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被打死,父母才知道他在学校“几乎天天挨打”,怎么发现孩子被欺凌?
4月23日,山西运城绛县卫庄镇下村,一位名叫张超凡的15岁少年在网吧被6名同学殴打长达四小时后死亡,4小时中无人阻拦、报警。而张超凡的妈妈在儿子去世后才知道他在学校竟然“几乎天天被打”。
NVEEE(National Voices for Equality Education and Enlightenment)的数据显示∶
1.平均每7分钟就有一个孩子被欺凌。欺凌发生时,只有4%的情况有大人介入帮助,11%有同龄人介入,高达85%的情况没有人出面劝阻和帮助。
2.据估计,每天有16万孩子因害怕被其他学生攻击和恐吓而不敢上学。(数据来源∶美国教育协会)
3.美国的学校大约有210万校园欺凌者和270万受害者。(数据来源∶校园安全中心)
4.受欺凌的学生更易出现焦虑情绪,自尊更易受挫,一生中需要的心理治疗服务也更多。
校园欺凌特点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在中国,也有相关组织对校园欺凌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发现,校园欺凌呈现出低龄化、群体化、反复性的特点。
当你的孩子出现以下不寻常的表现时,一定要注意∶
1.不愿意上学了
如果平时很乖巧、总是准时上学的孩子忽然出现无端逃学、装病请假的现象,家长们可要注意了,有可能不是因为孩子厌学、不想上学,而是在学校被人排挤、欺负。
2.个人物品丢失或者损失
如果孩子的鞋子、文具、衣物等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者破损,家长要留心。
3.身体伤痕
身体出现伤痕是最直观的信号,如果孩子身体表面无缘无故出现淤伤、抓伤等人为伤痕,有可能是遭遇过暴力伤害。
4.睡眠出现问题或者沮丧、沉默寡言
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遇暴力侵害时可能出现的表现。
5.上厕所习惯改变
孩子非要回家才上厕所?学校厕所很可能已经成为他在学校受到伤害的暴力场所。
6.自尊心受挫
如果孩子经常回到家都带着伤心、沮丧情绪,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诽谤等精神方面的伤害。遭遇校园暴力的孩子,可能会变得很依赖家长,并且变得孤僻、怕生,而且显得很没有自信。
7.自我伤害倾向
受到校园暴力侵害的孩子,很可能会出现自我伤害或自虐的倾向。孩子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甚至是自杀行为,家长都要予以高度重视。
要发现孩子在学校是不是受到欺凌的信号有很多,远远不止这些,关键在于家长要和孩子、老师多沟通,仔细观察,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这些信号,才能真正做到“察言观色”。
很多家长得知孩子被欺负了,反应往往是两极的,有的家长震怒,立刻带着孩子去找欺负人的同学“算账”,也有家长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和孩子一起忍气吞声,其实这两种都不是科学对待校园欺凌的态度和方法。
冷静倾听,客观分析
孩子被欺负,作为家长最困难的一件事就是客观冷静分析问题。为了不犯错误,大人要冷静倾听,客观分析。不能掺杂过多个人感情,不能越界。
不要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有的家长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心态,告诉孩子“你太敏感了”。记住,这不是让孩子独自面对的时候,被欺负后,你的孩子需要比恶霸更强势的人保护自己。
与孩子多交流,表达关心
“过去医院基本是惯性发展,医院各项目标是在原来基础上做增量,比较粗放。我们觉得这样的观念不能使医院可持续、良性地发展,所以就启动了目标管理。”谈及2015年启动的这项改革,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施秉银如是说。
家长可以与你的孩子交流自己的经历,并表达对你的孩子的关心∶“听到你的遭遇我真的很难过。爸爸妈妈会在你身边支持你的。”与你的孩子对话时尽量营造和睦的氛围。
不要责怪你的孩子
不要说∶“你肯定是做了些什么别人才捉弄你!”责备你的孩子只会让他闭嘴不谈从而导致更大的伤害。
与你的孩子想对策而不是帮你的孩子解决
你可能很生气,想立马帮你的孩子解决问题,但从长远来说,这对你的孩子并不好。这不仅让恶霸觉得你的孩子软弱无能,也会让你的孩子觉得自己软弱无能。
① 给孩子的穿戴和学习用品要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② 告诉孩子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③ 告诉孩子上下学和活动时尽可能结伴而行;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按时回家。
④ 让孩子参加自卫训练。
⑤ 如果遇到校园欺凌,首先可以大声警告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这样做一是引起周围人注意,而是震慑欺凌者。
⑥ 如果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尽可能拖延时间。在公共场合可向路人呼救求助,避免被带到封闭场所。
⑦ 告诉孩子一旦受到暴力不要沉默,也不要以暴制暴,要用法律方式解决问题。
⑧ 事情发生后,父母有必要保持冷静,把情况告诉孩子的老师、咨询员、园长或校长。严重的暴力行为应以法律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实习编辑 | 田立鹏
编 辑 | 杜润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