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中赋之分类研究

2016-04-12 04:11张兴华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诗赋艺文志司马相如

张兴华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汉书·艺文志》中赋之分类研究

张兴华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汉书·艺文志》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志书目,有着极其重要的目录学价值,纵观其“七略”叙述与分类,便是一册有关目录的书目。本文结合前人观点以及《汉书·艺文志》的目录学价值,对其中的诗赋略之赋的分类进行探讨与研究,并作简要归纳。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赋的分类

1 诗赋略概述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第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它对后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后人继承并发展了班固的著录体系,将一代一代的书目整理并记录下来,对我国的书目保存起了重要的作用。班固后的《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都受其影响,著录了许多散佚的书目,是我国宝贵的文史资料。这些都是正史里的《艺文志》,皆导源于《汉书·艺文志》。除了正史,在《通志》、《文献通考》类史籍以及数量极大的地方志中,也都有《艺文志》类书目,这些都导源于《汉书·艺文志》。可见班固有首开先河、垂范后世之功[1]。

诗赋略作为《汉书·艺文志》中的一部分,体现了其著录特点。

诗赋略类有五个部分,首为屈原赋类,包括宋玉、贾谊、司马相如等凡二十家,三百六十一篇;次为陆贾赋类,包括枚皋、司马迁、扬雄等凡二十一家,二百七十四篇;再次为荀卿赋类,包括贾充、黄门书者假史王商、侍中徐博等凡二十五家,百三十六篇;第四为杂赋类,凡十二家,二百三十三篇;最后为歌诗类,凡二十八家,三百一十四篇。其大序曰:“凡诗赋百六家,千三百一十八篇。”表明了诗赋略所著录的全部内容。

诗赋略中只有大序而并无小序,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班固删去其小序。《汉书·艺文志》总序曰:

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復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今删其要,以备篇籍。[2]

班固既是继承刘歆《七略》,而如今在总序说“今删其要,以备篇籍”,可见这有可能是班固将其诗赋略中的小序删去,不过其余五略都未删去小序,为何要删去“诗赋略”中的小序?如果说是出于史志篇目与体制的考虑,那就更没有必要删去其小序,因为小序对所著录的篇目进行了说明与归纳,对后来的读者也有着引领的作用,可见这一观点是不成立的。第二种观点便是刘歆《七略》里并未给“诗赋略”作小序。由于刘歆《七略》已失传,现已无法考证,这种说法还有待商榷。

2 《汉书·艺文志》中赋的分类标准

我们看到诗赋略中的赋分为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和杂赋四类。关于这个分类,刘向、刘歆、班固都未作说明,其分类与排序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分类,我们并不知道它真正的原因。历代的研究者们对此进行了很多研究,他们大多是从内容与风格的角度立说,也有学者从作品品第的角度立说,颇有新意。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和相关文献,认为诗赋略中赋的分类应按照“侧隐古诗之义”和“讽喻之义”两个意义来进行分类,从而进一步证明作品品第说的观点。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大序中说:

春秋之后,周道渐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侧隐古诗之义。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俪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是以扬子悔之,曰:“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2]

从这大序中可以看出,班固认为辞赋源出于“古诗”。“贤人失志”而作赋,于是“诗三百”一变而为赋。说孙卿、屈原“皆作赋以风,咸有侧隐古诗之义”,同时也说汉赋发展有不良倾向,认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班固认为赋应有“侧隐古诗之义”,是因为诗有明言其志的作用,其大序中也提到“称诗以喻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讽喻之义”就更好理解了,当是作赋应重视内容,而不能过分重视形式。班固这样论述赋的特点,重在强调辞赋的讽谕作用。而扬雄所说的“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也是这个道理[3]。

这种分类标准在《汉书·王褒传》里也有体现。《汉书·王褒传》汉武帝曰:

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辟如女工有绮毅,音乐有郑卫,今世俗犹皆以此虞悦耳目,辞赋比之,尚有仁义风谕,鸟兽草木多闻之观,贤于倡优博弃远矣。[2]

这里说道,辞赋从好的方面来看当“与古诗同义”并且“尚有仁义风谕”,便是阐明了赋的“侧隐古诗之义”与“讽喻之义”。而班固谈及汉赋的分类标准时也说:“且夫道有夷隆,学有粗密。因时而建德者,不以远近易则。”这里所说的“道之夷隆”与“学之粗密”则是为了保证这一标准的贯彻执行,而不应以关系远近改变这一准则。

从以上论证中可以看出《汉书·艺文志》中对赋的分类当是从“侧隐古诗之义”和“讽谕之义”两个方面来衡量的。

3 屈原赋类、陆贾赋类以及孙卿赋类细论

3.1屈原赋类

班固在屈原赋之属中将屈原赋放在第一位,可见班固把屈原看得十分重要,以至于他的赋也被放在第一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后生皆效仿屈原之赋,所以屈原当是后生众家写赋之祖。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卷八十四载:“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4]可见屈原作为一个正面形象,是被班固肯定的。

