。一时间,《Serial》成了一档比美剧和大片更吸引人的节目——而这恰恰是新时期的广播需要牢牢抓住的粉丝群,个性化的粉丝群。
不仅仅在美国,和Podcast的词源“ipod+broadcasting”一样,跟随缺口的苹果,Podcast这一新的广播形式也给全球广播界带去了新鲜的创意。Podcast在很大程度上象征着一种新的广播形式——播客的出现。如果说最初的网络电台只是将传统广播搬上了网络平台,并加入了随时点播这一功能,那么,Podcast推进广播向“窄播”的转变——Podcast是广播界Youtube一般的存在,其中包含着占据半壁江山的“You”的概念,即个人化。
(一)UGC
除了传统的收听、下载功能,Podcast提供了第三种选择——录制,无需申请官方许可,无需自寻波段号,也无需复杂技术支持,人人都可录制播出属于自己的广播。听众既是内容的制造者,也是内容的接受者,可以选择单纯当一个听众,也可以选择通过这个平台创建自己的电台——科普、吐槽、音乐、故事,只要有愿望发声,任何人都可以成为DJ。
这是一场听觉的革命,在Podcast这一形式出现的一年后,2005年底,美国《商业周刊》将“播客技术让每个人都能成为独立广播制作人”的构想纳入了2005年十大最佳想法之一。[4]Podcast为广播实现与现代文化传播个人化特性的融合做出了最基础的奠基。
Podcast开始了UGC(用户生成内容)模式在广播领域的应用,如果愿意,任何人都能创建自己的播客并分享至iTunes。这是技术上某种程度的“放权”,广播不再是专业媒体广播公司的专利,也不再只代表某个集体发声,而是可能成为每一个人的私人电台。尼尔·波兹曼形容,“印刷术为各阶层的人民打开了同样的信息之门,邮差把知识一视同仁地送到茅屋与宫殿前”,而播客这样的广播形式就如为报纸带来福音的印刷机一般,将这样一视同仁的机会给予了广播,更可贵的是,这一次,人们得到的是内容生产的权利——在很大意义上, 播客让广播的自媒体化成为了可能,这对于传统广播而言是一个全面革新的分水岭。
在传统广播形式下,主播的门槛、广播节目形式以及内容的有限度可能使许多有意愿、有才华的人无法进一步走入这个行业,即使进入了,也可能在节目制作上受到各方的限制,而新的广播形式下,UGC为主的平台能够实现受众向用户的转变。
这是一种双向的进步。
一方面,新的广播形式为更多有想法、有创意并热爱广播这种声音媒介的人们提供了更自由广阔的空间,也让受限于传统广播体制的广播人有了新的出路与选择;另一方面,随着广播门槛降低而来的是个性化内容的大大丰富,这为广播生命力的延续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在现今“内容为王”的传媒业,自媒体无限的创意与灵感是广播的优质内容来源,也在较大程度上为广播解决了内容创新的问题——当广播的内容面向最广大的群体征集,那么也就招揽了天下的贤士、知音。
(二)推广
进一步的,传统广播界对这项技术的拥抱也使播客作为新的广播形式的发展成为了可能。
在美国国内用户最多的互联网广播Pandora上,继运用播客模式起截至2012年,该平台上用户创建的个性化电台就多达24亿个;[5]NPR、BBC等国家广播公司也开始将播客用户定制、用户生产的特点引入其广播体系。在中国,喜马拉雅电台、蜻蜓FM等以订阅为主、广播直播为辅的网络移动电台形式也相继出现。如今,播客的定制概念已经基本与新时代的广播融合,成为无论主流广播亦或是网络平台都通用的一种模式。
Podcast作为全球性的移动广播,依旧火热,由于Podcast随着iPhone普及到了世界各地,其平台上节目的丰富性也得到了大大的扩充,BBC、ABC、路透、德国之声等各国重要广播电台的整合,全世界各类有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加之移动、非实时的特性,广播呈现出的大好前景让人不免因“耳朵的觉醒”而大呼畅快。
在新形式的广播中,随时随地的点播,海量内容的选择,弥补了传统广播形式的缺陷,耳朵在其中也有了与眼睛相当的地位,能够随心所欲了。传播价值、娱乐价值,在相对和平的时期,广播更多充当着生活调味品的功效,在人们碎片化的空闲时间里,人们对于有声信息的需求也被再次填充。听书、听新闻、听时下热门的节目……广播又一次变得多样实用起来,甚至超过了人们对其原有的期待。
现代传播很大程度上存在一种去中心化、草根化的特点,重视多元共存,这也是播客后新兴的网络电台及移动电台的重要特征。
“私人定制”在现下是一个很火的概念。亚马逊分析用户购买数据打造的“推荐给您”书单,优酷客户端分类栏里大大的“猜你喜欢”,淘宝不断推送的量身定制版“你可能需要”牌广告……现代生活中,一切似乎都在按需投递。而同样的,在广播领域,“私人兆赫”和“专属电台”的定制型广播电台活跃着,实现着广播的窄播化。
一切都由用户掌控:创造者创造其感兴趣的内容、受众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整个流程都按照用户的想法进行,广播平台只在其中进行筛选分类,最大程度上满足着小众的需求。与传统广播内容相近的新闻、脱口秀、广播剧、音乐,以及由多样化的自媒体衍生的五花八门的内容——专业化、去中心化保证了“总有人和你一样”,保证了共鸣的来源,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这一点正是传统广播难以做到的。传统广播对象广泛,兼顾的是多数受众的喜好,无法保证其内容能够投其所好。最了解受众的,永远是受众本身。UGC模式保证了新兴的广播在保障传统广播功能的基础上重视到了每一个人的倾诉欲,以及通过倾听来获得共感的需求,就像有声音的微博与微信,新时代的广播拥有着自媒体的特性与力量。
用户取代权威,现今的广播与大众生活有了紧密的结合,体现了社会文化和各方诉求的多元化,这是广播对于信息时代互联网思维的呼应。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广播话语权的完全消失,只是原有的单中心变成了多中心,千千万万个“我”构成的自媒体彰显着与专业媒体、权威阶层同等的力量。曾经,我们的世界是广播播报给予我们的世界,是透过广播看世界;如今,我们也可以是这个声音世界的构造者,让这个世界更加多元,更加平等。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发声、可以认同,也同样可以质疑、可以反思,因为这个世界属于每一个人,而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其中的意见领袖——开口说话,把耳朵叫醒。
注释:
[1]孟伟.新传媒技术背景下当代广播业的转向.现代传播,2013(9).
[2]赛立信媒介研究.http:// blog.sina.com.cn/s/article_ archive_1322740771_201307_1.html.
[3] [5]张晓菲.国外音频全媒体发布的趋势分析.瞭望,2014(9).
[4]汤莉萍.播客发展的现在时.视听界,2008.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