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的全球化行动*

2016-04-12 02:56蔡宗模
山东高等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香港大学全球化国际化

蔡宗模

(重庆文理学院 院校研究所,重庆 永川 402160)

引言:全球化背景下积极作为的行动者

高等教育全球化已成为各国整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中国2015年出台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更是将世界大学排名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要求在指定时间内有若干所大学和学科跻身世界一流行列。近年来,在愈演愈烈的各种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欧美大学年年高居榜首,名校星列,独领风骚。我们该怎么办?

行动者网络理论告诉我们,所有组织——大至一个国家甚至超国家组织(如欧盟),小至一个人,皆可以成为关系网络上的节点,也可以成为行动者。关系网络制约着节点(行动者)的活动,同时作为节点的行动者的积极行动也建构和重塑着关系网络,并扩展和增强其功能。

全球化就是在超国家场域中展开的,它关联并牵动着大大小小的行为体,充满不确定性,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抓住机遇,拓展生存的空间,获取更多的资源,成为各国大学面临的共同课题。在这一点上,管理体制机制灵活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大学率先突破固有模式,捷足先登,赢得了发展空间,在全球舞台上纵横驰骋,引领潮流和未来。各种世界一流大学排行榜,就是这一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产物。回顾大学排行榜从无到有、从个别到繁多、从冷遇到盛行,从大学人的不屑一顾、毁誉参半、爱恨交织到高度关注,各个高校自觉不自觉地卷入到全球化浪潮当中,成为全球网络的一个个或大或小或积极或消极的建构者。他们现在面临的选择只能是:如何更有效地参与到区域或全球网络的行动中去?这与二三十年前的情形已经判然有别①,也正是从“211工程”“985工程”到“双一流”战略发展变化的内在必然。

作为全球化的赢家,那些占尽先机的大学有积极的行动示范在先。作为后继者或追赶者的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和行动?香港大学就是这样一个值得深入解剖的典范。下面将高校的全球化行动理解为从计划、组织、实施到结果的一系列完整过程,侧重考察其国际化面向②的制度建设、条件保障和交流活动等几个方面。

一、香港大学的全球化战略

香港大学的成功在于国际化[1]。港大教务长韦永庚认为“香港大学比较特别的地方,它是在中国的一个国际的大学”[2]。“国际化”既是香港大学的办学方针,也是其显著的办学特色③。其国际化的宏伟目标是:跻立国际优等学府之首列,标领亚洲,怀抱中华,旷眼世界[3]。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在校务委员会的领导下,香港大学校长办公室策略研究组制订了一系列详密的推进计划。以最新的5年计划为例:

1.提升学生的学习经历。通过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子,建立一个更加多元化的生源结构(达至非本地生占25%的目标);将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和校园通用语,提升港大学生的双语及多种语言的能力;不断革新课程以确保紧贴全球化趋势以及瞬息万变的世界,提升港大毕业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通过交流计划及海外实习等机会,增加学生在海外及中国内地的学习体验;将世界各地的教学经验与优良师资带到港大,确保教学人员的多元文化以支持优质的教学。

2.推进研究,积极创新。延揽世界级教职员,保持领导地位;促进协同合作和跨学科研究,实现卓越科研;招聚更多来自境内外最优秀的学生精英,培育新一代的学者及研究人员。

3.促进知识交流,彰显领导地位。重点是将知识交流融入课程,推动知识共享文化,展示港大在区域内的领导角色[4]。

这一计划突出了3个要点:作为核心的人才(精英学生与世界级教员)、作为产品的创新知识和作为媒介的合作交流。既抓住了着力点,又突出了大学组织的本质[5],也充分意识到了加速流动的全球化可能产生的倍增效应。可谓内外兼修,主辅分明,架构严密,可行性强。

二、香港大学全球化的专门机构与经费投入

(一)机构

香港大学没有设置诸如“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学院”这类综合性的国际活动的行政或教学机构,他们自身就是一所国际化的巨型航母。围绕“国际优等学府之首列”这个总目标,目前的重点是促进学生人口的多样化,所以有“国际学生事务处”,这算是全校层面惟一一个专门负责国际事务的机构。此外,能够查到的还有“全球化及文化研究中心”“‘HKU-UBC李国贤堂’国际学生宿舍及文化中心”这两个机构,都是研究或服务性质。

