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莉(郑州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5)
地方高师教育实践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探析
——以河南省为例
刘晓莉
(郑州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河南郑州450045)
【内容摘要】与新时期人才培养质量需求相比,我国高师教育实践还存在着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其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见习环节实施中随意性大、效果弱化;实习方式效果疏于管理、流于形式;实习基地数量不足及与基地关系松散。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有:高教规模的扩大与外迁客观上给教育实践开展带来了难度;国家对高校和中学的评价标准导向使实习工作被弹性弱化、边缘化;高师和中学都有其各自内在难言的心理缘由;长期以来形成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接收学校基本缺位的高师教育实践管理体制,造成了实习运行机制的合力不够。条分缕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可有的放矢采取有效措施,以切实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关键词】地方高师教育实践存在问题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2015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河南省高师历史学专业教育见习实习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 JSJYZD- 07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实践是高师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环节,其实施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近年来,随着时代经济社会及基础教育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我国高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加大教育实践力度,不同层别、特色的高校也都因地制宜推进了教育实习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随着高校扩招以及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教育实践环节实施的实际成效,与时代人才培养的质量需求相比,还存在着制约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条分缕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可有的放矢采取有效措施,以切实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近年来,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整体现状来看,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仍然是高师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还存在制约高师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与生命力。
(一)教育见习环节实施随意性大、效果弱化。
从教育实践环节内部关系而言,与实质操作的实习环节相比,教育见习弱化现象更甚。教育见习是师范生从学习教育理论到教育实习之间的过渡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到见习学校教育考察和教育观摩,加强学生对教育现状的了解,初步验证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树立从教意识,增强职业信心,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从事教师职业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从教技能的积极性,为进入正式实习创造条件。可见,教育见习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一环,“它对于师范生专业胜任力的提升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1](P109)。
近些年,由于种种原因,教育见习并没有发挥它应有作用,严重影响着地方高等教育师范生的培养质量。从河南省历史学专业教育见习实施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实施随意性大。见习是否按方案中学时和标准实施,基本上根据学期整体工作留下的弹性空间操作,时间、师资或是机会允许,就组织成行;否则就见机行事,或者次数少,或者就弹性被忽略了。二是环节缩水。随意操作的前提下,很自然的就会出现前期准备不够、过程实施淡化、总结环节缺失等环节缩水现象。三是见习效果弱化。前两点的不足自然导致的必是教育见习总体效果差,无法为后来的教育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此种情形势必会影响教师教育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二)所谓灵活多元的实习方式实则成了疏于管理、流于形式的代名词。
20世纪末高校扩招前,由于高校大多在交通方便的市区,与中学的距离相对就近,加之学生数量有限,那时的实习是严格按照方案中规定货真价实地安排实施,而且实习方式基本上是集中实习。
集中实习,是由师范学校或院系对师范专业的学生统一组织,按规定的时间集中几个相对集中的点进行教育实习,委派教师全程指导,这种传统的教育实习形式具有很明显的优势:管理和组织统一、过程全程指导、随时调控、效果圆满扎实。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校合并大潮及大学外迁城外,高校在校人数不断扩大,师范学校及相关专业也被裹挟在此种潮流之中。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育实习方式也呈现出所谓多元齐放的实习方式,这种多元绝不是为了体现实习实效的主动选择,而实属由于种种主客观困难下的无奈之举。在阅看、调研各种名目繁多的实习方式中,觉得除了依据不同标准划分名称的眼花缭乱之外,确实没感到这些花样繁多的实习方式有什么切实的实习成效。
在当今高师实施的教育实习方式中,集中实习已成了稀缺资源。调查结果显示:由“学校、院系统一组织”的实习比例不到30%,有时根据地方教育教学需求能有“顶岗实习”的任务也算幸运的了。而许多学校与专业基本上是选择了“学生自主实习”,此项比例占60%左右。
