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村 嬗 变

2016-04-12 06:02徐晋芳徐军利
支部建设 2016年7期
关键词:住宅楼班子党员

□ 徐晋芳 徐军利

史 村 嬗 变

□ 徐晋芳 徐军利

编者按:史村嬗变,带给了人们深刻的启示。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党支部。党支部不强,好村也会走下坡路;党支部坚强,工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加强党组织的建设,是重中之重,核心的核心。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乱并不可怕,怕的是治乱抓不住要领。乡村治理,关键在于增强领导班子的战斗力。班子廉洁、务实、负责,处处为大局着想,真心为群众办事,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

泽州县下村镇史村,曾经的太行明珠、经济强村、文明之星。然而,自2014年10月起,该村却进入“多事之秋”——村民们因住宅楼集资款被挤占挪用、幼儿教育问题得不到解决、老年人无活动场所、公车私用、财务管理混乱等多次到市、县集体上访,未富先衰、未富先负的乱相引发人们对“秋之惑”的不舍追问。

2015年下半年,史村经过一系列的民心“普查”、问题“起底”、“黑洞”丈量、“顽疾”医治、“惰政”问责等,“人民至上”的理念不断续写为发展的新篇章;从生存到发展,从物质到精神,从福利到权利,“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蓝图不断被镌刻在通向中国梦的里程碑上。

半年,弹指一挥间。一个让当地党委政府提起来头疼、叫群众想起来发愁的乱摊子,从大乱到大治,从民心离散到民心重聚,从矛盾丛生到浴火重生。

深挖“乱根”:监管不力 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

“党支部换届前,村干部只为自己谋福利,村里的大事小事都不管,全村人心涣散,老百姓怨声载道。换届后,大事小事抓得紧,赢得了老百姓的好感。”史村老党员李文政谈起村里这半年的变化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史村位于泽州县西部的长河岸畔,改革开放以来,该村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和毗邻晋煤集团成庄矿的优越地理条件,先后建起砖厂、水泥厂、面粉厂、型煤厂等多个企业,在晋城市率先达小康,还被评为全省“创建安全乡村示范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8年底,当时的一位创业“能人”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先后建起“绿之丰”农业产业园、昊远工贸公司、达鑫金属网厂等5个企业。但随着社会上流行的“一切向钱看”的说法渗入人心,对能人“重经济、轻党务”,村务工作简单化过度包容,该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逐渐弱化,各项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甚至逐渐演变为村委会主任“一言堂”,集体资金逃避监管,随意支配,特别是因企业扩张挤占挪用村民集资款上千万元,引发群众集体上访,成为“出名挂号”的上访村。

2015年,省委巡视五组的同志多次深入下村镇和史村,与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座谈,为整顿治理指明了方向。市、县领导也多次深入史村调研走访。同年5月中旬,泽州县委迅速组织了专项整治工作组进驻史村,开展全方位走访调查,累计发放调查问卷920份,920走访党员群众380余人,召开6次座谈会,设立意见箱,梳理出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内财务管理混乱、权力滥用、公共设施投入不足等林林总总188个问题。

从走访调查情况来看,史村之乱,根本在于公权力运行出了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党支部不作为,宗旨意识淡化。全村2800余人,其中适龄入园幼儿113300余人,但村中无幼儿园;60岁以上的老人近4000人,日常活动挤在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几间平房里;村中古庙为元代建筑,亟需修缮;舞台也年久失修却迟迟未动工,村委办公楼却装修豪华。二是滥用权力,缺乏监管。该村共5个企业,在上项目工程中,挪用群众上千万元集资房款,造成先建的1~4号住宅楼交不了工,后规划建设的5号住宅楼投资无着落。三是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多年来,该村45户党员、干部占用集体土地和房屋各自开展贸易经营,应缴费用却占多缴少。全村99辆公车,私用成风,浪费严重。四是常态化管理不到位。村里农网改造、基础设施改善不到位,幼儿教育、老人日间照料、村容村貌和财务管理等漏洞百出。

在清理整顿中,工作组还发现:史村共733名党员,年龄在55岁以上的有40人,占54.8%;35岁以下的仅15人,占20.5%,年龄结构明显偏大。73名党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10人,高中文化15人,初中以下48人,文化层次明显偏低,使得党员吸收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能力较低,“双带”能力不强。党组织生活徒有形式,致使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淡化,党支部的整体战斗力不强。