1.国际学生事务处(Offic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Exchange,简称OISE)。主要负责学生出国(境)留学和境外留学生的服务与管理。网页上没有单独的机构说明,但有清晰详备的服务项目方便各类留学生(流进流出)了解和选择。编辑出版《Explore Expand Exchange》,帮助学生申请项目和海外留学。下设国际交流中心(The Global Lounge),是专为各国学生交流而建立的交流会所,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供支持[6]。

2.全球化及文化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s,简称CSGC)。一个基于比较文学系的跨学科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由阿克巴·阿巴斯(Ackbar Abbas)和本杰明·李(Benjamin Lee)教授联合领导(现在由埃丝特·张博士领导)。围绕着一系列讲座、工作坊和研讨会,本校教职员与前来进行短期或中期访问的著名国际学者合作开展工作。主要研究主题包括:资本主义文化;文化、媒介和技术的全球流动;城市与全球化;新的社区、公众和身份认同;后殖民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3.“HKU-UBC李国贤堂”国际学生宿舍及文化中心。2006年由李国贤博士(2006年港大名誉社会科学博士)捐赠四百万加元兴建,提供大约200个宿位,其中100个宿位预留给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简称UBC)交流的港大学生居住。除此之外,还内设一个港大办事处,这是港大在境外开设的第三个主要办事处。该项目回应了政府为本地大学增加学生宿位以助推交换生计划的努力。

(二)经费

经费调查一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其原因很多,包括财务制度的要求、财务管理的现状(是否严格规范)和单位的具体规定(公开范围与时限),还有某些领域单独核算的困难(存在项目交叉重叠的情况),以及教育教学活动的综合性与财务的清晰条款之间并不一一对应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以某些国际化项目的预核算数据管窥大学全球化行动的经费投入状况。

香港大学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采纳了由香港会计师工会颁布的相关和适用于其本身运作的新订/经修订《香港会计准则》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并经罗兵咸水道会计师事务所香港执业会计师独立审核后公开发布,具有数据可得性和可信性。但其中并没有对“大学国际化”或“全球化”做单独经费列支,除了学生国际化(“学生人口国际化”“国际化与学生交换活动”)一项,教师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国际合作交流等等都没有列入项目核算。而且在学生国际化方面,数据也限于政府(教资会)补助拨款补助金范围,学校的实际支出应大于这个数据。下面就提取这部分数据进行简要分析。

政府(教资会)补助拨款指定补助金④“学生人口国际化”一项,2012和2013年分别为3161千元和3874千元(港币),均占教资会补助拨款总额(分别为2600699和3192265千元)的0.12%(见表1)⑤。从支出情况来看,“国际化与学生交换活动”一项,无论是支出额度还是占总支出的比例,都明显地呈逐年增长态势:2011年为1181千元(港币,下同),占比0.83%;2012年为2265千元,占比1.14%;2013年为33669千元,占比2.26%(见表2)。

表1 学生人口国际化在教资会补助拨款中的比例 单位:港币千元

注:见香港大学2013财务报告第49页“2.政府补助拨款-续”。

表2 国际化与学生交换活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 单位:港币千元

注:这是在配额捐献、教资会配对补助金合计中的支出分配占比情况。见香港大学2013财务报告第52-53页“2.政府补助拨款-续”。包括教学及研究提升、国际化与学生交换活动、奖学金及奖金、学生活动等4项支出。2013年增加基建项目支出一项,扣除该项支出312,130千元后的总支出为1,178,279千元,则当年国际化与学生交换活动的支出占比为2.86%,分别比2011年、2012年同比增长2.03%、1.72%。

在政府(教资会)补助拨款指定补助金中,专设“学生人口国际化”一项,说明政府对大学国际化的重视。从公布的数据来看,虽然“学生人口国际化”一项的指定补助在教资会补助拨款总额中的比例没有变化(2012、2013年均为0.12%),但“国际化与学生交换活动”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则逐年呈大幅增长态势,这显示出香港大学近年国际化/全球化活动的步伐和力度。

三、香港大学全球化的交流项目

香港大学的师资已经全球化了⑥,其全球化的重点在学生和教学。香港大学成立了“香港大学世界联系网”,与全球逾150所院校开展学生交换计划、300多所院校及科研机构进行教研合作(包括牛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柏克莱分校及麻省理工学院等),旨在让港大学生能到外地进行短期学术交流,接触及学习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每年为校内不少于10%的同学提供最少一个学期的海外交流学习机会。他们给外出的学生(Outgoing Students)提供了多种选择,给进入的学生(Incoming Students)也提供了多样的学期交换(Semester Exchange)和暑期计划(Summer Programme)供选择。目前香港大学学生在对外交流学习方面的项目包括[7]:

