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校 杜坚民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谈“耦耕园”农场的诞生与发展
江苏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校 杜坚民
善耕自创办以来,已逾百年,在这动荡与发展并存的百年之中,她以其独有的理念,度过了战争的硝烟,沐浴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历经坎坷沧桑,依旧安静地居于苏州城中,履行着她的职责,福泽着一方姑苏人。善耕的发展,是善耕人因地制宜,不断革新的结果。
善耕实验小学是苏州市区的一所百年名校,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二月二十五日,初名长洲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堂址在沧浪亭东侧羊王庙内,首任堂长是时任总理法部主事、进士出身的章钰。1911年学校改名为吴县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1914年8月迁至谢衙前古灵鹫禅寺。善耕,正是在中国历史的大变迁之下应运而生的,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展开了她的历史篇章……
“善耕”二字始出于学校第五任校长韩秉直先生,意即师生同耕,善问善学、善教善导,又意在努力向善,辛勤耕耘,以此要求教师循循善诱、教书育人,要求学生能成为身体健康、品德高尚、学有专长、奋发向上的人。
自此开始,善耕的“耕”文化理念开始在善耕校园中发扬开来,在韩秉直先生的引领实践下,善耕在姑苏的名气日益壮大:韩秉直先生治校严谨,处处以身作则。在善耕小学工作期间,他提倡直观教学。亲自动手并发动教师制作了小学史地、常识、自然等科系统的教具、图表、标本。学校开设自然实验室,供辅导区各校轮流实验之用。他重视组织学生课外阅读,学生阅读前由教师提出要求,阅读后检查效果,并由图书管理员填载入册,这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收效很大。他还重视劳动作业,对男女学生施以不同种类的劳动训练,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就这样,在“耕”文化引的领下,学校特色课程初见端倪,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化课程与特色课程相辅相成,使得善耕升学率一直很高。韩秉直先生曾回忆:当时苏州各校,男生以考取苏州中学为荣,女生以考取苏女师(初中部)为荣,而“善耕”报考这两所学校的,可说报多少取多少,升学率达百分之百。因此善耕小学深得学生家长与社会的信赖,入学学生也不断增加。在他任职期间,学校就从7个班300余人发展到17个班900余人。有些学生住得离校较远,他们也心甘情愿多跑一点路,还有些人甚至是从四乡八镇或者外地慕名而来求读的。
善耕的“昨天”,在烽火中几经波折,甚至屡次易名,但以“勤学善耕”为代表的“耕”文化理念依旧被大家所传承,在这样的文化支撑下,各位校长在实践之中不断促进学校的发展,真正成就了一所“百年名校”。
从1903年以来,虽历经风雨沧桑,仍扎根吴地文化,在历史更迭之中前行。今天,善耕以其独具特色的“耕”文化,在历史变迁中绵亘了百年,成为当之无愧的“百年名校”。
文化总是与教育同源共生。21世纪,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世界被缩小,情怀被放大,城市在延伸,文化在传承。自2009年迁入平江新城,善耕秉承着“一生向善,百年勤耕”的校训,我们仍旧传承并发扬着善耕独具特色的“耕”文化,经过善耕人的不断努力,“耦耕园”顺应改革,横空出世。
清代学者程瑶田提出:“言耕者必言耦,以非耦不能善其耕也。耦之为言并也,共事并行,不可相无之谓耦。”“耦耕”是指以两人协作为特征的耕作方法。“耦”即合作,“耕”即耕耘,为农场冠以此名,意在让学生通过互相协作,体验种植实践的愉快,分享劳动收获的喜悦,感受“耦耕”之其乐无穷,并将此延伸至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齐心协力,勤奋耕耘,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自“耦耕园”落成以来,就成了善耕的标志之一,就成了每个学生实践与生活的基地,也成了学生童年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出现,是善耕校园文化建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学校开辟“耦耕小农场”的目的,正是从素质教育理念出发,将实践与课程结合。比如:语文课可以让同学写点观察日记,美术课可以到园里写生,实践课同学们则参与农场的日常管理,直接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给植物锄草、浇水、施肥、采收果实。
叶圣陶先生说:“无论怎么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都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是的,我们不纸上谈兵,我们不架筑空中楼阁,教学中如此,校园文化作为学生习惯养成的基底,更是如此。“耦耕园”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团队合作收获课本以外的知识,又融入平时的学习里,这正符合学校一直倡导的“学有所乐”和“学有所得”。实践证明,我校的“耦耕园”开辟与运用便是对这一教学理念的实实在在的践行。
