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媛 张馨怡 罗娴晖
中西主流媒体对华报道差异的跨文化因素研究
——以“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灾难报道为例
□杨媛张馨怡罗娴晖
中西主流媒体的对华报道有较大差异,文化差异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本文以中国和英美主流媒体对“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的报道为例,运用吉尔特·霍夫斯塔德的文化维度理论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探讨不同文化对中美灾难新闻报道的影响,寻求中西跨文化和谐交流的新思路。
跨文化;灾难新闻;对华报道
当今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中所呈现的中国形象是复杂多元的。中西媒体对同一事件报道的差异不仅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因素。Said(1978)认为,在报道多文化环境中发生的新闻事件时,记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受限于在自身文化背景影响下形成的认知方式,而这些因素是难以甚至不可能在新闻报道中剔除而达到绝对客观的。由此可见,探究新闻报道中的文化因素有助于理解差异产生的原因,对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心理特征进行客观的认识,为中国的国际形象塑造提供新思路,对中国与英美跨文化的和谐交流有所启示。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知识、信仰、价值观念、习俗等,影响和制约着人的一切社会行为。G.H.Hofstede根据对跨国公司IBM员工价值观的调查,在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2010)一书中构建了反映文化差异的六个维度:权力距离、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女性化和男性化、不确定性规避、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放纵和克制。这六个维度可以基本全面地反映同一文化区域中人们的传统观念、价值准则及行为方式。此模式可以帮助我们解读中西新闻报道差异背后的文化观念因素。
灾难新闻是对灾难事件的报道。突发性灾难事件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危害严重,范围广泛,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灾难报道的对象涉及社会各界。灾难新闻是反映社会文化关系的良好素材,在灾难报道中,媒体发挥着安抚公众、追问责任等多种功能,报道必须及时、准确、真实。2015年6月1 日21时32分,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的“东方之星”号客轮由南京开往重庆,航行至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长江大马洲水道时翻沉,除12人生还外,442人遇难。这次伤亡惨重的沉船事件备受国内外媒体关注。双方对这一事件的报道风格、侧重点等有所相同。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了6月2日到6月8日期间中国媒体《环球时报》《中国日报》,美国媒体《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每日电报》《今日美国》,英国媒体《卫报》对该沉船事件的全部报道,共20篇样本,其中,中国10篇,英美10篇。基于这些样本,在不同的跨文化维度下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中西文化在每个维度中的特点是如何影响其新闻报道的。
(一)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指社会期望和接受权力在组织中的不平等分配的程度,用权力距离指数来衡量。权力距离指数较高的文化对不平等现象通常漠然视之或忍受,而权力距离指数较低的文化则对该现象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中国的权力指数为80(国际平均值为60),美国为40,英国为35。
权力距离在中国和英美新闻报道中的差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官方人员的关注,二是对权威和官方的态度。中国媒体对官方人员的关注度高,在报道中大量涉及来自专家或政府官员提供的信息、建议和意见。相比之下,英美国家的报道很少涉及权威和官方的话语,侧重陈述客观事实、提供实用信息。
《每日邮报》6月3日和6日的两篇报道对沉船事件进行全景式报道,没有引用任何官方发言人的言语,选取的采访对象是平民生还者、遇难者和生还者家属。而《环球时报》的《官方称生还希望渺茫》(Chance of Survivors Slim:official)引用的观点均来自于专家或政府官员,另一篇报道《沉船前的船舶突然转向》(Ship made sudden turn before sinking)具体叙述了国家领导人采取的救援措施和对相关政府部门作出的要求。这些都体现出中方媒体在报道中对官方人员的关注。
表:体现不同维度特点的中国、英美新闻报道数量及比率
在对权威和官方的态度上,中国媒体对专家和官方意见大都持肯定态度,在选词用词方面谨慎小心,侧重描写政府和相关负责人采取措施、参与救灾的积极性。
而英美媒体的报道对权威和官方的质疑态度明显,通常涉及到对责任的追究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华盛顿邮报》在《中国数十年以来最严重的沉船事件》(Ship Disaster Could Be China’s Worst in Decades)中,质疑船长在事故发生后迅速离开船只,在恶劣天气情况下不采取停驶等措施。上述《卫报》报道中有大量关于遇难者及其家属姓氏、年龄、居住地等详细信息的描写。