1.香港大学本科学生交流项目(HKUWW)。通过伙伴机构,学生可以选择在国外学习一到两个学期。每学年举行两轮招聘,大多数名额将在首轮招聘之后满员,因此鼓励学生在九月提交申请。每轮申请都提供了申请指南、如何接受或拒绝邀请、出发前的信息等帮助。

2.院级交流项目(Faculty Level Exchange Programme)。由系院组织开展,重点针对各系院特定领域的项目,含涉建筑学院、艺术学院、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工程学院、法律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日本研究系、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等10个学院(系、中心)。

3.暑期学院(Summer Institute)项目。给对非学术年研究感兴趣的学生组织的项目,主要为港大全期生增加出国经验,让他们按时毕业并获得国际体验机会,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及人际关系技巧,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香港暑期学院有大量合作伙伴(SAP)提供折扣和奖学金,支持学生在世界各地顶级名校参加暑期课程/计划。所有暑期出国课程均有学分,且至少持续三周。

4.冬季项目(Winter Programmes)。在寒假期间由合作机构组织的项目。2015年提供的冬季项目就有:日本索菲亚大学研究项目(1月5-30日)、日本立命馆大学“冬季日本项目”(9月30-10月31日)、韩国国立首尔大学 “人权与亚洲”项目(1月5-16日)、延世大学“冬季在延世”、韩国中央大学“2015中大国际冬季项目”、新加坡国立大学冬季项目等。

5.访学项目(Visiting Programmes)。目前有汇丰银行海外奖学金计划(HSBC Overseas Scholarship Scheme)和国际学生耶鲁访学计划(Yale Visit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 Program,Y-VISP)。香港银行基金会(The Hong Kong Bank Foundation)每年最多可提供3个奖学金名额给本科生到指定的世界顶尖大学学习(不含香港大学合作院校)。国际学生耶鲁访学计划是一个荣誉项目,该项目为香港大学本科生留出了大量位置以访学生身份在耶鲁学院学习一年,香港大学为选择该计划的本校学生提供学费赞助。

6.特别项目(Special Programmes)。特定重点领域或非标准时间的特别计划(Unique programmes with specific areas of focus or non-standard schedules)。2015年就有: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夏季旅游研究计划“企业领导与沟通”(完成计划的港大本科生将得到8个加州大学的学分);东北大学比较卫生保健系统“环球香港暑期课程”(Global Hong Kong Summer Course)(学生将参与嘉宾讲座、实地考察和郊游,获得有关不同城市、地区、国家的服务提供者和利益相关者的第一手知识);西方大学(UWO)战略管理暑期课程(为完成“管理与组织学习”学士学位的学生设计的一个富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顶点课程);亚洲政治经济研究所(AIPE)项目;Universitas 21 项目;世界模拟联合国项目;哈佛学院亚洲项目;三校园比较之东亚研究计划;等等。

7.其他项目(Other Programmes)。开发利用香港大学校友学长计划,给在校生搭配校友专家,以帮助他们过渡到商业世界。

四、香港大学全球化的成效

经过多年的经营,港大的合作伙伴已遍及全球。据国际学生事务处统计,其中美洲有82个,欧洲有102个,亚洲有56个,非洲有2个,大洋洲(澳大拉西亚Australasia)有17个[8]。从历年国际化学生人数、国际化师生比例、科研成就及大学排名等“成就指标”(First and Foremost),可以看出香港大学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坚定步伐和卓越表现[9]。无论是招生、教学、科研还是社会声誉,都走在世界顶级大学行列,在各种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领袖群伦”。(见表3、表4、表5)

表3 香港大学各年度教资会资助的国际化学生人数 单位:人

注:香港大学:数据一览[EB/OL].[2014-10-17].http://www.cpao.hku.hk/qstats/.港大历年“成就指标”中也有“非本地生”和“交换生”统计数据,与“数据一览”对应年份有出入。比如,2014年“数据一览”“所有课程国际学生就读人数(不包括交换生)”显示,全部课程国际学生数为9613,本科生及研究生海外学习经历中“交换生”一项合计为1376,海外本科生及交换生在香港大学的学习经历中“交换生”一项合计为1063,三个数据均超过2014年“成就指标”的统计数据。①包括研究生(研究式和修课式)和本科生两类(含“中国内地”留学生),2008-2009及之后明确注明不含交换生。②各年度统计口径有些变化,2007-2008之前为本科生数据,之后增加了研究生交换生(放括号内),2013-2014两者不再分开统计。