一年多来,学校的“耦耕园”中长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瓜果蔬菜,同时又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他们在这里实践,在这里收获。在教师的指导下,收获的是果实,是知识,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无形却行之有效的行为习惯教育。
也正是在这样的实践中,“耕”文化有了更加具体的表现,一方面是因地制宜,“耦耕园”实践基地的开辟,为学生们提供了真正的劳动实践场所;另一方面,学校还及时跟进课程设置,由教师们齐心协力,共同创作了校本教材《耦耕集》,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着耦耕园与自然、农业等相关知识。
从小培养爱劳动的情感和习惯是教育的重要任务,让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耦耕园”让他们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更直接地获得了植物生长的简单常识和初步的劳动技能,我们要的是孩子学习知识,更需要的是孩子学习能力,所谓“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善耕的“今天”,在传统中汲取,时代中蜕变,我们坚守“勤学善耕”的校园文化,又因地制宜,在新时期的文化中寻求真正适合善耕人的文化,并将其融入我们善耕校园,让善耕在厚重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再次焕发出崭新的活力,再次破茧成蝶,走上更高的山峰。
世界文明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崛起。国家民族不仅要有实力,而且要有魅力。这种魅力是文化的魅力,精神的魅力。
反观一座校园,校园本身便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更要注重本身的文化继承与发展,而善耕能够从容地经历烽火,顺应时代,如今屹立于姑苏城北,成为百姓口中传扬的“百年名校”,一代一代善耕人对这种“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功不可没,这也就是那一份文化的魅力,精神的魅力。
2015年,“耦耕园”二期落成,无土栽培实践区和花卉盆景区初露头角,这正是“善耕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真实写照!我们就是这般,传承着善耕“一生向善,百年勤耕”的“耕”文化,又积极感受着时代的脉动,与时俱进,传统文化、现代文明,我们将它们串联起来,恰似苏州之水,从容且不断向前。
可以想见,随着“耦耕园”二期的建设完成,学生们不仅可以见识到先进的灌溉技术,还可以了解更多的“耕”文化,包括常见的花卉、小动物等。三百平方米到六百平方米,扩大的不仅是空间,更是物种的丰富,技术的飞跃,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随着多年来人们对教育问题的深刻反思,尤其是倡导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以来,人们在观念层面已基本对此达成共识,问题是如何在学校实践中真正落实教育“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的要义,以使其成为“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耦耕园”的实践无疑就是用事实在告诉我们如何因地制宜,去更好地发扬校园文化,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来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克罗齐还告诉我们:“历史当然是一切都应改革的,历史无时无刻不在力图使自己变完善……没有一部历史能使我们完全得到满足,因为我们的任何营造都会产生新的事实和新的问题,要求新的解决。”
今天的善耕,已是一所姑苏百姓口中的“百年名校”,明天的善耕,我们也依旧在努力,只有立足于善耕百年传承的文化,同时不断汲取时代的新知识进行革新,才能保证这一所百年名校在姑苏城中永远保持活力,才能不断突破。这一切不仅是善耕的教师,也是善耕的学生共同的奋斗目标:教室中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设备,教师呈现得越来越精彩的课题,越来越丰富的社团活动,二期“耦耕园”中不断增多的学生创意作品,善耕陶艺社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陶艺作品,体育馆中一声声气势恢宏的呐喊声……都在为善耕的“明天”勾画一幅更美更优秀的蓝图。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挖掘学校的内在价值,新一期的“耦耕园”已经提上日程,社团活动时间也不断在调整,社团活动场所也在不断增多……
当然,在善耕校园中,像“耦耕园”这样具有浓厚“善耕文化”的建筑随处可见:富有传统智慧的珠算馆、充满欢声笑语的嬉戏园、娟秀典雅的敬贤亭以及充满姑苏韵味的校史馆等,都是善耕作为一所百年“苏式校园”,给予学生们独一无二的文化支持,也是善耕引领和推进学校文化发展的一处折射,也正是这些星光,共同点缀了善耕校园文化的星空。
善耕人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结合善耕独具特色的“耕”文化与时代背景,扎根于“善耕”这一实践场所所进行的创新改革,善耕的“明天”将在文化的支撑中前行,在继承中革新,不断突破,真正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地方,成为培养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