而所谓一些委托式或者自主式实习,实质上都是在无法集中实习的情况下一种变通应对之举,就效果而言,看似实习形式多元灵活,指导、管理看似委托有人、或遥控管理指导,实则是教育实习与教学的脱档,成了疏于管理、流于形式的代名词。师范院校和院系等于变相地舍弃了自我教学成果检验与了解基层教育现状的机缘与环节,丧失了教学与管理的针对性改进和创新,这样,教育实习效果的折扣与缩水便实属必然。
(三)实习基地数量不足及与基地关系的松散,使实习成了空间和场所缺席的虚拟演绎。
教育实习必须具备一定的场所,这个场所就是实习学校。“建立相对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是教育实习质量的保证,也是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双向互动的需要。”[2](P64)随着国家教育的不断发展,高师教育实习的基地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从整体情形来看,多数师范院校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地数量不足,基地不稳定,与基地学校的联系松散。
日前高校客观上最重视也是主观上最不太喜欢的就是几年一轮的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了。之所以重视,是因为这项工作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学校以后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尤其是如果不过关或是暂缓过关的话,全校的日子恐怕都是如履薄冰;之所以不太喜欢,是由于此项工作需要按照逐级指标体系准备文字、表格统计资料及各种能说明效果的原始支撑材料,其间各部门、相关层次人员需付出大量辛苦的劳动。因此为了这项工作,高师也必然会按照其中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求准备一定数量“实习基地”的协议书,但这些协议书是否发挥实际功效便很难评估了。
近年一些调研都发现了实习基地建设的数量不足及其稳定性缺乏的问题,如邓李梅文中提及的“几乎每所高师院校在每年教育实习前夕,实习组织者和各个院系往往要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联系实习学校,常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出现实习点难找和实习基地不稳定的问题。”[3](P132-133)如余明远文中指出的“游击式教育实习最易催生师范院校的短期行为,甚至急功近利,忽视与地方中小学改善和加强关系,导致‘一锤子买卖’现象的出现,有损于教学系自身的形象,也为可持续性的教育实习制造了障碍。”[4](P113)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教育实习地点“很不稳固的,也就是说今天是我们的实习基地,明天就未必保证还是我们的实习基地。”[5](P92)一斑窥豹,此种现象已说明此问题的非个案性及其对未来教育人才培养的危害。有专家曾指出:“师范教育实习之所以存在种种困难,关键是因为缺乏一个相对固定的教育实习基地”[6](P112),可谓一语中的。
即使一些有实质意义的实习基地,高校与中学之间都有各自日常繁杂的常规工作内容,加上二者之间无论从隶属关系、业务发展等方面没什么强制性制度运行约束,因此关系的松散、若有似无也是正常现象。从长远、可持续发展来看,这种现象显然是不利于高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基础教育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
上述问题只是教育见习实习中凸显的根本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实习的实际成效,其他还有诸如专项经费不足、指导教师素质的短板等问题。
教育实践环节凸显的问题,一定有其背后的制约因素与缘由,条分缕析其原因,既是项目研究的应有之义,也可为问题的实质解决找出根本途径。
其一,高教规模的扩大与外迁客观上给教育实践的开展带来了难度,增大了成本。自1999年国家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校的学生规模几乎是成倍增加,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层面而言,这对于普遍提升国民教育素养无疑是有益的。但扩招随之带来的为人诟病的不良后果便是高校不能很好提供适当的教育资源,于是又出现了许多高校纷纷由市区外迁至远郊的大潮。这种潮涌般扩招与外迁格局,无疑给师范高校实践教学的实施与开展带来了难度,增加了成本。
高校远在城市外围,学生人数也增多了,而中学大多均匀分布于市区,路途较远和交通不便,无论对指导教师或是实习生都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对接收中学而言同样面对客观的困难,一个中学有它有限的校园面积、办公空间、教室以及其他后勤容纳能力,即它的接待能力也是有限的。一个接待能力有限的中学,要年年常规接纳不断增多的师范生实习,要提供组织与协调的硬件与软件资源,很显然也是凭空增添了压力与成本。
这些困难和成本绝不是能以奉献精神、提高境界或是思想上重视所能简单应对解决的,它客观上无疑成为教育实践的开展的障碍。
其二,国家对高校和中学的评价标准导向,决定了高师和实习接收学校的整体工作部署,一定是以影响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指标为重心,而作为非硬性衡量指标的实习工作被弹性弱化、边缘化便是情理之中的结果。
国家对高校的评估体系指标中,当然有关于“实践教学”这一目,看似这项工作的极其重要和不可或缺。但在评估时,被查阅的是纸质的文字材料、表格统计、签订的实习协议书、盖章的实习报告,而这些材料一是可以形式上具备,二是这些材料并不能见证实习实施的实质成效。高师这种意识和实施的弱化应该说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受上级评价体系的导向影响。一个实体组织在精力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定会优先投入到硬性工作或是实质性工作,其他弹性可变通工作或是可形式化对待的工作必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同样,接收中学与高校一样也会做相似的选择。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一直在改革的路上,旨在提升素质教育、尊重教育规律,按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办学,可一个不争的现实是:无论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还是社会、家长,衡量学校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升学率高低。其他与升学关系不大的事务不被当作学校重心的工作,应该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其三,高师和接收中学之所以弹性弱化实习工作,都有其各自内在的心理根由。心理是行为选择的原始动力,分析高师和接收中学弹性弱化实习内在心理活动机制,可以从根本上理解这一现象内在本质缘由。
