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韩非子治国思想比较

2016-04-12 09:50杨景鹏
三亚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君臣韩非子治国

杨景鹏

(三亚学院 管理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孔子与韩非子治国思想比较

杨景鹏

(三亚学院 管理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在孔子和韩非子的治国思想中,由于各自的出发点和认知层面的差异,对于人性假设以及由此而推演的治国方略呈现不同的路径。从现代管理的角度来看,孔子偏重对于管理者的道德规范的内在自我约束,以及礼治衍生的层级和秩序规范,通过管理者的德高望重的感召以及礼治规范下的秩序,使国家的治理达到规整有序的状态,使得社会从小家到整体达成一种和谐有序的局面,从而实现长治久安的理想社会治理形态。韩非子则处于自身对于人性的观察,其治国主张与孔子截然不同,韩非子认为规则和制度要比道德感召对于管理者和民众的影响更为以直接有效,而更适应于社会治理的常态,即“庸人之治”常见而“圣人之治” 稀缺的现实。

孔子;韩非子;治国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治国思想,长久以来,一直对于后世的历代王朝的治国理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汉朝以后,一直有所谓的阳儒阴法的治国实践,即历代治国者通常会同时兼顾儒家和法家的治国理念,尽管多数情况下,儒家的治国思想一直是处于极高的地位,同时也是被各级管理者极力宣扬秉持的主流理念。孔子和韩非子都处于变化的社会中,孔子处于以往的规则和秩序急剧变化的时代,心中向往的是西周初年的德治和礼治的和谐社会。韩非子则认为治国之道应该适应新的社会现状,采取新的治理模式。

一、时代背景分析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年,随着各诸侯国人口增加和土地开拓,诸侯城邦的规模越来越大,诸侯间彼此征伐日渐增加。原有的西周初期封建秩序,也受到了极大地挑战,周天子的实际地位大不如初,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原有维持尊卑秩序的周礼的地位,也大不如前,以往的价值观和社会秩序发生急剧变化,礼坏乐崩,也就是孔子称为“天下无道”的时代,所谓无道,指的是诸侯与周天子之间的等级秩序不再遵循周礼规定的规范。

而韩非子则处于战国末期,则是一个“当今争于气力”的诸侯争雄互相攻伐战事频仍的时代,大国吞并小国成为常态,而非曾经“竟于道德”的上古时代,旧有的社会规范更加失衡于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

韩非子认为既然现实环境发生了巨变,人和人关系也在变化,社会关系和秩序也随之而变,所以以往的治国经验也就失去了存在基础,需要一种新的治国方略来应对变化的世界。

对于人性的判断,韩非子认为,自私和趋利避害是普通人的本性和人之常情。韩非子认为,“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仓颉固以知之矣。今以为同利者,不察之患也。”“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民之政计,皆就安利如辟危穷。”

二、治国主张比较

1.孔子的治国理想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年,他多次慨叹天下无道,诸侯不遵守周礼。例如,孔子所处的鲁国的权臣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自家祖庙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这篇诗。而《雍》是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颂唱的,诸侯以及其权臣按传统周礼是没有资格唱颂此诗篇的。所以孔子说:“诗中唱的是‘助祭的是诸侯,天子肃穆地主祭’,按周礼本是周天子专用,怎么可以用在鲁大夫三桓家祭祖的厅堂呢?”鲁国的季孙氏本是卿大夫,按照《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观舞,诸侯为六佾,卿大夫只能用四佾,但是季孙氏却用八佾舞于庭院。这是典型的不遵守传统,有违传统周礼的事件,对种种有违传统礼法的现象,孔子也只能表示愤慨之情,“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而对于当世各诸侯城邦的执政者,孔子并不认为他们符合他心目中的执政者的标准,对于他们,他给予的评价并不高。有人问曾他:“今之从政者何如?”孔子说:“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尽管面对礼崩乐坏,周礼失范的残酷的现实,孔子仍然提出并极力宣扬的解决方案,是希望天下能够恢复到西周早期尊崇德治和礼治的时代。“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孔子曾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尽管面对如此不失序的政治环境,孔子心中的理想治国状态依然是西周早期的以德治国,以礼齐民的政策。“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于执政者的品德的作用,孔子还说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德治,强调的是领导者的素质,并由此而产生的影响。学者李零认为,以德治国,以家治天下。孝道和孝道生发的纲常伦理,是孔子的施政基础,纲领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对农战不感兴趣,和战国法家相反。

