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渗透情感教育 提升人文价值
——例谈英语情感目标的有效达成
□周敏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其中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然而,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上,大部分教师依旧偏重语言知识的讲授和语言技能的操练,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机渗透。要实现英语教学的人文性,教师应该通过深度解读教材、紧抓教学时机和巧设课堂活动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达成小学英语课堂情感教育的目标。
情感意识 情感体验 人文价值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其中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然而,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上,大部分教师依旧偏重语言知识的讲授和语言技能的操练,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机渗透,导致情感教育的效果甚微。本文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情感教育。
译林版《英语》新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如文明礼仪、珍惜时间、关爱他人等,这些隐性的情感素材需要教师深度解读教材,认真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情感教育因素,将情感教育融于英语文本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
(一)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新教材中直观而形象的文本插图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例如,译林版三年级上册Unit 8 Happy New Year!中的Story time板块呈现的是外国小朋友在中国过新年的故事,由于本课新授内容相对简单,教师若粗糙处理此文本,学生可能无法真实体验故事文本中蕴含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此处教师可以借助文本插图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意识,文中的插图直观呈现了Uncle John赠送礼物及Mike和Helen接受礼物并当场打开礼物致谢的场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产生这样的疑问:“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中,赠送给自己的礼物总是等客人走了之后再打开的,而Mike和Helen这样当场打开Uncle John赠送的新年礼物是不是不礼貌呢?”此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入西方人送礼物的情节:即在西方国家人们接受礼物时,通常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并当面称赞。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真实感受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切身体验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中培养和发展跨文化意识,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增强英语学习兴趣。
(二)利用文本捕捉课文中的情感因素
很多教师在解读和分析文本时只注重语言的形式与结构,时常会忽视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其实,教师只需深度剖析文本,就能敏锐地捕捉到隐藏于文本中的情感因素,从而有效引导学生更深入而真实地感知文本内容。例如,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 3 My day中的Story time板块,讲述的是主人公Mike一天的忙碌生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出Mike在不同时间点所做的事情,并运用相关图片依次呈现文本内容,学生很快就能大致掌握文本的词汇、句型等内容。事实上,在学生自读故事后结合图片有序呈现Mike在不同时间所做的各项事情时,他们会感觉到同样是小学生的Mike,能如此有计划地安排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这正是蕴藏在课文里的情感因素。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合理有序地安排每天的作息时间,引导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有效利用时间的好习惯。教师基于情感目标有效解读文本,使教学内容真正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因素会让整节课更加的鲜活和真实。
在英语课堂上,为了让学生在习得语言知识的同时又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环节,并抓住教学时机强化情感教育与语言教学的联系,有效渗透情感教育,从而引发学生的感悟与思考。
(一)置身教学情境,激活情感体验
当前英语教学主张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的语言,将学生置身于其熟悉的生活语境中,这样能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又能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如译林版三年级上册Unit 6 Colours中Story time板块呈现的是Yang Ling用魔术变换裙子颜色的故事。教师在导入环节创设“变魔术”这一教学情境,通过准备若干颜色的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选取任意两种颜色的水进行融合,并引导学生说魔咒语“What colour?”进行语言的铺垫,通过水的“魔术变色”过程自然呈现和新授本课涉及的颜色类单词与句型,使学生在魔术情境中真实感知了多彩颜色的变幻奥秘,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贯穿教学主线,丰富情感体验
小学英语复习课的知识点相对分散、零碎,教师需要深入思考、仔细探寻教学内容间的内在联系,进而理出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将教学内容贯穿起来,引导学生在主题情境中有序学习,最终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如在教学译林版三年级下册Project 2 A magic clock时,教师围绕Project单元话题“A magic clock”中的关键词magic创设了“A magic lesson”的整体情境,巧妙地利用magic将原先不相关的前四个单元内容有机串联,通过“Magic ears”“Magic eyes”和“A magic mirror”这三个环节帮助学生复现旧知,由此自然引出本单元的综合语言实践项目“A magic clock”。教师将本单元零乱的教学内容用“魔术”这一主线贯穿成一个精彩的文本故事,充分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了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
当前多数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主要关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目标,很少关注情感态度教育目标,其实学生对新授语言知识的认知效果时常取决于其情感态度的变化。因此,教师需要巧妙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语言开展口语交际的同时激发情感方面的交流,充分实现英语课的人文价值。
(一)以“导”激情,触动心灵
基于学生实际生活设计的导入环节不仅能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还能使学生敞开心扉地运用语言开展交流,从而使语言学习真正触动其心灵。如在教学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 8 How are you?单元的Story time板块时,教师在导入环节运用话题“How are you?”设计了Face-To-Face这一活动,幻灯片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出多种回答方式,通过师生、生生面对面的亲切交流,让学生熟练运用身体状况类词汇表达自己当前的真实感受,并通过这样的口语交际初步建立起“Friendship(友谊)”,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正是建立在友谊之上的。当教师呈现Miss Li的英语课上Yang Ling不在的图片向学生提问“Where is Yang Ling?How is Yang Ling?”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尝试回答,显然都很关心Yang Ling同学,而关爱同学(Caring)正是本课的情感目标。学生在情感目标的引导下开展故事文本的学习,更能真实体验文中Yang Ling和Miss Li在电话中的情感交流。
(二)以“读”感情,启发思维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小学生日常的英语学习需要多读教材,从多次反复朗读故事文本的过程中去感知人物情绪,体验故事中不同人物的情感,有效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例如,译林版三年级下册Unit 6 What time is it?单元中的Story time板块主要围绕“What time is it?”这一话题呈现主人公Liu Tao一天的生活,教师开展了朗读课文的活动,在活动中对故事的朗读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如主人公Liu Tao心情的变化情况,刚睡眼惺忪的时候朗读的语气是“困倦地说……”,匆匆去学校在校门口碰到Miss Li时跟她打招呼时朗读的语气是“焦急地说……”,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读懂Liu Tao在不同时间节点上流露出的真实情感;同时通过整个文本的朗读、配音、复述和表演,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揭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上学才不会迟到这一故事中蕴含的情感因素。
(三)以“拓”移情,陶冶情操
情感教育是建立在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基础上,在文本的基础上适当拓展与延伸,教师要选对教育契机,采用恰当的策略对情感信息进行再加工,使之转移到新的教学活动中,引领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提升其精神境界。如三年级上册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单元中的Story Time板块是几位小朋友在公园里野餐一起快乐分享食物的故事,该文本的情感目标是“Sharing(分享)”,教师结合文本内容创设“Happy Exchanging‘(换’乐无穷)”的拓展活动,让学生结合给出的活动规则(先选取自己喜欢的物品;然后走下座位与同学交换物品;最后告诉大家得到的东西),运用新学的句型开展口语交际,学生在愉悦的情感氛围中享受着和文本中同样的情感体验,在彼此真实的情感交流中升华了本课的主题“Sharing brings happiness(分享带来快乐)”,使学生逐步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英语课程中的情感教育目标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目标是相辅相成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形成能力和体验情感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解读和分析教材时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隐藏的情感因素,同时要运用教学机智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善于抓住教学时机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交流,将情感教育渗透到英语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最终达成情感教育目标。
(江苏省江阴市璜土实验小学 2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