高校扩招后,高师教学院系核心的问题主要是师资的不足,除了必须完成日常的常规教学、科研任务外,还要努力安排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实践环节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强、涉及面广、耗费精力的工作,它牵涉到组织动员学生、教育教学培训、联络实习中学、分配指导教师及经费核算、考虑路途人身安全等事宜。这对于原本管理和师资就不充裕的院系来讲,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逐项细化落实便十分困难。于是,能简化的环节如见习就灵活随意安排,可以弹性变通的如实习方式就尽量自主联系。院系乃至学校层面和“实习基地”行政上没有隶属关系,没有约束中学的资质,经济上也几乎不会给中学带去利益,业务上来往不多,于是尽量减少给中学徒增麻烦便是高师院的内在自然的心理和行为选择。这样院系也不用担心因选派教师指导教育实习而给常规教学秩序造成紊乱,教师也不用为两边颠簸的工作、生活而劳神。
作为实习的接收方,实习中学也承担着重要的管理者和协调者的角色,除了负责为实习生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和提供优秀的指导教师外,同时也是实习生与中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平台和媒介。在接收高师实习生这一问题上,他们也有真实的苦衷和心理。首先,从制度上,教育主管部门没有硬性的政策规定把接待实习任务确定为中学应当承担的本职工作,于是中学认为接待实习生是一种负担,会分散精力,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从中学自身的条件而言,自己学校的办公设备条件一般,师资也不充分,接收能力有限,这些客观因素的制约,使中学难以安排实习生的食宿、办公条件和指导教师,不愿接收实习任务便实属真实而自然的心理。制度上没有硬性的接收要求;主观上,接收不但没什么收益,还会影响自己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效,这种无利无惠、劳神烦扰的工作任务,不愿接收和不接受一定是最真实的心理而自然的选择。
其四,长期以来形成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接收学校基本缺位、主要上由高校独自承担高师教育实践管理体制,造成了实习运行机制合力不够。
我们知道,教育实践环节虽是高校人才方案实施中重要构成部分,但它是一个涉及面广、综合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良性互动合力,促进教育实践的顺利运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却是:高校的教育实践管理工作就是高校唱独角儿戏,从计划、组织、实施到督导、考核与评价等,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几乎没参与到对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相关管理工作中。尤其是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缺位,使之没有尽到应有管理与协调的责任。高校与实习学校没有建立起一种互惠互利的机制,导致实习学校主观上对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缺乏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国家层面已充分意识到这种有失完善的管理体制带来的不良后果与影响,因此在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中已明确规定了各个角色应承担的职责与义务,尤其是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晰的界定。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中规定,加强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积极支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有关“中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中的“课程设置”内容,“教育实践”课程的“实施建议”中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加强对教师教育课程的领导和管理,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做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实施工作。依据课程标准,加强教师教育质量的评估和监管,确保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质量。
对于方案的实施、人才培养之职责,高校自然应是履行责任的主体,而相关的部门也必须主动介入、履行各自应尽的义务,如此才能形成统筹多元、各负其责的合力管理体制,使教育实践工作更加有序稳健推行。
当然,高师教育实践中的见习实习环节存在问题还有其他相关的原因,如实习评价体系不健全,包括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比照标准科学性严谨性不够、评价指标涵盖不全等;实习专项经费的不足或不到位使得见习实习实施难以保障,从而带来了丛生难解的实习问题。
意识到存在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条分缕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可有的放矢采取有效措施,以切实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彭丽云.教育见习与师范生职前专业胜任力的提升[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2]江家发.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5).
[3]邓李梅.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4]余明远.教育实习模式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1).
[5]史风春.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实习现状分析及改进思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5).
[6]曾康东.必须着力于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J].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9106(2016)06- 0162- 04
*作者简介:刘晓莉(1967—),女,郑州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晚清政治史和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