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全力配合
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
本刊讯(通讯员熊彬)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配合推进全市公务员用车制度改革工作。
该局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负责起草《南宁市本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司勤人员安置实施办法》,明确参改的司勤人员范围:在南宁市直、开发区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中从事驾驶、维修等工作的人员,即使用编制(后勤服务人员控制数)的“老人老办法”和“新人新办法”司勤人员。在司勤人员安置分流中突出:谁管理谁负责、竞聘择优上岗和保障司勤人员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特别要做好工作年限长、年龄较大的司勤人员安置工作。对司勤人员分流安置提出:竞聘上岗、内部转岗、系统内安置、安置到市机关车辆综合保障服务平台就业、提前离岗、自谋职业等6个途径,并畅通各种途径的措施,各单位要做好转岗培训、合同变更以及经济补偿等工作。二是做好基本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对全市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司勤人员数量和单位后勤控制数空缺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掌握各类司勤人员的数量和结构,对各种安置分流途径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确保改革工作有的放矢、分流安置全覆盖。三是做好测算和评估工作。研究分流司勤人员的经济补偿办法和梳理经济补偿法律依据,对符合提前离岗、自谋职业安置情形所产生的经济补偿进行了测算,以及对政策执行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
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配合参与起草《南宁市公务员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同时做好分流安置后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的司勤人员转接处理各项社会保险关系,以及就业创业服务和扶持的各项准备。
生活困难灵活就业人员享受政府贴息助保贷款
本刊讯(通讯员刘正文廖玲)为加快建立健全全民共享、公平可及的社会保障体系,帮助柳州市因生活困难无力续缴养老保险费的参保人员,保障其退休后的基本生活,2015年,柳州市委、市政府将“政府贴息贷款帮助生活困难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列为为民办实事工作任务之一。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与市民政局、财政局、人民银行柳州支行等部门起草《柳州市生活困难灵活就业人员享受政府贴息助保贷款暂行办法》。2015年12月17日,柳州市首批助保贷款签字仪式在市社保局金秋大厦举行,首批助保贷款正式签字。
助保贷款是生活困难的灵活就业人员,在法定退休年龄五年内申请贷款缴养老保险费,利率仅为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退休前利息由政府贴补,申请人在领取养老金后按比例还本付息。
柳州是全区率先实施助保贷款的城市,经过社区调查、城区初审、社保审核、相关部门联审、银行征信等一系列程序,首批助保贷款已经有41名申请人通过,正在等待柳州银行放贷,
为了更加高效、快捷、便民,申请人只需要在社区提交相关材料即可,后期繁杂的审核程序都是各个部门之间递交,最后由柳州银行或者柳州市社保局通知申请人贷款签字,真正做到了“群众少跑腿”。
根据首批助保贷款的申请人情况来看,生活困难的失业人员占到了95%,有欠缴养老保险多年的下岗职工,有年龄大了找不到工作交不起养老保险的,有一直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失业人员,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有重度残疾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降低社保费率援企稳岗力度空前
本刊讯(通讯员廖玲)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健全社会保险促进就业机制,实施阶段性调整或降低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缴费比例等措施帮扶企业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减轻企业负担,为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局主要做法:一是落实自治区重点工业园区内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调整政策。在2011至2015年间,凡在自治区重点工业园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单位缴费比例由现行的20%调整为16%,个人缴费比例仍为8%,由此所产生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减少收入差额,由市财政和自治区各按50%比例承担,此项政策实施4年以来,全市共875家企业、11.43万人次获得自治区、市级财政补助资金9967.52万元。
二是出台柳州市首次上规模的小微企业“五缓三降”政策(2015年度对符合条件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可按相关规定缓缴5项社会保险费,缓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分别降低失业、生育、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率),为符合条件的77家企业减轻负担,
三是降低缴费比例。从2015年3月1日起,调整失业保险费率,失业保险费率由3%降至2%。
据测算,柳州市失业保险降费政策覆盖全市7000多家企业25万职工,全年将少征失业保险费1亿元。实施失业预防、调节、保障和稳控措施,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的作用。2015年约有5000多家企业可申领稳岗补贴,惠及22万职工,稳岗补贴支出可达1.5亿元。2015年10月1日起,降低全市生育保险费率,按相关规定费率降幅最高可达45%(费率从0.9%调整为0.5%)。此项政策将惠及柳州市1.2万家单位、36万余名职工,全年将少征生育保险费0.58亿元。2015年10月1日起,柳州市将执行人社部公布的工伤保险新费率基准,对应柳州市工伤保险费率浮动后的缴费额度,预计企业新的缴费年度将少缴工伤保险费1636万元。
积极开展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补贴工作
本刊讯(通讯员梁长存刘国宁)为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功能,贵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贯彻落实稳岗补贴各项优惠政策,做到早部署、早认定、早补贴、早稳定。
该局主要做法:一是强化领导,提供组织保证。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稳岗补贴实施方案,并要求负责管理和经办失业保险工作的人员做好前期的调研、摸底、测算工作,以确保这项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及企业申报办理工作。去年8月中旬,该局联合贵港市财政局印发了《关于开展稳岗补贴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同时由市社保局印发《关于申报办理稳岗补贴时间要求的通知》到各企业进行广泛的宣传,促进政策的全覆盖。
三是稳岗补贴工作卓有成效。截至目前,贵港市共审批了71家企业,涉及受惠职工19823人,已经获得稳岗补贴(到账)的企业有71家,所划拨的稳岗补贴款项6314405元。当前,贵港市本级还有38家申报企业正在初审当中,平南县有17家企业已进入到审批阶段。由于贵港市对稳岗补贴发放的及时、到位,经认定并获得稳岗补贴款的71家企业目前运转基本正常,未出现解散企业职工、关闭破产现象,有效地减轻了企业的负担,维护了贵港的社会稳定。
着力开展“培训进军营”活动