县委领导多次深入史村,推进整改工作

治“乱”之策:建班子 抓发展 促和谐

按照省委巡视五组的要求,县纪委先期介入,对群众反映史村原村委会主任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彻查。通过初核、立案调查、实行“双规”、移送司法机关刑事拘留,2015年6月30日,案件进入审理阶段。工作组进驻史村后,清查登记了“三资”状况,严格审计了村办企业财务和收支情况,对45户党员、干部占用集体土地和房屋而未与村委签订租赁合同予以清查,对失职渎职责任人启动问责程序。同时,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健全班子夯基础——经下村镇党委提名,6月29629日,史村第一届党总支成功选举产生。政治素质高、党性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下村镇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常斌毅同志全票当选为史村党总支书记,优秀大学生村干部董泽斌同志全票当选为党总支副书记。随后,选举产生了3个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党总支在党员中开展了“我为史村献一策”“我为党旗添光彩”活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43次,义务劳动186次,收集发展对策27条,全体党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完善机制赢民心——在县委专项整治工作组的指导下,该村换届后,建立健全党组织“三会一课”等2233项制度,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等111项制度,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跟踪督查等1111项工作制度,有效解决了“一言堂”问题。“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史村的新班子要求,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该村还建立干部轮流坐班制度、周一例会制度、早上签到制度和两委班子成员值班制,建立健全13项13集体资产资金管理制度,健全共青团、民兵、妇联、治保、民调等村级组织机构,确保党组织24小时不失联,保证了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惠民工程遂民意——在新班子带领下,2015年6月18日,该村1—4号住宅楼全部竣工,分配到户185户。随后,又投资160万元,绿化、亮化住宅小区,建成2处健身广场和1处群众办喜事的大厅。同时,根据群众意愿,一方面退还了部分村民(不要住宅楼者)的房款;另一方面,对55号住宅楼完成招标,于2015年底开工建设。投资43万元,将原村委办公楼改建为村办幼儿园,公开招聘了8名幼儿教师,使113377名适龄幼儿全部入园。投资33万元,将原老年活动中心改建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开设了活动室、图书室、休息室、餐厅,重阳节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100元福利,为10名伤残工人补发了8844元伤残补助金。调整充实了环卫队伍,清除了道旁垃圾,加强墙体立面卫生整治,定时集中清运村内垃圾,规范了农贸市场等经营场所的日常管理。

经济提速促发展——集中力量开展了三资整顿工作。规范村办昊远工贸公司生产经营合同,成功对外承包经营,年承包费18万元;把“绿之丰”农业园区收归村集体经营,以每年50万元价格公开对外承包;积极与晋煤集团成庄矿沟通,扩大村办达鑫金属网厂加工任务。村委原有的9辆公车,1辆皮卡车过户到村办达鑫公司用于拓展业务,2辆车冲抵住宅楼部分建设款,剩余6辆经资产评估,公开拍卖,净增值3.9955万元。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史村的嬗变再次印证了这一论断。半年来,为了融洽干群关系,泽州县委书记赵新年多次到村里和干部、群众促膝长谈,了解百姓期盼。为了用最快的速度解决矛盾,新上任的两委班子成员一户一户登门拜访,一项一项把脉问诊,边给群众算经济账、发展账、得失账,边扑下身子带领大伙儿整治村容、堵塞漏洞、扩大集体经济规模……全村人拍手称快。

治“乱”启示:巩固基层组织 提升治理能力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莫先于察其疾苦。赵新年说:“史村问题的本质是法治不彰,少数人把一个村闹得乌烟瘴气,群众眼睁睁瞅着这些坏人长期得不到惩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乡村治理,关键在于提高领导班子的战斗力。班子廉洁、务实、负责,处处为大局着想,真心为群众办事,就能赢得群众的信任,群众的心自然就归属了村‘两委’这个核心,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

抚今追昔,探寻史村由乱到治的轨迹,我们得到诸多启示。

启示之一:富民强村,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支部看‘班长’”。村党支部肩负着带领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业发展的重担,必须选好“班长”,配强班子。村两委班子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启示之二:富民强村,要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农村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往往就由于事情刚开始时无人管,“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群众的怨气得不到宣泄,小问题酿成大祸端。基层党组织要及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定期排查、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确保民意诉求渠道真正畅通。

启示之三:富民强村,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方式方法是否得当,行动是否到位,是做好新时期下群众工作的关键。“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党员干部要尊重群众、关心群众,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入手,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让群众心里无怨气、多正气、少邪气,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笔者手记:史村新一届两委班子成立以来,一笔笔账务日清月结,并实行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监督。与此同时,幼儿“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村民们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全村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笔者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近年来,乡村权力失控、治理失序的问题并不鲜见,史村的案例并不特别。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严肃处理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坚决查处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当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乡村治理也应该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史村的乱局虽已结束,但未来治理和发展新局才刚刚开启。愿这方山水荡去尘埃,迎着和煦的阳光,花团锦簇,春色满园。

(责编:郭宁虎)

猜你喜欢
住宅楼班子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某住宅楼的混凝土点状爆裂原因分析
住宅楼钢筋结算特点分析
党员之家
白云不再“空悠悠”——白云村“两委”班子的“自我激励”
巴基斯坦塌楼埋了数十人
新班子 新作为 新形象
组织志 四任班子“接力史”——干部始终“钉”在领头蹚路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