(二)不确定性规避
不确定性规避指的是社会感受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情景的威胁程度,并试图以提供较大的职业安全,建立更正式的规则,不容忍出格观点和行为,相信绝对知识和专家评定等手段来避免这些情景,其强弱通过不确定性规避指数来表示。中国的不确定性规避指数为38(世界平均值64),不确定性规避程度较高。
不确定性规避程度的不同导致中国和英美主流媒体的报道多样性不同。中国主流媒体在报道“东方之星”沉船事件时相对缺乏多样性,而英美媒体涉及不同体裁。在内容方面,中国媒体报道内容单一,侧重于政府采取的措施及灾后救援工作的开展。而英美媒体的报道图文结合、短篇和长篇报道结合、叙事和问责结合,能全面地涉及到新闻事件的各个方面。
《华盛顿邮报》的两篇报道《风雨之夜的沉船》和《中国数十年以来最严重的沉船事件》,第一篇是小篇幅报道,简要描述了沉船过程、生还者和遇难者人数、搜救情况的进展等。第二篇篇幅较长,信息全面,不仅细致描写了生还者张先生的逃生过程、救生人员采取的具体措施,如“用锤子敲打船体,耳朵贴在生锈的船体听是否有回应”,而且深入探讨了沉船的原因、公众的质疑声,使报道丰富全面。
《环球时报》的报道主题集中于救援工作的有序展开,较少反映家属的抱怨,带有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体现了对不确定性的规避。《海军潜水员连夜标记船舱》(Navy frogmen mark cabins in darkness)特意提到交通部的新闻发布会上专家对造船标准的澄清解释,旨在消除群众对船只质量的质疑,将事故发生原因缩小范围,以规避不确定性。
(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维度是衡量某一社会总体是关注个人的利益还是关注集体的利益,是对于个人与集体联系的紧密程度的评价,由个人主义指数衡量。美国个人主义指数高达91,而中国个人主义指数是20,低于国际平均数值24。英美新闻报道中坚持表达个人的意见,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个体的自我实现是最高目标。提倡集体主义的中国则与之相反,将社会的和谐一致作为终极目标。
《卫报》的报道《中国一艘搭载450多人的长江游轮翻沉》(China:ship carrying more than 450 people sinks in Yangtze river)可以充分体现个人主义。文章从个体角度出发,描写细致生动,例如“一个救生员躺下,敲打锤子来听是否有生命信息”,且配有图片。其次,新闻中还根据新华社的报道,描写了一个生还者遇险时的危机情形以及他是如何脱险获救的。
《每日电报》对沉船事件的报道中,仅有的三次采访全是对平民个人的采访。在生还者张导游的采访中,报道细致到张导游的年龄与时间:“43岁的张导游说,只有30秒抓住救生衣。”对遇难者家属的采访报道中真切地传达了家属的感受:“如果我知道这艘船会沉,我一定让我母亲晚点再出发,我真希望我是和她一起来的。”
《环球时报》的《海军潜水员连夜标记船舱》主要细致地报道了救援进程,不仅有对官方和政府的描写,如李克强要求“调动所有可用资源,采取所有可能措施,与时间斗争”,也提到社会各界在救援中做出的贡献,如“超过130艘船和200名潜水员加入到救援当中”“渔夫、户外专家和环境保护团体在沉船周围的水域和河岸帮助搜寻生还者”等,充分体现中国作为典型的集体主义国家,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举国上下共同抵御灾难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男性化和女性化
男性化与女性化维度反映整个社会的情感性别角色差异程度明显与否,由男性度指数衡量。美国男性度指数是62,社会中男性偏向强硬、果断,注重物质方面的成功,女性偏向谦虚、柔和、关注生活质量。中国的男性度指数是50,男性和女性都呈现出女性化的特征。
西方大多数国家都倾向于男性化,属于纠正型社会,所以其新闻报道关注事实与过程,力求客观公正。而偏向女性化发展的国家属于宽容型社会,在报道中更倾向于表达人文关怀以及情感,较多展现政府的人性化和人际关系。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中国游轮翻沉,450人失踪》(450 missing after ship sinks in China)除描写习近平奔赴现场和派遣救援小组之外,没有任何关于中国政府如何关怀受灾者等感情化的描述,反之更多的是对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问责,如“七名幸存者游向岸边,向政府机构警醒这件事情的严重性”。这体现出英国和美国作为倾向于男性化的国家,在新闻报道时注重客观地叙述事实,甚至进行质疑和批评权威,而不是将政府刻画为关怀群众、执行力强等这种正面形象。
《环球时报》中《情念逝者,泪洒长江》(Tears fall,river keeps flowing)的报道中对于情感的表述较为突出。第一段对天气进行描述:“近几天,中国中部城市湖北省的监利县都被悲伤的乌云笼罩。这一个靠江的鱼米之乡的人民,却正在经历他们历史上从未经历过的伤亡……”这样的文字奠定了通篇低沉的基调。此外,还描写了许多当地人对遇难者的哀悼活动。报道《海军潜水员连夜标记船舱》也描写:“大雨中,李克强总理静立默哀,向遇难者尸体三次鞠躬”,充分体现出中国在面对灾难时表现出的人文关怀。
(五)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
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维度描述社会成员对延迟其物质、情感、社会需求的满足所能接受的程度。长期取向的文化接受以持续的努力获得缓慢的回报,认为正义与邪恶是视情况而定的。相反,短期取向追求快速回报,正与恶有适用一切的划分准则。中国属于长期取向的文化,长期取向指数为118;美国属于短期取向国家,评分为22,远低于世界平均得分45分。
西方大多数国家为短期取向,追求事件的即时解决,所以在新闻报道中着重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且广泛全面。而像中国这样的典型长期取向的国家,在新闻报道中较少涉及原因分析,而注重精神支持。
