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约翰·萨瑟兰 译:王君
你真正理解畅销书所代表的“流行文学”吗?
文_约翰·萨瑟兰 译:王君
我们触手可及的伟大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穷尽一生也无法读完。不仅如此,每年还有更多的佳作被输送到世界的大书库中。我们很容易就会叹息自己的渺小:即便是饱读诗书的人终其一生也不见得读完了莎士比亚的39部戏剧,简·奥斯汀的所有小说,或者丁尼生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所有作品。我们可以将超市货架上的所有商品都放入自己的购物车中,也不能读遍世上所有的文学作品。
除了世界名著,我们尚有更大的一堆书籍要应付,那就是一般的文学作品。美国杰出的科幻小说作家西奥多·斯特金曾说过:“90%的(科幻)小说都是粗制滥造的;不过,所有事物中也仅有10%才是精华。”
据统计学家估计,一个中等文化水平的人一生会阅读600部文学作品。然而,如果我们坦诚的话,便会承认这600本书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属于斯特金口中的“粗制滥造品”。例如,环顾候机大厅里的人们,你会发现人们阅读的大多是丹·布朗和吉利·库珀的作品,而非福楼拜或者伍尔夫的著作。
2012年的布克奖和科斯塔小说奖获得者是希拉里·曼特尔。她的获奖作品为历史小说《提堂》。这部小说在半年内便销售了接近100万册。这是50年内这两项奖项的获得者所从未有过的成绩。然而,与E·L·詹姆斯的小说《五十度灰》在同样时间段内售出的数千万册相比,我们便会发现其中端倪。《五十度灰》被人们轻鄙地戏称为“以女主角众多性爱描写为主的小说”。毋庸置疑,这本小说从未获得过任何文学奖项,也被人所轻视。
对于上面的数据,那些具有清教徒思想的批评家会认为这是“普通读者”文化堕落的证据,无可救药。然而,若我们对喜爱粗糙文学的读者报以更加实用性的眼光,便会发现这种现象也是健康的。
如果我们能秉持着一种更开放的心态,或许将那些“不高端”的文学作品(即那些“非经典”“非典范”及“质量一般”的作品)称为“流行文学”,会比说它们“粗制滥造”更能说明问题。“流行”的言下之意是说这部作品“属于大众”,而不仅限于教堂、大学或政府等机构所有。风靡15世纪英国的神秘剧是流行的。相比之下,当时的拉丁文《圣经》却是属于机构的。今天,我们仍然要接触到一些制度规定需要阅读的文学,例如,中小学校、研究机构及大学中必须学习的作品。
“畅销书”是一个相对近期产生的词汇(最早有记录的使用是在1912年)。同样,“畅销书榜”出现的时间也并不长。首个此类排行榜于1895年诞生于美国。英国一直以来对“畅销排行榜文化”的忧虑缘起于对这种代表“美国化”的产物的不欢迎态度——他们认为畅销书就是一本“美国式的书籍”。这对于美国来说无可厚非,可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文化则不尽然。重要的是,英国图书产业直至1975年仍然抵制任何具有权威性的畅销书单进入自己的圈内。英国书业人士认为,书籍并不能像全国越野障碍赛马中的马匹一样,互相“竞争”。更糟的是,畅销书排行榜的形式贬低了书籍的价值,也打击了图书产业的多样性。它损伤了睿智读者们所应具备的“识别力”(所谓识别力,即读者们在选择书籍时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要读的是“这一本”,而非“那一本”;又或者“先读这一本”再读“那一本”)。于是,这样的争论至今不休。
如果我们深入思考便会发现,畅销书榜单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将销量排名化,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人们的“从众心理”。你选择一本畅销书的原因是大家都购买了它。一旦人们被训练得适应了畅销书籍的选择机制,那么人们也就自然忘记了对书籍“精挑细选”(即审慎地选择读物)。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The Da Vinci Code)于2005年出版。当时,对这本书所有的评价几乎都是负面的。然而,整整两年它都雄踞销量榜榜首。从众的读者们竞相购买,用金钱支撑着畅销排行榜上书籍的地位。
节选自《耶鲁文学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