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视域下的汉诗英译
——以元稹的《行宫》英译为例

2016-04-12 04:11王红涛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行宫内特元稹

武 娜,王红涛

(河南工业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视域下的汉诗英译
——以元稹的《行宫》英译为例

武娜,王红涛

(河南工业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中国古诗语言含蓄凝练,蕴含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元素。在汉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如何翻译这些文化元素关乎翻译成败。巴斯内特提出文化翻译是诗歌翻译的核心,译者应在理解原诗的基础上充分展现其文化内涵及引申意义。基于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本文尝试以元稹的《行宫》英译为例,探索汉诗英译过程中的文化翻译。

文化;诗歌;翻译

诗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辉煌灿烂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因其语言含蓄凝练而充盈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气息。汉诗英译历来备受专家学者的关注,焦点常集中在诗歌翻译的可行性上。

翻译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苏珊·巴斯内特(2001)曾明确指出“翻译绝不是一个纯语言的行为,它深深根植于语言所处的文化之中”[1],特别是其对文化翻译的相关论述更是为汉诗英译的可行性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指导。本文尝试以唐代诗人元稹的《行宫》及其英译文为例,分析汉诗英译过程中的文化翻译——“种子移植”过程。

1 文献综述

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1965)在其作品《诗辩》中指出:“把诗人的作品由一种语言移入另一种语言,就像把紫罗兰投到坩埚中以验明其色彩和香味的原则,实在荒唐。紫罗兰必须由种子再次抽芽,否则不会开花——这都是巴别塔的诅咒惹的祸。”[2]该论断从浪漫主义诗人独特的视角出发,将诗歌比作富有生命力的紫罗兰,而诗歌翻译即是对紫罗兰的扼杀,极言诗歌不可译。美国学者苏珊·桑塔格(2011) 更是提出“反对阐释”的观点。在她看来,读者应该感受艺术作品的美,而不应该对其进行阐释或者分析[3]。这一论述更是与诗歌的可译性背道而驰。

中国学者也持有类似的看法,但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明代布衣诗人谢榛(1961)在其作品《四溟诗话》中提出“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4]。虽然这一说法进一步印证了诗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表明诗歌是可解可译的。朱光潜(1993)也认为“诗不能用另一套语言去解释”,“它是有生命的……欣赏一首诗就是再造一首诗”[5]。所谓译诗,就是再创造,即译者在充分理解和体会诗人真实情感的基础上对原诗进行创造性的解读,所以诗歌是可译的。

巴斯内特(2001)创造性地将诗歌翻译比作“种子移植”,并指出“虽然诗不能从一种语言移入另一种语言,但它可以移植在新的土壤播种,长出新的植物。译者的任务必然是决定并找到那颗种子并进行移植”。“种子移植”理论与中国学者的理论在本质上是相契合的,也进一步证明了诗歌的可译性。

2 理论基础

巴斯内特(2001)对文化翻译观进行过如下的描述:第一,翻译应该以文化作为单位,而不是停留在以前的语篇之上;第二,翻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译码——重组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交流的行为;第三,翻译不应局限于对原文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第四,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但说到底,这些原则和规范都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翻译就是满足文化的需要和一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

那么,巴斯内特提出的“种子”到底是什么呢?它又是如何在翻译过程中“移植”的呢?事实上,巴斯内特并没有明确给出“种子”的确切含义。何庆机(2005)认为它“并非一个固定的可以界定的普遍的东西”[6],陈丕(2012)认为“种子”主要表达一种“功能”或者“作用”。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既然翻译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那么“种子”肯定与文化因素相关。因为翻译过程既是文化内部的交流,也是文化之间的沟通,所以在此过程中,译者应基于文本根据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尽可能使译文文本在译文文化中发挥的功能或者作用与原文文本在原文文化中所发挥的功能或者作用等值。

当然,这也对译者特别是对诗歌进行翻译的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对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有机结合。内容上,译者应该注意诗歌的文本特征和超文本特征。前者指文本内的语言特征,如词汇、语法等的运用。后者指文本以外的语言特征,如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等。与前者相较,后者应该是影响翻译成败的重要因素。而在形式上,译者可以采取灵活的形式,切不可机械地照搬原诗的形式。

巴斯内特冲破传统翻译理念的藩篱,把文化视为翻译的单位,注重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转化并将文化的转换视为翻译的核心,无疑为汉诗英译提供了理论参考。因为汉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而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如何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文化因素翻译并传递出去至关重要。

基于此,本文尝试对唐代诗人元稹的《行宫》及其英译文(许渊冲,2010)进行分析[7],重点探索文化翻译在英译文中的体现。

3 文化翻译视域下的汉诗英译

《行宫》是中唐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语言凝练,含蓄地表现了唐玄宗昏庸误国的历史事实。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因素,如何将这些隐含的因素翻译成英语,或者转换成译入语读者可理解可接受的东西,才是翻译的重点和难点。

行宫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At an Old Palace

Deserted now the Imperial bowers

Save by some few poor lonely flowers....

One white-haired dame,

An Emperor’s flame,

Sits down and tells of bygone hours.

Herbert A. Giles 1923

The Ancient Traveling Palace

Empty and falling down is the ancient traveling palace.

The palace flowers put forth their red blooms in silent neglect.

Inside a white-haired palace woman

Idly mumbles of the glorious days Hsuan Tsung.