本刊讯(通讯员钟章和)2015年以来,桂林市干部培训管理办公室、桂林市转业军官培训与自主择业管理办公室按照部队所需、地方所能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培训进军营活动,截至2015年11月底,共组织举办了4期,参与活动的部队官兵共1350多人。
桂林市培训办组织开展的送培训进军营活动,将培训对象从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转业干部、自主择业转业干部、机关、事业单位工人、失业就业人员等拓展到驻桂林市部队的现役官兵,实现了培训对象、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多元化。通过讲座,使部队官兵更加了解桂林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进一步激发了部队官兵热爱第二故乡、建设第二故乡的热情;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和互联网+知识培训,官兵们不仅对信息化时代必备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互联网知识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提高了1倍以上;对现役士兵进行电工和维修电工等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并对培训考试合格者发给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创新建立远程视频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本刊讯(通讯员杨子平)2015年,玉林市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扶持人力资源公司,创新在容县和北流市推动建立了远程视频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为企业和求职者牵线搭桥,实现了农村劳动力与招工企业无缝对接,构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换岗、维权一条龙服务体系,
目前,该平台已覆盖了玉林市下辖的容县、北流市的各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和用工企业,搭建起了便民惠民的平台,全方位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许多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完成了“网上牵手”,实现了“指尖上的零成本就业”,达成了就业意向。全市已有159家本地企业加入招聘服务网络体系,有450人通过该平台咨询注册登记成功输送到用人单位就业,就业安置率100%。
举办2015年农村“两委”干部劳动就业和创业专项培训班
本刊讯(通讯员付洁)2015年12月1日,防城港市2015年农村“两委”干部劳动就业和创业专项培训班在广西人才市场防城港分市场开班,各县(市、区)农村“两委”班子干部代表共50人参加培训,培训为期5天。
培训由防城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广西人才市场防城港分市场承办,为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市人社局采取领导授课和专家辅导、实地参观考察、开拓训练及自学讨论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同时,紧密结合农村工作实际,精心选定培训内容,开设了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水产品养殖、家畜饲养、“互联网+”(电商进村、淘宝村)、如何选择自己的创业道路、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解读等课程。
提前2个月完成2015年就业目标任务
本刊讯(通讯员肖克波)2015年以来,河池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优化公共服务、拓展就业服务平台、畅通就业渠道等方式,扎实有效地推动了全市就业工作的开展,实现了提前2个月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全年就业各项目标任务。2015年1-10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0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58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20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9%,低于目标控制数的4.5%。
该局主要做法:一是搭建平台,强化服务。2015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召开“春风行动”招聘会及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59场,帮助1.51万人实现就业;为农民工等各类求职人员提供免费服务5.71万人,免费提供劳动维权服务和法律咨询服务1.02万人,发放“春风卡”等宣传资料25.77万份。
二是积极引导,强化培训。2015年以来,该市各级人社部门共对1.3万名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培训补贴共计支出1806万元,惠及1.3万名劳动者。
三是拓宽渠道,加大扶持。2015年以来,该市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笔共计55万元,促进52名农民工就业创业。积极开展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通过孵化基地的平台作用,搭建创业人员的交流平台,发挥创业的倍增效应。
四是强化监管,保障权益,该市通过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专项行动和日常巡查宣传,维护健康有序的就业发展环境。2015年以来,发放各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资料9.73万份,特别注重对建筑、餐饮和商贸流通等用工流动性大的行业的法律宣传,增强就业人员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切实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会保险参保率。
就业服务助推精准扶贫取得新成效
本刊讯(通讯员覃剑)贺州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不断加大公共就业服务力度,以就业服务助推精准扶贫取得了新成效,
该中心主要做法:一是上下联动,扎实推进。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335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161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18人,失业率为3.21%,控制在上级下达的4.2%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20988人。
二是创新渠道,搭建平台。贺州市先后创新开辟了“远教就业通”专栏,面向基层发布就业信息40多期;“贺州微就业”掌上就业平台,累计关注用户4041人,图文阅读86112人次,发布就业信息4109条,提供就业岗位18511个;《就是你了》大型公益招聘电视栏目,在贺州学院已经成功录制完成15期,正在陆续播放。
三是面向基层,延伸服务。该中心面向全市61个乡镇(街道)开通了“广西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就业信息发布平台,通过此平台每年向全市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发布就业信息20多万条,
人社局全面完成2015年各级为民办实事项目
本刊讯(通讯员韦晓丹)南宁市西乡塘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推进各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多措并举保障工作落到实处,截至2015年11月底,提前完成自治区、南宁市、城区级为民办实事项目。
该局主要做法:一是以培训促进就业,做好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已培训学员3230名。