表4 香港大学师生国际化百分比一览表 单位:%

注:从香港大学“数据一览”中摘出。从可得数据来看,2006—2007、2007—2008这两个年度尚未进行国际化统计,故未纳入。另外,在香港语境中,“国际”含国外与中国内地。①包括外展学位课程学生,并不包括所有课程之交换生及访问学生。②教职员只统计了教授,不包括客座及名誉教职员。

表5 2005—2014年香港大学科研成就及大学排名一览表

注:根据香港大学2005—2014年间各年公开数据整理(港大简介:成就指标[EB/OL].[2015-03-15].http://www.hku.hk/about/c_profile.html)。从香港大学公开的数据来看,各个统计口径的结果有较大差异。①皆为统计年前10年的总被引数。2005-2012年以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榜内期刊引用次数统计,2013年后则改为汤森路透榜内期刊的引用次数。②2005—2012年以在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榜内期刊中发表文章之总数计算,2013年后则改为在汤森路透榜内期刊中发表文章之总数。③ 2005—2012年以著作被引次数获评ISI世界前1%顶级科学家之人数计算,2013年后改为汤森路透榜之获评结果。④2010年前为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2010年起增加QS世界大学排名(用括号标注)。⑤2004年数据。

正因为港大教师来源的国际化、学生来源的国际化、课程与教学的国际化、研究与学术交流的国际化,才造就了香港大学标榜亚洲、享誉世界的学术地位。

但香港大学国际化仍然以亚洲特别是中国大陆学生为主,只有少数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在学生人口多元化方面差强人意。另外,从世界大学排名来看,近年来香港大学无论与全球、亚洲还是与中国内地顶尖大学比较,其相对优势都在逐年下降⑦。在日趋激烈的世界一流大学竞争中,香港大学正面临严峻挑战。

注:

①研究显示,高等教育全球化研究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国内相关研究则晚了将近20年。

②全球化是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张力与复合。侧重考察中国高校的国际化面向,其本土化面向将被忽略。

③香港大学所称的“国际化”,不仅面向海外,也包括中国内地。

④指定补助金包括中六生优先录取计划、资助所推出的新措施、其他与房屋有关支出之补助金、居所资助计划、学生人口国际化、联合大学科研档案、知识转移、语文沉浸课程、“3+3+4”学制的新四年制学士学位课程、推广果效为本的学生学习方法和科研共11项。

⑤见香港大学2013财务报告第48页“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2.政府补助拨款”。

⑥香港大学“数据一览”(http://www.cpao.hku.hk/qstats/)显示,2013-2014年度教职员中教授的国际化比例达到了57.9%,2014-2015年度该数据进一步上升到59.2%。

⑦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香港大学不及亚洲的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2014年之后被北京大学超越;QS世界大学排名,香港大学从2010年的23名逐渐下降到2015年的30名,甚至被香港科技大学(28名)超越;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从2010年的21名一路下跌到2015年的44名,2010年在亚洲排名第一,2015年已落到新加坡国际大学、北京大学和东京大学后面;2014年开始的U.S.News全球大学排名,到现在已发布两次,香港大学也从42名掉到64名,整整下滑了22个名次。

参考文献:

[1]从QS世界大学排名看世界一流大学的打造[EB/OL]. [2015-01-16].http: / /news.xinmin.cn / rollnews /2010 /09/15/6850175.html#p = 1.

[2]从QS世界大学排名看世界一流大学的打造[EB/OL]. [2015-01-16].http: / /news.xinmin.cn / rollnews /2010 /09/15/6850175.html#p = 1.

[3]香港大学: 港大简介·抱负与使命[EB/OL].[2014-12-12].http://www.hku.hk/about/c_vision.html.

[4]2009-2014发展·策略[EB/OL]. [2014-10-03].http://www.sppoweb.hku.hk/sdplan/eng/.

[5]蔡宗模.作为知识组织的高等教育[J].现代教育管理,2015,(7):47-51.

[6]Global Lounge[EB/OL]. [2014-10-03]. http://www.als.hku.hk/globallounge/about_us.php.

[7]Outgoing Students[EB/OL]. [2014-10-03]. http://www.als.hku.hk/admission/exchange/outgoing-students.

[8]Partner List[EB/OL]. [2014-10-03]. http://www.als.hku.hk/admission/exchange/partner-list.

[9]港大简介:成就指标[EB/OL].[2015-01-26]. http://www.hku.hk/about/c_profile.html.

猜你喜欢
香港大学全球化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状元争夺战
大师之大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全球化陷阱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共修课程:人文精神与博雅教育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