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亚
涵化理论下青少年友好型视像环境的构建
——《社会学视野下的媒介暴力效果研究》带来的思考
□王明亚
《社会学视野下的媒介暴力效果研究》一书是在涵化理论本土化研究方面做的一次努力,对于在涵化理论指导下构建青少年友好型视像环境有指导意义,也引导思考如何在实践上从社会价值观、媒介素养教育、制度建设等若干方面去加强青少年媒介内容接触权益的保护力度。
涵化理论;青少年;视像环境
涵化理论自1969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格伯纳提出后,就不断被学者们通过各种调查研究进行检验,尤其侧重于媒介传播产生的负面社会效应(媒介暴力对受众的涵化效果)方面。在证实和证伪的不断较量下,该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
具体到中国大陆,学界对涵化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引介和初步探究阶段,各种相关的论文文献成果还比较少。《社会学视野下的媒介暴力效果研究》(王玲宁著,学林出版社2009年出版)一书是在涵化理论本土化研究方面做的一次努力,本文尝试从该书研究出发,探讨涵化理论本土化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借此对营造健康的青少年视像成长环境的应对策略提出建议。
(一)发端期。20世纪20年代末,看电影成为美国家庭最普遍的休闲活动,而电影充斥着大量的犯罪和性的内容,家长们非常担心电影对儿童的影响,并通过报刊杂志指责电影的负面影响。佩恩基金会的研究主攻电影对儿童的影响,该研究也是媒介暴力研究的肇始。
(二)过渡期。20世纪50年代是过渡期,以精神病学家沃瑟姆的儿童漫画书研究和施拉姆的儿童电视研究为代表。沃瑟姆的研究结论是:1.漫画书的内容囊括了犯罪、暴力、恐怖和性,儿童从漫画书中会学到现代犯罪的技巧,产生犯罪的念头,进而模仿犯罪行为;2.犯罪漫画书会改变儿童对世界的看法,漫画里刻画的人物形象和传输的观念会提供给儿童刻板看法,以及偏见和扭曲的世界观。施拉姆的儿童电视研究发现:喜欢看暴力节目的儿童较容易记住暴力的内容,但电视并不直接造成犯罪行为,犯罪行为是许多因素造成的复杂行为。该研究中用到了“社会类别”和“社会关系”这两个理论作为论述基础,并指出社会关系因素的作用常常比社会类别因素更为重要。
(三)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成熟期。这时,“关于媒介暴力的效果研究已经走向成熟,尤其是行为效果研究即接触电视暴力内容与侵略性行为之间的正相关或因果关系为无数的研究所证实,并为大部分的研究人员所认同。研究也更加多样,既有对媒介暴力短期效果的研究,也有长期效果的研究”。
《社会学视野下的媒介暴力效果研究》对上海市青少年群体的媒介使用习惯、效果等诸多方面都做了较为周到的覆盖,但仍存在一些研究上的缺憾,主要表现为:
(一)作者在书中对暴力定义时,借用了龙耘对中国电视暴力内容分析中的定义,即运用肢体或工具,以对生物(一般指人或其它动物)或物品构成肉体上的痛苦、伤害或损害为目的的威胁或行为。这与流行的格伯纳暴力定义(即“有意伤害或者杀害的公然的武力行为”)在内涵上是一致的,但从根本上将语言暴力等非身体类暴力排除在研究范畴之外,调查问卷中因变量的选择也局限于视像受众在接收媒介暴力信息后对外界的反应方式。这无疑是狭隘的,忽视了媒介存在的冷暴力直接或间接对受众(尤其是未成年受众)造成的伤害。2015年8月,台湾艺人柯震东涉吸毒案,央视播出了采访视频并在字幕中直接附上“嫌疑人柯震东”,视频中当事人痛哭流涕并悔过。细究起来,当事人的诸多法律权利无疑受到了媒体的“合理”侵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人们对那种能够凭感官、意识本能辨识出来的暴力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区隔、市场区隔、受众区隔的时候,媒体冷暴力却能轻而易举地渗透这堵“防火墙”,消弭于受众,从而可能扭曲受众价值观。①
(二)作者选定的研究地点是上海市,群体为在校青少年。作者选取的是上海市12-18岁的319名青少年为调查对象。上海市是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居民收视习惯也有其独特性,青少年接触影像媒介(电子游戏、电影电视剧、网络等)的倾向既不同于儿童,也不同于成人,这些都限制了该研究成果的意义,也导致了作者在研究资料分析和解释时偶有分析表述捉襟见肘的情况。而龙耘的研究地域包括上海、北京和兰州,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18-65岁之间的成年人,样本空间1198人,不同地域和宽年龄范围的样本对象,使得其研究意义显得更加具有普遍性。从这个角度讲,本书更名为“在校青少年群体的媒介效果研究”或较适宜。
(三)本研究中预设立场的潜在影响也不容忽视。例如,在论述青少年上网问题时作者这样写道:“我们此次调查的结果显示,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偏好与其暴力赞成程度有相关性,但相关并不是特别显著,而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偏好对其人际信任感则没有呈现出任何相关性。由此可见,我们对网络游戏的担心是不是并没有想象中的严重呢?”后面又从心理学角度去说明人们担心网络游戏是有道理的,并猜测“本次调查显示,上网每天超过4小时以上即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极少,所以,也许是受众对象的特殊性,而使这个原本涵化效果会很显著的现象并没有出现”。这种“网络游戏必然对青少年有负面涵化效果”的预设结论或许对本次研究的结果也造成了某种倾向性影响。
根据龙耘的研究,“电视中所反映的媒介现实的确与客观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很大差距,受众的观念现实看上去更加接近媒介现实而非客观现实。这在宏观层面的确为媒介建构、影响受众的观念现实提供了佐证。”“与其他类型的节目相比,电视新闻节目与电视剧的收看会对观众的暴力犯罪恐惧感产生较大影响。”②继电视之后,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未成年人获取信息、娱乐休闲的又一主要平台。今天网络上储存着海量的暴力游戏和暴力影视产品。有研究认为,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内容不仅使青少年更容易产生暴力倾向、出现攻击行为,还使得这些行为更加直接即时。我们在影视节目内容中所看到的暴力行为、场面、图景等属于替代强化的范畴,而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内容对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则是起到直接强化作用,也就是说,这种对暴力行为的参与精神更直接地催化了青少年的攻击行为。③因此,为了回应当下的社会关切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利益,深入研究网络游戏和网络影视作品对青少年儿童的涵化效果进而提出建设性应对措施是有很大意义的。