二是为帮助企业缓解招工难问题,深入企业调研,了解用工需求,为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同时走访了区内12所中高职院校,落实校企合作协议等措施,共为企业推荐用工789人,面试录用600人,完成市级下达600人的目标任务。
三是继续为年满60周岁的参保城乡居民发放基础养老金,截至2015年11月底,累计发放待遇4130.49万元576567人次。
四是及时为各镇、街道以及社区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服务群众。
五是创建了友爱村等10个城中示范村,建立规范的就业政策宣传栏和就业信息发布栏,指导其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工作,今年以来共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1660人。
开展扩面征缴攻坚战
本刊讯(通讯员常洁)2015年11月,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管理所组织9个乡镇劳保所开展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征缴攻坚活动。
该所主要做法:一是深入挖掘个体工商户等潜在资源开展扩面征缴;二是依托现有政务平台,向各级乡镇发放《社会保险政策问答》《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宣传资料;三是深入企业开展追缴清欠活动边宣传边动员。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手册1000余份,新增参保人数比上月提高20%,已缴纳历年欠费入库260余万元。
多措并举完成就业目标任务
本刊讯(通讯员陈端正)2015年以来,桂林市兴安县大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完成就业目标任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2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43人,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533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10人,职业技能鉴定1116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
该县主要做法:一是以搭建积极用工平台为推手,用信息促就业。2015年共开展招聘活动13场次,提供7386个就业岗位,解决2190人就业;办理求职登记6230人,发布就业信息1.2万余条,接收大中专毕业生档案1096份,为实名制登记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301人完善个人信息,并全部推荐就业。
二是以职业培训为推手,用培训促就业。对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退伍军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结合个人意愿和岗位技能要求,开展免费职业培训,据统计,2015年开展各类免费培训班30期,培训各类人员1301人。
三是以推进创业园区建设为推手,用创业促就业。加大宣传引导,大力倡导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创业,积极优化创业环境,主动向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申报农民工创业园区建设试点项目,将孵化基地建设纳入农民工创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为农民工创业提供创业平台。
四是以落实政策为推手,用扶持促就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促进就业创业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切实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严格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研究制订并实施《兴安县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推进就业。
15场招聘会促逾万人就业
本刊讯(通讯员陈禹存)防城港上思县采取3项措施,大力推进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5年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20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5606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控制在市目标计划的2.5%以内。
该县重点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和就业服务“三送”下乡宣传等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共派出50多台车次、工作人员230多人次,深入当地14个圩镇开展“三送下乡”服务,举办就业招聘及洽谈会15场次,组织46家(含代招)用工企业(单位)到现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3600多个,参加咨询应聘人数累计5800多人,与用工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并实现成功就业1530人,为群众提供免费就业服务1.96万人次,免费发放就业和培训信息等宣传资料5.5万多份。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92户,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稳定就业88人,其中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62人。
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有效推进就业社保一站式“惠民通”。目前全县8个乡镇和4个社区、8个重点村共20个点安装了LED电子显示屏。强化“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五级联网管理服务,年内通过就业服务网络平台以及各类信息栏发布就业招聘信息、职业培训信息共1310多条次。
多方筹措就业专项资金,积极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多渠道就业再就业。2015年共争取上级财政下拨就业专项资金658万元,目前已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294万元,享受人数985人次,落实公益性社会保险补贴212.8万元、享受人数920人次,为29名灵活就业人员落实社会保险补贴10.31万元。
“三大平台”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本刊讯(通讯员程远霞夏小凤)2015年以来,崇左市江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信息系统应用为平台,以就业服务为抓手,搭建三大平台,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该局主要做法:一是强化信息平台促就业。建成失业再就业、就业困难认定,人才,企业三大数据库;依托“数据大集中”开展就业实名制管理,已录人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实名制信息14万人次,实现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在33个村屯(社区)建立了就业服务实名制网络平台,构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联动机制。
二是依托培训平台稳就业,共开展包括汽车驾驶员、中式面点师、烹调师等培训班30个,培训人次达2126人。为改善崇左市园博园项目被征地农民就业现状,该局举办符合该项目特点的园林栽培技术、国家保安员培训班共培训失地农民104人。
三是建立创业平台带就业。以创业培训推动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开展,共举办创业培训班6个,培训人数179人,培育创业典型100人,加强与财政、妇联、金融等部门的配合,不断完善小额担保贷款申办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贷款政策,扶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