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人图书馆

2016-04-11 11:15:51王新芳
初中生世界 2016年42期
关键词:借书流浪汉真人

王新芳

借人图书馆

王新芳

有这么一个奇葩图书馆,不借书,只借人。是的,你没有看错。每个独一无二的人背后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故事。阅读他人的人生,更是思考自己的人生。

在瑞典南部地区,有一家远近闻名的马尔默图书馆。它只借出活生生的人,不借书。

读者不需要花费任何费用,也不必办理借书证,只要在书单中任意选择一个目录,就能“借阅”到一个有故事的人和你面对面交谈,地点可以在图书馆,也可以在咖啡店。上架的“图书”包括志愿者、流浪汉、记者、球迷、女消防员等,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类书籍。

借人图书馆的理念是:“每个人的经历本身就是一本书。通过把有不同人生经历的人聚到一起,以面对面沟通的形式来完成阅读。”从常规的“读书”跳跃到直接“阅人”,这种服务在其他地方无法得到。正因为这一点,图书馆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一个小姑娘借阅的“图书”是一位流浪汉,他虽然衣服肮脏、头发凌乱,但思维敏捷、谈吐幽默。他说,自己常年住在大街上,没有屋顶,没有厕所和厨房。但这么多年,他仍然活得很快乐,这要感谢大家对他无私的帮助。小姑娘看完“书”仍意犹未尽,她在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

借人图书馆这一独特的创意最初来自鲁尼·艾伯格。本世纪初,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他和其他四个年轻人创立了一个名叫“停止暴力”的组织,旨在反暴力、鼓励对话、消除偏见。20002000年7 7月,受丹麦罗斯基德音乐节邀请,举办了一次“真人图书馆”活动,即现场出借7575本真人书与观众互动。该活动成了音乐节上的最大亮点,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此后,借人图书馆这一全新的概念在欧洲流行开来。

人生就是一本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从某种程度上说,借人图书馆不仅让读者获取了知识,同时消除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歧视,增强了人们的安全感。

(选自20162016年第7 7期《发明与创新·中学生版》)

猜你喜欢
借书流浪汉真人
图图借书
James Legge’s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An Examination of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and his Multidimensional Adaptive Selection
借书去
流浪汉与流浪猫
日本的流浪汉与我
Imaginations and Reimaginations of National Origin—A Case Study of the Two Times that the Gaxian Cave was Discovered
借书
快乐语文(2018年12期)2018-06-15 09:11:10
桥下那位流浪汉教会了我什么?
图图借书
传播真相 追求真理 涵育真人——我的高中历史教育之梦