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希望的高考改革

2016-04-12 01:22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6年6期
关键词:邻水应试学子

看得见希望的高考改革

六月是高考月,是中国父母牵肠挂肚的一月。而家长们又在呼唤教育公平。

诚然,教育资源确有分配不公的地方。但是,从5月中旬23个省市公布的高考改革公布方案来看,未来中国教育的考试生态,将会渐渐走向理性和公平。在这些省份中,文理不分科,外语“一年两考”正成为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和海南均提出,将合并录取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其中上海2016年起开始施行,海南晚一年施行。对此,中国教科院研究员、本刊作者储朝晖先生表示,今后不光本科第二批、第三批要进行合并,专科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也该进行合并,“把大学人为分等级本身就有问题。把学校划分等级,实际上,就是把人划分等级”。

储先生进一步认为,“从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应该完全取消录取批次,让学校和学生有更大的双向选择空间。”

考试的绝对公平并不可能,在中国运行和修正1300多年的科举应试,也常常漏洞百出,以南北差异为例:

宋以后,中华文明衣冠南渡,南方文教发达,社会安稳,是读书人的乐土,也出现了不谙世事、一心求取功名的“学霸”和“考霸”。尤以江浙、福建、江西为甚。在这些地方,有的学子即使考中了进士,一入官场,面临经世致用,也会出现诸多问题。

相对而言,北方学子不长于考试,并不意味着北方人不长于经世致用。大学士杨士奇认为:“长大之器,俱出北方,南人虽有才华,多轻浮”。因此,明清两朝,朝廷划定考区,以限制南方考取进士的人数,而兼顾西部和北方学子,也不失为一种变通。

应试教育之弊,是家长和媒体的日常谈资。前些年,《中国新闻周刊》评论称:“全民化的应试制度,不是人文主义教育的良性后果,而是后工业时代的思维标记,考试成为政治修辞的技巧训练,某些教科书概念错误,知识滞后,却被奉为学术圭臬,成为考试的唯一标准答案……”

既然应试教育有一项标准化的操作程序,中国人总是会找到办法,找到捷径。从饱受争议的衡水中学,到遍地开花的“毛坦厂中学模式”。

现在,本刊记者又走进汝阳县圣陶学校。这里的教学改革,从幼儿园、小学到高中,一以贯之、千方百计地对应着现行的高考模式。诸如,这里不上语文课,但学子的语文考试却并不落后,个中深意,令人玩味不尽。

在这里,每天来自全国各地参访的校长、教师达数百人,各人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即便本刊采访组的记者,也呈现出了不一样的观点。

汝阳是河南的一个县,县级的区域教育生态,往往更能全面反映出中国的教育生态。

因此,本刊记者选择了川东的一个县——邻水。

为什么是邻水?并不是因为邻水的高考成绩20多年领先于广安市,而在于邻水县一直以来“三教并举”,从县城到乡村,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均呈现出我们希望看到的突破。

本刊主编 文迪

猜你喜欢
邻水应试学子
2021年高考《选修3—4》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
我是小书迷
体育课“大翻身”须警惕陷入“应试”误区
杏林组曲·学子赋
国画工笔:邻水;秋趣
到邻水去(组章选三)
分析磁场应试中的四个易错点
邻水,邻水(三章)
今朝学子喜登攀
应试写作的文化视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