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板块三串教学,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2016-04-11 12:37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曹乃娟
数学大世界 2016年10期
关键词:板块活动数学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曹乃娟

实施板块三串教学,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曹乃娟

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场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板块三串教学模式是教学中最有效的模式之一,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注重板块三串教学的实施,以更好地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板块三串教学;学生主体

板块三串主要分为:问题串、活动串、反馈串。这种教学模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它的实施打破了原有课堂教学中死板的模块设计,巧妙地将教学、巩固、反馈连接为一个整体,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更有计划、有结构、有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板块三串教学的实施,巧妙地设计问题串、活动串、反馈串,更多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更好地实现高效率课堂教学。

一、有效问题串,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问题是教师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具。所有发明的起点都是问题,而且智者巧问,愚者笨问。作为教师要想很好地实现板块三串教学,就必须要注重其中问题串的设计,注重问题的启发性、趣味性和挑战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重符合最近发展区,贴近生活实际,以更好地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时,教师设置了一个有趣的生活问题。师:有一个长方形形状的池塘,其中它的长为28米,宽为13米,请你帮塘主计算一下,这个鱼塘的面积。如果让你沿着这个鱼塘走两圈,你知道你走的总路程吗?这一问题与学生的实际密切相关,学生会感到很熟悉同时又很感兴趣,于是学生很积极主动地去思考研究。这时,就有学生想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便利用这一公式为鱼塘的塘主解决了这一问题,28×13=364(平方米)。之后,学生继续思考,想到绕鱼塘走两圈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我们课上所学的长方形周长的知识内容。于是,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计算出此鱼塘的周长:(28+13)×2=82(米)。其中的两圈,也就是周长的二倍,此时就可以求出走的路程82×2=164(米)。学生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数学知识内容有了一定的熟悉与理解。

教师设置的问题串与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对于实际生活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零距离,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意识,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优化活动串,实现高效课堂学习

活动教学往往是依据问题串来开展的,但很多时候,教师会过分地注重问题串的设计,而忽略活动的开展过程,这就很难保证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因此,在具体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活动串的设计,优化活动开展的步骤,注重从学生实际的角度出发,促使学生有效参与,以更好地实现高效数学课堂学习。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和除法”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买卖活动”。教师让学生自由结组,小组之间分工合作,有学生扮演售货员,有学生扮演顾客,然后进行买卖交易活动。此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自己身边的一些事物,比作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并标上相应的价格。此时,学生在课桌上摆出自己的蔬菜:茄子每斤1.5元;西红柿每斤1.6元;土豆每斤0.7元;黄瓜每斤1.3元。之后,学生们开始了学习活动。生1:我想要2斤黄瓜和3斤土豆,给你100元钱。生2:2斤黄瓜1.3×2=2.6(元),3斤土豆0.7×3=2.1(元),你一共花费了2.6+2.1=4.7(元)。生1:100-4.7=95.3(元),你需要找给我95.3元。学生就这样相互配合,共同合作,很好地完成了这一实践活动。教师在学生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适时地巡视,并给出了一定的帮助。学生对于这一活动充满了兴趣,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表现得都很积极主动,实现了学习的有效性。

活动串的优化设计,给学生创造了更多思考、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实际情况,选择买卖交易活动开展的方式,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参与。

三、关注反馈串,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学生反馈,是教师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教学中最主要的一步。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密切注重反馈串的设计。教师可以加强课堂巡视,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进度,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得以逐步提高,更进一步地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知识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后,为学生设计了一些计算题,以更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师:(47+18)×15÷5=,301-122+100=,学生在教师给出这些计算题后,立即投身于思考中。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学生在做第二个计算题时,给出的解题步骤是,原式=301-(122+100)=301-222=79。当教师发现学生这一解题方法时,并没有批评讽刺这位学生,而是很耐心地选择和学生共同分析这个结果。师:你的想法很不错,你想先计算这个式子后面的两个数,想使其变得更简单一些。我们现在一起检验一下,你这样做最后的结果到底对不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了计算检验。学生选择将自己所列的算式去括号,301-(122+100)=301-122-100,此时,学生意识到自己出错了,于是,开始反思自己出错的原因。教师并没有在完成练习活动后,立即给出学生评价,而是引导学生互评,相互帮助、相互指正,最后,教师再给予一定的评价。

多样化的反馈设计,让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提高。

总之,板块三串教学法,已经被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它的应用价值,还有待教师们进一步挖掘与验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努力开展板块三串教学,更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高效精彩。

[1]饶鸣镝.彰显数学魅力 构建高效课堂[J].新课程(小学),2014(02).

[2]林碧英.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01).

[3]葛家会.板块式课堂的思维缺失及优化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4).

猜你喜欢
板块活动数学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板块拼拼乐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木卫二或拥有板块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