又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4]从这里可以看出宋玉、唐勒是效仿屈原而作赋,所以班固将其所作之赋放在了屈原赋的后面。

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卷八十四载:“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4]此也就是贾谊的《吊屈原赋》。另外《楚辞》卷八说: “王褒作九怀,刘向作九叹,皆拟其文而哀平之死于忠。”[5]

从这两个部分来看,贾谊、王褒、刘向之赋皆有凭吊屈原之意。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他们不了解屈原,并没有读过屈原之赋,又怎么会同情其遭遇,钦佩其忠贞,哀叹其逝去,从而写下文章悼念屈原。所以贾谊、王褒、刘向之赋皆有可能受屈原之赋的影响,并吸收其作赋特点以及作赋风格。从以上论证来看,后生皆效仿屈原之赋这一说法是可信的,因此班固将这些人所作之赋皆归入屈原赋之属。屈原赋之属被列为第一品,其中包括唐勒赋、宋玉赋、贾谊赋、枚乘赋、司马相如赋、刘向赋、王褒赋等。

《楚辞》卷八《九辩章句》第八离骚曰:

屈原怀忠贞之性而被谗,邪伤君暗,蔽一作昧,国将危亡。乃援天地之数,列人形之要而作九歌。九章之颂,以讽谏怀王明已,所言与天地合度,可履而行也。宋玉者,屈原弟子也。怜惜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辨》,以述其志。至于汉兴,刘向、王褒之徒,咸悲其文,依而作词,故号为楚词,亦采其九以立义焉。[5]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宋玉“怜惜其师忠而放逐”而作《九辨》,以述其志。而刘向、王褒“咸悲其文,依而作词”,可知他们一方面继承了屈原之赋,另一方面又哀悼屈原,表现出正直、忠义的精神。班固将他们的赋列入屈原赋类中,正是看到了他们积极向上的思想。

《汉书·枚乘传》里说:“梁客皆善属辞赋,乘尤高。”[2]“梁客”,即严忌、邹阳、司马相如、枚乘等。这里说枚乘所写辞赋成就最高,可见班固对枚乘的评价是极高的,这也就是枚乘赋能入屈原赋类的原因。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逮黎庶;《小雅》讥小己之失,其流及伤。所以言虽外殊,其合德一也。相如虽多虚词滥说,然其要皆归之节俭,此与诗之讽谏何异?”[4]

司马迁评价为“《子虚》之事,《大人赋》说,靡丽多夸,然其指风谏,归于无为”,虽说司马相如所作之赋太过华丽,烂于辞藻,但其体现了讽喻之义,正符合班固对赋的分类标准,于是班固将其归入屈原赋类。

《汉书·艺文志》大序中曰:“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侧隐古诗之义。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俪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2]从这里可以看到屈原赋有“侧隐古诗之义”,那么效仿屈原赋的后人,他们所作之赋表现出的怜悯之情也当有这个特点。虽说孙卿之赋也有“侧隐古诗之义”,但终究是不能与屈原赋相提并论。宋玉、唐勒、枚乘、司马相如虽说“没其风谕之义”,但终究是大家,而且还受屈原的影响,为其打抱不平,悲愤楚怀王听信谗言。

另外刘勰认为:“观夫荀结隐语,事数自环;宋发巧谈,实始淫丽;枚乘《菟园》,举要以会新;相如《上林》,繁类以成艳;贾谊《鵩鸟》,致辨于情理;子渊《洞箫》,穷变于声貌;……子云《甘泉》,构深玮之风;……凡此十家,并辞赋之英杰也。”[6]

他把枚乘、司马相如、贾谊、王褒等人都列为“辞赋之英杰”,这正好解释了他们的赋作能入于屈赋之缘由。所以总的来说屈原赋类有“侧隐古诗之义”和“讽喻之义”,且都是赋作水平极高的大家,正是班固所推崇的,也恰好符合他的分类标准。

3.2 陆贾赋类

位于第二品的陆贾赋类,包括枚皋赋、朱建赋、严助赋、朱买臣赋、扬雄赋等。

《史记·陆贾传》云:“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4]陆贾口才好,善于辩论,又“居左右,常使诸侯”,可见他经常出谋划策,算是一个纵横家。在班固看来,纵横家终究不是“贤人”,不能做到“侧隐古诗之义”和“讽喻之义”,所以另起一家。

《汉书·枚皋传》曰:“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故所作少而善于皋。皋赋辞中自言为赋不如相如;又言为赋乃俳,见视如倡,自悔类倡也,故其赋有诋娸东方朔,又自诋娸。其文骫,曲随其事,皆得其意,颇诙笑,不甚闲靡,凡可读者百二十篇,其尤嫚戏不可读者尚数十篇。”[2]枚皋自认为自己的赋不如司马相如,而且所作之赋大抵也“曲随其事,皆得其意,颇诙笑,不甚闲靡”,可见他的赋多为侈俪闳衍之词,没其讽谕之义,所以不能归入屈原赋类,而放入了陆贾赋类。

《汉书·地理志》云:“吴有严助、朱买臣贵显汉朝,文辞并发。故世传楚词,其失巧而少信。”[2]

