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仁潮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记述了慈禧服用五味子膏案。书中介绍:“光绪年六月初八日,五味子膏。五味子八两。水洗净,浸半日,煮烂,滤去滓,再熬似饴,少加蜂蜜收膏。”
五味子膏在宋代药物学家寇宗奭的《本草衍义》和明代医家李梴的《医学入门》中都有介绍。
《本草衍义》载:“治肺虚寒,五味子方红熟时采得,蒸烂研滤汁,去子,熬成稀膏。量酸甘入蜜,再上火待蜜熟,俟冷,器中贮,作汤,时时服。”《医学入门》用其治梦遗虚脱,熬膏方法与寇氏相同,服用方法为每服一二匙,空心白滚汤调服。
从功用分析,五味子具五味,对五脏都有调养补益的作用。《新修本草》中称:“其果实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俱也。”孙思邈说:“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
五味子虽谓补五脏,但毕竟性温、味酸涩,长于收敛固涩、益气生津。《本草汇言》说:“凡气虚喘急,咳逆劳损,精神不足,脉势空虚,或劳伤阳气,肢体羸瘦,或虚气上乘,自汗频来,或精元耗竭,阴虚火炎,或亡阴亡阳,神散脉脱,以五味子治之,咸用其酸敛生津,保固元气而无遗泄也。”同时强调它的补益肺肾功用,“在上入肺,在下入肾,入肺有生津济源之益,入肾有固精养髓之功。”现代多将其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等症。
研究发现,五味子含有五味子素、枸橼酸、挥发油等多种物质,对大脑皮质有调节作用,可改善人的智力和体力,提高工作效率,并有降低谷丙氨基转移酶的作用。所以,服用五味子及五味子膏可养心安神,健脑益智,保肝护肝。
国医大师、中科院院士陈可冀等对慈禧服用五味子膏案评议:“西太后此方制于六月,为补益和安神而用。”
从补益来说,肺虚咳逆、短气、虚羸,肾虚遗精、盗汗、失眠、肝病胁痛、虚烦、胫软者,均可用五味子。笔者常以五味子为主药,或配生晒参、黄芪、山药、百合、炙紫菀补肺益气,或配生地、天冬、萸肉、制黄精、枸杞子补肾益精;或配麦冬、女贞子、灵芝破壁孢子粉、新鲜铁皮石斛养阴护肝,能收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