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愈中
融媒时代城市台纪录片传播策略探索
□孙愈中
城市台拍摄的纪录片,面向的主要是精英收视群体,实行的是小众化传播,并且传播渠道相对单一。通常情况下是在本台的电视频道播出过后就放进影像资料库封存,再多是哪个部门做片需要资料镜头时拿出来“见一下阳光”,导致节目资源的严重浪费。本文认为,当前城市台的纪录片传播应注重拓展渠道、加强对外交流,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城市台的纪录片传播策略要作出相应调整,以彰显纪录片应有的社会价值、追求其潜在的经济效益。
融媒时代;城市台;纪录片;传播策略
长期以来,城市台的纪录片传播平台主要是电视媒体,但在新媒体快速崛起的媒介融合时代,城市台的纪录片传播渠道也要相应拓展,当前是要创新传播形态,积极面对并及时适应受众收视模式的改变,充分利用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实行多终端分发和广泛的产业化合作,以面向更多受众,追求长尾效应,进一步凸现纪录片的传播价值。
信息海量的网络视频,为纪录片传播提供了广阔平台。实际上,现在大多数人已开始通过网络收看纪录片,年轻人更是其中的主要收视群体。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观众收看纪录片又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更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对此,城市台应该及时调整传播策略,适应受众对纪录片收视模式改变的现状,在内容、形式、传播渠道等方面不断迎合新一代的目标受众。要根据互联网的传播特点,经常推出针对性强、影响力大、有吸引力的现实题材纪录片。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流媒体’的诞生为纪录片提供了更为广泛、便捷的传播渠道。‘流媒体’使纪录片在不受任何时空限制的情况下于网络、手机等媒介上得到传播。纪录片通过‘流媒体’传播的特点有:首先,强调纪录片与受众之间的交互性。受众可以自行制作、资源共享。其次,制作团队的去精英化。普通人能够发布作品,展现个性。第三,纪录片由小众传播到分众传播。受众可以根据自身的偏好进行主动筛选,还可以任意跳过片段。”①2014年10月,绍兴台拍摄的纪录片《寻梦·绍兴》利用新浪、腾讯、土豆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后,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捧。几天内,这部时长8分钟的纪录片在网络上的点击量突破百万,其中新浪微博上的点击量就达到39万。笔者认为,城市台在将纪录片上载到网络媒体后,不能仅仅只是满足受众的点播,还要实行台网互动和台网联动,将视频网站从纪录片的“接盘手”转变成“现象级”题材的“催化剂”,不断根据网民的需求及时跟进相关内容纪录片的拍摄,在新媒体传播中奠定传统电视媒体的独特地位。
有研究者认为:“纪录片上需要思考的,并不适合通过电视这一媒介进行传播。相反,各大网站上纪录片的点击率却相当高,广告商特别看重。纪录片特别适合在网络上传播,因为它的文化经济效益都符合长尾理论的观点。”②纪录片在网络上的传播,打破了电视媒体对播出平台的垄断,扩大了纪录片的受众范围,满足了人们对纪录片的多样化需求。最近,“柴静通过互联网推出了其公益之作《穹顶之下》,聚焦大众熟悉又陌生的雾霾问题,成为2015年首个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现象级视频。截至2015年3月1日12时,这一长达103分钟56秒的调查纪录片在网络视频平台的播放量迅速突破1.17亿,同时还引发了网友的评论热潮,掀起了一场指尖上的传播风暴。”③新媒体正在有力推动纪录片的传播,互联网为纪录片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更大平台,视频产品的生产、传输和需求都在日益规模化和开放化。在网络上热播的纪录片以其平民化的姿态深受用户欢迎,而互联网也在从平台、内容、开放、互动等多方面为纪录片造就新时代。为此,城市台都应该积极面对并及时出台应对之策。
视频网站的快速发展,使网络成了纪录片传播的重要渠道。“传统媒体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拓传统媒体的业务发展空间,把要传播的信息在网络上呈现出来,做到与媒体的同步更新,扩大信息传播的覆盖面,从而将自身所掌握的信息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极致。”④目前绍兴台已加盟37家城市电视台组建的联合网络电视台,并在绍兴网络电视台这个平台开设了“绍兴风韵”“越地掠影”“人文寻踪”“名士之乡”等栏目,专门播放由绍兴台原创的纪录片。这些片子不但具有先天的内容优势,还存在受到网民广泛欢迎的特征。
网络的存储量是无限的,城市台把纪录片上载到网络媒体后,进一步拓展了传播渠道,受众可以自主选择,反复观看,同时,纪录片的跨时空传播属性能得到更好的体现。纪录片作为文化产品,无论是何种题材,它诠释和传播的都是一种文化现象。城市台的纪录片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是宣传当地政治、文化、历史、地理、名胜、风光、特产、人物的一张名片。除了在网络电视台播放外,城市台还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建立专门的纪录片频道,并与知名的大型视频网站合作,进一步拓展纪录片的播出范围。像绍兴台与中央台合拍的、反映嘉绍大桥建设的长纪录片《涌潮之上》(上、下集)上载到绍兴网络电视台后,在优酷、土豆、搜狐、爱奇艺、凤凰乐视、pptv、56网、PPS、酷6、音悦台、爱拍、爆米花、电影网、风行、糖豆等视频网站上就都可以搜索到这部片子。
