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洁
浅谈互动式语文逻辑课堂的设计
■沈洁
遵循语文的教学规律,有逻辑地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让互动成为必要,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规律语文教学设计
人们对于语文教学的性质和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从“工具性”到“人文性”,再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不断变化,但是不变的是对课堂的关注,对课堂效果的关注,对课堂高效的追求。“翻转课堂”的出现,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翻转课堂的特点是“视频短小、精悍”“信息清晰、明确”“学习流程重构”“复习检测便捷”,它以互联网为媒介,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它跨越时空障碍,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成为现实,让教学更显实效。因此我们传统的课堂也必须有这样的“翻转”意识,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任何一种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课堂教学设计的翻转不是无原则的翻转。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只有抓住其本质规律,即遵循语文的教学规律,有逻辑地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让互动成为必要,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基于此,我们尝试进行互动式逻辑课堂的教学,要求教者课前紧扣“学有兴趣”“设疑”,讲究“设疑”的逻辑性、层次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注重引导学生“生疑”,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目标式的互动探究,在学生“经历”中找到答案和寻找答案的途径;最后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提升自己的能力。
如何进行互动式逻辑课堂教学设计呢?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只有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才能设计出最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的课堂教学预案。中学生突出的心理特点是求新求异,他们总是对未知的新鲜的知识充满好奇;他们总是因为感受到自己能力的提升而充满动力;他们总是由于能学以致用而将知识记得牢固。只有基于学情的教学设计才是最有效的教学设计。
基于学情的逻辑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是:
(1)让学生做自己所能做。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让学生自主完成,强调学生的“经历”。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经验是在自己“经历”上的总结,学生只有在自主“读”和自己练习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得到经历、产生疑问、调动经验、自主解决。学生没有经过自主读书和自己练习的过程,是很难掌握一些知识、概念和方法的。“经历”本身符合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规律。因此,逻辑课堂的教学设计的前提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完成自己的阅读“经历”。
(2)让学生疑自己之能疑。凡是学生能提出疑问的,让学生以书面的方式明确疑点,要求学生在“生疑”之后调动已有经验,主动思考,形成体验,为教学中的“设疑”与互动中“释疑”打下基础,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学生“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的目的。
“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语文课”,教者的学识不一、个性不一、教法不一,教学目的和课堂形式都有很大的区别。只有基于深入的文本解读,才能找出教学设计的核心和关键,化繁为简、化无味为有趣,教给学生想学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
解读文本的关键为:
(1)把握文本的本质特征。教师把握文本的本质特征才能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教师解读文本要从“文”(表层文字)和“本”(深层根源)两个层面解读。从写作者带来的个体生活经历和情感认知、文本呈现出的艺术手法、语言的表达方式等角度把握文本本质特征。教师抓住文本的本质特征就找到了教学设计的钥匙,就能以文本特质为抓手,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确立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
(2)找准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连接点。苏教版教材是按照主题单元进行编写的,在进行逻辑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将整个单元进行整合,进行整体性的思考。文体特征、知识链接、训练主体、作业设置等都需要进行整体构思,即要呈现出主题单元的共性,也要突出所教文本的个性,因此就需要认真思考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连接,达到“篇断而神不断”(即篇章独立,同时又是一个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效果,使文本发挥其最大效应。
(3)找出教学设计的突破口。所谓教学设计的突破口,就是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从独特的角度、新颖的方式切入教学,有针对性地“设疑”,给学生创设急于“释疑”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使互动成为学生学习的必要。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满堂灌”和教师“满堂问”为主要表现形式。在互动式语文逻辑课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的设疑是为了给学生设置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
设疑需要注意的是:
(1)独特的切入点(突破口)。可以从题目切入,可以从关键词切入,可以从文中独特的物切入,可以从表达方式切入,目的是设疑激趣,引发学生对文章重点的关注和思考。
(2)设计一个核心问题,整堂课以核心问题为主线,逐层展开。
(3)问题与问题之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逻辑严谨。
总而言之,互动式语文逻辑课堂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文本的创作规律、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在教学设计中,要在“自主”“互动”“探究”三个词上下功夫,目的是让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上有更多选择,更有目标、更讲方法。
(作者为江苏省泰州市海军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