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传播角度看屠呦呦获诺奖报道

2016-04-12 04:33彭志超
视听 2016年9期
关键词:诺奖议题大众

□彭志超

从科学传播角度看屠呦呦获诺奖报道

□彭志超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相关的新闻报道引起了舆论的巨大反响。科学家获奖的新闻在媒体的报道中偶有出现,作为科技新闻的一个样本,具体分析屠呦呦获奖报道中的内容、报道频率,探讨科学传播中的不足以及探索科学家、媒体、公众的良好互动形式,有利于改进和加强科学传播内容和方法。

科学传播;屠呦呦;新闻报道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荣获该奖项。屠呦呦凭借抗疟疾药物“青蒿素”,成为首位夺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对于这样的重大新闻,中国媒体进行了广泛的报道和评论。

一、科学传播

1.定义

科学传播,主要是指科学技术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的个体和组织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①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知识从少部分的专业人才“私有”状态到面向社会“公有”,其中通过大众媒介传播的科学传播是其中重要的部分。

广义上说,科学传播就是指科学知识在社会公众中的交流与分享;从狭义上说,科学传播是指科学知识创造的主体——科学家群体、科学传播的专职人员利用各种手段(比如大众媒体)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过程。媒体上的科技新闻是科学传播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

2.目前科技新闻的“一日游”现象

从科技新闻报道的现状来看,科技新闻报道存在普遍的“一事一报”现象,很少进行追踪和后续报道。比如说2015年11月9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获得重量极奖项“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就基本没有什么报道。即便是屠呦呦的获诺奖新闻,笔者通过百度搜索发现,屠呦呦获诺奖报道中,网络报道热度集中在获奖当天即10月5日晚上,报纸的报道集中在10月6日,10月7日后除了极少数报道相关单位(部门)祝贺、屠呦呦出席各种活动之外,报道密集度锐减。通过分析屠呦呦获诺奖的舆论议题演变,笔者发现这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科技新闻“一日游”现象。科学传播应该是普及大众科学知识,提高民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素养的,但是这种“一日游”现状令这一目的的实现打了折扣。屠呦呦获诺奖是反思目前的科学评价机制、思考我国的院士制度、扭转科学传播边缘化境遇的绝好机会,但从新闻实践来看,大众媒体在有关报道中逐渐偏离了科学传播的重点。笔者以下的分析,第一手资料主要采用了重要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的报道。

二、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议题的演化

1.直接的舆论反应

屠呦呦获诺奖的消息宣布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纷纷报道,网友纷纷转发和评论获奖消息,有为屠呦呦点赞的,有为中国出了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得主欢欣鼓舞的,最多的是对屠呦呦名字表示赞许,公众通过多种渠道知晓了这位女科学家。

2.原有议题被激活

屠呦呦曾于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奖,当时的媒体对此也有一些报道。如今她得了诺奖,人民日报客户端将三篇评论旧作重发,探讨了3个问题:屠呦呦为什么落选院士,一人获奖公平吗,三流条件何以创造一流成果,引发网友对科学评价机制等问题的思考。腾讯网的标题是“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谁?她为什么饱受争议?”转载了《南方都市报》的旧稿,这篇文章内容是关于屠呦呦面对媒体采访的表现、青蒿素研究历史和获奖后的争议。

3.之前的争议再次引起讨论

青蒿素科研奖项因为特殊历史环境下的单位署名和个人署名问题存在争议,引发知情者和相关利益方的争论。当时的科技史实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奖项只颁给屠呦呦一人,如何合理评价其他研究者,这是很多报道的重要内容。比如《南方周末》的《屠呦呦是如何被国际科学界发现的?》从外国专家的角度写发现的过程;《光明日报》的《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奖:为人类作出最有价值的贡献》讲的是屠呦呦获诺奖显示出来中国科技的进步和抗疟疾研究之路以及当时的团队合作。

4.娱乐化传播以及相关评说

纸媒的报道重点是上述议题,作了一些长篇报道,不过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更加碎片化、娱乐化。比如屠呦呦获诺奖之后,曾经流行一个段子——屠呦呦得奖时,主持人一读获奖者名字,全场都晕了:“The winner is you,you too!”主持人慌了,忙纠正说:“The winner is to you,you.”全场哗然,都不知道到底谁得奖了!主持人只好继续解释:“Her name in Chinese means kill and scream.”全场再次哗然……这一类的娱乐化传播很肤浅,但大大扩大了受众的知晓度。

在后一个阶段,关于屠呦呦的议题将其与当时正在高调办婚礼的黄晓明作对比,在一篇名为《一生努力不敌一场秀》的文章中,称屠呦呦的诺奖奖金收入远比不上明星参加一季真人秀的酬劳。这种对比引起更多的评价和讨论,其中有的甚至超出屠呦呦获诺奖的议题,争议价值观的不同和多元,认为两者不具有可比性。

从议题的演化来看,可以看出媒体报道偏向于戏剧化的细节和冲突,屠呦呦获诺奖的报道在后期明显偏离了科学传播的范畴。从以上报道也可以发现:屠呦呦基本上不接受媒体采访,这在中国科学家中不是个例,那么,科学家面对媒体为什么经常保持沉默呢?

三、构建科学家、媒体和公众的良性互动机制

1.科学家与大众

我国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加大了对科学领域的投入。在科学家做出成果的同时,科学家也需要让这些成果得到关注和认可,得以实际运用。“科学的大众化”是一个重要的口号,让年轻一代、社会大众体验科学前沿技术的神奇,培养对科学的兴趣爱好是科学家义务所在。而在科学家与大众之间,媒体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2.科学家与媒体

科学家与媒体的互补关系在于,科学家需要媒体记者将他们的专业知识用大众能看懂的语言描述出来,媒体也非常需要科学家作为其消息来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高科技产品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同时随着现代社会进入贝克所谓的“风险社会”,媒体需要科学家对面临的诸如气候变化、食品安全风险等问题作出科学解释。

媒体记者与科学家之间可能因为职业的不同也会有冲突的一面,索尔兹伯里认为科学家与科技记者之间存在一些明显差别:

(1)对科学家来说,魔鬼完全是藏在细节里,而记者关注的却主要是宏观的东西。

(2)对科学家来说,争论是接近真理的必由之路;对记者来说,冲突是增加新闻的戏剧性和趣味性的方式。

(3)科学家总是努力寻求共识,记者关注的则是争论本身的戏剧性。

(4)对科学家来说,同行评审是减少错误不可或缺的一道程序。对大多数记者来说,让消息来源来审查报道内容会伤害编辑自主性。

(5)对科学家来说,技术专有名词(科技术语)能让相关表述更加准确和清晰。对记者来说,技术专有名词是令人困惑的行话,会让科学变得更难懂,让普通读者没法理解科学。②

很多科学家觉得自己就像是被媒体“烤”着,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新闻总让人不够满意。科学家认为媒体在报道中曲解了其原意,媒体记者可能认为科学家没有及时、很好地阐明观点。实际上,因为科学家从事的科学研究专业性强,而媒体报道的议题很多,媒体缺乏了解专业知识(如核能)的记者,所以科技记者队伍需要更加专业的记者,而科学家需要走出象牙塔,承担对公众的责任,及时发布最新科技知识。

综上所述,科学家、媒体、公众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三者尤其是媒体要认识到其重要性,加强科学新闻的报道。

注释:

①翟杰全.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8-14.

②[英]斯图亚特·艾伦.媒介、风险与科学[M].陈开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01.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猜你喜欢
诺奖议题大众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大众ID.4
上汽大众
聚焦诺奖
残雪,为何能成诺奖热?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诺奖也征服不了的好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