(一)网瘾·新媒体·青少年
“网瘾”一词在近些年来逐渐成为了鸿儒与白丁皆熟悉的贬义词,特别容易和未成年人这个群体联系起来。2008年11月,我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玩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据北京公安部门的统计,青少年犯罪中76%的人都是网络成瘾患者。④2013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网瘾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已经超过2400万人,另外还有1800多万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⑤网瘾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的同时,媒体上也不断爆出各种“戒瘾”机构的丑闻。2014年5月,河南郑州一家名为“博强学校”的戒网瘾学校发生学员一死一伤的悲剧,死者是一名19岁的女孩儿,死亡时遍体鳞伤。大量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往往被送往实施体罚甚至电击等极端手段的机构接受所谓治疗,但恶性案件时有发生的现实也警示人们,是时候对当前青少年的新媒体使用行为进行科学的经过论证的干预了。
同时,为了对抗网络新媒体对青少年产生的消极涵化效果,在网络新媒体产品生产和流通阶段,政府行政干预方式乃至法律层面都应进一步优化和涵盖。这方面,国外也有经验可参考:美国自1996年以来共通过了4部相关法律,将儿童和成人分开,严禁儿童使用互联网时接触到只有成人才能接触的内容。此外,美国实行软件分级制度,游戏产品要注明其含有的暴力内容类别,同时按消费者年龄段标明游戏产品的等级。⑥显然,软件分级制度是借鉴了电影电视的分级制度。
(二)媒介素养教育·传播者的自律他律
既然青少年群体接触网络暴力游戏、视频产品的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加强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学校教育为主、家庭和社会教育为辅的框架下,使青少年达到“求真去伪”、分辨美丑、追求良善的媒介素养境界。⑦媒介素养教育的观念自20世纪末以来,主要受到了学术研究领域的关注。现实中,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国大陆课堂上鲜见身影。2010年1月,甘肃省政协委员向省政协会议提交提案,“呼吁成立由地方党政部门牵头,联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健全完善的媒体素养教育网络,着手推进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工程”⑧。这是一次倡导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贵努力。此外,媒介(包括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开拓专业平台,利用自身的传播优势去促进社会化的媒介素养教育,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和方向。
不论是电视媒体,还是网站管理方,都应当加强产品呈现方式的去暴力化或等级化创新,注意避免媒介冷暴力给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带来严重的心理或精神伤害。这既是中国大陆社会主义媒体的行业道德要求,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重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文明程度的指示标。但不得不承认,为了谋求收视率和点击量从而追求广告利润,电视媒体和网络视频网站等很难在传播暴力类影视剧方面靠自律大幅度收手,即便早在2004年,广电总局就曾下令禁止在黄金时段播放“凶杀暴力涉案剧”。因此,如何从行政和法律层面制度化限制影视暴力内容和暴力游戏在青少年群体的传播就显得较迫切。
影视剧和网络游戏都是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而影视剧生产商和网络游戏制作商在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时,考虑到产品消费群体的特点和差异性,有分别、有原则、有尺度地制作适合特定受众群体的影视游戏产品,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尤其应重视未成年人这个群体的特殊需求。
总而言之,我们既要在学术上研究媒介暴力对青少年的涵化型影响以指导实际,也要在实践上从社会价值观、媒介素养教育、制度建设等若干方面去加强青少年媒介内容接触权益的保护力度。在为未成年人构建一个健康友好的媒介视像环境时,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如内容分级制。
注释:
①兰刚.试析当前社会化语境下的媒介冷暴力[J].消费导刊,2009(22).
②龙耘.中国大众传媒涵化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3.
③梁玉坤.社会学视域下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探析[D].西北大学,2012.
④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通过论证[OL].搜狐IT,http://it.sohu.com/20081110/n260542582.shtml.
⑤报告显示我国城市网瘾青少年超2400万人[OL].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2013-07-29/01592779468 5.shtml.
⑥美国实行软件分级防青少年受网络暴力文化侵害[OL].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w/2007-05-08/1104 12938190.shtml.
⑦田中阳等.传播学基础 [M].岳麓书社,2009:235-236.
⑧推进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工程[N].中国青年报,2010-01-27.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