严助、朱买臣贵显汉朝,不算得“贤人”,终究是与陆贾一样,算是纵横家。而严、朱之赋“文辞并发”,可见“词必丽巧”;“巧而少信”说明“义非明雅”,这没有符合班固的分类标准。所以,严助、朱买臣二人之赋就只好入于《陆贾赋》之属[7]。

《汉书·扬雄传》载:“雄以为赋者,将以风也,必推类而言,极丽靡之辞,阂侈拒衍,竞于使人不能加也,既乃归之于正,然览者已过矣。”[2]

可见扬雄之赋辞藻华丽,多为侈俪闳衍之词,没其讽喻之义,也并没有“侧隐古诗之义”。《汉书·艺文志》大序中说:“是以扬子悔之,曰:‘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2]扬雄虽然看到了辞赋应有讽喻作用,但是终究是不能与屈原赋类相提并论。杨雄赋以模拟司马相如赋闻名,却不能与司马相如赋归入同一类中,大概便是在“丽靡”与“讽劝”方面较之原作逊色一筹,所以只好列入陆贾赋类。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陆贾赋类大多是纵横策士所为,多为侈俪闳衍之词,没其讽喻之义,所以低屈原赋类一等,被列入第二品。

3.3孙卿赋类

孙卿赋排在第三位,孙卿也就是荀子。荀卿赋以下二十五家,其书皆亡,可旁证者只有荀子《赋篇》一篇。荀卿赋十篇,多已不可见,从他留下的《礼》《知》《云》《蚕》《箴》几篇赋作看,以当时论赋之标准,“道隆学密”和“丽词雅义”来衡量,的确算不上上乘。另外孙卿赋类既没有体现“侧隐古诗之义”,也没有没其“讽喻之义”,所以他不能归入屈原赋类或者陆贾赋类。不过荀子为儒家的集大成者,又为赋家之祖,首创之功,自不可没,所以班固为他另起一家更为合适。

至于杂赋,便没有什么可质疑的。从名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些赋类型多样,特点不一,比较杂乱。姚振宗说:“论孙卿赋类说此二十五家大抵赋类之纤小者。观孙卿礼、知、云、蚕、箴五赋,其体类从可知矣。故区为第三篇。论客主赋类说此十二家大抵尤其纤小者,故其大篇标曰大杂赋,而成相辞、隐书置之末简,其例亦可从知矣。”[8]

所以班固将其放在最后,可见它的纤小之处。

《汉书·艺文志》中关于赋的分类是按照西汉时期人们对赋类的评判标准而划分的等级,屈原赋之属为上品,陆贾赋之属为中品,荀卿赋之属为下品。而杂赋一类更在其次。其划分的依据是扬雄所说的“丽”与“则”,班固所说的“道之隆夷,学之疏密”。最重要的还是辞赋的“侧隐古诗之义”和“讽喻之义”这两个衡量标准。[9]

《艺文志》作为《汉书》的一部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志书目,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国家藏书目录。它奠定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10]。笔者认为要读懂《汉书·艺文志》,就要学会“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不管是本文所提到的“诗赋略”这一部分,还是其他部分都应该是研究者们认真仔细钻研的。只有当我们以学术的头脑、敏捷的思维去看待问题,知识才会源源不断得到创新,经典才能被更好地认识。

[1]郭明志.学术之宗,明道之要——论《汉书·艺文志》的目录学价值[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11(6):58-63.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王晓庆.《汉书·艺文志》诗赋略文献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3.

[5]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7]尹海江.《汉书·艺文志》体例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

[8]沈晓宇.论姚振宗的《汉书·艺文志》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1.

[9]陈刚.《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赋之分类研究述略[J].文献季刊,2011,4(2):44-49.

[10]杨鸿飞.《汉书·艺文志》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13(31):29-31.

(编辑:刘彩霞)

The Research of the Fu’s Classification in Han Shu Yi Wen Zhi

ZHANG Xing-hua

(College of Literature,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8,China)

HanShuYiWenZhiis a history annals bibliography at the earliest in our country.It has extremely important bibliography value. Making a comprehensive survey,which narr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QiLueis a copy booklist about catalogue.The article combines some viewpoints of predecessors with bibliography value ofHanShuYiWenZhito carry on the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about its classification of “Fu”and makes a brief summary.

HanShuYiWenZhi;the statement of Poetry and Fu; the classification of Fu

2015-12-20

张兴华(1990—)女,四川宜宾人,硕士研究生.

I269.6

A

2095-8978(2016)02-0075-04

猜你喜欢
诗赋艺文志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明史·艺文志》史部地理类订误十一则
“诗赋不必寓教训”与“文学的自觉”关系讨论
熊亨瀚:用忠诚血写信仰的诗赋
新时代“弄潮儿精神”全国诗赋征集大赛启事
钓得「金龟女」
《南明史·艺文志》经部著录标准商榷
《汉书·艺文志》“辑而论篹”句释说——“论语”二字话
司马相如,只为帝王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