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校需要顺应教师心理特征

2016-04-12 00:17深圳市大鹏第二小学麦宗健
师道(教研) 2016年6期
关键词:奖惩制度积极性目标

文/深圳市大鹏第二小学  麦宗健

管理学校需要顺应教师心理特征

文/深圳市大鹏第二小学麦宗健

学校管理因素储多,校长在办学过程中处于管理系统的核心、主导地位、决策地位,校长的思想作风、行为在学校中影响全局。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

一、目标激励,组织教师参与管理,达到心理认同

目标是学校管理首要问题,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确立鼓舞人心而切实可行的管理目标,是衡量办学水平的一个标志,也是调动积极性的前提。正确的管理目标,就是统一的、明确的,且为广大教师认可而经过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目标。管理目标的确定需要组织广大教师参与并通过审议,要把长远管理目标与近期管理目标相结合,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相容纳,目标管理的梯度要依据学校实际,一个目标达到另一级目标好像在眼前,一抓即得,大目标距离在日益缩短,教师的积极性与日俱增,日益高涨。那么如何将领导决策内化为教师的实际行动,这就要积极组织教师参与管理,增强参政、议政意识,充分让教师为学校工作提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要把学校决策变成大家意见的集中体现,要把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变成教师参与管理的责任感、义务感、认同感和实施目标的动力,从而使教师对学校管理产生心理的认同。

二、情感激励,尊重和满足教师的需要,达到情感上共鸣

情感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方法之一,要使学校管理与教师情感产生共鸣,则需要从尊重和满足教师的需要出发来沟通,而不应该有 “一尺两标”。教师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有生理的,又有社会的;既有生活的,又有业务的。按马斯洛的现实和人的生存本能来讲,则应先从生活方面主动关心教师疾苦,要把教师的困难当成学校困难,既要真诚对待每位教师,也要严格要求每位教师,且忌迁就和纵容,摆架子,拉官腔。

教师的需要中最敏感的、最强烈的是要求得到尊重,尤其是受到领导的尊重。教师的动力是巨大的,积极性是高的,因而学校管理者,要善解人意,对工作认真、事业心强、政治上要求进步的教师给予物质鼓励、精神鼓励,还要为他们牵线搭桥,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和骨干作用。对业务需要进修,有远大理想和抱负教师,态度上要积极支持,为他们创造条件,把外出学习等机会留给他们。当然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人人都得到满足是不可能的,因而在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引导教师们正确地对待需要,自觉加以调节,有效促进教师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三、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达到心理相容

创设良好的环境对教师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校风、和谐的人际关系一旦形成,对那些不符合它的环境气氛的心理和行动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强制”他们与学校环境相适应。这种个体在集体环境中受到无形压力作用,首先在外表上表现顺从,进而在情感上接受,最后在信念上自觉地与环境气氛达成一致的指向。这里良好环境对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起了保证作用,对教师具在内在的激励作用。基于这一点,在教师中开展爱岗敬业的教育活动及讲政治扬师德,树形象争奉献等活动,创造正确的輿论导向,使教师自觉维护集体荣誉,自觉维护集体利益,为搞好学校工作,在心理上凝聚成一种内在的向心力。

人际关系是否协调对提高教师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担任不同工作任务,人与人之间在认识上、能力上、情感上差异种种,难免产生各种矛盾,这些矛盾不少是工作中的,这是自然的。在学校管理中,主要是是领导与教师之间心理相容的问题,进而我们在工作要以民主作风、求实精神去影响教师,尽可能得到教师的帮助和理解。其次,要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千方百计保护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布置工作时,设身处地地为教师着想,经常进行心理上的 “位置互换 “,再就是利用谈话交友的形式,培养情感基础。

四、制定奖惩制度,进行工作考核,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

奖励可以使教师获得自尊和荣誉需要的满足,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气氛,促成教师积极向上,干劲十足的心理定势,使大家意向一致。学校奖惩制度的设置既要合乎实际,又要具有全面性、科学性,要使教师能 “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感受到刺激,诱发动力,也要使教师从奖惩制度中体会是非行为,既要有前车之鉴,又要防患于未然,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定势。合理把握教师心理特点,有利于科学管理学校,能大大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同时更能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日益提高。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奖惩制度积极性目标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论高效发挥奖惩制度的积极作用
浅谈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
清代官吏制度及其实施之得失辨正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