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资源,让数学课更有趣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对生活资源的利用

2016-04-11 05:31云南省玉溪市第一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数学课数学知识生活

云南省玉溪市第一小学 曾 萍

利用生活资源,让数学课更有趣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对生活资源的利用

云南省玉溪市第一小学 曾 萍

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在数学教学中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就会让数学课更有趣、更有吸引力,就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

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素材;数学问题生活化;认知冲突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数学来源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每个数学教师都应明白:生活中蕴含着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在数学教学中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就会让数学课更有趣、更有吸引力,就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感悟,分析一下该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素材,使数学课变得更加有趣、更加充满活力的问题。

一、精心设计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景,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从贴近学生的生活情景入手,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学生就不会再感到数学的抽象、枯燥,学起来也轻松快乐,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例如,我在教授“找规律”时,课前就刻意找了一件红黑相间的条纹上衣着装上课;写板书时有意写成一行白、一行红;下午的体育课,让学生感受体育课中所喊的口令:“一二一、一二一”的有规律的美;音乐课上让学生体验有规律的打击乐。总之,教学中只要做个善于利用生活素材的有心人,数学课就会变得有声有色。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来设计教学活动、安排教学环节,使学生身临其境,自发地去发现、探索和应用数学知识,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授“百分数有关利率”的知识前,我告诉学生:“老师家里有5000元钱,暂时不用,可现在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很自然地告诉我选择储蓄,我趁机引导学生了解储蓄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是休戚相关的。又如,在学习“排列与组合”时,我问学生:如果你们一家三人要照一张“全家福”,有几种不同的排法?学生兴趣盎然地告诉我:第一种,爸妈我;第二种,爸我妈;第三种,妈爸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最后总结出:每个人排第一名有两种排列方法,所以,一共有2×3=6(种)排法,这样,不但把生活素材变成了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数学知识。

再如,在教授“减法的性质”时,由于减法的性质是一种运算性质,比较抽象,为了突破难点,我在上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帮老师到办公室去拿作业本,老师桌子上有10本作业本,先请甲去拿2本,再请甲去拿5本,请用算式表示刚才的拿书过程。学生答后,教师板书归纳:10-2-5=3 ,然后教师提问:怎样拿书比较省时省力?学生很快说出两次并作一次拿,用算术表示为:10-(2+5)=3。通过帮老师拿书的活动,学生真实地体验出:a-b-c=a-(b+c)的减法性质。通过这个生活中简单的拿书活动,数学知识从抽象变得具体,学生更容易理解减法的性质。

二、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的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数学知识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同时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例如,在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妈妈画唇线是涉及嘴唇的周长,妈妈涂口红是涉及嘴唇的面积,妈妈化妆时,涉及哪些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学生听后兴趣很高,踊跃发言,在愉快中区分开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又如,在引导学生认识数字编码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卡:请用你的身份证号码了解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制作一张精美卡片,送个你最爱的人。学生很自然地在制作卡片的过程中了解了相关的数学知识,感受到了数字编码的作用和神奇,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以生活经验为平台,突破数学教学中的知识重点和难点

数学存在于生活中,学生的学习不可能脱离现实的生活经验。在数学教学中,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搭建生活问题现象与数学知识的桥梁,拉近生活与数学的距离,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有关数学知识,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生活经验。

如在教授“集合”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两个爸爸、两个儿子在路上走,一共有几个人在走?这个生活问题学生很熟悉,我请他们用手势告诉我。学生讨论后认为可能是四个人,可能是三个人,我顺势用图形把他们的答案表现出来,学生从这个情况中,知道了集合的思想,也了解了集合中公共部分就是生活中的“双重角色”。还有我讲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时,为了让学生尽快记住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提出了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儿子比母亲大,真还是假?”学生答:“假的!”又问:“儿子和母亲一样大?”学生答:“假的!”再问:“儿子比母亲小?”学生答:真的!”老师问的问题虽简单,但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

某些数学知识需要拓展延伸时,运用生活经验这个平台,也能起到化繁为简、便于理解的作用,如人教版十一册数学课本第5项中有这样一道题:甲和乙的身高比是2:3,乙和丙的身高比是4:5,那么甲和丙的身高比是( ):( )。学生拿到这样的题,95%以上的学生都说是2:5,面对这样的情况,怎样把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用生活经验来突破难点呢?我请了一个比老师矮的学生和老师比身高,又请了一个比他还矮的学生和他比身高,然后提问:为什么第一个学生一会儿矮,一会儿高呢?学生从比身高的生活例子中终于明白了是因为比较的对象不同,其实这个学生的身高根本没有发生变化。顺水推舟,我就接着问:“那为什么这道数学题中的甲和乙比,乙多;乙和丙比,乙少了呢?”学生根据刚才的理解,弄懂了其中的道理:乙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乙之所以一会儿是3份,一会儿是4份,是乙被简化了。学生很自然就利用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抓住了乙的大小不会发生改变的特点,难题也就迎刃而解。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往往在一片“噢,我明白了”的笑脸中,不知不觉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数学知识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反过来又应用于生活,这是数学的价值体现,也是数学的最后归宿。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生物之链;日月之繁,无一不用数学。”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融会贯通,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数学的价值。

四、利用生活问题,巧设认知矛盾冲突

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置认知冲突,能形成悬念,强化学生的注意点,诱发学生内驱力,激发学生思维,有利于形成高效课堂。《数学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例如,我在教授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以后,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已经会测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了,今天,请大家帮老师测一测老师的体积,该怎么测量呢?”学生听到这个问题后,一下子摸不着头脑,陷入了认知的冲突中,带着疑问,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最后在自己的循循善诱下,学生终于弄懂了如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包括老师的体积。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数学服务于生活,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巧妙设置认知冲突的课堂,必定洋溢着师生灵动的智慧,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快乐殿堂。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合理利用生活资源,以更好地服务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感受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生活。希望每位小学数学教师都能“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并以此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猜你喜欢
数学课数学知识生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有趣的数学课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生活感悟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无厘头生活
“网红”数学课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