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品德结构理论看电影《1942》中白修德的记者形象

2016-04-11 21:55王保琴
视听 2016年4期
关键词:品德河南伦理

□王保琴



从品德结构理论看电影《1942》中白修德的记者形象

□王保琴

摘要:电影《1942》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灾难片,根据刘震云小说《温故1942》改编而成,由冯小刚导演执导,电影全景式地展现了1942年河南的大饥荒。来自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白修德对河南旱灾的报道及其社会斡旋所起的巨大作用,呈现出记者应有的理想的新闻伦理观和媒体责任观。本文将伦理学中的品德结构理论运用到白修德的记者形象分析,论述记者职业道德的养成过程。

关键词:1942;白修德;品德结构;新闻伦理

电影《1942》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灾难片,根据刘震云小说《温故1942》改编而成,由冯小刚导演,电影全景式地展现了1942年河南的大饥荒。影片以两条明线索展开,一条是逃荒路上的民众,主要以老东家和佃户两个家庭为核心,展现他们的挣扎和痛苦、希冀和愤怒。另一条是国民党政府对人民的蔑视加深了这场灾难,并最终导致了自己失败的命运。

笔者认为该剧还存在第三条暗线索,穿插在以上两条线索之间,即来自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白修德对河南旱灾的报道及其社会斡旋所起的巨大作用,呈现出记者应有的理想的新闻伦理观和媒体责任观。尽管该部影片于2012年11月29日在全国公映,讲述的是70多年前的历史事件,笔者仍认为,在新闻伦理混乱的当下,重新思考白修德的记者形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伦理学中的品德结构理论运用到白修德的记者形象分析,论述记者职业道德的养成过程。

品德,与“道德品质”“道德人格”是同一个概念,是一个人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一切心理活动都是由“知”“情”“意”三种成分构成,因此,属于心理范畴的品德也由三部分构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恩格斯曾说,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新闻道德内化于新闻传播主体的品格、习性和意向之中,又通过其言行表现出来,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发挥着特殊作用的规范性调节体系。

一、个人道德认知促使白修德勇敢走向河南灾区

道德认知极为复杂,包括一个人关于道德的一切科学知识、个人经验和理论思辨;道德认知是个人道德行为的指导,是道德行为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上升到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认知,是指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报道的基本态度,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

电影《1942》中白修德的第一次出现是在重庆美国大使馆。当白修德向行政院秘书长张厉生提出河南特大旱灾的情况时,张厉生的回答是,“饿死的人主要在沦陷区,除了天灾,还有人祸,大战一触即发,如果有百姓向西迁移,也是为了躲避战争,从民族的角度,只有彻底打败日本,百姓才能丰衣足食”。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白修德对这个答案怀有质疑并充满了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他只身前往河南,找到了身处河南的神父梅甘了解情况。梅甘告诉他,“前十年他是了解这个地方的,后来就越来越不明白了”。白修德说:“河南我来对了,背后一定有原因,我想了解真相。”

他对于记者就是要挖掘真相的认知不允许他对真相视而不见,这表明了他清晰的新闻道德认知,即新闻的本质在于挖掘真相,进而预警社会。

二、个人道德情感指引白修德在前进与后退间做出抉择

道德情感是指引发道德行为的感情、动机、动力。联合国新闻自由小组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新闻道德信条草案》就指出,职业行为的崇高标准,就是服务于公共利益。当一个新闻人的道德情感上升为爱人之心,上升为要为公众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强烈愿望时,他的行为就已经上升到了最高尚的层面。伦理学家王海明说:“勇敢是不畏惧可怕事物的行为;怯懦是畏惧可怕事物的行为。”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勇敢则会转化成为记者面对的各种各样的情境,高尚的职业精神指引他们在前进与后退、追踪与放弃、揭露与无视等之间做出抉择。

