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明
正本浚源,在传承中优化效益(上)
——关于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郭志明
一
语文是一门富有内涵和魅力的学科,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学科。一线的语文教师常常会有些许困惑,这种困惑自然会使教语文者摇摆不定,或多或少地影响语文教学的效率。
1.学科地位,不断提升中又让人感到难以拿捏。
无论是考试科目的设定还是考试分值的摆动,语文学科的地位都在不断提升。2015年北京市公布中高考政策的重大改革,其中语文的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单从分值来看,2016年起,北京高考语文将由150分增至180分,中考语文将由120分增至150分。语文“权重”的明显增加,让人发出“得语文者得天下”的慨叹。但这个“天下”并不是那么容易得的。加课时、拓领域、改方法,学生的语文水平到底有没有提高?到底怎样提高?教师似乎黔驴技穷。
2.学科界域,庞大的系统中总让人感觉挂一漏万。
古代没有语文,是将文、史、哲、经融为一体的;新中国成立前,小学语文叫“国语”,中学语文叫“国文”,几乎囊括所有的文字所载的内容;现在有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之说,可见语文的临界很宽泛,不只是“文史不分家”。如果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语文教学的大量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并未体现出来。所以,语文教学首先要确立“大语文”观,从课堂上突围,构建“生活即语文”的学习体系,并整合社会资源和人文资源,将其转化为语文教学资源。
3.教材体例,长期争论中让人难以取舍。
朱自强教授在《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教育讲演录》一书中指出,当今语文教材缺少以下几方面内容:缺少传统儿歌、民间童谣、民间童话等;缺少幻想文学;缺少幽默文学;缺少好的动物小说。事实上,教材选文应该涉及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有关文、史、哲以及艺术、电影、音乐、科学等,而不能只偏重于抒情性文学作品,选文数量也应该足一点。就单元组织的形式而言,以前侧重于体裁单元,现在偏重于主题单元,也有人尝试将一本名著讲到底,都各有特点,但缺陷也很明显。
4.教学现状,旗号纷繁中又让人不知所措。
新课改后,人们过多地将视线转移到怎么教(形式)的问题上,提出了好多教学主张,打出了好多旗号:有的着眼于教学内容,有的着眼于教学形式,让人目不暇接,有点不知所往,导致教师对“为什么教”这一本质问题的认识似是而非。现在,相当一部分教师教一篇课文,却不知道它妙在何处,更谈不上喜欢这篇文章,这样怎能教出语文的味道?怎能养就学生的语文素养?
5.语文教学,路径优化中又很难找到捷径。
很多语文教师一直孜孜以求,想找到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捷径。事实上,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语文教师。但付出努力并不一定就能很快见效,甚至出现有的语文教师名声很大,但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的现象。语文教师要承继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要针对语文教学中碰到的问题用心钻研,要在有效教学上多做一些实质性的探讨。比如怎样让孩子识字快识得多又不读别字,怎样让学生读文章读得准读得好又能读出情感,怎样让学生理解作品顺路径有见解,怎样让学生写的文章有真情有血肉又有感染力等。
二
学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面对令人纠结的问题,语文教师需要正确处理。怎样走一条实在而有意义的路,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正本浚源,在传承中优化语文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
1.生态本色,回归语文“常识性思维”。
尊重语文的学科特性。语文学科很特殊,由感性起,由理性收,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渐变为理性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知性过程。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一些学生小学时语文很好,到了初中渐渐不那么突出,到了高中就感觉不到语文在进步,原因何在?小学语文重感性,课文都是故事性的,到了初中、高中,语文教学渐渐重理性,具有思辨性、哲理性,逻辑思维增强,学生开始产生分化。所以,语文课既不是简单的组织、讨论、点拨,也不是机械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集诵读吟咏、缘景析情为一体,熔观花赏月、探颐索隐为一炉,不同学段的学生,语文学习有不同的任务。语文教学要指向学生的学段,形成从积淀到拓展再升华的序列。不同学段的教师则各负其责,“瞻前顾后”,互为因果。不同文体的教学也要立足本文体,兼顾其他文体,讲文言多几分生动,讲散文多几分哲思。
凸显语文的学科目标。倪文锦教授说:“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就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就是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语文工具。”这话太精辟了!语文课到底该教什么、怎样教?程红兵老师说:“语文是什么?我们常常把它复杂化,其实语文本来很朴实,爱读书,勤思考,会用语文表情达意,就这么简单。”于永正老师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说简单点,两个字:‘读’和‘写’;说复杂点,四个字:‘多读’和‘多写’。”表达很简洁,意思也很明确,关键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日常教学必须凸显学科目标,这样,语文味就浓了。
