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德课堂有效追问的技巧

2016-04-12 02:59广州市越秀区水荫路小学钟顺柳
师道(教研) 2016年3期
关键词:清洁工品德客人

文/广州市越秀区水荫路小学 钟顺柳



浅谈品德课堂有效追问的技巧

文/广州市越秀区水荫路小学钟顺柳

开展品德课,有助于师生相互交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增进师生感情,让学生拥有更高尚的品德。教师要有目的性地创设情境,这些情境须包含学生要完成的任务或者需要回答的问题,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之。

一、在模糊处追问──“黑云翻墨未遮山”

叶澜老师曾把课堂比喻成旅程,不知前路是何方,但我们要勇敢向前,因为可能有意想不到的道路和无与伦比的美丽风景在等着你,这种意外的惊喜,比沿着固定线路前行更加让人心跳。我们在品德教学时,会发现有些同学因为思维定势,出现不少不正确的思想观念,这些孩子竟然对自己的错误无动于衷。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们应该更有耐心一些,切记过多的去斥责他们。例如对“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这一部分进行解读时,谈到清洁工的职业时,有学生就认为清洁工工作辛苦,而且又脏,是一个不好的职业,甚至流露出看不起清洁工的思想。课堂上,老师可以抓住时机,及时的提出问题,像“同学们觉得是否可以让清洁工这一行业从360行中出列呢?”。接下来让同学发挥想象,设想一下没有清洁工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最后让同学们积极探讨,如何让清洁工得到每个人的尊重,这一行业成为热门行业?经过这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学生会意识到言行的失误,会深深知道我们离不开那些为人民服务的劳动者,哪怕是清洁工,深切体会劳动者们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并且还可以看到清洁工行业的大好未来。在最后说理想时,还树立了做“新型清洁工”的理想。

若将有效追问认为是教学人员的最基本的能力,有技巧的提问就可以为整个课题画龙点睛,点石成金。在讲授《地球真美丽》——《共同的家园》这一章节“不同的环境,不一样的生活”这一板块时,课件展示至一位男子穿着英国苏格兰短裙的图片,有同学在座位上指指点点,窃窃私笑。教师乘机发问:同学们是不是觉得图片中这个苏格兰男人打扮得不伦不类?难道短裙仅仅是女装吗?正当学生思考之时,再追加一个深问:当我们邀请的客人是英国人,他带着礼物来做客时,我们如果按照中国人尊重客人的习惯把礼物搁置起来而不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并热情赞扬的话,会使这位英国客人非常郁闷,认为你不尊重他,因为英国的习惯是主人常常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大加赞扬以表示自己对客人和礼物的喜欢,对此你有没有感觉心灵的震动?苏格兰的男人大都穿短裙,知道了这一点你是不是觉得一点都不可笑了啊?学生对这些异国风情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懂了各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我们应当尊重异域习惯。通过这样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学生受益匪浅。在课堂上,教师不断地对学生提问,激起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在这些问题的不断熏陶之下,孩子们的特点才能充分发扬。

二、在激情处追问──“一石激起千层浪”

“情动于衷而形于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必须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途径,只有让学生在内心里对道德人物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情感认同感,才会去模仿,从而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如教学《可爱的祖国》(北师大版五上)一课的“我们生息的国土”这一板块中,学生是否了解我国幅员辽阔,是否会产生为祖国感到自豪,情感是否能受到冲击,心灵是否能受到震撼,决定了这节课的成败。教师指着地图挨个的问着学生们中国的地形想什么样子的形状,这个问题一下激起了大家的兴致,答案各种各样,觉得像爱心,也有觉得像玻璃杯,有的说是一只“公鸡”,正在大家说得激情之处时,我追问:“有谁知道这只大公鸡有多大吗?”,这下大家激动地猜起来,在练习本上写下自己猜的数据,接着我根据教参资料库提供的祖国南北、东西长度,让学生计算一下,以4km/h的速度,这样的距离应该走多久以及需要的天数。假如学校面积为10000m2,计算多少个学校的面积才能等于祖国的面积。将两者进行对比之后问学生:“祖国大吗?”并再次追问,让学生理解我国的疆土辽阔并产生由衷的自豪感。

三、在意外处追问——“投石击破水中天”

《品德与生活(社会)》拥有很多的特点,它不仅涵盖广泛,同时也贴近生活,很开放,所以说是一个逐渐成长丰富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学科。特别是在对小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孩子们生活经验匮乏,认知有限,道德观尚未形成,以及一些突发事件的影响,致使课堂上意外频发。在教学《人们的职业和劳动》(北师大版三上)一课时,有个女同学不小心把手挂破了点皮,渗出血来,同桌同学看见了,举手报告老师,老师发现是小伤,及时给她处理了一下,这时,老师感觉这个突发状况可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就问受伤的女孩疼不疼,然后又问其他同学假设该同学的伤口止不住血该如何处理,学生们都说应该交由医生处理,老师又问同学,如果是内出血应该怎么处理,“需要拨打120向医院求助?”同学们回答,老师追问:“120电话需要谁来接?”“有谁通知救护车”“救护车有需要谁来驾驶?这一系列的问答可以清晰的看出,学生们意识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印象,同时这些问题让孩子们深刻的意识到在生活中有哪些可以为我们提供帮助的人,就这样,一场突发的意外变成了讲课的素材追问要有层次,层层递进,以问促思,以问促情、以情感人。如教学《认识我自己》(北师大版一上)“我们长大了”这一板块时,我问学生做错事情后怎么办,学生说:“我要装生病。”我很惊讶,就追问他:“能告诉我原因吗?”他回答说:“因为只有病了,我爹才不会呵斥我~”我接着问他:“为什么只有你得病,爸爸妈妈就不会责怪你了?”(因为心疼)“爸爸妈妈在你生病时,心情会怎样?”(着急)“你忍心让爸爸妈妈着急吗?”“爸爸妈妈发现你是在撒谎,又会有什么感觉?”“……”在一开始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追问效果往往会很好。反之,如果一开始就表示怀疑:“你这么做合适吗?”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了。按他的理解水平当然是合适的,否则他就不会提出来了。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清洁工品德客人
给人看病的“清洁工”
小客人
忙碌的清洁工
做一个好客人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被蛇咬的客人
环境清洁工
不常见的客人
海港清洁工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