当神父梅甘告诉白修德,日本人正在占领河南,他只会有两个结局,一个是得普利策奖,一个是成为日本人的俘虏。白修德坚定地选择了前往灾区。当他真的跟灾民来到了一起,看到狗吃人的场面时,他被震惊了,他的心已然和中国灾民站在了一起。当随身的物品被灾民偷走时,他没有愤怒,把相机夺回来后把饼干还给了灾民,可以看出,他对灾民充满了同情,这更加深了他报道真相以求解决问题的决心。关于白修德这个人物,影片的高潮出现在第67分钟,当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了他身边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时,他举起手枪向空中扫射,这一动作将他对法西斯的愤怒和对灾民的同情演绎得淋漓至尽。当白修德了解了真相,他找到美国驻华大使高斯,说,“求求你,请给我五分钟时间。”记者的人文关怀和政客的冷漠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高斯听完告诉他,如果你把真相登在《时代周刊》,将是一个爆炸性新闻,而此时,白修德的回答是,“我就想把真相告诉中国政府”。告知真相的渴望表明了白修德为公共利益服务的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个人道德意志支撑白修德实现大变局中的新闻力量

个人的道德意志是个人道德感情引发其伦理行为的整个心理过程,就是个人的伦理行为动机从确定到执行的整个心理过程。这个执行过程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做出伦理行为决定”阶段,二是“执行伦理决定”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完成,无疑都需要克服困难。一个人如果克服了这些困难,实现了所选择的道德动机,那么,他便具有道德意志,或者说他的道德意志强。

从上文白修德与高斯的对话我们可以得知,白修德深入灾区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得普利策奖,而是要用鲜活的新闻报道引发中国政府的注意,这是他道德意志的第一个阶段,他做出了自己的伦理行为决定;第二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他跟宋庆龄的谈话得知他为这个决定做出了哪些努力。

白修德:“没去河南前,我见中国政府的官员,还是很容易的。不知为何,我这次从河南回来,好像我得了瘟疫似的,我见不到宋子文部长和张道藩部长,高斯部长说也没用。又通过美国使馆的谢伟思,见到了四川省政府主席,主席说河南不归他管,他介绍我去见立法院的孙科院长,孙院长说只有蒋委员说话才有用,最后找到检察院于右任院长,他说唯有见到夫人,利用您的影响,才可能见到委员长。”

影片中并没有把以上过程全部一一呈现,但观众可以想象出这其中的艰辛。在宋庆龄的帮助下,才有了白修德跟蒋介石的见面。但彼时的委员长已经被二战忙得焦头烂额,用“没有想到,事情会是这样,如果要是知道河南灾情这么严重,我们政府不会坐视不管的”打发了他。不得已,白修德将报道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蒋介石迫于舆论的压力开始采取赈灾措施。这一点影片中也有呈现。当得知《时代周刊》已经把白修德写的河南灾区的文章登出后,蒋介石说,日本人走了,我们就要救灾,不然全世界怎么看我们,不真成了腐败政府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是白修德的报道拯救了水火中的河南人民。

四、结语:品德结构理论对提高新闻记者道德水平的启示

(一)挖掘真相的道德认知需记者秉承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把挖掘真相揭露事实作为天职的道德认知,是记者养成良好道德的前提条件;新闻专业主义有两个核心理念,一是客观性新闻学,二是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把挖掘真相、预警社会作为新闻记者的天职,这就要求记者培养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服从新闻专业主义的引导。

(二)以人为本的道德情感需记者秉承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则

为公众服务的,视公共利益高于一切的道德情感是记者养成良好道德的必要条件;公共利益是职业新闻最大的存在理由和终极的道德审核。这就要求我国记者培养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以人为本、公共利益至上不仅是提高记者道德水平的必经途径,也是培养记者新闻敏感、发现新闻源的不二法门。

(三)坚韧的意志力需记者勇敢、智慧和正直并在

不顾一切要将真相报道出去的意志是记者养成良好道德的决定性因素。记者需要有坚韧不拔之志,克服困难,控制行为,才能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但培养坚韧的意志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过程需要探求新闻真相的品质——勇敢,锤炼新闻光华的品质——智慧,高扬新闻正义的品质——正直。

白修德作为记者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新闻理想的追求,对新闻专业主义的选择,对新闻道德的遵守,更是对于人本的回归。新闻记者唯有在新闻伦理的范围进行新闻实践,才能承担起引导社会向上、向善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姜德锋.华语电影《1942》呈现的新闻伦理及其当代价值[J].新闻春秋,2014(01).

2.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陈绚.新闻道德与法规教程[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4.杨保军.新闻道德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硕士生)

猜你喜欢
品德河南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