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变革探析

2016-04-11 19:26关永凤
视听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人才教育学生

□关永凤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变革探析

□关永凤

新媒体环境下,技术革新带来的不仅是新旧媒体更新换代的适应性变迁与衔接性整合,更是在我们认识世界和感知世界的过程中引入了“新的尺度”。新闻与传播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亟需从教育的“供给侧”——人才发展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以培育适宜性土壤,培植竞争性人才。

新媒体;新闻与传播教育;供给侧改革;教育模式;变革创新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而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新媒体的出现,由传播技术引发了传播格局的重塑,高校的新闻与传播教育面临新媒体的冲击,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以及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因此从新闻与传播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入手,立足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时性重塑,学习发达国家先进教育经验以及我国部分高校的尝试性改革与创新经验,直面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弊端与困境,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新闻与传播教育“供给侧”结构变革的必要性

(一)融媒体时代呼唤“复合型人才”

随着信息、通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媒介实现了深度融合,我们进入以资源互融为基础、以技术共融为支撑、以渠道通融为关键的融媒体时代。融媒体时代是典型的“自动化”时代,其源头电力媒介使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延伸,社会参与度之深前所未有,鞭挞新闻与传播教育培育的人才实现从“职业”向“角色”转变。我们的教育很早就沾染了机械主义的支离破碎性,它现在受到的压力日益增加,如果我们的课程设置继续沿袭目前肢解分割、互不相关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公民必然无法理解自己生活其间的自动控制社会。因此,在融媒体时代,必须打破新闻与传播教育培养模式中人为设立的壁垒,致力于培养既掌握“采、写、编、评”等基本的新闻业务技能,亦具备多元的知识储备、海量信息的整合能力、多媒体的驾驭能力、跨媒体的传播策划能力等“复合型人才”。

(二)传播主体泛化趋势需要引领型“新闻专业人才”

新媒体语境下,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勃兴,促使“传者”与“受众”之间的缝隙日渐消失,专业的新闻从业者与泛化的信息传播者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信息内容出现爆炸性增长,海量的信息侵占人们的注意力时间,众声嘈杂中良莠难辨。专业化的新闻生产,如何才能区别于社会化的、自发性的内容提供?事实上,越是人人都有麦克风,越是需要能够揭示真相、仗义执言、引领舆论的责任媒体。专业的新闻工作者肩负“社会守望者”“舆论引导者”的职责,而这样的使命需要具体的新闻人来担负。高校新闻与传播教育有责任与义务培育具有辨识力、批判力、专业型的可区分型新闻人才。

(三)传播方式多元化、受众接受方式多样化偏向“多变型人才”

融媒体时代,信息呈现形式多样,受众依据自身便捷性、可获取性等特征,选择消费自己的“注意力”时间。主流媒体自上而下的引导格局里,愈发不能忽视受众的真实所需,社交媒体时代呈现出一种“自下而上”、横向传播的格局,作为自上而下传播的补充性手段,联动形成立体化的传播机制。专业新闻工作者在“复合型人才”的基础上,要根据信息的特点,不断转变思维方式,当机立断,选择恰当的撰写方法及叙述手段。新闻与传播教育不能仅仅全盘灌输媒介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辨识能力,培养学生的洞察精神。

二、新闻与传播教育“供给侧”改革创新的经验借鉴与路径走向

(一)基于各学校“语境场”的差异化特征,“靶向给药”,培育个性化新闻人才

国内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学模式风格大体呈现一体化趋向,培育出来的人才同质化特征明显,难以契合多元化的社会需求。鉴于各院校的师资力量、教育资源等的差异化,宜采用“靶向给药”的方式,使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具有适宜性,激发在校学生的活力,实现针对在校文化基因、“病理特征”、发展需求等的精准变革与创新,提升教育质量,构建适合在校学生成长以及契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和谐教育环境。美国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提升新闻教育的专业性方面各具特色,有的偏重新闻业务教学、注重提升学生的新闻实践技能,有的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技能,侧重学术训练。国内各院校可以借鉴美国新闻学院的做法,通过“靶向给药”,突出各个院校的个性化特色,使定位与师资、社会资源、社会需求相契合。

(二)参与性实践课程学习,学界与业界合作,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闻与传播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如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的强迫性接收转化为主动探索的参与性实践学习至关重要。新闻传播专业自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传统的学习模式多为单纯的理论学习加单纯的实习,理论与实践多处于脱节状态。传媒就业市场的变化意味着新闻教育必须跟上市场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新闻从业者。纽约大学名为Studio20的硕士项目就实现了与业界的紧密合作。该项目先后与纽约时报、ProPublica、卫报等多家媒体合作,为学生提供与这些媒体工作人员共同工作的机会,推动新的新闻产品上线。再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跨媒体传播实验课程”与中国网合作开发了新闻视觉传播工作坊,发布学生的实验成果。在理论与实验的紧密结合过程中,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帮助学生及时了解业界动态讯息,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打破学科壁垒,开展“融合性课程”

融媒体时代,单一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勇于打破新闻传播学科之间、新闻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开展“融合性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与理工科、商科等多个院系合作,共建新闻学加多学科项目,学生毕业后获得双学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与法学院联合开设了“新闻学—法学”实验班,与国际关系学院联合开设了“新闻学—国际关系”实验班,旨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国内其他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性,培养“复合型人才”。

三、合力构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与传播教育改革创新之路

(一)前瞻性的学院

学院应该具有前瞻性,而不能始终陷入“学界滞后业界”的循环圈中,要依靠业界倒逼学界进行改革与创新。应该将课堂的触角伸向新闻教育发展的最前沿,针对新闻行业的最新发展和最新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实时分享,使得新闻教育能够与时俱进。

(二)联合性的学界与业界

学界不能仅将自身定位于研究型团体,特别是新闻与传播专业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新闻教育应紧随时代潮流,顺应当前媒介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对课程内容以及培养模式进行实时性的调整。业界亦不宜将自身局限于实践性操作层面,应打破自身与学界之间存在的部分脱节局面,推动学界与业界通力合作,共同促进新闻与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三)具有时代感的个人

作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将自己定位于“耳提面命”的被动接受者或纯理论的知识吸收器。新时期,传媒领域需要眼界开阔、技能全面、创造力丰富、抗压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在接受理论熏陶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业界动态,有针对性地补弱补差,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四、结语

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社会需求的变迁,新闻与传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要从教育的供给侧方面进行结构性变革与突破,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整体而言,需要紧握时代脉搏,调整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建立学界与业界的联动机制;各学院应根据自身发展规划,“靶向给药”,凸显自身的特色,致力于开办泛传播、大技术、重人文、全营销的、具有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的全新学科教育;学生个人需具备时代感、紧迫感、高竞争力,适时提升自我。在改革与创新的征程中,新闻与传播的本质如真实、客观、公正等价值观以及新闻伦理的底线不容忽视,唯有坚守本源,与时俱进,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陈昌凤,王宇琦.创新与坚守:美国经验与新环境下国内新闻教育路径探索[J].国际新闻界,2015(7).

2.黄姣姣,聂清.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高校新闻专业教育发展的探讨[J].新闻世界,2015(06).

3.蔡雯.试论新闻传播的变化与新闻教育改革[J].文化与传播,2013(1).

4.杨婷婷.感受“跨”和“全”的本科新闻教育——从人大新闻学院看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教育改革[J].中国记者,2014(9).

5.吕萌,程蕾.构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新模式[J].青年记者,2014(6Z).

6.洪莉萍.探究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变革[J].新闻传播,2014(10).

7.刁文朝.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西部学刊,2016(4).

(作者系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人才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