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匠精神开创广播新天地
——以广东广播打造广播力作为例

2016-04-11 21:28刘茵林
视听 2016年12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听众工匠

□刘茵林

以工匠精神开创广播新天地
——以广东广播打造广播力作为例

□刘茵林

广播已经发展到以声音为号召的多业态拓展并行的阶段,需要全力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实现广播互联网+,整合各种资源的优质内涵和实际内容,让多层次的有机结合构筑更强更大的规模和发展前景。在实践中,广播人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广播的每一个新加进来的传播渠道和方式,每一个构成元素和新的构建步骤,形成今天广播的新形态,实现良性循环,成就新时期广播新天地。

工匠精神;广播互联网+;广播新天地

一、坚持探索和精雕细琢,发掘更多广播新项目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道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充分说明了时代需要务实的追求和精神,只有践行、弘扬精益求精工匠精神,才能在不断创新中成就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电台是人们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娱乐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媒体,不同时期对传媒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发展,电台节目的内容设置和新项目的创新亦然。时代的进步从各方面造就了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观念,不同的阶层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领略了时代带给他们的信息和实惠,这种模式是在时代发展规律中产生的,也是必然的模式。

从营运理念上来说,今天的广播能以声音为发展基础,不断加入新媒体概念,践行工匠精神,实现广播互联网+,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当代广播人的幸运。事实证明,工匠精神让广播屡出佳绩。

我们可以通过获“2016中国广播创新融合优秀案例”的广东广播“大爱有声”大型公益项目,看到工匠精神如何打造广播力作。

2013年,广东广播创立了“大爱有声”公益品牌,通过9大频率和一个网络传媒携手,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公益活动。项目以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成立纪念日“10月20日”设立为“大爱有声日”,以公益大爱的主题向广播致敬。这个时间跨度长、内涵丰富的广播公益活动,采用了广播宣传、现场活动、微博微信互动、爱心晚会等多种形式,体现了广东广播人的社会责任、大爱奉献的精神,行踪遍及南粤大地,引发各方共鸣。广播人用最有温度的声音,展示广东大爱的故事,传播时代精神。广州、珠海、汕头、佛山等18个地市县区广播台积极响应并参与了活动。

互联网的作用在项目的执行中得以发挥,“大爱有声”APP,让听众和移动人群随时参与活动。2016年10月20日的大爱有声日,广东广播主持人代表在荔枝直播中,点击流量可观。

整个项目,体现了如何运用广播的核心和强项“声音”,如何发挥广播主持人的明星效应组织线下活动,如何综合使用传统广播和新媒体的综合发布渠道,如何整合同行力量和多媒体资源积极参与如何立项制作评选精品。从始至终的精心制作,诠释了工匠精神,展示了如何打造公益旗帜。

在不断创新中,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对广播媒体实现不断提高综合运用和运作能力十分重要,工匠精神让传统广播改变单一,实现营运多元化,其细致和贴近生活的创意使广播与活动的结合积极走向社会,生动地推广真善美,推广高素质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使广大受众在人文素养的提高中与党提倡、指引的方针、政策,以及社会稳定发展得到共鸣和提高。

作为党和人民的宣传喉舌,广播媒体在宣传弘扬推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更加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精细、严谨、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推广时代精神和理念。

二、坚持工匠精神的责任心与全局意识,充分运用互联网,让开发新产品成为一种广播常态

在正确导向下,如何组织、策划、制作、执行高质量的节目和活动,如何把节目活动办成不重复、有魅力的精品,从大局到每个细节都离不开精心研究、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任何一种行业、一个企业,能够承前启后,不断发展、壮大的,都离不开新产品的开发,能够让受众乐于接受新产品并养成信赖习惯,必将发展得越来越好,越加强大。广播从只听其声到组织线下活动,到今天的图文声像同步直播,就是新产品开发的一种。凭着工匠精神,广播在大浪淘沙的媒体竞争中,始终赢得一席之位。

