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2016-04-11 19:26王芳
视听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课题理论方法

□王芳

新闻专业“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王芳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在高等学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提高学生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社会调查的理论学习及方法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教育也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对教学模式的要求,从而促进“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提高。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新闻学专业可以说是文科中的工科,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对于新闻学专业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来说,实践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其动手能力和专业素养。新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致使就业压力加大,同时也给新闻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才自由流动的聘用制度下,新闻专业学生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也是增强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不仅影响了美国的教育,也影响了其他国家。“实践教学”这一概念就是由他最先提出。1999年,我国在《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把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主要任务。“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是新闻学专业的方法论基础课程,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也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可是说,在一定程度上,此课程是新闻学专业实践课体系中的“前沿”,加强此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对新闻专业“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建设要注意的方面展开分析。

一、思想上重视,将实践教学制度化、规范化

学习“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并掌握这些方法,并且用它来指导实践。新闻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客观性原则。随着精准新闻、数据新闻的出现和发展,社会调查的重要性更应该加强,而不是弱化。既可以通过社会调查获取数据信息,也可以用社会调查的原理和方法科学解读新闻。高校的大学生,平时获取的知识更多来自书本,跟社会真正接触得不多,“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还可以促进学生提高融入社会的意识,锻炼他们与社会沟通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他们“眼高手低”的状态。因此,对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不仅任课教师要重视,同时学院课程设计上也要重视,学生更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端正学习态度。

其次,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培养方案的设计应该做到相对稳定,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稳中有变,结合社会热点和社会大事进行微调,让实践教学内容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尽管互联网飞速发展,目前的课堂教学仍是大学校园授课的主要方式,是学校的一项日常工作。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知识分享的过程,教学方案的设置不可赶时髦追潮流,忽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学习。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只见树本不见森林。制度化、规范化的教学既可以提升教师本身的业务能力,也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相长。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模式

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多,任务重,很多学校的新闻专业课程教学都没有配备专门的实践教学助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又必须完成教学任务。特别在一些二本院校,教师的教学任务本来就不轻。因此,任课教师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工作。

在“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设计的实践教学内容有:个案调查、重点调查、问卷设计、问卷调查、电话访问、网络调查、调查资料的整理、调查报告的撰写等。这么多的教学内容,8个教学课时往往难以完成。同时,如果所有教学内容都由个人单独进行,学生会感到工作量大,要在8个课时完成调查并撰写出较好的调查报告,几乎不可能。而如果所有的教学任务都分小组进行,在有些实践项目里面,就可能出现小部分同学“搭便车”的现象,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为此,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采用“个人+小组”的方式是比较合理的组织结构模式。

作为方法论基础课程,重要的不是记住几个概念和几个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运用。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个知识点讲解完成后,老师都应该布置相应的实践作业。将实践教学的时长延伸到课堂外,让学生充分利用周末、节假日,甚至寒暑假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同时结合大学生创新性项目的申报,敦促学生观察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这些内容单靠一个人显然难以完成,任课老师往往提醒学生根据调研课题的需要组建自己比较科学、合理的研究团队。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调研课题的选择、个案调查、重点调查等内容,往往鼓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前期的准备和基础调研,各小组根据小组成员的选题选择出最合理、最有价值的课题作为小组的选题,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社会调查,并完成资料的整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完成对学生的科学考评,在调查报告的撰写中力荐每位学生根据本小组的调查资料分别进行。

三、加强从选题到调查报告撰写的全程指导

一个完整的调查主要包括调查准备、调查实施、调查资料分析和调查报告撰写四个阶段。具体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调研课题选择、调查资料收集(电话调查、网络调查、问卷调查等)、调查资料的分析和整理以及撰写调查报告。要达到锻炼学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目标,任课教师必须加强调查过程的全程指导。

在调查课题的选择上,教师通过理论讲解告诉学生课题选择的方法,同时提供一些选题给学生参考。另外也要积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课题的选择。为了保证课题的后续调研,任课教师应该促成学生对相关课题资料进行搜集和阅读,完成对课题研究的感性认识。这一阶段可以结合文献调研法开展,告诉学生查阅文献的方法和文献综述的撰写。

调查实施之前,让学生结合课题和研究需要设计一份合理、合适的调查问卷,并且必须经过审阅、点评、讨论等环节方可投入调查环节。调查问卷是获取调查资料的一个重要途径,其设计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调查资料的信度,进而直接影响调查的效度。

调查过程中时时关注并跟进,及时发现调查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指导。调查完成后,指导学生进行问卷编码,运用一些统计软件进行资料的整理,为调查报告的撰写做准备。

调查报告的撰写是社会调查课程实践中最后的一个环节,是社会调查效果的直接展示。这一阶段的撰写并非数据、资料的简单堆砌,应该指导学生在调查报道的撰写过程中进行数据的合理处理,注意行文方式,展示调查的成果和发现的问题。同时,指导学生结合社会大环境,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加大对学生实践过程的监督和考核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作为一门比较重要的方法基础课,要实现教学目的,必须加大对学生实践过程的监督。比如,调研课题的选择有文献综述作为考核依据;同时在现场调查中要求每位同学选择一位比较有特色的调查对象完成一篇人物特写。但有些实践内容监督起来比较困难。比如,电话调查环节。为了避免小部分学生敷衍了事,课堂上不仅抽查学生说出电话调查中碰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且要求每个小组制作一个调查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抽查。这样的监督办法虽然让学生感到压力和紧张,甚至引来一些埋怨,但确实起到了很好的监督和促进作用。每位学生的表现不仅直接关系到自己的成绩,也直接跟所在小组的成绩息息相关。这样,每位学生在实践中才会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去参与。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他们“搭便车”的心理。

既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就应该调整其考核方式。因此,在这门课程的考核中,笔者采用了实践成绩不合格的一票否决制:只要实践成绩不合格,期终成绩一律不及格。同时,考核注重实践过程的考核,即文献综述、社会调查资料的获取、整理、分析等工作的考核。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其实要付出不少精力和心思,直接可看出学生用心与否,是其学习态度的直接体现。为了避免考核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对每个实践内容都设定了评分标准,放弃实践考核环节的等级制:优、良、中、合格、不合格。根据每个学期“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实践课程的内容分别赋予一定的百分比,然后每项打分,学期末形成实践课程总分。此总分与期终考试分分别以百分之五十的比例统计进期末总评,即该课程的成绩。

五、结语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是新闻专业的一门基础性方法课,其实践教学模式应该根据时代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以实现教学目的的需要。

本文为2013年湖南工业大学教改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C07。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课题理论方法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