Soame Jenyns 1940

At an Old Palace

Deserted now Imperial bowers

For whom still redden palace flowers?

Some white-haired chambermaids at leisure

Talk of the late Emperor’s pleasure.

X. Y. Z. 1984

首先看三位对该诗题目的翻译,不难发现,Giles和许先生译法相同,均采用意译法把“行宫”译为了“an old palace”。而Jenyns则将其直译为“the ancient traveling palace”,其中似乎强调了宫殿的用途,即此宫殿是供皇帝“旅行、游玩”之用。但实际上,这里的“行宫”指的是东都洛阳的上阳宫,是皇帝在京城长安之外的宫殿。也就是说,此宫殿名为上阳宫,并非Jenyns所理解的“the traveling palace”。当然,无论直译也好,意译也罢,本无可厚非。但本文认为,这里采用意译法更符合古诗的文化翻译要求。

前两句“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是景物描写,极言上阳宫今非昔比。虽正值春好之时,红花绽放,上阳宫却寂寞冷清,无人游玩观赏,反而更添苍凉之感。那么如何将这种“寥落”之感呈现,就需要译者首先了解此诗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了。诗人生活在中唐时期,正值唐朝经历安史之乱不久,上阳宫的今昔变化可谓是唐朝国力兴衰的有力见证。如果简单地按照前两句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译,未免缺乏文化韵味。譬如Giles就使用了“deserted”,“poor lonely”来形容上阳宫的荒凉,红花的寂寞。而Jenyns则对应地译为“empty and falling down”和“silent neglect”。但是,许先生却独辟蹊径,将前两句译成了疑问句,一句“红花为谁艳?(For whom still redden palace flowers?)”将凄凉之意和盘托出,可谓妙笔生花。

后两句“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在前两句景物描写的基础上,从白发宫女的视角,诉说唐朝的兴衰,使人读来更添哀叹之情。因为这些宫女很可能已在此度过了几十个春秋,从红颜少女到今天的白发苍颜,她们亲眼见证了唐朝的兴衰变化。对比上面的译文,读者不难发现,三位对白头宫女的理解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Giles将其译为“One white-haired dame, An Emperor’s flame”。到底是一位宫女还是数位宫女,暂且不论,关键问题是这位“white-haired dame”真的是“Emperor’s flame”吗?这个问题还是值得商榷的。而Jenyns简单地将之译为了“a white-haired palace woman”。关于“闲坐”和“说”的翻译,无论是“sits down and tells”还是“idly mumbles”似乎都缺少文化韵味。相比较而言,许先生的译文“数位白发宫女,闲来谈论玄宗时的美好日子(Some white-haired chambermaids at leisure talk of the late Emperor’s pleasure)”,以乐写哀,用貌似悠闲实则深沉的语调将原诗的文化意境呈现给了读者,发人深思。

4 结论

苏珊·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指出文化翻译是诗歌翻译的核心,其“种子移植”理论更是为诗歌翻译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认为诗歌里面隐含的文化信息就是译者需要移植的“种子”,所以对文化的翻译就成了汉诗英译的关键所在。

基于上述理论和观点,本文尝试讨论了唐代诗人元稹《行宫》的三个英译本,发现三位译者对该诗的文化翻译还是存在差异的。相比较而言,本文认为许渊冲先生的译文更好地满足了文化翻译的需要。

[1]Bassnett, S. Transplanting the seed: Poetry and translation [A]. S. Bassnett & A. Lefevere (eds. ).ConstructingCultures:EssaysonLiteraryTranslation[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Shelley, P. B.TheDefenseofPoetry[M]. London: Ernest Benn, 1965.

[3]桑塔格. 反对阐释[M]. 程巍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4]谢榛. 四溟诗话[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5]朱光潜. 诗的意象与情趣[A]. 朱光潜全集:第9卷[C].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6]何庆机. 种子移植前后——巴斯内特文化翻译理论下的诗歌翻译理念与策略[A]. 清华大学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 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 北京:清华大学,2005.

[7]许渊冲. 中诗英韵探胜[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编辑:刘彩霞)

On Translating Chinese Poetry into E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ssnett’s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Taking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Yuan Zhen’sXinggongAs Examples

WU Na, WANG Hong-ta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1,China)

The language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is very implicit and concise, and contains a unique and rich cultural element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poetry into English, how to translate these cultural elements matters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the translation. Bassnett states that cultural translation is the core of poetry translation, and as a translator, one should fully demonstrat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implied meaning of the poetry on the basis of th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it. Basing on Bassnett’s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this paper is trying to probe into the cultural transl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poetry into English, taking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Yuan Zhen’sXinggongas examples.

culture; poetry; translation

2016-02-13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GH-620).

武娜(1978—),女,河南郑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

I046

A

2095-8978(2016)02-0079-03

猜你喜欢
行宫内特元稹
论元稹《行宫》的主题意蕴
从玛丽·安托瓦内特到乔乔·西瓦,蝴蝶结发饰意义惊人的历史
元稹:你不懂我的忧国忧民
基于《南巡盛典》版刻图像的清帝南巡行宫御苑空间格局探析*
共苦的爱
项城袁世凯行宫(故居)园林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
济南市百花洲泰山行宫遗址发掘简报
元稹与灯影牛肉
赵学敏书法作品元稹《鄂州寓馆严涧宅》
特内特:美国中情局局长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