我们来看看广东广播城市之声的“驾游广东”系列活动。针对现阶段广播越来越吸引流动人口这一现象,城市之声将组织私家车主“听着广播去旅行”培养成了一个流行元素,及后,还延伸为“大爱有声·爱心自驾行”,爱心车主一边旅游,一边做善事,捐助和扶持有需要的人士。这个项目,电台通过各种资源和渠道,发掘文化旅游点,一方面制作成系列文化旅游节目,另一方面组织听众追寻梦中桃花源。这是一个“电台—目标地—听众—市场”四者有机联系的策划,在丰富广播节目和加强听众互动的同时,还促进了广告经营,繁荣了市场经济,树立了一个品牌。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反复推敲,认真执行,还要照顾各方利益的平衡,责任心与全局意识是不可缺少的。

这一类营运性质的广播新项目告诉我们,执行广播节目与现场活动的结合,我们需要考虑声音与现场展示相承相启,充分预料各种的差异并拿出兼容的态度,使节目与活动生动地有机地融合一起,引起参与者的共鸣,肯定艺术创作,并在赏析过程里收获启示和得到提高。

诚然,这种策划极具凝聚力和吸引力,那么,我们更加、必须坚持正确导向,具备责任心与全局意识,让受众接受正能量,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更要运用好互联网元素,融合各方优势,加快发展。

三、实现“广播互联网+”,以工匠精神构筑广播新形象

发展创新是广播事业的必然进程,也是各行各业的必然进程,今天的广播,已经从声音代言人的角色发展到以声音为号召的多业态拓展并行的阶段,多层次的综合发展可以构筑更强更大的规模,但如此一来,必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各方达成精密的配合才能构成良性的内部促进和内外发展,反之,一步失策,在环环相扣的局面中,很容易形成失败的缺口。

近年来,很多行业包括广播界都在研究如何实现“广播互联网+”。能坚守广播阵地,以传统广播业态为基础,运用互联网元素从而实现两者有机联系的,本人认为是真正的“广播互联网+”;而以互联网固有的业态,加上广播元素的,应该是“互联网广播+”。顺序调过来了,侧重点不同,蓝图就不一样。目前一些社交平台流行的“直播主播”,是后者的代表,可以一下子吸引流量和眼球,但这种追求随意、随机的模式,无法沉淀精华,即使是一件突发的爆炸事件,要留下印象,也是需要后期进行的多种方式的总结和分析。

众所周知,传统广播缺了“声、色、像、形”中的“像”,人们在广播节目获取信息的时候,只可凭借思维的空间,想象事情,不能一目了然。但优势的发挥与劣势的改进都是互动的,只要我们不断地对节目进行创新和拓展节目领域,有效地发挥广播的特色和科技资源,实现广播互联网+,必将能吸引更多的听众,减少自身不足的影响。

《双十一·一听即发》就是一个典型的“广播互联网+”节目,整合了广播、互联网、电商、物流、产品供应商、听众等各方资源,所有参与活动的听众,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到产品,看到主持人的直播,籍一个特别的日子,引爆狂欢。记得2014年,当城市之声第一次推出这个节目,还引来了广播界关于“双十一之广播”的研究,关键还在于,这一次,媒体人理直气壮地谈论起媒体融合时代的运营和商业模式,誓要创出一手创优、一手创收的广播新局面。事实证明,这是可行的,当天,主办单位城市之声最高收听率是平时的9倍,活动赞助商多达100多个。

《听广播赢XX》有奖游戏系列节目的成长,也说明了广播需要以工匠精神打造每一个新节目和营运项目。这本是一个传统的听众互动有奖节目,开设热线电话与听众沟通,赢取礼品。现在,节目加强了多媒体开发,微信公众平台参与其中,更多听众在节目外通过微信了解游戏规则,更多人同一时间参与节目,获得礼品的机会非常透明,为电台、为节目赢来信誉和粉丝,公信力得到提高。

实现“广播互联网+”,意义深远。精心制作已是传统广播的常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纵向的挖潜,让各种制作更成精品,在听众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接受过程中,加上互联网的概念,可以说,是一系列经得起推敲的作品在广泛地传播。人都有一种去粗存精的本能,面对经典,总有留下它的愿望。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更多的人将深入了解广播,而广播,也因此而有更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

四、结语

工匠精神的精髓,在于坚持探索,精雕细琢,工匠精神适用于各行各业,包括媒体,包括广播。在具体工作中,落实、贯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必将让行业的精髓得以发扬、传播、光大。广播,将因有了工匠精神而创出一片新天地。

(作者系广东广播电视台城市之声节目监制)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听众工匠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90后大工匠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工匠风采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工匠神形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光影视界
工匠赞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