古今中外,许多人秉持类似主张。即希望从政者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自我约束。被称为管理学大师的德鲁克也认为,管理者应该具有较高道德水准。作为企业界精英的GE公司CEO杰克·韦尔奇在谈到招聘领导者时也强调第一种考验是正直,他认为管理者应该具备正直的品德,否则极容易产生俗语讲的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现象。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有不重视管理者品行的时候。比如,在三国争霸的乱世中,求才若渴的曹操的曾颁布不拘品行求人才的《求贤令》和《举贤勿拘品行令》,不限品行招罗的各路人士虽则助其统一北方,但是否也种下曹魏政权短命的祸根呢?中国企业界频发的各类道德门事件从某种程度也反映了管理者道德准则的重要性,比如10余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对三鹿公司而言根本上讲是管理者的跌破道德底线而导致的企业出局。从这个意义而言,以德为政,强调道德领导和领导者的道德,应该是组织长盛不衰的长久之道。

2.韩非子的治国理想 相比而言,韩非子的治国理想是以法来约束人的行为,法律制度可以制约最高统治者国君之外的几乎所有等级的官员和民众。韩非子也希望理想的国家治理应该是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君臣相亲、父子相保。“圣人者,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陵弱,众不暴寡,耆老得遂,幼孤得长,边境不侵,君臣相亲,父子相保。而无死亡系虏之患。”孔子也提出有相似内容的大同世界的主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随其后也提出类似理想社会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相比孔子提倡的贤君治理的主张,韩非子认为期待贤君常有不现实。韩非子认为,处于常态的是管理者通常是庸主,即中等人才者,既然“庸主之治”是常态,而尧舜时代为非常态,即经常是“庸主”治国而难得圣贤治理,所以与其期盼百年难得的圣贤的到来,不如以法规制度来应对“庸主之治”的现实世界。“世之治者不绝于中,吾所以为言势者,中也。中者,上不及尧、舜,而下亦不为桀纣;抱法处世则治,背法去势则乱。今废势背法而待尧、舜,桀、纣至乃乱,是千世乱而一治也。无庆赏之劝、刑罚之威,释势委法,尧、舜户说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夫势之足用亦明矣,而曰“必待贤”,则亦不然矣。”

3.君臣父子关系 在君臣关系上,基于对于西周封建初期的周礼规范的信仰,孔子认为首先应该确定君臣的等级秩序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国君施行为君之道,臣子遵循为臣之道;父亲慈爱,子女孝敬,“孝乎为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孔子认为,礼治下的社会秩序应该从正名开始,“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遵循礼法指定的名分与社会治理大为相关,而不遵循礼法导致的名不正,其后果必然是礼乐不兴,进而刑罚没有效果,从而百姓不知所措。礼治的起点在于家庭的父父子子的秩序,以及整个社会君君臣臣的规则的遵守。由于当时社会缺乏礼法秩序的认同,礼崩乐坏,所以导致社会乱象丛生。孔子强调由家庭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道推广至社会的忠君之道,即由小家的父父子子的规范,引申到整个社会的君君臣臣状态,从而社会上的“士”实现个人由修身开始的修齐治平之路径。正如曾子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君臣的秩序关系确定后,孔子认为国君对于臣子应该以礼相待,同时臣子应该忠于国君。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同时,孔子还认为,“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国君好礼,百姓也容易驱使。“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孔子也告诫国君,“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在智、仁、庄和礼的关系上,孔子这样论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孔子曾谈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在担任鲁国司寇时候,孔子曾试图希望调整失衡的君臣秩序规范,发动人马,坏三桓之城。但即便如此,面对已经做大的三桓,孔子仅靠一己之力,终于无法坏三桓之权,孔子也无力改变已经变化的社会秩序和规范。随孔子离开鲁国之后,由于季氏实力过大,鲁昭公也被迫客居齐晋,并客死晋国,随后鲁哀公也客死越国。