对他人语言的转述是《卫报》常用的互文性手段,它可以“拉近作者与被转述人之间的距离,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立场,使读者自然接受文中企图传达的意识形态”。《卫报》的《中国一艘搭载450多人的长江游轮翻沉》中大量转述遇难者以及家属的抱怨内容,表达了他们对政府和相关负责机构的不满,从侧面达到了问责的效果。《环球时报》的《官方承诺调查“绝不隐瞒”》以及《情念逝者,泪洒长江》两篇报道中,均提及当地老百姓为遇难者和下落不明者进行的祈祷活动;报道《海军潜水员连夜标记船舱》提到“超过4000名民众和110艘舰艇参与到救援工作,不仅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队员、公安局,还包括当地政府和人民”,表现了长期取向的中国在面临灾难时倾向于靠自身的能力和意志来克服困难。
(六)自身放纵与约束
自身放纵与约束指的是社会对人基本需求与享乐欲望的允许程度,可以由自身放纵数值表示。自身放纵数值越大,说明社会对任自放纵的允许度越大,人们越不约束自身,在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时拥有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相反,自身放纵数值小的社会对人们有更多的道德约束,重视遵守秩序,人们在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时态度较为消极。美国的自身放纵指数为67,中国为22。
自身放纵程度的差异在中西方新闻报道中体现为,西方国家在灾难报道中会流露出较高的乐观程度,且西方国家注重言论自由,在新闻报道中会更加充分反映民众的看法和意见,允许他们质疑和批判。而中国“中庸”理念要求理性与情感的合一,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因此中国的灾难报道倾向于化解人们的恐惧、愤怒或悲伤之情,注重社会导向,主要发挥安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多采取“负面新闻正面报道”的方式。
《卫报》和《华盛顿邮报》等都表达了家属的不满。《环球时报》的报道落脚在社会群体如何与灾难做斗争、政府如何带领群众战胜灾难。如《情念逝者,泪洒长江》中多描述当地人民对遇难者的哀悼,如“当地居民为了表示哀悼,在车上都挂上了黄色丝带”;同时还有对救灾工作的详尽描述,如救援措施和进度,体现了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以营造积极的拟态环境。
新闻作为一种集客观性、纪实性和倾向性于一身的文体,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镜子。除了受到各国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的影响外,中西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对于塑造新闻报道风格却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中西方文化在权力距离、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女性化和男性化、不确定性规避、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放纵和克制等方面的差异,其新闻报道在主题和对象的侧重点及多样性、对人物和事件的态度和语气、报道形式等众多方面也有不同。英美灾难报道报道体现出平衡客观、关注个体、突出严重性与批评性、监督政府的总体特点,而中国灾难报道形成了人文关怀、精神鼓舞、重视和谐统一、关注集体和政府行动的特点。
“国际传播中的他国形象误读是普遍的,并由多种因素交织而成,同时也是双向的、不平衡的。”不可否认,西方媒体在对中国灾难事件的报道中存在偏见,即由心理因素导致的错误归因,但文化差异也导致了他们对中国屡见不鲜的“负面报道”:寻找矛盾和冲突、重视批评性和揭露性报道的传统新闻价值观,甚至是中国读者在解读西方媒体传统的讽刺与争论风格的报道时产生不适应而导致误读。因此,了解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传播中就显得十分重要,在理解双方价值观与新闻传统差异的基础上,传播者和接受者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文化偏见的影响,实现信息交流的最大化。跨文化的视角一方面为媒体提供了对外传播的策略:中国媒体在对外传播的平台上要考虑到外国受众的文化习惯,采取和面向国内不同的报道方式。例如,关注个人,提供个体故事的生动特写;力求深刻全面,采取批判而平衡的态度;更多地反映民众的态度和呼声;图文结合,体裁多样化,融入读者来信、评论等等。另一方面,跨文化视角给予国际新闻传播一个重要启示:开放、自由、平衡、多元的理念和态度是实现跨文化信息交流、构建平等的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的重要条件。
1.拓欣,梁润生.跨文化视域下中美灾难新闻报道的差异研究: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J].中国报业,2011 (6).
2.童之侠.英国《卫报》涉华报道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3).
3.孙丽娟.探析文化因素对中外灾难新闻报道的影响: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J].新闻传播,2009(4).
4.单波,刘学.信息公开:通向中西方理解与沟通的道路[J].对外传播,2008(7).
5.单波.浅议跨文化新闻传播[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2).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级本科生)
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