顺着语文的学科规律。语文就是语文。苏州中学黄厚江老师提出“本色语文”的主张,坚持“语文本原”,即“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坚持“语文本真”,即“教师按照语文的规律去教,学生按照语文的规律去学”;坚持“语文本位”,即“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就是语文教师按照学科的规律教学。张家港市教研室蔡明老师提出“生态语文”主张,倡导生态阅读,提倡学生“裸读”“多读”“常读”“美读”,教师则抛开教参“硬读”;倡导生态写作,让学生经历“原生态”“仿生态”“真生态”三大写作阶段;倡导生态课堂,即学生的课堂、常态的课堂、体验的课堂、发展的课堂、效益的课堂、智慧的课堂和诗意的课堂。这种探索,就是努力使语文教学更能彰显学科规律,更加接近学科本质。
形成语文的学科表情。语文教师不能迷失在学科丛林中,把语文课上成哲学课、美学课、生命教育课,而要保持“冷观”的态度,保持理智的冷静,放出“语文”的眼光,把各门学科的具体知识纳入语文课程教学的熔炉,使之全部成为语文教学的营养,从而显露出语文的表情。什么是语文的表情?锡山高中语文组制定了一个《语文学科宣言》,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宣言的内容是:培养终身阅读者,培养负责任的表达者。培养终身阅读者,就是从浓厚学校的阅读氛围开始优化学校的教育生态,从为学生提供大量亲近文本的阅读机会开始突破语文课程的困境,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语文的知识与能力,形成方法与习惯,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成为负责任的表达者,就是关注表达的明晰性,强化表达的对象意识,关注表达的场合与目的,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重视表达的伦理,显示出表达者的立场与追求、教养与风度、人格与品位。
2.培养儿童的“根基性素养”。
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培养的是学生的根基性素养。这种素养的培养,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地做好相关工作。
关注语文的核心素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什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指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主要包含五种关键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规范书写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评价鉴赏能力。比如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根,识字是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第一学段学生要识字1800个,其中1000个要求会写。所以,让学生多识字多写字就是关注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于永正老师执教《“番茄太阳”》,将9个生字在大屏幕上出示:茄、盲、碌、蔬、戚、脆、屋、捐、献。学生观察,记住字的结构,每笔在哪儿起笔,在哪儿收笔,边看边书空。接着,让学生描红,在书上把9个生字描一遍。第三步,临帖。对于四个难写规范的字——“戚”“盲”“屋”“献”,教师请四位写字好的学生到黑板上分别写,逐一评点、范写,边写边告诉学生:“戚”的斜勾,上、下都要长一些,而且要写得有弹性;“盲”的第二笔——横,要写长;“屋”的“尸”字头写小一些,这个字整体看来像个梯形;“献”的右边一横起笔要低,竖撇的上面要高。最后,再请全班临写。教学不厌其烦,正是为了把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好。
筑牢学生的知识体系。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广义的知识观,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用来说明学习者“做什么”和“怎么做”。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学习策略的知识,即如何学、如何形成知识的知识。语文教学要帮助学生构建这种知识体系。
语文教学是从点滴细微处积淀的过程。一笔一画、一字一句、一知一识,都是语文素养的折射。许多语文教师谈语文教学,都认为教学中要抓住一切机会,要特别细致,对学生进行素养积累,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慢慢地变厚、垫高,让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人”。比如教辛弃疾的作品,就要特别关注典故的运用,教学中,要让学生把这些典故一一搞懂、记住、理解,其语文的功底自然会渐渐加深加厚。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下阕:“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运用了三国时期的历史典故,涉及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学生把典故弄懂了,一个个积累下来,才能正确理解作品的意思,同时形成知识的积淀。(转下期)
(作者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