纪录片的传统传播模式是小众化,而网络媒体则具有传播范围的广阔性,为原创纪录片提供了更大的展示平台,城市台的纪录片不会再受到播出时间和频道覆盖的限制,将由小众传播转变为精准受众传播。“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以往,城市纪录片在策划、创意阶段就可以使用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与市民、网民展开互动。在摄制过程中与网民保持互动,采纳他们的建议,随时发布消息,让网民了解摄制进展情况。将成品在电视上播出的同时,也在城市台的网络电视台同步播放。”⑤城市台的纪录片在网络媒体的传播,具有时效强、更新快、灵活多变等特点,能使纪录片的传播范围更广、影响更大。为了有利于纪录片的传播,城市台的网络媒体要设置直播与点播结合的方式,并根据播出年代、题材的不同进行归类,以方便网络受众搜索观看。
城市台的纪录片如果只在本台播放过后就存放在资料库中,既不利于在更大范围的传播,也是一种资源浪费现象。如今,“在CNTV、爱奇艺、搜狐、优酷、腾讯、土豆等重要视频网站上都有纪录片频道,然而这些纪录片几乎都是来自电视媒体的已播节目。”⑥在网络视频和手机视频被广大受众纷纷看好的现实情况下,城市台的纪录片应该从产品走向产业,面向全社会,实行多终端分发,同时还可以向网络视频服务商收取一定的版权费。通过纪录片在各大视频网站的互联互通,城市台纪录片的活力和影响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互联网的平台、渠道、内容及其提供者、用户等不一样的特性,成就了纪录片的新的生态。正是互联网的中介性作用,形成了以不同媒体作为载体的电视纪录片、互联网纪录片,甚至院线的纪录电影之间,成为一个彼此借力、共同分享的场域。”⑦不论竞争环境如何变化,传媒依赖生存的依旧是高品质的内容,内容为根永远不会过时。新媒体的形式万变不离其宗,它始终是传输内容的渠道和平台,用户在哪里,内容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各类视频媒体对优秀纪录片有着强烈的需求,城市台只要在题材方面独具特色,就能为纪录片的跨平台传播创造条件。“移动互联网正为电视节目的传播提供一个全新的技术环境,尤其是它电视的传播方式和观众的收视模式,与之相关的节目制作、版权管理、内容分发、经营方式、营利模式以及收视调查等都会随之改变。”⑧
在互联网思维下,城市台的纪录片创作和传播要增强用户观念,尊重用户自主性、互动性、参与性和个性化等特征,提升作品的人文价值,挖掘其市场潜力。“2010年搜狐纪录片上载总量为22476部,每月新增纪录片350部,截止到2010年12月纪录片频道总点击率189亿次。搜狐高清纪录片频道的流量在搜狐网仅次于影视剧、体育、综艺,位列第四。”⑨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城市台的纪录片跨地域、跨平台传播将成为一种趋势,当然这更需要产业化合作。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因不受播出时间、地点以及播放数量等条件的限制而倍受青睐。“现在,内容素材标准化生产、内容产品个性集成化分发,已经成为传统媒体、新媒体机构面对混媒终端背景下用户需求改变的重要应对策略。但是要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内容素材实时生产回传,内容内部提取、编排,内容个性化、差异化地进行推送,实时获取用户对内容的反馈等重要环节。”⑩城市台要借助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追求媒介融合时代纪录片创作和传播的多元化,努力构建一个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模式,以适应制作、交易、播映、投资、衍生产品开发的多渠道开发和产业化合作。
据了解,目前已有不少纪录片制作团队在专门为视频网站从事纪录片拍摄,其中许多还来自传统电视媒体。这种按照市场需求量身定做纪录片,能为纪录片创作带来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纪录片具有反复利用和作为资料长期保存的不可替代性,在一些网站新上线的纪录片中,有不少属于盗版片源。作为城市台,要保护自己的纪录片版权,就必须在产业化合作过程中具备强烈的版权意识。
媒介融合能整合和盘活纪录片资源,为纪录片产业的发展拓展空间。在全媒体的传播格局中,城市台的纪录片传播模式也要及时改变,在创新生产制作理念、适应网络受众的同时,正确处理好传者、内容、渠道、受众、效果之间的关系。当前,城市台的纪录片传播要主动融入新媒体,迎合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形态及规律,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平台和渠道提升影响力和传播价值。
注释:
①曹蔚.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分众化趋势[J].青年记者,2015(5).
②李晓.后真实时代的纪录片[A].见:倪祥保,邵雯艳.纪录片内涵、方法与形态——“21世纪中国纪录片发展论坛”研究成果文集[C].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36.
③柴静纪录片成新现象级视频网络播放量迅速破亿[EB/OL].腾讯新闻,http://new s.qq.com/a/20150301/ 022132.htm.
④解东达.浅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J].新闻世界,2015(9).
⑤万小菡.新媒体时代城市纪录片的摄制与传播[J].视听界,2014(4).
⑥董浩珉.从控制到交互——关于纪录片新媒体化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7).
⑦何苏六.中国纪录片2014风云路[J].电视研究,2015(3).
⑧李宇,巩向飞.移动互联时代电视概念嬗变与传播特征[J].传媒,2015(4).
⑨张同道,胡智锋.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J].现代传播,2011(5).
⑩黄升民,周艳,王薇.内容银行[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10):30.
(作者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副教授、绍兴广播电视总台主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