处于战国末期的韩非子,处于对于社会现状的观察和思考,对于君臣关系有着与孔子大不相同的看法。韩非子认为,“夫君臣非有骨肉之亲,正直之道可以得利,则臣尽力以事主;正直之道不可以得安,则臣行私以干上。”“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弑主也。”“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无能而得事;主利在有劳而爵禄,臣利在无功而富贵;主利在豪杰使能,臣利在朋党用私。”

由此,韩非子采取与孔子截然想法的主张,“君通于不仁,臣通于不忠,则可以王矣。”对于这种看法,韩非子这样解释,“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君明于此,则正赏罚而非仁下也。爵禄生于功。诛罚生于罪,臣明于此,则尽死力而非忠君也。”韩非子认为国君应秉持法,术,势。“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对于社会基础单位的家庭关系,韩非子同样有着与孔子大相径庭的看法。“夫以妻之近与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且万乘之主、千乘之君,后妃、夫人、适子为太子者,或有欲其君之蚤死者。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人为婴儿也,父母养之简,子长而怨;子盛壮成人,其供养薄,父母怒而诮之。子、父,至亲也,而或谯或怨者,皆挟相为而不周于为己也。

三、孔子和韩非子治国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主张政令制度加刑罚制约和儒家主张的以德治国加礼规约束,比较而言,前者属于管理上的制度建设,通常是一种外部施加的硬性约束;后者属于组织层面文化建设,国家层面的精神文明建设,可以理解为由内自外的自我约束的自觉自律行为。孔子强调后者,或许对社会上人数较少的君子有用,但在实操上,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毕竟社会大多数是庸常之人组成。孔子强调德治与礼治,在诸侯争雄的时代,因为不主张富国强兵,所以也不被当时的各诸侯所认可。而韩非子强调的法规制度,则是对于多数人行为制约比较有效的做法。秦国重用法家,尊崇法家治国思想,从偏僻的西北的后起国家,一跃而成强国,并最终吞并六国,一统天下,但秦朝过于倚重法家的治国之道,过于偏重刑法制度,只重视刑罚的强行制约作用,秦朝的酷法使陈胜吴广们走投无路,大泽乡揭竿而起,使貌似强大的秦朝短命速亡。秦朝之后的执政者,吸取了秦朝速亡的教训,采取所谓的阳儒阴法的治国之道,一手强调政令刑法的外部硬性制约,同时也强调道德礼规的内在软性约束,使其规避了秦朝速亡的前车之鉴。 在企业管理实践上,往往制度建设在先,企业文化建设在其后。比如杰克·韦尔奇在任的GE公司的20-70-10激励措施,可以理解为传统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治理方法,多余优秀的20%员工,通过各种激励措施,促使他们努力工作,而对于工作绩效排名靠后的末尾10%,则不留情面地采取末位淘汰制度,即以大棒警告员工努力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与韩非子的赏罚思路并无二致,也在GE取得了较好的激励效果。在20世纪初,企业管理的先驱泰勒,也是通过奖赏制度,来激励蓝领工人更加努力工作,提高产出。但随后的霍桑实验,则揭示了员工不仅需要物质奖励的刺激,还有团队关系等内心情感需要。企业管理实践从单纯关注外部的胡萝卜加大棒的刺激,转变为同时关注员工的内在需要,而企业文化建设则希望能够塑造员工认同的价值观,并由此引导员工自觉自发的行为。几乎所有企业都制定各种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但不是所有企业都有组织文化建设,即便有文化,还要看它的文化是否有助于组织的持久发展。一流的企业,必定有一流的文化。能持续发展的企业,必定重视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2007.

[3]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B222.2

A

(2016) 02-100-04

2016-09-08

杨景鹏(1964- ),男,辽宁沈阳人,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学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君臣韩非子治国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韩非子:察古今之变 倡刑名之学
明清两朝边疆治理中的西夏历史借镜——兼论明清君臣的“西夏观”
韩非子的“解老”与法治大一统
略论古齐国的治国之道
学渣当自强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for the Binary Mixtures of High Pressure Carbon Dioxide and Ionic Liquids*
略论《尉缭子》的治国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