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问底”勇于“寻根”
——培养初中生数学质疑创新能力之我见

2016-04-11 11:53:27江苏省启东市惠萍初级中学张冬伟
数学大世界 2016年32期
关键词:周长新课程创新能力

江苏省启东市惠萍初级中学 张冬伟

善于“问底”勇于“寻根”
——培养初中生数学质疑创新能力之我见

江苏省启东市惠萍初级中学 张冬伟

基础教学新课程改革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待于一线教师的深入探索和不断完善,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而应该继续认真学习别人可取的教学经验,勇于摒弃传统教学中的陈旧观念,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为构建富有惠萍特色的初中数学教学新课堂努力奋斗。本文从构建质疑氛围、留足探索时空、借助生活联想、坚持以生为本、创设反思情境等方面阐述了培养初中生数学质疑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质疑氛围;探索时空;生活联想;以生为本;反思情境

古人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对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而言,“质疑”就是让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闸门,提出独树一帜的问题。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发现并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正如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指出:“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作为教师,应该坚持以“以生为本”为教学原则,善于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向教师讲授的“权威知识”挑战,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构建质疑氛围,激发探究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取层层设问的办法开展教学活动,而学生紧紧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一般不会“越雷池半步”(老师预设的讨论范围),学生的创新意识基本上被抹杀。新课程改革恰如春雨滋润着广大师生的心田,许多初中数学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活泼好动的天性,合理构建有利于学生进行质疑创新的教学情境,不断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教学案例1 我在引导学生探究“图形的旋转”内容时,先直接取出自制风车和闹钟进行转动实验,初步让学生了解旋转知识的内涵,然后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生生互动,共同分析、总结出这一实验现象的共同特征,从而得出旋转、旋转角和旋转中心的定义。接着,我再提出疑问:“同学们,今天大家学习了图形的旋转知识后,难道你就没有什么疑惑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学生精神抖擞,继续进行广泛的讨论,有些学生纳闷:时针在旋转过程中,到底哪一个属于旋转中心?还有些学生深感疑惑:风车的旋转角度是多少呢?……面对五花八门的质疑,我尽量予以鼓励性评价,即使发现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也应该真诚对待,起码肯定这些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值得大家欣赏的,帮助他们树立必胜信心,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坚持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质疑

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中,教师一定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质疑。

教学案例2 我在执教“测量圆的周长”一课时,先让学生迅速拿出塑料瓶盖、硬币、胶带圈、直尺和细绳等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并指导他们动手测量相应材料的周长,其中不少学生直接用细绳测量相应物体圆的周长时,普遍感到不太妥当,他们的心中纷纷产生质疑涟漪:到底用什么工具、采取什么方法测周长比较好呢?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途径测量圆的周长呢?这些学生心中的疑惑能喷发出现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三、借助生活联想,以达触类旁通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生产实际,又服务于现实生活、生产实际,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因此,我们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激励、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化的联想,师生共同互动合作探究,逐步让学生经历(感知)知识产生的背景、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科学知识的未来和发展等科学研究的过程。

教学案例3 我为了引导学生写好一元一次方程,就举出了一个生活中的实例:东方红小学在教学楼后面修建了一个面积为60平方米的长方形自行车棚,其中教学楼的后墙作为一边之用,并把现成的25米长的铁围也使用进去,请你设计一个最佳搭建方案。许多学生自然联想到使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并且自然产生疑惑:如何列出这个方程?如何求解?类似的质疑性思考过程,不仅让学生找到了轻松解决问题的捷径,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坚持以生为本,拓宽质疑视野

体现“以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作为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大胆提出来,既要让学生在知识的作用上质疑,又要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质疑,既要在知识的模糊处质疑,又要在知识结构上质疑,从而拓宽学生的质疑视野。

教学案例4 我在执教“图形的旋转”时,鼓励、引导学生对“旋转的有关因素”进行广泛讨论、大胆质疑,深入探究“旋转中心、旋转的方向和旋转的角度”等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众所周知: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有时质疑的涉及面比较广,并显得多而繁杂,甚至提出一些不伦不类的问题。作为教师,一定要耐心细致地组织学生深入讨论、筛选,只有引导科学、合理,学生才会有所发现,逐步学会质疑。

五、创设反思情境,锤炼质疑能力

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若不经过反复思考和深入研究,则不能圆满完成探究任务。因此。我们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而反思既是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品格,又是进行创造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反思情景,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质疑意识和内省能力。

教学案例5 我在课堂教学将要结束的时候,往往要求学生进行如下自我反思:“这一堂课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内容存在疑惑?到底有没有更好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类似的自我质疑,不仅培养了学生自我质疑的能力,而且让他们学习的新知识得到梳理和升华。

基础教学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待于一线教师的深入探索和不断完善,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而应该继续认真学习别人可取的教学经验,勇于摒弃传统教学中的陈旧观念,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为构建富有惠萍特色的初中数学教学新课堂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周长新课程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44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8
巧算周长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8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周长小诊所
读写算(中)(2015年11期)2015-11-07 07: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